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美國機構代管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美國機構代管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5-15 23:37:46

① 美國股票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各佔多大的比例

具體比例不能准確告訴你。個人投資者比例很小,絕大部分都是通過各種機構進行投資,包括共同基金,養老基金,資產管理公司等。

② 美國股市實行什麼ipo制度也是注冊制嗎

美國股市是屬於最開放的,也是屬於注冊證的
美國的股票發行監管制度
美國的股票發行監管制度大致可以分為「松」、「嚴」、「放鬆」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各州的單一「藍天法」監管階段。1911年,出於對證券發行與銷售的監管需要,美國堪薩斯州頒布1911法案,對證券發行進行實質性審核,被稱為「藍天法」。這一行為也得到了其他各州的紛紛效仿,從而形成了在各州層面的證券發行監管。
第二階段是「州法」加聯邦雙重監管階段。受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和股市崩盤的影響,美國聯邦政府頒布《證券法》與《證券交易法》,規定聯邦對證券發行實施注冊審查。這開啟了美國聯邦層面新股發行注冊制的時代,也奠定了美國股票發行審核的長期框架:股票發行與上市是彼此獨立的過程,股票發行採用州與聯邦政府的雙重監管架構,上市則是企業與各個交易所雙向選擇的結果。
在發行監管方面,聯邦層面的監管是注冊制,即只對申請材料的披露提出要求。具體來說,SEC的審核主要依據的是「披露原則」,即原則上不對公司的盈利、管理等實質性內容設置門檻,而僅著眼於公司「是否披露了所有投資者關心的信息」。而各個州對發行監管的主要目的是預防欺詐和非法交易行為,其中有一些州會對「招股書中對未來盈利和股東收益的預期」做出規定,這也給予了一些州對公司盈利等實質性內容提出要求的權力,相當於要對申請企業進行實質性審查,對投資風險與價值進行判斷。
第三階段是1996年以後。當年頒布的《國家證券市場改進法》規定在紐交所(NYSE)、納斯達克(NASDAQ)全球精選市場、AMEX等全國性的交易場所上市的公司,包括外國公司可以取得州一級審核的豁免權。也就是說,符合條件的企業不需再接受州一級的實質性審查,只需要在聯邦一級(SEC)注冊即可。我們現在通常所說的美國是注冊制,並沒有關注州一級的審查,原因就在於此。因為我們所關注的大型公司上市,包括中概股公司到美國紐交所、納斯達克上市,均根據該法案的規定僅需通過SEC的注冊即可。

③ 美國股票的存託管費怎麼收

股票託管費 免費。

美股收費標准

序號
費用項目
標准

1
交易傭金
0.3%(單邊),每筆委託最低收費USD28美元

2
交易征稅(只適於股份賣出)
已包含在交易傭金中

3
股票託管費
免費

4
現金股息費用
每宗10美元,股息稅:總股息額的30%(代美國稅務局收)

5
紅股/以股代息費用
每宗10美元,股息稅:總股息額的30%(代美國稅務局收)

6
自願性公司行動
每宗50美元

7
存托證券(ADR)託管費(經美國存管信託公司)
每股0.02美元/年(由美國存管信託公司決定)

8
實物股票存入
每隻股票40美元

9
實物股票提取
每隻股票150美元

10
股票存入(經美國存管信託公司)
每隻股票15美元

11
股票轉出(經美國存管信託公司)
每隻股票40美元

12
股票轉出失敗(因客戶原因)
每次20美元

13
透支
按港股默認利率收取

④ 美國是採取什麼證券機構的證券管理體制的國家

美國聯邦證券與交易委員會(SEC)
美國聯邦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英文名稱是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簡稱SEC。它是美國政府監督管理龐大的股票市場的機構,其宗旨和目標是保護股民和投資者,維護正當公平和公開的證券交易。這個委員會權力巨大,所有上市的公司的財務證券交易紀錄都必須接受審核,如發現有問題,懲罰十分嚴格。

