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著430億債,全靠華晨寶馬輸血,華晨汽車故事第二期
1.祁玉民臨危受命
華晨為何會落得這個地步,有領導人決策錯誤的原因,也許還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原因。作為一個講故事的人,我們最後能說的只有一句話,市場是無情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華晨集團破產重整的上市公司為什麼還能漲停
首先華晨集團正式宣布破產重整。華晨在國內知名度高,大家可能都聽過華晨寶馬,大部分寶馬車屁股上都有打著「華晨寶馬」的鋼字。
上午還否認「破產傳聞」,下午確認。
受到「破產」消息的影響,華晨旗下的金杯 汽車 和申華控股雙雙漲停。作為普通投資者,問題來了,為什麼破產了,股票還能漲停?
大部分人了解破產就是企業「完蛋了」,要錢沒有,反正就是沒錢還債,信譽也不行了。這種情況怎麼還會漲停啊?
我國有企業破產法,其中規定允許由同一個企業的管理層向債權人提出一個重組方案,央企歸還債務,停止發放股息。
一般情況下,像華晨發放的公司債,逾期後,債權人基本上不得不同意企業經理們的重組方案,因為企業破產就會實施財產清算,而這個時候企業財產基本上所剩無幾。但是重整後企業可能有接盤俠,度過蕭條期,或許多少能還點錢。
從法律角度,破產不是企業倒閉清算,還包括了重組和調整(重整)。重整是指資不抵債的企業本來需要倒閉清算,但經過協商,通過財務整頓,領導班子調整,經營計劃轉變,可能企業能獲得重生。
對於華晨這樣的國企,防止職工因為企業解散引起大量失業,債權人避免大面積受損,通過重整的方式是較優的選擇。畢竟,大家都鼓勵「多兼並,少破產」的原則。
上面分析,對於上市公司,破產重整一般不會是關門清算,可能是新機會。公告一出,「押注」的資金就把旗下公司拉漲停。
華晨集團破產重整,對於旗下4家上市子公司影響當然也不會小,就看後續重整方案及當地怎麼救它了。
3. 華晨集團破產重整一事,會牽連到多少上市公司
華晨集團作為遼寧省屬國企,直接或間接控股、參股四家上市公司,並通過旗下上市公司華晨中國於寶馬合資成立華晨寶馬公司。有中華、金杯、華頌三個自主品牌和華晨寶馬、華晨雷諾兩個合資品牌。
其實最先暴露的是華泰資管。十月底以來華泰證券資管公司旗下10多隻債券型基金的凈值出現暴跌,這很有可能是基金經理為了追求較高收益而投資信用下沉所導致。除此之外,工銀瑞信瑞盈的二季報顯示,18華汽01為其地五大重倉債券,三季報中已經從披露的重倉債券標中消失,很有可能與近期市場異動有關。
4. 從中國最牛車企之一到破產重整,華晨汽車的起起伏伏伏伏伏伏
從中國最牛車企之一到破產重整,華晨汽車經歷了什麼?
