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李澤鉅回應內地撤資問題
李澤鉅回應內地撤資問題
李澤鉅回應內地撤資問題,李澤鉅稱中國是家鄉,多多少少也有些感情因素,但仍是要看數字,好的回報最重要。還透露公司正在討論研究英國一個大型項目。李澤鉅回應內地撤資問題。
李澤鉅回應內地撤資問題1
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以吵返及長江實業集團舉行2021全年業績會。
談及長實是否會考慮減少在內地撤資的問題,李澤鉅回應稱這種說法非常「老土」。「賣樓怎麼能稱之為撤資?我們是做建樓、賣樓生意的,任何地產公司賣樓都是日常業務。正如一家制衣公司,你有沒有可能告訴他你只是製作衣服而不賣衣服?賣衣服有時做批發有時做零售。」李澤鉅說,賣樓是本業,天天都要賣樓,怎能稱之為撤資?
另外,李澤鉅表示,退一步看,全世界很多比較成功的企業都是不分國界的。「比如今天的愛立信檔做,如果他只是在瑞典做業務,不做世界的業務,我想他沒有今天;豐田集團是在全世界設廠和賣車的;說回我們國家的中遠COSCO,你在全世界不同地方都會看到COSCO的船隊。」
「對於長江集團來說,我想全世界很多地方,經過這么多年的經營,全部都是我們的本地市場,所以全部都是以投資回報和優質資產來算。」他說,香港、中國內地是家鄉,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感情因素在,但是還是要看那筆賬。
李澤鉅還認為,香港其實有很多土地,只要商界及政府有更多合作的「想法」,那麼提高住房供應並非難事,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小就可以改善。
此外,他提到,目前香港本地推出的樓盤銷售表現理想,強調吸納土地儲備不會「志在必得」,亦不會訂立土地吸納目標。據港媒,長實集團去年斥資升蠢飢114億港元在香港購入了3塊地皮,最近亦中標九龍土瓜灣市建局的項目。
展望房地產這一核心業務的未來,李澤鉅表示,目前現金充足,推動新項目有優勢,而且負債率低,容易承受風浪,有資本擴展及進行大型並購活動。
長實執行董事兼副董事總經理葉德銓也補充道,完成出售5 Broadgate交易後,集團的負債比率會降至5%,可以做更多投資,並稱李澤鉅正留意很多項目,希望今年有新投資落實。
李澤鉅回應內地撤資問題2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和系的旗艦公司——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0001.HK)3月17日盤後披露2021年業績報告,其財務數據符合市場預期。公司高層還透露,公司正在討論研究英國一個大型項目。
長和主席、李嘉誠長子李澤鉅稱,公司每日都面對很多投資選擇,項目涉及不同地域、行業。哪個地域、項目較易產生好回報,是公司進行投資的重要考慮因素。
他稱,中國是家鄉,多多少少也有些感情因素,但仍是要看數字,好的回報最重要。
至於近期傳出的.出售英國資產事宜,他表示,有買賣很正常,公司正在研究英國的一個大項目,公司DNA是全球公司。
年度報告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按IFRS(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基準,公司實現營收4,453.83億港元,按年升10.3%。純利334.84億港元,按年升14.9%。
期內EBITD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報1,356.53億港元,按年增長10.9%,總計全年股息為每股2.66港元,同比增15%。
按業務劃分,公司港口及相關服務部門營收422.85億港元,EBITDA為151.57億港元,分別按年增加29%及39%。期內公司共在全球經營291個泊位,處理共8,800萬個TEU(二十呎標准貨櫃),按年增長5%。
零售業務方面,營收總額及EBITDA分別為1,736億港元及160.34億港元,按年增長9%及11%。去年底零售部門在28個市場經營16,398家店鋪,按年增加1%。
出售資產錄得凈收益
報告披露,2021年的業績包括一次性項目產生之股東應占收益凈額49億港元。此項收益凈額包括2021年完成出售義大利及瑞典發射塔資產之出售收益253億港元。
但這筆非經常收益,卻因多筆減計而大幅抵銷,具體包括:公司的義大利電訊業務出現非現金商譽減值約155億港元,以及公司的能源業務與Cenovus Energy合並後,確認非現金外匯儲備虧損約35億港元,及所佔Cenovus Energy的美國煉油資產非現金減值14億港元。
