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曹德旺 曹暉是誰
福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
創建福耀集團,成為中國汽車玻璃領域的領軍企業,熱心公益慈善,2009初,曹德旺曾表示將福耀玻璃股份70%捐出做慈善,後受制於政策門檻一直未能成行,現在不斷拋售股票,套取現金為成立慈善基金會做准備。
曹德旺是福耀集團主要創辦人、主要經營者和主要投資人。自1991年6月起至今任總經理,自1999年至今任董事長。曹德旺現任福建省政協委員、福建省總商會常務執行委員、中國汽車玻璃行業協調委員會主任,中國平板玻璃協會副會長。
❷ 如果當年王思聰那5個億不拿去創業,而是投資騰訊,現在值多少錢
國內現在大部分商業大佬都屬於創一代,作為他們的子女自然而然的就變成了「富二代」。現實中很多富二代都是比較聽父親的話,乖乖的回家繼承家業,比如前首富宗慶後的女兒宗馥莉,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的女兒楊惠妍,李嘉誠的兒子李澤鉅等人,他們都從父親的手中接過擔子,成為企業新的接班人。但是有的富二代卻不想活在父親的光環之下,想靠自己重新創辦一份事業,比如曹德旺的兒子曹暉,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等人。
在2014年騰訊公司對股票進行拆分,每股拆分為5股,也就是在2014年手中的股票就變成213461539股。而當前騰訊每股的價格為434港元左右,那麼手中的股票就價值926.4億港幣,按照當前人民幣兌換港幣1:1.09計算,那麼手中的股票差不多價值833.76億人民幣。根據福布斯2020年發布的富豪榜數據顯示,王健林2020年的身價為140億美元,按照當前的匯率計算差不多隻有980億人民幣,也就是說如果當年王思聰這5億拿去投資騰訊,現在身價已經跟王健林差不多了。如果你是王思聰,這5億你會怎麼投資?
❸ 為何不選女婿做福耀接班人「閩商」曹德旺:因為曹暉是我的長子
引言
縱觀目前的世界500強企業,在這其中有將近95%其實都是家族企業,所以這些掌舵人們都希望可以把自己畢生的心血交到自家人的手上,在選擇接班人的時候也要慎之又慎。閩商曹德旺在商業方面所展現出來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那麼為何不選女婿做福耀接班人?「閩商」曹德旺:因為曹暉是我的長子。對此你怎麼看
一、拒絕接班
第1批創業者們是值得尊重的,他們抓住了時代的機遇,展現了自己超強的商業頭腦,並且也累積下了一份極其可觀的家業。但是時代在不斷向前發展,這些創業者們歲數也逐漸增大,必須要盡快找到一個合適的接班人,把自己的心血交到他的手上。
曹德旺被稱之為是「玻璃大王」,他在玻璃行業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也一度被大眾稱之為是國內製造業先鋒。其實它不僅在商業方面有所建樹,更重要的是,他還非常有 社會 責任感,多年來一直都在為 社會 公益事業做著努力,據不完全數據顯示,曹德旺捐出的款項早已超過了260億。
雖然曹德旺對外捐出的款項不少,但是他目前擁有的身家仍然是極其可觀的,據悉已經達到了250億元,而且就連他的福耀玻璃,目前的股市價值更是飆升到了2000億。如果能夠成為曹德旺的接班人,那豈不是走上了人生巔峰!