-1-
華晨的故事,要從金杯說起。
10月,華晨汽車集團因10億元私募債券到期後未能兌付,發生實質性違約;此前,華晨發行的多期債券已大幅下跌。
11月16日,華晨集團發布公告確認,目前,華晨集團已構成債務違約65億元,逾期利息1.44億元。因資金緊張,續作授信審批未完成,造成無法償還債務。
11月20日,華晨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但據消息顯示,目前的破產重整隻涉及華晨自主板塊,不會波及到合資品牌。
12月4日,華晨汽車集團原董事長祁玉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審查和調查。
這一消息,頗耐人玩味。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華晨債券持有人詰問:AAA級國企債券,竟能如此處心積慮、惡意違約
債券違約12天後,華晨 汽車 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於11月4日,針對「17華汽05」債券發布公告,稱「因公司資金緊張,未能按時兌付債券本息」,正式承認債券違約。違約未兌付的金額達10億元。
目前為止,華晨集團存續的債券還有172億。
該投資人一步步復盤了10月23日債券到期日之前,華晨集團的這一系列動作,包括:
1、5月22日和7月9日,兩次轉讓華晨中國(HK:01114)股權至遼寧交投集團(以下簡稱「遼寧交投」),華晨集團原本持有華晨中國42. 32%的股權(21.35億股),5月22日轉讓給遼寧交投2億股(3. 96%),7月9日再轉讓4億股(7. 93%),兩次交易結束後,華晨集團還持有華晨中國30.43%的股權(15.35億股);
2、6月9日華晨集團將直屬上市子公司申華控股(SH:600653)股權無償劃轉給集團子公司遼寧華晟;
3、9月22日成立子公司遼寧鑫瑞 汽車 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遼寧鑫瑞」),9月30日將手中還持有的30.43%華晨中國股權全部轉讓給遼寧鑫瑞,至此,華晨集團不再直接持有華晨中國股份;
4、分別在8月18日和10月16日,發布可以兌付債券的公告;
5、10月17日,將旗下上市公司申華控股的注冊地,從上海變更至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沈陽片區;
另外,違約之後,11月5日,遼寧鑫瑞與吉林信託簽署股權質押協議,將持有的全部華晨中國股權全部質押出去。
「整體復盤來看,我認為,這次債券違約行為應該是處心積慮、蓄謀已久的,背後可能經過精心策劃。」這位投資人說。
華晨集團部分股權結構圖。華晨集團間接持有香港上市公司華晨中國30.43%股份,後者間接持有華晨寶馬50%股份,寶馬集團持有另外50%股份。
華晨集團部分股權結構圖。華晨集團間接持有香港上市公司華晨中國30.43%股份,後者間接持有華晨寶馬50%股份,寶馬集團持有另外50%股份。
當初投資華晨集團債券,看重它什麼?
「首先華晨集團是AAA評級,報表很好看。」上述投資人說,「如果沒有這個前提,華晨集團根本就發不出債來。」
AAA是債券信用評級的最高級,意味著償還債務的能力極強,基本不受不利經濟環境的影響,違約風險極低。
華晨集團的報表之所以「很好看」,是因為合並了華晨寶馬。據該投資人了解,到目前為止,華晨寶馬沒有欠一分錢貸款,而且每年都會有分紅——2019年華晨中國分紅共計獲得7.17億元人民幣。
「華晨集團看起來很大,總資產1000多億(華晨集團債券半年報顯示,華晨集團總資產為1933.25億元),但真正唯一的優質資產就是華晨寶馬的股權。而且在沈陽市每年的納稅中,華晨寶馬接近佔了一半。」這位投資人說。
另外據他了解,2018年7月,寶馬集團與華晨集團簽署交易框架協議,約定華晨集團於2022年向寶馬集團轉讓華晨寶馬25%的股權。對價款應該在2022年10月支付,本息合計對價金額有360億左右。上述協議還包括,寶馬集團將繼續加大在沈陽的投資。
這就給了投資者一個明確的預期保障:2022年,360億到賬,而且即使轉讓之後,華晨集團依然還持有25%的華晨寶馬股權,還會繼續得到分紅。
與此同時寶馬集團在中國的投資也會越來越大,「據我們了解,可能產能要比現在翻一倍。」他說,「我們在走訪時還了解到,寶馬集團已經和遼寧省達成了500億零部件生產訂單的合作意向。」
這位投資者回憶,投資者在與華晨集團溝通的時候,華晨集團曾反復強調:「我們國產的可能不一定好,但寶馬這邊肯定是很好的」「你看我有這么好的一個寶馬在這,金字招牌」。
「寶馬就是個現金牛,大家還擔心什麼呢?」這位投資者說。
有錢為何不還?