大額一次性收益和虧損近年來並不鮮見。在2020年,公司亦確認一次性盈利凈額得益70億港元,包括出售奧地利、愛爾蘭及丹麥發射塔資產之出售收益,及合並澳洲電訊業務之攤薄收益,但因公司所佔赫斯基能源之減值及其他支出份額而部分抵銷。
2022年3月3日,公司在英國發射塔資產交易取得有條件監管機構批准。待有關條件達成後,預期交易將於2022年下半年內完成。
正在研究英國大項目
對於長和系近月接連出售英國資產,是否看空當地脫歐後的前景。長和主席李澤鉅在周三業績會上表示,生意經常有買有賣,公司正在研究較大的英國投資項目,但目前未能透露詳情。
他稱,長江集團是跨國集團,每日都有很多投資選擇,涉及眾多不同行業,考慮投資時回報及資產質素是最重要考慮,認為投資地域不應限制在某一地區,直言「賺了錢就是回報」。
對於長和今年會否繼續回購股份,他稱長和去年斥資十多億港元回購逾50次,預期今年會將部分早前出售資產所獲資金再進行回購。
疫情嚴重影響零售
李澤鉅在業績會上表示,2021年對零售行業而言不是容易的一年,疫情防疫限制導致門店關閉等情況出現,而亞洲及內地的疫情影響較預期嚴重,不過旗下屈臣氏的EBITDA仍有雙位數增長,顯示業務抗跌力強。
他坦言,女士即使帶口罩仍然化妝,顧客更注重健康,令化妝及保健品大受歡迎,相信當新冠病毒威脅減少時,零售業務會有更好表現。
長和聯席董事總經理霍建寧補充道,自有品牌對屈臣氏盈利抗跌有大幫助,目前獨家品牌占銷售約36%。而屈臣氏亦積極推行線上線下整合,會員已逾1.4億。
他表示,雖然去年中國內地及亞洲市場受壓,但歐洲業務表現回升對利潤幫助很多,預期疫情過後亞洲及內地市場會繼續提升。
李澤鉅回應內地撤資問題3
對於「長和系」先後出售英國資產一事,長和主席李澤鉅回應稱,做生意一向有買有賣,亦一直在當地進行投資,集團的基因是跨國企業,會在全球市場考慮投資。
3月17日晚,長和公布年度業績顯示,公司2021年實現收益總額4453.83億港元,去年同期4038.46億港元,公司實現盈利334.84億港元,同比增加14.9%。
同日晚間,長實集團也發布年度公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收入620.94億港元,2020年同期為576.23億港元;集團股東應占溢利為212.41億港元,2020年同期為163.32億港元;每股盈利5.77港元,較上年度增加30.5%。
報告期內,長實集團年度收益為56.61億港元,由於香港零售及寫字樓物業出租率受疫情影響下滑,較去年減少2.74億港元。
土地儲備方面,公告顯示,於年終結算日,長實集團擁有可開發土地儲備(包括合作發展項目發展商權益,但不包括農地及已完成物業)約7500萬平方呎,其中400萬平方呎、6700萬平方呎、400萬平方呎分別位於香港、內地、海外。
此前,長實集團「甩賣」倫敦物業的消息引起關注。3月11日晚,長實集團公告稱,旗下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作為賣方與買方Broadgate Five Holdings (Jersey) Limited訂立買賣協議,出售目標公司持有位於英國倫敦的「5 Broadgate」寫字樓,出售事項代價為現金7.29億英鎊,約合60億人民幣。
據悉,2018年6月,長實集團斥資10億英鎊收購了這棟寫字樓。僅從賬面金額上看,如果按購入的價格計算,本次以7.29億英鎊出售該物業,長實集團虧損約2.71億英鎊。不過長實集團方面稱,從該出售事項獲得的預期收益約為1.08億英鎊,出售事項所得款項凈額擬由集團用作一般營運資金用途。
據香港電台網站17日報道,李澤鉅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做生意一向有買有賣,亦一直在當地進行投資,正研究一項較大的投資項目,集團的基因是跨國企業,會在全球市場考慮投資,最重要是看資產質量和投資回報,而非地域。
對於英國酒館資產Greene King錄得商譽減值,李澤鉅稱,無出售有關資產打算。他提到,去年下半年業務已恢復正常,對長遠復甦有信心,有關投資亦涉及地產項目。
李澤鉅還表示,地產是集團核心業務,一定會繼續發展。「目前現金充足,推動新項目有優勢,而且負債率低,容易承受風浪,甚至有資格擴展及進行大型並購活動。」
對於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李澤鉅稱,疫情對公司業務是一場「壓力測試」,去年長和及長實集團盈利仍錄得增長,旗下碼頭及零售業務表現不錯。他預計,供應鏈問題將於下半年紓緩。
