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買賣 » 國美零售股票可以買嗎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國美零售股票可以買嗎

發布時間: 2023-04-06 08:14:24

Ⅰ 大陸怎麼買國美的股票 要正兒八經國美的!!!

國美的股票在港交所上市,投資者想要買國美的股票需要開通港股賬戶或者通過港股通進行交易。港股開戶相對比較麻煩,通過港股通交易相對簡單。

個人普通證券賬戶開通港股通的條件(滿足條件可同時開通深市港股通和滬市港股通):

1、風險測評結果在C4增長型及以上;

2、申請前二十個交易日日均證券類資產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

3、根據適當性管理辦法,穩健型和平衡型的客戶由於產品的風險大於其風險承受能力,需簽署不適配確認書才可開展該業務。

(1)國美零售股票可以買嗎擴展閱讀:

買賣股票技巧

1、跌市初期,如果個股股價下跌得不深、套牢尚不深的時候,應該立即斬倉賣出。這種時候考驗投資者能否當機立斷,是否具有果斷的心理素質。只有及時果斷地賣出,才能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

2、如果股價已經歷了一輪快速下跌,這時再恐慌地殺跌止損,所起的作用就有限了。深幅快速下跌後的股市極易出現反彈行情,可以把握好股價運行的節奏,趁大盤反彈時賣出。

3、在大勢持續疲軟的市場上,見異常走勢時堅決賣出。如果所持有的個股出現異常走勢,意味著該股未來可能有較大的跌幅。例如在尾盤異常拉高的個股,要果斷賣出。越是採用尾盤拉高的動作,越是說明主力資金已經到了無力護盤的地步。

4、內地股市還沒有推出做空機制,因此投資者只能採用被動做空的方法,在跌市中,先將股票賣出,等跌到一定深度之後重新買回,通過這種方法來獲取差價,降低成本。

Ⅱ 國美股票有潛力嗎

國美股票是非常有潛力的 ,因為國美股票具有非常深厚的實力,所以潛力也非常的大。

Ⅲ 怎麼才能買進國美股票

國美的股票在港交所上市,投資者想要買國美的股票需要開通港股賬戶或者通過港股通進行交易,通過港股通交易相對簡單。

個人普通證券賬戶開通港股通的條件(滿足條件可同時開通深市港股通和滬市港股通),風險測評結果在C4增長型及以上。

申請前二十個交易日日均證券類資產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

根據適當性管理辦法,穩健型和平衡型的客戶由於產品的風險大於其風險承受能力,需簽署不適配確認書才可開展該業務。

(3)國美零售股票可以買嗎擴展閱讀:

公司現任主席一直拒絕創始股東的合理要求。而且,現任主席在不同媒體發表的對待創始股東的態度和行為已經違反了董事局主席應有的公平公正、誠意之准則;如果陳曉作為現任董事會主席有誠意達成任何有法律效力的確定性的東西。

而不是在拖延時間,別有用心的造勢攻擊創始股東,創始股東都會積極考慮對公司有利的方案。

創始股東認為,在依然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考慮取消股東大會是不負責任的,公司不能再經歷這樣動盪,需要穩定;股東們和廣大消費者希望看到的是長期持續發展的國美和完整的國美。

Ⅳ 國美電器股票

國美電器現只在香港上市,A股現在暫時買不到,不過你如果看好家電連鎖行業的話,可買在A股上市的蘇寧電器.