華晨集團半年報顯示,其貨幣資金為513.76億元。
「17華汽05」債券募集說明書中第29頁中寫明了償債應急保障方案,其中第一條便是發行人現金儲備較為充足,能夠保障債務本息及時償付。
「但據我們了解,發行人華晨集團賬上大部分貨幣資金要麼是並表上來的,都下沉在各個子公司,很難歸集,要麼就是票據保證金,絕大部分都是受限的,是不能用來如募集說明書所述『能夠保障債券本息的及時償付』的。」該投資人說。
11月9日,「17華汽05持有人大會」上,持有人也提出這個問題:「賬面大量貨幣資金無法用於償還債務,是否存在財務造假,和挪用佔用情況?」
華晨集團回應說:「截至2020年6月末,華晨集團貨幣資金513.8萬元,其中不可動用的資金是167.6億元,主要為票據保證金,可動用貨幣資金346.2億元,主要為華晨寶馬254.8億元,華晨中國70.9億,金杯股份上市公司15億元,申華控股的上市公司2.7億元,新晨動力上市公司0.6億元。華晨集團作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不得非金融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用於償還債務,華晨集團可動用的資金很少,且分布在多家企業中,各企業可動用資金余額較低,不足以償還債務。」
轉讓股票給遼寧交投,錢去哪兒了?
2020年5月22日、7月9日,華晨集團,與遼寧交投及其全資子公司遼寧交投交通投資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簽署戰略投資協議。
「華晨集團把2億股華晨中國的股權轉讓給遼寧交投,之後又轉了4億股,後來還有一次華晨中國的特殊派息。」這位投資人說。
「6億股,按照華晨中國市值7塊錢來看的話,再加上特殊派息,40多億港元資金,我們現在也不知道去哪兒了,因為他說是用來兌債券的,但債券沒有兌付。」該投資人說。
11月9日的持有人大會上,華晨集團透露,「將所持的華晨中國6億股協議轉讓給遼寧交投,轉讓對價合計金額是38.69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華晨集團也一直沒有具體披露這筆資金的具體用途,同樣是11月9日持有人大會上,華晨集團首次透露「資金主要用途為歸還華晨集團對外債務,以及用於解決華晨集團公開債券市場的剛性兌付」。
但「17華汽05」並沒有兌付。
據投資人分析,這筆資金並沒有立即給到華晨集團。今年7月,曾有投資人去華晨集團調研,「華晨集團資本運營部部長說錢就在交投手裡,因為華晨集團當時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供應商欠款,或銀行利息未支付,如果錢對價給到了華晨集團,會擔心華晨集團的銀行賬戶被凍結,導致最後不能支付。」
「他當時說這個錢就是定向來支付債券的,可以解決2021年3月之前的債務,我們也就相信了企業這么說,但是現在看上去企業在騙我們,因為債券沒有兌付。」投資人說。
新成立子公司意欲何為?
債券兌付日到期之前一個月,即9月22日,華晨集團設立全資子公司遼寧鑫瑞,注冊資本1000萬。9月30日簽署股權轉讓協議,華晨集團將持有的華晨中國15.35億股無償轉讓給遼寧鑫瑞。
這意味著,華晨中國從華晨集團的子公司,變成「孫公司」。
「這相當於把華晨中國的股權下沉了一層,到華晨集團的孫公司層級。(這么做)可以避免直接持股,避免債務違約後核心資產被凍結。」這位投資人分析說,「作為債券持有人,當時我們非常氣憤。」
「雖然這件事情從股權角度上看,不涉及重大資產劃轉,因為它還在體系內。但是作為債權人來說,如果說企業發生違約事件,我們本來是可以去查封凍結華晨集團持有的華晨中國這部分股權。它現在下沉了一層,致使我們可能碰不到孫公司的股權了。我們只能去查封凍結鑫瑞,但鑫瑞注冊資本只有1000萬,雖然後來增至40億,但那是認繳。所以對投資人來說,這是事關兌付的重大資產劃轉。」該投資人說。
為何在兌付日之前多次發布兌付承諾?