㈡ 香港富豪的排名 !最新的!!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福布斯》亞洲版昨日公布最新大中華地區40名首富排行榜,入圍者從事行業皆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包括飲食、房屋、電訊、成衣及運輸業。其中不少港人熟悉的名字,如首富長實主席李嘉誠,其資產凈值達197億美元(約1,529億港元),賭王何鴻燊則排行第4。
「康師傅」靠大陸致富
報道說,這次富豪榜由法國興業私人銀行贊助,根據現時的股票價格及外匯比率計算,榜內1/3富豪靠地產致富,結果亦顯示中國大陸的飲食業相當有利可圖,例如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主席魏應州,便是靠台式即食麵市場成為富商,其資產凈值為17億美元(約132億港元)。
亞洲首富李嘉誠的公司為消費者提供各方面的生活需要,業務遍及手機以至電力市場,資產凈值有197億美元(約1,529億港元)。澳門賭王何鴻燊經營大規模賭業,每年吸引幾百萬人光顧其賭場,使他賺得65億美元(約504億港元)的資產凈值,進佔大中華富豪榜第4位。
40首富身家直逼萬億港元
40名來自港澳台的富豪,他們的財富總值由去年的900億美元(約7,000億港元),增至高達1,260億美元(約9,800億港元),其中26人財富暴漲,有7人的身家比去年「縮水」。另有7名新人入榜,包括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主席王永慶的女兒王雪紅,她與丈夫合力發展台灣信息科技業,財產凈值達22億美元(約171億港元)。
㈢ 長和系主席李嘉誠的長和系是什麼意思
長和系是李嘉誠商業帝國下面一系列的公司集團。
長和系旗下四大公司包括:長和集團、 長實集團 、 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
1、長和集團是一家建基香港的跨國企業,業務遍及全球超過五十個國家,雇員人數超過二十九萬名。
長和集團在香港的成員包括三家同為恆生指數成份股的上市公司:長和(股份代號: 0001)、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股份代號: 0013)及電能實業有限公司 (前稱香港電燈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 0006)。
2、長江集團是一家香港的跨國企業,集團在香港的成員包括三家同為恆生指數成份股的上市公司:長實、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及電能實業有限公司。
3、長江基建投資於香港電燈,長江基建持有香港電燈百分之三十八點八七權益。
香港電燈是港島區及南丫島的唯一供電商,為區內逾五十五萬名客戶提供電力。香港電燈連年錄得穩定的現金收入,為集團其中一項重要投資。
4、電能實業是長和系旗下的能源投資平台,投資項目包括發電及輸配電、可再生能源及配氣業務,從2011年開始,電能實業大力拓展香港以外的海外業務,其業務遍布英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及泰國等地。
(3)長和集團股票股息率擴展閱讀:
2015年1月,李嘉誠宣布了旗下兩大集團的重組方案,此方案有兩大重點,一是李嘉誠長實、和黃先合並成「長和」,再將所有地產業務裝進新成立的「長地」重新打包上市;二是兩個新公司注冊地改在開曼群島,並在香港上市。
2015年9月8日下午,長和、長江基建(01038.HK)及電能實業(00006.HK)聯合發布公告,擬將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合並,合並後的名稱為「長江基建實業」。這是他今年第二次重組自己的龐大企業帝國。
新公司將在中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經營公共事業、廢棄物管理和交通運輸相關資產。合並後,電能實業將會退市。隨著電能實業這個香港本土注冊公司的消失,李嘉誠通過一系列大規模資產騰挪,最終完成了公司注冊地的全部外遷。
2018年3月16日下午,「長和系」旗下4家公司同時舉行業績發布會。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董事會宣布,其公司主席李嘉誠將於2018年5月10日舉行公司股東周年大會結束後,退任公司主席、執行董事及薪酬委員會成員之職務。
與此同時,董事會建議並推選於長江集團服務33年的李嘉誠長子李澤鉅,在2018年股東周年大會結束後出任公司主席及薪酬委員會成員,並續任集團聯席董事總經理。
㈣ 577億港元債務被隱瞞李澤鉅接班後,長和首份年報遭質疑