Ⅳ 國美股價怎麼這么便宜

國美股價便宜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一般只有股票暴跌的時候才會出現價格下降的情況。具體原因如下:
1.大量資金運作所造成的,而資金不會無意義無理由的去這樣操作一隻股票,也就是莊家一定是有信息優勢,技術優勢的,他們甚至可以提前了解政策走向,上市公司業績,還有一些重大的利空或利好消息,所以他們提前進入,消息一公開,他們便可以通過資金的運作致使某個股票暴漲暴跌,當然這只是一部分情況。中國股市受政策,政府幹預較海外市場比較大,所以往往某些重大的政策變動,就可以影響許多人對股市的看空或看多,如印花稅的調整
2.中國市場不是不適合做長期投資,只是短線相對於長線獲利速度更快,甚至更多。而海外市場已經成熟,股價基本能夠反映出其價值。當價值和價格相等或者接近時,就很難獲利了,所以巴菲特這種價值投資者,都是發覺潛力公司,早期投資,在公司壯大後,即可獲得巨大利潤。但是這需要非常敏銳的嗅覺,和超前的眼光。
3.成立合營公司的通告,讓國美電器又一次捲入漩渦。
拓展資料:
一、為什麼有的股票價格那麼高,有的股票價格那麼低?
原因:
1.上市公司目前的盈利能力以及遠期盈利能力即成長性決定了股票的價值和價格。
2.投資者的買賣因素。
3.炒作因素。
二、股票價值的確立形式。
(1)票面價值,亦稱面值,是在股票正面所載明的股票的價值,是確立股東所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所有權的大小、核算股票溢價發行、登記股東帳戶的依據。另外,面值為公司確立了最低資本額;
(2)賬面價值,公司資產總額減去負債(公司凈資產)即為公司股票的賬面價值,再減去優先股價值,為普通股份值;
(3)市場價值,即股票在股票市場上買賣的價格,又稱「股票行市」,有時也簡稱「股價」。對於投資者來說,股價是「生命線」,它可以使投資者破產,也可以使投資者發財。

Ⅵ 國美股票還敢買嘛現在

不。黃光裕去年到現在只幹了兩件事情,第一件就是找個比較牛一點的概念把國美股價拉高。第二件事就是國美股價只要有一點起色,就立刻套現。股民們買國美的股票賠了錢也不值得同情,現在地球人都知道國美不可能盈利,很難實現良性循環,而這個時候購買國美的股票就等於是玩「擊鼓傳花」的游戲,國美的股價一定會有很大的波動,今年漲停明天很有可能就跌停。但無論國美股票是漲還是跌,只要黃光裕成功套現了,損失最大的還是小股民。


黃光裕這個時候到底有多不在乎自己都吃相呢?前兩天大力宣傳國美要轉型直播帶貨,股價稍微漲那麼一點點,就立刻選擇套現。2022年12月29日,以每股0.1158港元的均價出售5.53億股國美零售股票,涉資約6404萬港元。據此,黃光裕對國美零售的持股比例從20.02%降至18.47%。6000多萬的資金就能買到國美1.5%左右的股票,可見現在的國美股票是真沒任何投資價值了。


黃光裕不斷拉高減持國美股票,還是孫宏斌最實在!為什麼要這么說呢?孫宏斌無論何時,基本上都沒有減持融創的股票,甚至融創旗下的物流上市公司也沒有減持。即便是股價由接近千億跌到最後只剩下幾十億,孫宏斌基本上都沒有減持過。


不僅如此,當年融創投資的樂視發現被賈躍亭忽悠了以後,也是直接告訴投資人,現在樂視的股票沒有什麼投資價值,為了不讓投資人抱有任何希望,孫宏斌也是直接辭去樂視董事長的職位。而且無論樂視後來如果大漲又大跌,孫宏斌仍然沒有減持一點樂視的股票套現,知道樂視的股票跌到不能再跌為止,孫宏斌都沒有選擇減持來止損。


不僅如此,當融創遭遇債務危機的時候,很多購買融創理財產品的人都沒有辦法按時兌付,這個時候孫宏斌選擇先兌付購買融創理財產品的投資者,畢竟這批人很多都是在融創工作的員工。而再看看黃光裕,上任以來就不斷的砸錢來擴張業務,沒有選擇穩扎穩打,把賬上所有的錢都花光了以後,直接不給員工發工資了,而且還大言不慚的表示:公司沒有錢怎麼發你們的工資。