違約之前一周,華晨集團曾於10月16日針對本期債券發布公告,稱「將於10月23日開始支付最後一個年度利息和本期債券本金」。另外在此之前的8月18日,華晨集團也曾發布類似公告,稱「我公司將繼續堅定履行國企職責,按時兌付到期債券,維護合法權益」。
這位投資人分析,這兩份公告在很大程度上誤導了某些投資人,以致做出錯誤的判斷,大額買入了「17華汽05」債券。
「債券違約之前,我們通過很多渠道去打聽能不能兌付。之後華晨集團掛了一個公告(10.16公告),公告寫它能兌付。」這位投資人說。
「這種公告有兩種:兌付公告,和兌付不確定性公告。存在兌付不了的風險的話,它應該掛不確定性公告。這樣一來,如果我是持有人的話,看到不確定性公告,我可以根據公告做投資決策。我覺得它兌不了,我賣出。但如果最後兌付了,算我投資失敗。」該投資人分析說,「而沒有持有債券的人,看到兌付不確定的話,可以不買。但是可以兌付的公告出來的話,持有人就不會賣了,同時,沒有持有的人,也就可能會買進。」
「華晨集團的這個兌付公告嚴重影響了持有人做出正確的投資交易判斷,我印象中這是首次省級國企掛網兌付公告但沒有兌付的案例。」這位投資人說,「你告訴我你能兌付,但最終沒有兌付,我們認為是對公開市場的一種欺詐行為,涉嫌虛假陳述。」
申華控股為何變更到沈陽?
10月17日,華晨集團變更旗下上市公司申華控股(SH:600653)的注冊地,從上海變更至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沈陽片區。
這同樣引起投資人質疑,「如果在外地的話,他們可能認為不方便,還是拿回自己省裡面,可以對法院有影響力。」
據這位投資人分析,申華控股本來注冊地在上海,如果之後債權持有人要起訴華晨集團並申請凍結申華控股股權的話,可以通過上海金融法院或上海市中院。但遷到沈陽之後,根據訴訟管轄權歸集,只能到沈陽中院起訴。
「這個事情比較麻煩的地方就在於,只能到沈陽中院起訴。華晨集團如此安排,其用意明眼人一看便知。」
至於申華控股本身,該投資人分析說,「(申華控股)在華晨體系內處於比較弱的地位,經營也不怎麼樣」,「我們也不是奔著申華的資產去的,而是股票。就是想一旦查封凍結的話,能給自己一個抓手。其實債券投資人最開始投的時候,也沒人奔著申華這塊資產,都是奔著華晨寶馬去的。」
優質股權為何被質押?
遼寧鑫瑞的股權騰挪還沒完。
11月6日,華晨中國發布公告,遼寧鑫瑞與一名獨立第三方貸款人簽訂協議,將遼寧鑫瑞持有的全部華晨中國股權,質押予貸款人。
11月9日持有人大會上,獨立第三方貸款人身份揭開,為吉林信託。但更為具體的信息沒有披露,當時會上不止一家債權人問到這筆借款的規模、用途、期限等問題,但華晨集團沒有予以答復。
「這意味著,如果華晨集團被法院裁定破產重整的話,這部分股權質押會算作有財產擔保的優先債權,跟我們這種普通債權人相比,優先債權人清償先於我們。」這位投資人分析,「華晨集團利用了這個規則,把這一部分最優質的股權安全的放到了外邊。一旦我們去重整的時候,是沒有辦法拿到這部分資產的。」
據11月13日消息,華晨集團被申請破產重整,沈陽中院已受理。申請人為格致 汽車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其從事 汽車 沖壓模具產業,注冊地為吉林省遼源市。
責編 | 姚坤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6.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華晨汽車原董事長祁玉民被查
該來的還是來了,逃不掉的。
據遼寧省紀委監委12月4日消息: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祁玉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2019年4月1日,在這個有些「戲謔」的日子,掌舵華晨14年的祁玉民正式卸任,接替他的是56歲的閻秉哲。
再說幾句
去年退休時祁玉民曾稱,自己已准備好安度晚年,「回西安,23歲來到東北,闖盪了37年,特別嚮往葉落歸根。」
這一次被查,可以說退休也不是保護傘。對祁玉民來說,特孝友別嚮往葉落歸根的簡單願望恐怕也成了奢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中華轎車老總是誰
中華轎車:是我國第一款擁有知識產權的國產汽車,其設計者也是曾經設計過寶馬等名車的世界 頂級設計師,中華轎車一經投放市場就以其卓越的豐姿颳起一股「中華熱」,大有取「紅旗」熱而代之的勢頭。
公司簡介: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
1992年10月,華晨中國汽車在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CBA。公司股票上市第一天,即成為當日紐約股市交易最活躍的股票,在大市走低的情況下,股價一日之內上漲25%。華晨中國汽車在海外成功上市,為中國企業融入並利用國際資本市場創造了一個嶄新模式。
