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次貸危機是如何爆發的
原因:
一、為推動經濟增長,鼓勵寅吃卯糧、瘋狂消費。
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歷來重視通過消費促進生產和經濟發展。亞當斯密稱「消費是所有生產的唯一歸宿和目的」。熊彼特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導源於一種以城市享樂生活為特徵的高度世俗化」,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奢侈消費在表面上促進了生產。
二、社會分配關系嚴重失衡,廣大中產階級收入不升反降。
近三十年來,美國社會存在著一種很奇怪的現象,一方面是美國老百姓超前消費,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收入卻一直呈下降態勢。
據統計,在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以後,美國的平均小時工資僅僅與35年前持平,而一名30多歲男人的收入則比30年前同樣年紀的人,低了12%。經濟發展的成果更多的流入到富人的腰包,統計表明,這幾十年拍升皮來美國貧富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美國經濟在快速發展,但收入卻不見增長,與80年代初里根政府執政以來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密切相關。
三、金融業嚴重缺乏監管,引誘普通百姓通過借貸超前消費、入市投機。
新自由主義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解除管制,其中包括金融管制。自80年代初里根政府執政以後,美國一直通過制定和修改法律,放襲差寬對金融業的限制,推進金融自由化和所謂的金融創新。笑虧
例如,1982年,美國國會通過《加恩-聖傑曼儲蓄機構法》,給與儲蓄機構與銀行相似的業務范圍,但卻不受美聯儲的管制。根據該法,儲蓄機構可以購買商業票據和公司債券,發放商業抵押貸款和消費貸款,甚至購買垃圾債券。
(1)比優集團股票怎麼樣擴展閱讀
中國式次貸危機原因
中國式的次貸危機同美國式的次貸危機從表面形式上看都由房地產泡沫的破滅而引起的,但是導致房地產泡沫破滅的方式和原因卻是大相徑庭的。
因為,美國是相對自由的市場經濟,經濟主要是以市場為導向的,所以需要創新金融手段,放寬對購房者的放貸條件,這樣才有更多的人去買房子,開發商才去蓋更多的房子,從而推動美國房地產的發展。
㈡ 美國經濟為什麼衰退
美國經濟為什麼衰退?
其實,早在2000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就已經開始步入疲軟狀態。2000年第3、4季度經濟增長分別為1.3%和1.9%,2001年第1季度增長1.3%。為了扭轉這種日益嚴峻的局勢,美國 *** 和聯邦儲備委員會自新千年伊始就採取了包括減稅、降息等在內的種種措施。然而,美國經濟非但沒有出現絲毫停止進一步下滑的跡象,反而走得一步軟似一步。2001年第2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0.2%,而第3季度則出現了負增長0.4%,這是1993年第1季度下降0.1%以來的首次下滑,也是1991年第1季度下降2%以來的最大跌幅。這充分表明美國經濟已經進入了自1991年以來的又一個衰退期。導致美國經濟發展急劇放慢並最終陷入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
第一,經濟過熱、股市過高是美國經濟衰退的內在原因。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經濟發展十分迅速。1997年至1999年間,經濟增長每年都在4%以上。美國股票市場更是異常紅火。道瓊斯指數在2000年最高曾達到11723點,比1996年的平均指數上漲了將近5倍,納斯達克指數2000年也曾一度高達5047點,較1996年的平均水平上揚了近3倍。新興網路股更是漲幅驚人。這種非理性的虛假繁榮表明美國經濟和股票市場存在著相當多的泡沫,而泡沫的破滅是遲早的事情。
