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買賣 » 股票反復買賣成本計算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反復買賣成本計算

發布時間: 2023-05-08 03:26:00

A. 股票多次購買,成本價怎麼計算的求公式

股票多次購買,成本價的計算公式為:
(買入成交金額+買賣的手續費-賣出成交金額)/剩餘股票數量
一、手動計算公式
打個比方,加入你現在有一支股票原來持有3000股,成本價是14塊,現在加倉,股價是10塊,加5000股的話成本價會變為:(3000*14+5000*10)/(3000+5000)。這里沒有考慮買賣的手續費。如果有多次買賣,計算剩餘股票成本價的公式為:所有買入成交金額,加上所有買賣的手續費,減去所有賣出成交額,最後除以剩餘股票數量,就是剩餘股票的成本價。
說明:
股票交易費用主要收取以下幾項:
1.印花稅目前股票交易印花稅已由雙邊徵收改為向賣方單邊徵收,收取成交金額的0.1%,由券商代扣,交易所統一代繳,支付給財稅部門。印花稅只有賣股票時才會收取,買股票不會收取,買賣場內基金、債券等交易都不收印花稅。
2.券商傭金根據監管規定,券商股票交易傭金最高為成交金額的0.3%,每筆交易傭金最低5元起,買股票和賣股票都要交費。根據實際情況...
3.其他雜費其他雜費包括證券監管費和證券交易經手費。
二、成本價計算持股期間賣出股票盈虧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如持股期間賣出股票有盈利,則買入金額需要扣除這些金額;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盈虧金額)/持股股數
說明:
1.公式中的盈虧金額包括賣出股票的盈利或虧損金額;
2.如盈虧金額為負值,即為虧損,公式中減負值則為加正值,因此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大,成本價增加;反之當賣出股票盈虧,盈虧金額為正值,則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小,成本價減小。
其實,股票多次購買,成本價一般軟體都會自動幫忙計算出來,不需要您再去單獨計算,不知道您使用的是哪家證券公司的炒股軟體,具體可咨詢客服,問一下成本價如何自動計算,這樣省去很多麻煩,因為如果是自己計算的話,多次買賣,計算起來還是會比較耽誤時間。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記得點贊喲~

B. 同一支股票反復買賣 成本價如何計算的

你自己都給自己弄糊塗了吧,沒有你這樣計算的。比如你最後13元買了3000股,
那麼這時的股票成本應該是(13X3000-((10.9-10.4)X1000-(12.9-11)X2000)/3000=11.57元

C. 同一隻股票分別按2次買入的成本價是怎麼算的

1、同一隻股票分別按2次買入的成本價是加上買入傭金成本之後的加權平均數。

2、如果成本價里已經包含了傭金,比如,某股民第一次以14.50元買某股200股,第二次以13.85元又買入100股,則用所用的資金額除以持股數,即:2900+1385/300=14.28元。

3、股票成本價是指在證券成交價基礎上加上相關費用之後的價格。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或偏好,成本價有四種計算方法:買入均價、持倉成本、保本價、攤薄持倉成本價。

(3)股票反復買賣成本計算擴展閱讀: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D. 同一隻股票分別按2次買入的成本價是怎麼算的

賣出的時候,是按照你當時第一股價格+第二股價格,總的贏利=賣出單價*總的股數-(第一次的買入價+第二次的買入價)這樣算的。

股票投資成本的計算,也包括買價成本的計算和交易費用的計算。這里只說明交易費用的計算問題。由於股票投資中的印花稅和過戶費,不但計算方法與債券完全相同,而且現行收費標准也完全一致。因此,在此僅就股票買賣交易費用計算中的兩個特殊問題作以討論。

(4)股票反復買賣成本計算擴展閱讀:

傭金計算的比例:

股票買賣中傭金的計算基礎與債券買賣中傭金的計算基礎相同,也是成交金額,但所規定的計算比例卻有較大的差異。其具體規定是:A種股票買賣的計算比例為0.35%,但最低胡森起點為10元。B種股票買賣則按成交金額的大小,規定不同的計算比例。

成交金額在50萬元以下的,比例為0.6%,起點為20元;成交金額在50萬元—500萬元的,比例為0.5%;成交金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比例為0.4%。

例1甲企業於1999年6月1日在二級市場上以每股15元的價格買入A企業發行的罩好面值為1元的A種股票20000股;又於7月18日以每股18元的價格將其褲悶畝全部售出。

請分別按上述委託手續費(異地)和傭金的計算標准計算手續費和傭金,按成交股票面值的0.1%計算過戶費,按成交金額的0.5%計算傭金,並計算甲企業應支付的交易費用總額。

E. 多次以不同價格買入同一隻股票,那成本價怎麼算

假設你三次購買了某股票:
第一次價格為A1,成交量為B1
第一次價格為A2,成交量為B2
第一次價格為A3,成交量為B3
總的成本價為(A1*B1+A2*B2+A3*B3)/(B1+B2+B3),一般交易軟體會自動幫你算好