直到現在,也沒有聽到融創拖欠員工工資的消息,最近融創也是好消息不斷,很多債權人選擇給融創時間,同意融創債務延期,沒有出現要和融創魚死網破的局面。融創最近還獲得某大型銀行的意向貸款,金額是100個億。孫宏斌最近也是找到了很多投資方來入股融創的項目,很多融創的資產也順利賣出去套了現。這樣看來,孫宏斌在行業的口碑還是很不錯的。。國美控權之爭的始末2006年7月國美收購陳曉的「永樂」,家電業「老大」和「老三」的結合,讓陳曉和黃光裕走到一起,陳曉擔任「新國美」總裁。
黃光裕曾公開說,再也找不到更合適的總裁人選。
2008年底~2009年初黃光裕因經濟犯罪被調查,陳曉被推至前台,才開始有了實權。
但由於黃光裕案的不明朗,陳曉本人及國美管理團隊,依然保持著對黃光裕的敬畏。
不過,黃光裕被羈押之後,多次給國美管理層發出指令,通過強調其個人在國美的地位,要求國美採取有利其個人和減輕其罪責判罰的措施。
但方案沒有被採納。
2009年6月陳曉成功引入貝恩資本,救了國美卻傷了黃光裕。
一位知情人士說,即便當時二人有矛盾,也沒公開化,引入貝恩,是黃、陳二人決裂的直接誘因。
2009年7月包括陳曉在內,105位國美管理層獲得總計3.83億股的股票期權
黃光裕得知後對董事會很不滿,並要求取消激勵機制,但沒有被採納。
2010年5月在國美股東大會上,黃光裕連續五項否決票,否決委任貝恩投資董事總經理竺稼等三人為非執行董事的議案,但遭到董事會否決。
矛盾至此公開化。
2010年8月4日,黃光裕一封要求召開股東大會罷免陳曉等職位的函件,正式拉開國美控制權之爭的大幕。
2010年8月黃光裕獨資擁有的 Shinning Crown向國美電器發函要求召開股東大會並撤銷陳曉、孫一丁的職務。
時隔一日,國美董事局就駁回了黃光裕這一要求,並且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提起訴訟,控告黃光裕在2008年一月二月前後的違規行為。
事情發展至此,「黃陳」兩人已正式決裂,再無挽回餘地可言。
2010年9月28日國美特別股東大會在香港銅鑼灣富豪香港酒店舉行。
國美大股東黃光裕方罷免陳曉董事會主席動議未獲通過,黃光裕胞妹黃燕虹及私人律師鄒曉春未能當選執行董事,陳曉將繼續掌舵國美。

Ⅶ 國美股票如果退市,我買了怎麼辦謝謝大家幫忙解答

在股市當中,股票退市對投資者而言是非常不友好的,因為很有可能造成嚴重的虧損,那麼今天就帶大家來講一下股票退市的相關內容吧。
為大家梳理了許多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免費讓大家來參考一下,趁著內容還在,趕緊收藏領取~【緊急】機構牛股名單泄露,或將迎來爆發式行情
一、股票退市是什麼意思?
股票退市,說白了,就是因為這家上市公司不符合交易的相關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退市之後就是從上市公司變為了非上市公司。
退市有兩種,一種為主動性退市,另一種為被動性退市,主動性退市這一點是由公司自行決定的;被動性退市一般由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原因造成的,公司也會面臨來自監督部門進行強制吊銷《許可證》。退市必須滿足下面三個條件:

辨別一個公司的好壞很多人都無法做到,或者對股票缺乏正確的認識,直接導致了虧損的這一結果,這里有個免費診股的平台,將股票代碼進行輸入,就能看出你買的股票到底怎麼樣:【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二、股票退市了,沒有賣出的股票怎麼辦?
股票退市之後,交易所會有一個退市整理期,意思就是,一旦某個股票觸發了退市條件,就會遇到強制退市的狀況,那麼在這個時間可以賣股票。過了退市整理期之後這家公司就退出二級市場,再進行買賣就不允許了。
如果你是股市小白,建議還是選擇龍頭股來投資,別什麼也不了解就砸錢,小心覆水難收,下面我整理了各行業的龍頭股:【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過了退市整理期之後如果還沒有賣出股票的股東,只能夠在新三板市場上進行買賣交易了,新三板,是專門處理退市股票的交易場所,如果有需要在新三板進行股票買賣的夥伴們,要想進行買賣還需要在三板市場上開通一個交易賬戶。
要知道的是,退市後的股票,縱然可通過退市整理期賣出,但其實是不利於散戶的。股票一旦進入退市整理期,首先大資金肯定先出逃,小散戶的小資金是很難賣出去的,因為時間優先價格優先大客戶優先是賣出成交的原則,所以直到股票被售出的時候,股價已經大幅度下跌了,對於散戶來說,虧損的就相當的嚴重了。在注冊的制度之下,散戶購買了退市風險股,實際上風險還是不小的,所以買入ST股或ST*股是萬萬不能做的事情。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Ⅷ 國美零售港股會退市嗎