1999年10月,公司在香港兩地上市,股票代碼為1114。
從汽車產業的投資者到這一傳統行業的經營管理者,歷經十年發展,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已經成長為中國新興的汽車製造企業。目前,公司在汽車產業上的投資累計超過50億元人民幣。
目前,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擁有兩個整車品牌、三大整車產品。這兩個整車品牌即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中華"和"金杯"系列;三大整車產品包括擁有自主品牌的中華轎車、國內同類車型中市場佔有率接近60%的金杯海獅輕型客車、引進豐田高端技術生產的金杯閣瑞斯多功能商務車。
現任老總:祁玉民,1959年9月生,陝西咸陽人。研究生學歷,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高級工程師。1982年西安理工大學畢業。1982年任大連重型機器廠計劃員,計劃處副科長,副處長,處長。1994年任大連重工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計劃處處長,副總經理。1998年任大連重工集團公司總經理,董事長、總經理。2001年任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2004年10月任大連市副市長。2006年8月任華晨集團公司董事長。2006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候選人。
人事變動一直是困擾華晨多年的老問題,經歷了多次內部人事斗爭,華晨內部是派系林立,恩怨難解。華晨汽車的人事變動也被評為國內車企中最頻繁的。在短短7年時間里,輪換了4任掌門人:仰融、楊寶善、藺曉剛、祁玉民。
8. 華晨汽車的股票代碼是多少
華晨汽車的股票代碼是:(600609)金杯汽車和(600653)申華控股 。
股票代碼用數字表示股票的不同含義。股票代碼除了區分各種股票,也有其潛在的意義,比如600***是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代碼,6006**是最早上市的股票,一個公司的股票代碼跟車牌號差不多,能夠顯示出這個公司的實力以及知名度,比如000088鹽田港,000888峨眉山。
9. 華晨之敗:激進前行的時代容不下懦弱的躲避
據遼寧省紀檢委消息: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祁玉民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原本自主品牌不賺錢的華晨就是靠合資企業華晨寶馬的50%利潤分成來維持生存,但在合資企業股比調整之後,25%的利潤已經不足以填上肢塵華晨自主品牌這個始終不見成果的黑洞。
祁玉民退休之後,閻秉哲接任華晨董事長一職,但還不知他能力究竟如何,一切就已無力回天。
為賴債而破產?
2020年10月23日,華晨繼多筆貸款和非標逾期後,首次發生實質性違約,未能兌付私募債券「17華汽05」。11月16日,華晨集團公告稱,華晨汽車已構成債務違約金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1.44億元。
11月20日,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債權人對華晨集團的重整申請,標志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但值得注意的是,華晨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
這讓華晨集團債券投資者忍不住質疑:華晨是不是要逃廢債?
數據顯示,華晨中國2019年凈利潤為67.63億元,其中,華晨寶馬貢獻了76.26億元,剔除華晨寶馬之後,華晨虧損了近8.63億元;2020年,華晨中國凈利潤40.45億元,剔除華晨寶馬之後,虧損為3.4億元。
據遼寧省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華晨集團長期經營管理不善,自主品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負債率居高不下。
噩耗不僅如此,據華晨集團2020年債券半年報顯示,其集團總負債高達1328.44億元,扣掉商譽和無形資產後,其資產負債率為71.4%,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326.77億元。
如今的破產重整,更像坐實了華晨將剝離經營不善的業務、逃脫部分廢債,卻保留了利潤奶牛。
而在破產重整的過程中,企業通常採用現金清償和債轉股方式。
但因破產重整不涉及寶馬等合資公司,如果採用現金清償,華晨無錢可償;如果採用債轉股,其股又有何價值?