事實上,曹德旺一直都在考慮把自己的家業交給大兒子曹暉,而且從小到大,曹德旺也都在竭盡全力的培養曹暉的能力。可沒有想到的是,曹暉竟然拒絕成為接班人,這件事情就讓大眾感到極其的不理解。
二、拒絕的原因
其實早在2005年的時候,曹暉就放棄了福耀公司的工作崗位,堅定地踏上了創業的道路。很多人覺得曹暉離開了父親的庇護,未來的發展道路恐怕會很難走,但是曹暉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他完全可以靠著自己的能力,擁有讓人仰望的成就。
在他從福耀玻璃離職的這一年,就成功地創立了福建三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但這還遠遠不夠,他又創立了其他一系列公司,並且這些公司的發展狀況都非常樂觀。現在的曹暉是當之無愧的成功人物,沒有人會再用「富二代」這個詞彙來形容他,他現在擁有的一切成就都是自己打拚出來的。
也正是因為曹暉現在有了自己的企業,分身乏術,沒有時間再去管理福耀玻璃的發展狀況了,所以他才決定,放棄繼承人這個身份。曹暉不會再接任福耀玻璃的掌舵人了,曹德旺只能考慮另外的人選。
三、第2個候選人
曹德旺的女婿葉舒也是名校畢業,在曹暉放棄繼承人的位置之後,他就成為了曹德旺的備用人選。當初葉舒與曹德旺女兒的婚事,也受到了曹德旺的反對,但是葉舒還是靠著自己的努力,讓曹德旺改變了之前的看法,同意將女兒嫁給他。
之後葉舒進入到了福耀玻璃進行工作,當時曹德旺就覺得葉舒不踏實,所以給他安排的崗位也是最基層的。面對岳父的考察,葉舒並沒有抱怨,也沒有退縮,他在基礎的崗位上努力完成每一份工作,領導們也看到他的優秀表現,所以不久之後他就成為了采購副經理。
其實采購副經理一職也是相當重要的,需要嚴格把控各類產品的質量,還要了解市場的行情,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葉舒在這個崗位上做出的貢獻是很大的,用最便宜的價格買到了高質量的產品。整個公司的人也都認可葉舒的表現,所以在2007年的時候,葉舒就成為了公司的總經理。
葉舒在工作方面展現出的能力是很優秀的,而且也是名校畢業,按照常理說,曹德旺應該會很認可他才對,但是在曹德旺的心中,卻一直都不信任女婿。也有不少人質疑曹德旺,為什麼一定要把繼承權留給大兒子,不願意把它交給女婿?
曹德旺本人也是明確表示:福耀玻璃是自己畢生的心血,必然要找到一個合適的人將其繼承下去,之所以選擇曹暉,主要就是因為他是長子,繼承家族企業是很正常的。其實我國有不少企業家採用長子優先繼承的辦法,比如說娃哈哈的創始人還有李嘉誠,他們都把繼承權交給了第1個孩子。
老
結語
曹德旺認可曹暉也是可以被理解的,畢竟曹暉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只有像這樣的人才能夠帶領著企業不斷向前發展和邁進。曹德旺也是明確對外表示,之後會把名下的所有股權都交到兒子的手上,讓他成為第一大股東,占據絕對話語權。不過目前曹德旺的福耀玻璃也沒有正式完成交接,究竟會把公司交到誰的手上,現在還不能過早地下定論。
❹ 如果當年王思聰那5億不拿去創業,而是買房,現在值多少錢
有時候很不理解一些富二代的想法,普通人一直期盼著父輩能留下一份基業讓自己繼承,但是對於一些富二代卻討厭繼承家裡的基業,比如曹德旺的兒子曹暉還有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兩人都屬於不想活在父親光環下的富二代,都選擇了自己創業,曹暉還好選擇的創業方向至少跟父親的一樣,都屬於是實業,在加上本身在父親的公司福耀玻璃里上過好幾年的班,有很豐富的管理經驗,所以創業後相對比較順利,現任福建三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曹德旺也多次勸曹暉回去繼承家業,但奈何兒子太過倔強,還未回心轉意。
綜上所述,即使第一次創業失敗了,但是對王思聰來講沒有任何影響,還是能過得很瀟灑,只是沒有以前那麼高調了,在創業的道路上失敗了一次,也算是有所收獲,如果在創業失敗一次,可能會讓他更加沉穩一點,這也是王健林所想要的結果。對於王思聰而言,即使回到2009年,他大概率也不會選擇買房,還是會選擇創業這條路,畢竟王健林就是靠著房產發家的,如果王思聰還一樣靠著房產發家,那麼等於還是活在王健林的光環下,並不能夠證明他自己的能力,我們期待著王健林再拿5個億給王思聰繼續第二次創業。
❺ 為什麼馬雲退位要讓張勇接任,而不讓自己的兒子馬元坤接班
2019年馬雲正式退休,作為阿里巴巴的靈魂人物和創始人,馬雲在阿里有著極高的話語權和決定權。很多企業家退休都會讓子女接班,比如楊國強把碧桂園傳給了楊惠妍,王健林想把萬達傳給王思聰,曹德旺想把福耀玻璃傳給曹暉,宗慶後把娃哈哈傳給宗馥莉等等,這些富二代的能力好不好,可能只有他們的父母才知道,但是對於這種家族企業,只要有後代不管男女都會往下傳承,那為什麼馬雲不把阿里巴巴傳給兒子馬元坤呢?