F. 關於股票賣出再買進之後的成本價計算方式!!!

投資者在當天賣掉股票,再買進股票,則其成本價計算公式為:成本價=(賣出股票數量×賣出價+賣出手續費用+買入股票數量×買入價+買入手續費用)/(賣出股票數量+買入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在股價為10元的時候,賣出手中持有的股票1000股,所產生的賣出費用16元,賣出之後股價上漲到11元時,發現賣飛了,當天接回1000股,所產生的買入費用為5元,則經過這一買一賣,其成本價=(10×1000+16+11×1000+5)/2000=10.5105元。 如果投資者在當天賣掉股票,在下一個交易日再買入股票,因為,在交易所收盤後會進行交易結算,在交易結算後再買回的股票會按照正常買入成本價來計算,則其成本價=(買入股票數量×買入價+買入手續費用)/買入股票數量。
股票成本計算公式為:
1、買入成本價=(買入成交價x買入成交數量+傭金+過戶費)/買入成交數量
2、賣出成本價=(賣出成交價x賣出成交數量+傭金+過戶費+印花稅)/賣出成交數量

拓展資料:
股票交易手續費包過:
1.傭金,買賣雙方都要繳納。中國證監會規定的交易傭金費率為成交金額的0.3%,實際上每個投資者繳納費率是不一樣的,具體費率由投資者和券商協商。
2.過戶費,買賣雙方都要繳納。中國證監會調整為成交金額的0.02%。
3.印花稅,單向徵收,賣出方繳納(買入方不用繳納),按成交金額的0.1%收取。印花稅,是稅的一種,是對合同、憑證、書據、賬簿及權利許可證等文件徵收的稅種。納稅人通過在文件上加貼印花稅票,或者蓋章來履行納稅義務。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有五類: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產權轉移書據,營業賬簿,權利、許可證照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G. 請教同一支股票經過多次不同價格、不同股數的買賣後股票成本價和盈虧和浮動盈虧是如何計算的

一、一支股票的成本價、盈虧和浮動盈虧如何計算?
成本價=(買入金額-盈虧金額)/持股股數
盈虧價格(盈利金額/虧損金額)=(售價-買價)*數量-交易費用
浮動盈虧=(當天結算價-開倉價格)*持倉量*合約單位-手續費

二、什麼是浮動盈虧
浮動盈虧,又稱持倉盈虧,是指交易者在交易閉市時所持有合約按當日結算價計算的持倉值與原持倉值的價差。浮動盈虧是一種未實現損益,根據會計矚目收入實現原則,通常不確認為投資收益。
浮動盈虧分為當日浮動盈虧、累計浮動盈虧。累計浮動盈虧是指期貨合約自開倉至本結算日累計產生的盈虧;當日浮動盈虧是指持倉期內某個交易日產生的盈虧。
在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下,交易所使用的是當日浮動盈虧概念。

三、股票成本價的計算
1、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持股期間不考慮賣出股票有盈利,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2、如果用戶第二日賣出此股票的一部分,剩餘部分股票的成本價不變,賣出部分股票直接計算盈利,不攤薄到剩餘股票的成本價;
3、如果用戶第二日繼續買入此股票,則持有股票的成本價會根據其買入的成本情況,進行攤薄、
計算公式:成本價=(第一次買入金額+第二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4、成本價計算持股期間賣出股票盈虧
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如果持股期間賣出股票有盈利,則買入金額需要扣除這些金額;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盈虧金額)/持股股數

H. 多次交易後股票的成本價怎麼計算

首先你要確定你是在賣出的當日做的買入,否則經過當天的清算後前面的一次買賣交易對後面就沒影響了。下面的計算我們都是基於你是在當日買入的前提下進行的。
[1.52*2000*(1+0.003)-1.6*2000*(1-0.003-0.003)+1.55*1200*(1+0.003)+1.53*1500*(1+0.003)]/(1200+1500)=1.49(元),這個結果是考慮了四捨五入後的結果。
實際上,你的假設有個問題,現在印花稅是單邊收沒錯,但是稅率是0.1%,而不是0.3%,如果按照這個來計算,你的成本應該是[1.52*2000*(1+0.003)-1.6*2000*(1-0.003-0.001)+1.55*1200*(1+0.003)+1.53*1500*(1+0.003)]/(1200+1500)=1.49(元)。

另外,你如果是要這個結果和你軟體裡面顯示的成本價進行比較的話,還要注意有的券商軟體裡面設置的成本價是包括了你虛擬的賣出的費用的(實際上你持股暫未賣出),那樣的話顯示的成本價會比上面的計算結果略高一些。

I. 股票多次購買,成本價怎麼計算的求公式

現在有一支股票,原來持有3000股,成本價是14塊,現在加倉,股價是10塊,加5000股的話成本價會變為:(3000*14+5000*10)/(3000+5000)。這里沒有考慮買賣的手續費。如果有多次買賣,計算剩餘股票成本價的公式為:所有買入成交金額,加上所有買賣的手續費,減去所有賣出成交金額,最後除以剩餘股票數量,就是剩餘股票的成本價。

J. 關於股票多次買賣後的成本價計算

費用——過戶費:滬a股,成交面個的1%,深a股免收。起點1元。你的600股,過戶費=600×0.001=0.6<1元,所以過戶費是1元
印花稅——單項收費,只有賣股票收。
傭金(5.93)=傭金費率×成交金額=傭金費率×6594
所以你的傭金費率≈萬分之九
此次你買入股票總支出金額=股票成交金額+傭金+過戶費+印花稅=6594+5.930+1+0=6600.93
所以你的買入成本價=總金額/買入數量=6600.93/600=11.00155
設賣出價格p
賣出收入>買入總支出
600×p-過戶費(1)-印花稅(600×p×0.001)-傭金(p×600×0.0009)>6600.93
598.86×p-1>6600.93
p>11.02416
保本價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