第二,企業投資急劇下降和盈利持續降低是導致美國經濟步入疲軟並陷入衰退的首要原因。20世紀90年代,美國企業投資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從9%上升到15%,2000年第2季度的投資增長率曾一度高達21.7%。投資過熱導致了企業利潤的下跌,據統計,美國公司的稅後利潤已連續3個季度下滑,2001年第2季度的盈利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6%。從2000年第3季度開始,減少庫存、降低投資、裁減員工的氣氛彌漫著整個美國企業界。企業庫存在2001年第2季度削減了38.4%,僅此一項就使國內生產總值減少約0.4個百分點。同時,企業用於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方面的投資下降了14.6%,創下了1980年第2季度以來的最差記錄。
第三,貿易赤字是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又一個重要原因。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與之相應,美國貿易赤字也有所緩和。曾有相當一段時間,美國貿易赤字問題不再成為經濟界關注的重點。然而,美國貿易赤字於2001年第2季度再度惡化,出口下降12.2%,進口走低7.7%,這些降幅均遠遠超出了先前的估計。貿易逆差的上升「吃掉」了美國經濟增長近0.3個百分點,從而使美國經濟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境地。
第四,「9·11」恐怖襲擊事件是導致美國經濟增長終結、衰退開始的直接原因。「9·11」恐怖襲擊事件不僅給美國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經濟損失,而且還對美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多嚴重影響和沖擊,其中最為突出和關鍵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消費者信心驟降。「9·11」恐怖襲擊事件嚴重打擊了投資和消費者的信心。2001年9月份美國個人消費開支經季節調整後按年率計算比8月份下降了1.8%,為過去14年來的最大降幅。(2)企業利潤銳減、裁員劇增。遭受「9·11」恐怖襲擊事件直接打擊的行業包括金融和保險、航空客運、旅遊和航空郵件快遞等,這些行業中有部分公司,如一些航空公司因感到扭虧無望已經宣布破產。「9.11」事件後的10月份,美國企業共裁減了41.5萬個工嘩槐作崗位,失業率從9月份的4.9%猛增到5.4%,創下21年來單月失業率的最高水平。(3)金融市場混亂、股市劇跌。美國的金融體系在恐怖襲擊發生後曾一度陷於癱瘓狀態,股市停盤,貨幣、黃金和石油價格跳動不定。復盤後的股市同2000年高峰時期相比,股票市值跌去了65000億美元,約為美國年國內生產總值的2/3。納斯達克和標准普爾500指數也呈現出大幅下滑態勢。
次貸等爛蠢
為什麼美國經濟衰退和美元貶值
次貸危機
先用最簡單的話先解釋一下。
次貸是次級按揭貸款,是給信用狀況較差,沒有收入證明和還款能力證明,其他負債較重的個人的住房按揭貸款。相比於給信用好的人放出的最優利率按揭貸款,次級按揭貸款的利率更高,這個可以理解吧?你還錢的可能****不太高,那我借錢給你利息就要高一些咯。風險大,收益也大嘛。放出這些貸款的機構呢,為了資金盡早回籠,於是就把這些貸款打包,發行債券,類似地,次貸的債券利率飢蘆陪當然也肯定比優貸的債券利率要高咯。這樣呢,這些債券就得到了很多投資機構,包括投資銀行,對沖基金,還有其他基金的青睞,因為回報高嘛。
但是這個回報高有一個很大的前提,就是美國房價不斷上漲。怎麼說呢?房價不斷上漲,樓市大熱,雖然這些次級按揭貸款違約率是比較高的(這個也容易理解吧,因為那些人信用狀況本來就差,收入證明也沒有,其他負債也重,還不起房貸也是容易發生的事情),但放貸的機構即使收不回貸款,它也可以把抵押的房子收回來,再賣出去不就也賺了嘛,因為樓市大熱,房價不斷漲嘛。
好了,危機如何發生呢?就是06年開始,美國樓市開始掉頭,房價開始跌,購房者難以將房屋出售或通過抵押獲得融資。那即便放貸的機構錢收不回來,把抵押的房子收了,再賣出去(難說賣不賣得出去,因為房地產市場萎縮,有價也沒市)也肯定彌補不了這個放貸出去的損失了。那麼,由此發行的債券,也是不值錢了,因為和它關聯著的貸款收不回來。之前買了這些債券的機構,不就跟著虧了嗎?很多投資銀行,對沖基金都買了這些債券或者是由這些債券組成的投資組合,所以就虧了很多。舉例,一系列****包括:
——2007年2月13日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發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預警
——匯豐控股為在美次級房貸業務增加18億美元壞賬撥備
——面對來自華爾街174億美元逼債,作為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請破產保護、裁減54%的員工