這一次,沽空機構GMT Research將矛頭指向了李嘉誠旗下公司長和,李嘉誠退休,長子李澤鉅接班後長和的首份年報即被質疑。
5月14日,GMT在其官網發布了關於長和(00001.HK)的研究報告。在報告中,GMT表示,長和最近發布的年報顯示,李嘉誠旗下的長和隱瞞577億港元債務。對此,長和於5月14日深夜緊急發布公告澄清,稱董事會強烈否認傳言所含的影射。
5月15日,長和早盤高開0.25%,報79.000港元。開盤後,長和股價出現下跌,截至收盤,長和股價報78.45港元/股,較前一交易日跌0.44%。
GMT沽空長和稱其隱瞞577億港元債務 長和強烈否認
長和年報顯示,長和2018年純利同比升11%至390億港元,是自2013年以來首次呈現雙位數增長。不過,長和的現金流量表下多項科目卻出現負增長,如投資活動現金流減少590.79億港元。此外,長和在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為557.34億港元,同比增幅不到4%。
目前,長和在50多個國家進行多元化的經營,雇員超過30萬人。長和業務涉及了港口、零售、基建、能源、電訊等。2018年,長和公司收入同比增長9%至4532.3億港元,稅後溢利達到467.82億港元。
長和被沽空機構直指「營運現金流一直低於稅後現金利潤」。GMT在其官網上發布沽空報告,稱長和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受自2015年來重組的殘余影響以及2018年時收購義大利電信巨頭Wind Tre的相關會計調整,長和2018財年的利潤被做多了132億港元。
GMT將長和的非現金項目(折舊、攤銷、遞延所得稅、資產處置收益和其他非現金項目)相加,2018年的現金利潤應為629億港元,除去流動資本的變化外大致相當於營運現金流。然而,長和2018年的營運現金流僅為547億港元,與629億港元相差82億港元。
GMT認為,長和2018財年的營運現金流之所以出現了82億港元的差額主要在於非現金項目調整、處置收益和其他非現金利息調整。此外,GMT稱,長和的資本支出一直高於折舊和攤銷,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折舊和攤銷費用很可能被人為壓低。
GMT表示,通過將部分資產視為待售資產,長和可能隱瞞了與待售資產相關的577億港元的債務。據GMT推測,這種會計操作正在被長和用來提供更高的市場評級和更低的信貸額度。
對於GMT此次沽空報告,長和於當日深夜發布澄清報告,稱「董事會強烈否認傳言所含的影射」。長和表示,集團經審核財務報表是嚴格遵守適用香港財務報告准則的。與導言所提述集團呈報盈利有關的事宜均已按照適用會計准則在集團之經審核財務報表作出全面透明披露。至於沽空報告提述與待售資產相關之債務並無綜合入賬的事宜,此亦同樣全面按照適用會計准則之要求,並已與信貸評級機構討論。
長和認為,導言顯現選擇性、帶有偏見且嚴重誤導。其僅指出非現金盈利項目,惟未有提及均按照適用報告准則亦有於相關期間呈報之非現金虧損。其提述並無於長和2018年財務報表綜合入賬的債務,只是未有提及因期內收購活動而在資產負債表要列示的債務。
被質疑隱瞞債務風波或與旗下基建資產騰挪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長和在年報中表示,基建部門於2017年所購業務帶來的全年貢獻,加上於2018年9月收購Wind Tre餘下50%權益帶來的新增利潤,均令盈利及現金流有所增長。
基建,一直以來是長和的重點業務之一。根據長和2018年財報,集團的基建業務包括長江基建集團的股權與長江基建共同擁有的六項基建資產的權益。
根據長和2018年財報,公司的收益范圍中,基建收益共計647.2億港元,佔比總收益的14%,較2017年度同比增長8%。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基建業績數字,是長和進行會計調整後的數字。長和在財報中表示,財報中的收益總額等數據已經調整,以撇除非控股權益所佔和記港口信託的業績,以及反映集團於2018年10月分離與長江基建集團共同擁有基建投資之90%直接經濟收益後,所佔餘下10%直接權益的業績。
長江基建是長和系下屬承載基建業務的重要公司。此前的2018年10月,長和與長江實業集團、長江基建等簽訂經濟收益協議,以現金代價216億港元,完成分離其六項共同擁有基建資產的直接權益合共90%的經濟收益,令溢利貢獻較2017年有所減少。而在長江基建的年報中,這屬於關聯交易,這也意味著是基建資產在長和旗下公司間的騰挪。
2018年12月31日,此六項共同擁有基建資產已就會計科目的重新分類為「持作待售之出售組合」。
那麼,這部分內容究竟是如何影響到長和的財務數據?