因此,不管採用哪種解決方式,華晨投資者都將面臨巨額損失。
結語
仰融時代給華晨留下了過於復雜的金融關系,而祁玉民時代,華晨雖有過努力,但並未得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長足發展。
購物此事,非此即彼。曾經汽車處於增量市場時,到處都是消費者,且當時沒有太大對比,總有「幾條魚」會落入華晨的「魚塘」里。
而如今已是存量市場,各家都在努力維護現有的客戶群,再去發展新的客戶群。之前筆者曾經講過車圈兒的內卷(拓展閱讀:車圈兒也「內卷」:這場戰爭沒有後路,不可退出|賈新光汽車評論),就是說精細化目標人群對當下企業的重要性。
而華晨在增量市場時尚不是贏家,如今已是存量市場,馬太效應顯現,它處境更為艱難。
依靠合資發展自身不是錯,但華晨沒有自己的立足之本,只能接受被合作對象蠶食的結局。
車企,先是「車」才是「企」。不管它過去有過什麼樣的故事,有過什麼樣的掙扎,沒有好的「車」,「企」就是一場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10. 2022年華晨集團重組有希望嗎
沉寂許久、幾乎被行業淡忘的華晨汽車集團因債務問題再次回到大眾視野之中。
近日,華晨汽車境內債券頻現低價賣出,且有媒體報道稱,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晨汽車)債權銀行債委會已經成立,由光大銀行為主要牽頭行,目前處於讓各家債權行上報債權階段。針對此問題《商學院》記者求證華晨汽車,華晨汽車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成立債委會主要是協調相關債權方不要抽貸、壓貸、斷貸,繼續給予公司金融財務上面的支持,並非企業自身進行破產重整。」
8月12日,已連續多日下跌的華晨汽車集團旗下多隻債券持續暴跌。19華汽01和18華汽01均跌逾20%,盤中臨時停牌;19華汽02跌逾14%,17華汽01跌超9%。截至當日收盤,18華汽01報收55.8元,下跌19.93%;18華汽02報收56.93元,下跌18%;18華汽03報收59.8元,下跌17.16%。
對於旗下債券的持續下跌問題,上述相關負責人對《商學院》記者回應稱:「存在部分債券持有者跟風現象,從而影響了公司的債券價格。」
由於上述消息的影響,8月13日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中國股票代碼01114.HK)尾盤依然暴跌逾13%,截至當天收盤,華晨中國股價下跌8.78%,收報7.58港元/股,市值僅為382億港幣,跌至近兩年來新低。業內有部分輿論認為華晨中國或許將有退市的風險。
債務危機壓頂
華晨汽車症結由來已久,近日曝出的種種債務問題再次將其推入風口浪尖,大眾更關心的是如今企業是否已陷入破產重整的危機之中?