證券交易委員會成立於1934年,它是美國歷史上里程碑事件之一。大家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老百姓大做發財的生意,在光榮與夢想之中,大批大批的美國人把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投進飛漲的股票市場,在整個20年代,多達2千萬美國人成了股民,各個大公司紛紛上市,真公司、假公司,實股虛股一齊上,結果大批股民手中的股票原來是分文不值的廢紙。在20年代,大約有500億美元的股票發放在市場上。其中有一半不值半分錢。突然間,1929年10月17號,紐約股票市場一下子大拋售,引起聯鎖恐慌,上千萬股民的股票傾刻間變成廢紙,銀行兌擠,公司倒閉,美國帶動全球進入經濟大蕭條。

在此情況下,美國政府在新任總統羅斯福領導下,全面整頓自由放任的經濟制度,加強政府管理。他於1933年上台後,第一件事就是簽署一系列證券管理法,通過法令來保證上市的公司必須公開向股民宣布帳目和投資風險,並公平負責地對待投資人。為執行這一系列法令,國會於1934年授權建立了證券交易委員會。一下子,美國證券交易變得井井有條,生機蓬勃。

可是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二戰期間,證券交易委員會遷出華盛頓,到費城落戶,並在那裡一呆就是6年。1948年,委員會遷回華盛頓。在1934年到1964年的三十年間,美國證券市場十分清廉,沒有什麼大問題。

1964年,約翰遜總統的助手貝克(BOBBY BAKER)走後門 ,造成國會高度警惕,通過了一系列證券交易清廉法案。到了尼克松時期,國會更是努力,分別在1971、1977和1978立法加強政府廉潔和公眾透明度。

但1980年裡根總統上台後,極力反對政府幹涉經濟活動,把各項行之有效的政府監督措施紛紛解散,美國大企業和證券交易像野馬一樣放開跑起來,結果丑聞大量出現,其中最觸目驚心的是80年代末期出現的以查爾斯?基定為代表的蓄儲貨款銀行破產案。由於這些欺詐騙子辦的銀行依法由聯邦政府保險,美國納稅人因為蓄儲貨款銀行破產案而損失的錢多達14萬億,是世界歷史上金額最大的詐騙損失,老布希總統也受到這些詐騙案的影響,1992年在競選中輸給了銳意改革的柯林頓。可是1994年,共和黨重新執掌國會,進一步放鬆國家對證券市場監督,對恩隆、通用和各大銀行搞優惠政策,造成最近一系列的財務和投資丑聞。

而這一切,都和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權力被削弱有關。看來,加強SEC的權力,勢在必行

⑤ 美國有哪幾個股票交易市場

紐約股票交易所(NewYorkStockExchange)、美國證券交易所(AmericanStockExchange)、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櫃台交易市場、粉單。

1、紐約股票交易所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上市公司總市值第一(2009年數據),IPO數量及市值第一(2009年數據),交易量第二(2008年數據)的交易所。

在2005年4月末,NYSE收購全電子證券交易所(Archipelago),成為一個盈利性機構。

有大約2,800間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15萬億美元。至2004年7月,三十間處於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中的公司除了英特爾和微軟之外都在NYSE上市。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紐約證券交易所排名第372。

2、美國證券交易所

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過去曾是全美國第二大證券交易所,坐落於紐約的華爾街附近,現為美國第三大股票交易所。

美國證券交易所大致上的營業模式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一樣。但是不同的是,美國證券交易所是唯一一家能同時進行股票、期權和衍生產品交易的交易所,也是唯一一家關注於易被人忽略的中小市值公司並為其提供一系列服務來增加其關注度的交易所。

美交所通過和中小型上市公司形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來幫助其提升公司管理層和股東的價值,並保證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有一個公平及有序的市場交易環境。

3、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

全稱為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表(),是美國的一個電子證券交易機構,是由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所擁有與操作的。

NASDAQ是全國證券業協會行情自動傳報系統的縮寫,創立於1971年,迄今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納斯達克排名第176。

(5)美國機構代管股票擴展閱讀:

美國股票市場的基本特點為:

1、規模大、市場成熟、運作規范、股價穩定。經過數百年的市場規范運作,呈現出一種成熟市場的特徵。主要表現在股價水平與股價波動方面。

2、證券市場管理嚴格、規范。美國證券市場的管理為注冊制,其證券業的法規管制十分嚴格,聯邦和州立法機關頒布了各種法規來管制這一領域的經濟活動。

3、美國允許外國股份公司在美國證券市場發行股票並進行交易。在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下面設有專門負責外國發行人證券發行的「國際公司融資科」。

一般說來,外國公司的股份可以以下列3種方式在美國持有並進行交易:第一,外國公司在其本國所發行的股票;第二,外國公司向美國市場特別發行的股票;第三,美國存股證(ADR)。

4、美國有眾多的交易所。其中屬全國性證交所的有紐約證交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

地區性證交所有10多家,如波士頓證交所、辛辛那提證交所、中西部證交所、太平洋證交所、費城證交所、山間證交所和斯波克納證交所等。紐約證交所是全國最大的證交所,其交易量佔全部證交所交易總量的70%一80%。

5、美國發達的場外交易。美國場外交易由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管理,該協會有3000個證券交易商,500個證券經紀人和很多投資銀行家。

1971年為提高場外交易的效率,美國建立了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NASDAQ),目前是僅次於紐約證交所和日本東京證交所的世界第三個重要的證券交易系統。

6、美國的股價指數。在美國,股票價格指數很多,主要有:道·瓊斯股價平均數,標准一普爾500種股價指數、美國證券交易所股價指數和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股價指數。

納斯達克的特點是收集和發布場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證券商報價。它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目前的上市公司有5200多家。

納斯達克又是全世界第一個採用電子交易的股市,它在5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26萬多個計算機銷售終端。

納斯達克指數是反映納斯達克證券市場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基期為1971年2月8日,基值為lOO。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涵蓋所有新技術行業,包括軟體和計算機、電信、生物技術、零售和批發貿易等。

美國證券交易所股價指數是用於衡量在美國證交所上市的所有普通股、美國存股證和認股憑證總市價的變動情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股票市場

⑥ 美國股市以機構為主,那機構賺誰的錢還是散戶嗎

在美國散戶通過機構賺錢,中國機構挖坑散戶往裡跳

⑦ 美聯儲股權構成是什麼有沒有被美國政府控股幕後大股東是不是操控它

美聯儲的制度設計赫然是互相牽制的「恐怖平衡」的結果。美聯儲是一個名為國有實為「純粹」私有的中央銀行。對於美聯儲的控制權,沃伯格提出「國會控制美聯儲,總統任命董事會成員」的原則,形成了一個看似絕妙的由「總統任命,國會審核,獨立人士任董事,銀行家做顧問」的體制結構。通過這樣的制度設計,美聯儲成為美國的控股機構。從此,美國成為了一個偽裝成國家的私人銀行。
拓展資料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為美聯儲(Federal Reserve),負責履行美國的中央銀行的職責。這個系統是根據《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於1913年12月23日成立的。美聯儲的核心管理機構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所謂股東是聯邦儲備銀行的股東,而不是聯邦儲備局的股東。聯邦儲備局是聯邦政府的一部分,是政府機構。所以不能籠統地說這些股東是整個美聯儲的股東。
《聯邦儲備法案》明確規定,美聯儲的會員銀行就是其股東。美國的全國性銀行必須成為美聯儲的會員銀行,接受貨幣管理辦公室監管。
所謂股東的權利和上市公司股東的權利完全不同。聯邦儲備銀行股東持有的股票不能公開轉讓或者出售,也不能對美聯儲的利潤進行分紅。美聯儲每年按照6%的固定利率發放利息。這些股東平時也不幹預美聯儲公開市場政策的制定。
聯邦儲備系統由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聯邦儲備委員會和12家分布全國主要城市的地區性的聯邦儲備銀行組成。傑羅姆·鮑威爾為現任美聯儲最高長官(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從美國國會獲得權力,行使制定貨幣政策和對美國金融機構進行監管等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