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公司綜合債務凈額為2079.65億港元,較年初相比增長26%。長和指出,此前在合並報表中列示的上述基建資產債務凈額被重新分類至持作待售之出售組合的會計科目,即單獨列示出來,且與普通的財務報表一致,「持作待售之出售組合」項目中也分為負債及資產。
據長和披露,在該組別中,「負債」項目包含「銀行及其他債務」科目,這一科目金額為577.07億港元,與沽空機構質疑的金額一致。
根據長江基建集團的2018年財報,公司年度營業收入73.77億港元,同比增長18.83%;凈利潤為10.44億港元,同比增長1.82%。
此外,長和在財報中提到收購義大利電訊商Wind Tre餘下50%權益帶來新增利潤,均令盈利及現金流有所增長。年報顯示,Wind Tre所在的電訊部門收益中,3集團在歐洲的業務收益為784.11億港元,同比增長11%。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長江和記旗下的歐洲電信運營商「義大利3公司」和俄羅斯VimpelCom集團旗下的Wind電信公司合並。此後,長江持有新公司一半股權。2018年7月,長和宣布斥資24.5億歐元(約合190億元),收購Wind Tre剩餘一半股權。
Wind Tre2018年11月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該公司2018年1月至8月期間的折舊和攤銷費用平均為1.78億歐元。然而,9月份的月費用似乎已降至9400萬歐元,每月節省了8400萬歐元。GMT認為,在1-8月期間長和的調整,以及9-12月之間Wind Tre的調整,可能使長和集團利潤增加了約8.35億歐元(約合77億港元)。
GMT認為,長和這種「激進」的會計方法,正在被長和用來獲得更高的市場評級和成本更低的信貸。
長和股價兩年累計跌25% 評級屢被下調
但從長和的股價走勢來看,近兩年長和股價已經從104港元左右跌到最低72.8港元,最大跌幅已經超過了25%。
美林美銀也發布研報表示,維持長和的買入評級,但目標價由102港元下調至100港元,以反映較低的赫斯基價格。該行認為,英國脫歐阻滯仍存在。
其實,早在去年8月,中信里昂就發布研報下調了長和的評級。該行稱集團零售業務於數碼化的努力令人鼓舞。雖然中期息同比上升12%至每股0.87港元,但派息比率同比持平令人失望。因此,里昂將長和2018至2020年盈利預測下調2%-4%,以反映對電信業務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及上客量預期下降的因素,目標價由102港元降至95港元,評級由「買入」降至「跑贏大盤」。
今年3月,里昂再次發布研報稱,對長和維持「跑贏大盤」評級。
國內地產項目再曝出售 一年來騰挪不斷
5月15日,新京報向長江實業了解相關情況,長實企業事務總監班唐慧慈表示:「公司經常有收到不同的出價建議,但有建議不代表公司接受及會出售項目。」
2018年度上半年,長江和記與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在3月組成合資企業,共同管理AlipayHK流動支付服務,並於年內首度透過區塊鏈技術,開通實時跨境電子錢包匯款至菲律賓。下半年,長江和記收購Wind Tre全部股權,全資擁有此義大利主要流動電訊商。
此外,長和系旗下的上市公司長實集團在2018年5月完成出售坐落中環的商業大廈中環中心,作價402億港元;6月收購英國倫敦5 Broadgate物業,交易作價10億英鎊。
2019年1月,長和系旗下長江基建集團以每股52.93港元配售電能實業4380萬股,涉資約23.18億港元,出售股份占電能已發行股本約2.05%,交易完成後,長江基建對電能的持股降至約35.96%。
□延展
GMT的報告可信嗎?