公開資料顯示,華晨汽車集團是隸屬於遼寧省國資委的重點國有企業,總部坐落於遼寧省沈陽市,截至2019年末,華晨汽車擁有一、二級子公司34家,其中有4家上市公司,分別是: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華晨中國,1114.HK)、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金杯汽車,600609.SH)、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申華控股,600653.SH)和新晨中國動力控股有限公司(新晨動力,1148.HK),現有員工4.7萬人。
2020年6月,東方金誠發布的評級報告指出,2020年3月末,華晨汽車負債總額1226.75億元,較2019年末下降15.27%,其中流動負債佔比78%,債務結構待優化;資產負債率接近70%,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主要系償還一年內到期的債券及長期借款所致。跟蹤期內,公司有息債務規模較大。
從期限結構來看,截至2020年4月至12月末,公司有息債務規模為432.67億元,佔全部有息債務的63.87%,公司短期債務規模大,存在短期集中償債壓力。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華晨集團存續債券共15隻,存續規模175.73億元,兌付期主要集中在2022年,並且多隻債券都被列入中證評級高隱含違約率名單。
對於華晨汽車未來存在的風險,東方金誠在評級報告中指出,華晨汽車的利潤主要來源於華晨寶馬,同時疫情下自主品牌乘用車產銷量、業務收入繼續下降,獲利能力仍較弱。此外,東方金誠還認為華晨汽車有息債務規模較大且逐年增長,債務主要集中於公司本部,且債務結構以短期為主。
對於目前華晨汽車的債務狀況,上述相關負責人對《商學院》記者表示:「一方面,公司作為遼寧省的國企,不會讓它出事的,不用太過擔心。另一方面,目前財務狀況一切正常。」
可就算刨除此次債務問題,華晨汽車之前資產遭到凍結、出售股權、自主板塊羸弱,銷量不斷下滑等一系列問題也以使其早已處於市場邊緣化危機之中。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工業品處副處長程曉東對《商學院》記者表示:「華晨汽車的問題確實由來已久,隨著近幾年華晨品牌的汽車產品產銷下降,售銷慘淡,已經快被市場遺忘,華晨遲遲沒有大動作進行改革調整,造成如今被市場邊緣化的原因很多,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5月27日,華晨汽車新增7條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法院皆為沈陽市大東區人民法院,執行標的分別為211萬、139萬、76萬、323.2萬、133萬、350萬、210萬;7月23日,華晨汽車旗下上市公司金杯汽車發布公告稱股東股權被凍結。具體為:天風證券申請凍結的股份為沈陽市汽車工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普通證券賬戶中的142,000,000股,占其所持本公司股份總數的53.30%,凍結期限自2020年7月21日至2023年7月20日。眾多財務問題迫使華晨汽車選擇拋售股權以緩解資金壓力。今年7月14日,華晨中國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華晨汽車已與遼寧交通投資訂立戰略投資協議,擬向後者出售公司4億股股份,華晨汽車將由此獲得32.8億港元資金。此外,5月22日,華晨中國向遼寧省交通建設投資集團出售該公司2億股,相當於公司已發行股本總數的約3.96%。
自主板塊羸弱
除了資金問題,自主板塊羸弱、銷量不斷下滑,也是華晨汽車不能迴避的問題。
以2019年為例,華晨汽車集團乘用車銷量72.18萬輛,商用車銷量7.86萬輛。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華晨寶馬銷量54.55萬輛,佔比高達75%。這就顯出華晨汽車集團的自主品牌整車業務的銷量表現力羸弱,不論華晨系、金杯系還是華瑞系,近兩年來銷量都在急劇下滑。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華晨汽車銷量慘淡,華晨金杯全年銷售4.1萬輛,同比大跌82.36%;而中華品牌全年銷售也僅有2.53萬輛,相比2018年同比下滑78.29%。《商學院》記者了解到,目前華晨中華旗下僅有四款車型在售,但車型產品表現力不佳,由於設計相對老舊以及動力總成的問題,雖然擁有「寶馬發動機」作為營銷噱頭,仍難以抵擋銷量的持續下滑,品牌力幾乎已喪失。乘聯會數據顯示,華晨中華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僅為3186輛,平均月銷量僅500輛左右。
面對種種壓力,近日有媒體爆出華晨中華目前已處於一線員工長期放假的狀態。據該報道稱,華晨汽車內部發布了一條從8月起放假輪休的通知,根據通知內容,華晨中華所有中層和領導層以外的職員都將進入「輪休」狀態,輪休在家的職工薪酬調整為1810元,也就是沈陽的最低工資標准。針對上述問題,《商學院》記者求證了華晨汽車。華晨汽車相關負責人向《商學院》記者回應稱:「這個情況不屬實,這個假是高溫假,目前工廠仍在生產。」並向記者提供了一段拍攝於8月13日上午的車間視頻,視頻顯示目前車間生產狀態正常,已到車輛安裝內飾的階段。
法律依據:
《關於間接控股股東被法院指定管理人的公告》稱,法院指定華晨集團清算組擔任華晨集團管理人,目前有關方尚未推出對華晨集團重整的具體計劃和方案,華晨集團能否重整成功存在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