其實就是馬雲想讓兒子馬元坤接班,馬元坤也不一定肯,很多富二代都不希望活在父親的光環下,都想靠自己打拚成為像父輩那樣的人物。像曹德旺的兒子曹暉不想接班,自己創立了福建三鋒集團,但是後來又被曹德旺給收購了,就是希望能讓兒子回來接班;王思聰也不想回萬達接班,自己拿著5億出來創業,雖然最後失敗了,所以馬元坤想不想接班也是一回事。
以馬雲的格局和胸懷來看,除非兒子的能力特別優秀,否則一般不會讓他來接班,家族傳承的企業往往沒有這種靠著優勝略汰選擇出來接班的企業走得遠,可能張勇不是最優秀的,但是他可能是最適合這個時候做這個位置的人。以馬雲的身家財富來看,馬元坤這輩子即使不上班也吃喝不愁了,對名利不那麼注重的話,這可能也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了。
❻ 曹德旺的兒子太「謙虛」我不如父親,因為我培養不出第二個曹暉
從改革開放到如今,中國很多「創一代」企業家都已年過70,到了需要選擇接班人的時候。是「子承父業」,還是選擇職業經理人,一直困擾著這些企業家。
曹德旺是中國著名的「慈善大王」,「玻璃大王」。由曹德旺於1987年創立的福耀集團已是世界第一的 汽車 玻璃製造商,佔全球 汽車 玻璃總產量的25%。在關於福耀集團的接班人問題上,曹德旺經歷了幾次職業經理人的水土不服後,在2018年正式決定將福耀玻璃傳給長子曹暉。
有人質疑曹德旺此舉會將福耀玻璃「家族化」,對此曹德旺卻說:「其實曹暉並不想接這個班,是我找人好不容易勸說的。」
曹德旺的長子曹暉1970年出生,高中畢業後父親曹德旺沒有讓兒子曹暉繼續讀書,而是將他安排進了福耀玻璃流水線車間,和基層工人一起干體力活。因為畏懼父親的威嚴,曹暉只能服從。
曹暉和很多養尊處優的「富二代」不同,衣著隨意、外表敦厚,沒有架子,當時也沒人知道這個和大家一樣的「農村娃」會是曹德旺的兒子。據說當時曹暉為了多掙加班費,主動幫其他工友三班倒,一天工作時間經常超過10個小時。即便後來成為福耀總經理,曹暉仍舊是個「加班狂」,在辦公室里打地鋪,吃住都在公司。
曹德旺對此誇贊兒子:「曹暉吃得了苦,肯於工人同吃同住。」
而在吃苦這方面,曹暉對父親曹德旺卻頗有微詞。當年曹德旺花7000萬在福州打造的豪宅佔地5畝,配有1位管家和15位美女服務員。自始至終曹暉都沒有入住,認為這太過奢侈。相反曹德旺決定捐出一半的家產,曹暉則鼎力支持。
雖然曹輝很享受工作狂的那種狀態,但他也明白不能單憑力氣幹活。而後曹輝赴美留學,並在美國創業,結婚生子,一待就是11年。曹暉回憶說:他人生最快樂的時間就是那11年,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沒有壓力。
直到2001年,福耀玻璃被美國同行惡意狀告傾銷,曹暉這才走馬上任。
多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是曹德旺打贏了與美國的反傾銷官司,實際上,曹暉才是這場「反傾銷案」最大功臣。
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大量中國外貿企業湧入美國市場,因巨大的成本優勢,導致很多美國公司的利潤被嚴重擠壓。於是在 汽車 玻璃行業中,以PPG為首的美國 汽車 玻璃供應商聯手向福耀發難,污衊福耀玻璃「惡意傾銷」,最終福耀被判加征11.8%的反傾銷稅。
當時很多出海的中國企業面對這類控訴,要麼認輸繳納高額稅費,要麼退出美國市場,沒有一家公司敢於正面迎戰。主要原因在於:
其一、關稅問題往往不是市場問題,而是更深層的國與國之間的貿易競爭;
其二、反傾銷訴訟是WTO唯一允許使用的行政壁壘,即被告的企業必須自證清白,而不是原告提出證據;
其三、因為美國法院已經判中國企業傾銷,並且也已開出高額稅單,即便應訴,拖個幾年,高額稅單依然會把中國企業拖垮;
其四、中國當時並沒有「反傾銷」方面的專業律師。
對此,反傾銷小組「總指揮」曹暉採取「又拉又打」的策略,這一策略與同時期遭美國思科訴訟的華為很相似,當時任正非的策略便是「土地換和平」。總而言之,不輸便是贏。
曹暉首先積極應訴,絕不對惡意污衊鬆口,同時聘請了美國在反傾銷方面最有經驗的GDLSK律師團隊,並搜集材料以備後援。
另外,曹暉也對美國本土的廠商施以恩惠,比如將福耀玻璃在美國的物流、銷售等業務交由美國公司打理,自己只負責核心的產品研發。同時與最重要的上訴方PPG談判,讓PPG認識到,即便「幹掉」福耀,PPG也很難在美國市場一家獨大。而福耀願意向PPG采購技術與設備,共同完成福耀美國工廠的建設。
最終,2004年10月,經歷了3年的「又拉又打」,PPG撤銷了對福耀的訴訟,福耀傾銷稅率降為0.13%,福耀的反傾銷案堪稱完勝,這是中國入世後第一次打贏反傾銷案,也註定是中國企業反傾銷史上的經典案例。
反傾銷案的勝利,讓曹暉在福耀內部樹立起了威信。
曹德旺曾說:「我並不願意讓我的孩子接班,當福耀董事長,這不是人做的事情,太累了。」但反傾銷案後,曹德旺認為在接班人的問題上,到底是職業經理人,還是家族成員,有必須要做一個選擇了。
2003年9月,曹德旺辭去福耀總經理一職,由自己相交15年的好友日本人豐橋重男接任,但僅不到1年的時間,豐橋重男就因對中國文化、語言的「水土不服」提出辭職,剛取得反傾銷案勝利的北美公司總經理曹暉接任福耀總經理一職,從美國回到國內,同時放棄了美國綠卡。
2005年11月,原通用 汽車 管理部總監、德國電機及化學雙博士劉小稚被福耀聘為總經理,曹德旺再次嘗試職業經理人,但仍然未超過一年,劉小稚也黯然離場,曹暉只得再次接任。
兩次總經理試煉讓曹暉擁有了獨當一面的能力,但當曹德旺告知曹暉他要成為福耀接班人時,曹暉卻表現得極不情願。2015年7月,曹暉向父親曹德旺遞交了辭呈,對外解釋稱「希望專注於其他商業事物」,並創立了福建 三鋒控股集團,很快資產過億,曹暉「最強富二代」的稱號也在圈內火了起來。
但這卻不是曹德旺願意聽到的,曹德旺後來無奈地說:我花了很大的代價找人說服曹暉,勸他接班福耀,告訴他這是 社會 責任。
當一個有能力創造價值的企業家,同時具備了 社會 責任感,和道德約束的時候,他對 社會 就是一種財富。這也是為何曹德旺極力勸說兒子曹暉能回到福耀的原因,因為接手福耀就是踐行 社會 責任。
2018年,曹暉終於向父親妥協,同意接班福耀玻璃。
關於接管福耀集團, 曹暉「謙虛」地說:「我不如父親,因為我培養不出第二個曹暉。」
曹德旺則欣慰地說:「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一半,至於具體的交接工作,如何保障員工和股東的利益,還需要10年的時間去磨合。」
從2010年到2021年,曹德旺每次捐款都會在捐贈人一欄增加曹暉的名字,其一是希望曹暉也能效仿自己,達則兼濟天下,為 社會 做貢獻。其二也是向外界告知曹暉的福耀接班人地位。
當有媒體問曹德旺對曹暉還有什麼要求時,曹德旺回答:「隨緣吧,看他自己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