沽空長和的GMT Research是什麼來頭?
GMT Research官網介紹稱,該機構是一家專注於亞洲的會計研究公司,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監管。GMT Research每年發布大約30個基於會計的報告,主要以發現財務漏洞,並進行沽空為主。
去年6月,GMT集中沽空了一批16家中國 體育 用品生產商,其中包括安踏、特步、361度等國內知名品牌。
報告稱,自2005年以來,16家上市的中國內地 體育 用品中,鴻星 體育 、中國 體育 、鱷萊特、飛克國際、富貴鳥(港股01819)、諾奇、金雞服飾、名樂 體育 、奈步9家公司為「騙子公司」,涉嫌財務造假,比耐克等全球龍頭公司有更豐厚的利潤。
同時,GMT認為,李寧(港股02331)、安踏 體育 、特步國際、361度、中國動向(港股03818)、寶勝國際(港股03813)、裕元集團(港股00551)7家公司的財務數據也存在諸多相似特徵,涉及共享欺詐信息、存在造假嫌疑。
GMT在報告中質疑安踏 體育 ,並提出了具體的五大方面,包括營業利潤率過高,現金或預付賬款等存在大量異常,為配合收入虛增衍生了大量現金流,存貨相對於收入比例過低,預付賬款相對於存貨比例過高等。
此外,報告還指出,李寧虛增了2011年以來的營業收入,中國動向虛增了2011年以來的利潤,361度虛增利潤,特步國際操縱了利潤。
事後,這些公司皆予以強烈否認。
此外,有多家機構如匯豐證券、摩根士丹利等表示GMT發布的質疑研報有問題。匯豐證券表示,基於對安踏 體育 2018年至2019年的23倍市盈率預測,維持其「買入」評級,目標價維持46.9港元/股,而安踏 體育 也表示,早前GMT Research對其財務違規行為的指控是誤導且不準確。
㈤ 李嘉誠家族總資產到底有多少,世界排名是多啊
李嘉誠,男,漢族。1928年出生於廣東潮州,父親是小學校長。1940年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壓迫,全家逃難到香港。1942年,父親病逝。為了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李嘉誠被迫輟學。 開始,李嘉誠為一間玩具製造公司當推銷員。工作雖然繁忙,失學的李嘉誠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進修,補習文化。由於勤奮好學,精明能幹,不到20歲,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廠的總經理。兩年後,李嘉誠把握時機,用平時省吃儉用積蓄的7000美元創辦了自己的塑膠廠,他將它命名為「長江塑膠廠」。 1958年,李嘉誠開始投資地產市場。他獨到的眼光和精明的開發策略使「長江」很快成為香港的一大地產發展和投資實業公司。當「長江實業」於1972年上市時,其股票被超額認購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輩大亨中已排眾而出。 1979年,「長江」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李嘉誠因而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4年,「長江」又購入「香港電燈公司」的控制性股權。李嘉誠先生現任「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及「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業,於1994年除稅後贏利達28億美元。1995年12月,長江實業集團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共已超過420億美元
http://hi..com/guoy001/blog/item/c6c00e4f2cc5c536afc3abbe.html
世界排名第10名:李嘉誠 中國香港 188億 地產、電信、零售等
我告訴你下,絕對是第10名不是第11名,我查過和問過很多人的了!
富豪榜前十名
人物 所在國家 資產(美元) 從事行業
比爾·蓋茨 美國 500億 IT業
沃倫·巴菲特 美國 420億 證券投資
卡洛斯·賀魯 墨西哥 300億 電信業
英格瓦·坎普拉德 瑞典 280億 家居行業
拉克什米·米塔爾 印度 235億 鋼鐵業
保羅·艾倫 美國 220億 IT業
伯納德·阿諾特 法國 215億 奢侈品行業
阿爾瓦利德·塔拉爾 沙特 200億 石油行業
肯尼斯·湯姆森家族 加拿大 196億 傳媒、娛樂
李嘉誠 中國香港 188億 地產、電信、零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