國美零售港股有可能會退市。
股價剛反彈,又遇暴跌,國美零售掙扎在退市的邊緣!

前幾天股價剛強勢反彈了一波,從0.116港蘆帶悶元漲到了0.218港元,幾乎翻倍,但突然爆出要破產的消息,股價隨即大跌14%。國美的股價從去年的高點2.55港元跌到了今年最低0.116港元,跌幅高達95%。

而今年大股東頻繁減持套現,陪彎看來已經做行碧好了最壞的打算,一個時代也許就此結束了!

Ⅸ 國美零售股票股吧

國美零售(hk00493)股吧,股民朋友可以在這里暢所欲言,分析討論股票名的最新動態。國美電器正式更名,由"國美電器控股有限公司"更改為"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英文名稱也相應改為"GOME Retail Holdings Limited",此次更名獲得股東特別大會的一致通過。
拓展資料:
1.零售是「批發」的對稱。商品經營者或生產者把商品賣給個人消費者或社會團體消費者的交易活動。特點是:每筆商品交易的數量比較少,交易次數頻繁;出賣的商品是消費資料,個人或社會團體購買後用於生活消費;交易結束後商品即離開流通領域,進入消費領域。零售業中的某些變化之所以能提升到重大變革的高度,必須滿足三方面的條件,一是革新性,即這一變化應產生一種全新的零售經營方式、組織形式和管理方法,並取得支配地位;二是沖擊性,即新的零售組織和經營方式將對舊組織和舊方式帶來強烈的沖擊,同時也影響著顧客購物方式的變化和廠商關系的調整;三是廣延性,即這場變革不是轉瞬即逝,而是擴展到一定的空間、延續到一定的時間。
2.「零售」一詞源自法語動詞「retailler」,意思是「切碎(cutup)」,是以一種基本的零售活動,即大批量買進並小批量賣出。例如:一個便利店可以二十四箱為單位買進聽裝豆子,再以單個聽裝豆子為單位賣出。但零售企業並非唯一的「拆裝(breakbulk)」商業實體。批發商也可以大批買進並向消費者小批售出。但將零售企業與其他分銷貿易商區分開來的是消費者類型;零售企業的特徵是向最終消費者出售,而批發商則是向零售企業或是其他商業組織出售。Baker(1998)將零售企業定義為「任何向個人或家庭消費出售商品並提供售後服務的機構」。
3.零售貿易是指將商品或勞務直接出售給最終消費者的交易活動。在貿易運行中,零售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通過零售經營,商品離開貿易領域進入消費領域,真正成為消費對象,從而完成社會再生產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零售是貿易過程的終點,處於生產與消費之間中介地位的終端。從貿易發展的歷史來看,零售是最古老的貿易方式,最初的貿易可以看作是零售貿易的雛形。在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商品生產的小規模化決定了商品供應有限,消費者的自給自足決定了商品需求也十分有限。因此,貿易活動基本是零星的、分散的、小批量的,並集中於某一地區,主要由零售業者來進行。 偶然出現的大批量或較大批量的交易活動以及運輸活動,也都由零售業者承擔。零售是貿易活動的主要形式。隨著商品生產社會化和專業化的發展,商品種類增加,需求擴大,交易批量增大,產銷矛盾日趨尖銳,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僅有零售貿易已不能適應社會生產貿易的要求,必須要有新的貿易交易方式的出現。於是零售與批發分化,當批發成為貿易領域的一個行或部門時,零售也就成為專門面向最終消費者銷售商品的待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