——8月2日,德國工業銀行宣布盈利預警,後來更估計出現了82億歐元的虧損(這個數字真的是巨額),因為旗下的一個規模為127億歐元為「萊茵蘭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銀行本身少量的參與了美國房地產次級抵押貸款市場業務而遭到巨大損失。德國央行召集全國銀行同業商討拯救德國工業銀行的籃子計劃。
——美國第十大抵押貸款機構——美國住房抵押貸款投資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繼新世紀金融公司之後美國又一家申請破產的大型抵押貸款機構。
——8月8日,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宣布旗下兩支基金倒閉,原因同樣是由於次貸風暴
——8月9日,法國第一大銀行巴黎銀行宣布凍結旗下三支基金,同樣是因為投資了美國次貸債券而蒙受巨大損失。此舉導致歐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銀行瑞穗銀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團宣布與美國次貸相關損失為6億日元。日、韓銀行已因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產生損失。據瑞銀證券日本公司的估計,日本九大銀行持有美國次級房貸擔保證券已超過一萬億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內的五家韓國銀行總計投資5.65億美元的擔保債權憑證(CDO)。投資者擔心美國次貸問題會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強大沖擊。不過日本分析師深信日本各銀行投資的擔保債權憑證絕大多數為最高信用評等,次貸危機影響有限。
——其後花期集團也宣布,7月份有次貸引起的損失達7億美元,不過對於一個年盈利200億美元的金融集團,這個也只是小數目。
但次貸風暴引起的危機,已經嚴重影響各國資金流動****。簡單的說,在當前次貸問題前景不明的情況下,各銀行自然收緊信貸,避免放貸,這就導致銀行間短期同業拆解利率大漲,換句話說,大家都不想把錢放出去,因為也搞不清楚其他銀行因為次貸的損失會多大,財務狀況如何,所以就把同業拆解利率調高了。那反過來,同業拆借利率很高,導致資金籌集的成本大增,所以連銀行自己都不願意從其他銀行借錢。所以資金的流動****就大大降低,這個是有很大風險的,對本國各行各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籌集都有很大影響。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等看到目前流動****突然緊縮,所以就向市場緊急注入巨額資金。各國央行在數日內向市場注入超過三千億美元,方式就是,宣布向各大銀行提供比市場上同業拆借利率要低的無限額拆借,這樣就可以把同業拆借利率壓下來。但這樣的舉措,又會進一步地向金融市場表明次貸危機的嚴重****。例如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向市場注入巨資保持流動****,是自9·11恐怖襲擊來的首次。
危機是否進一步擴大,就要看各國各銀行到底關於次貸的損失有多大了。
總體上看,次貸對於中國的影響甚少,因為中國的資本市場幾乎是對外隔絕的。中國五大銀行投資美國次貸的數目甚少,目前估計他們總共的損失大概才50億人民幣,所以理論上對中國的影響甚微。但仍然要注意的是,如果次貸在全世界范圍內產生巨大影響,即便中國自身的直接損失很少,但外部環境導致美元的幣值,流動****波動極大,對國內的影響也不容低估。
2011美國經濟不會衰退吧!
美國窮的話,世界都會窮,老美哪是說窮就窮的,美國 *** 關門,那是 *** 行政的事,關經濟什麼事呀?就算關門了,他們錢照收,東西照樣出口。
不會窮
不會的,放心好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美國經濟衰退加劇?
是的,美國GTP創下27年來新低,金融危機堪憂啊。【ThingsPast(thingspast@foxmail.)】
為什麼美國經濟衰退會影響世界
因為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經濟體 是世界經濟的領頭羊
美圓是世界貨幣 許多領域都是和美圓直接掛鉤 美國衰退 全球遭殃
目前來看,雖然中國的外匯儲備是目前最多的,各個國家也紛紛向中國示好,但不代表中國就是最強的。美國這次雖然是金融風暴的發源地,但是其綜合實力肯定還是比中國要強,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點千真萬確。但是要清楚認識一點,其實此次金融危機,華爾街的人其實是專了法律的空子,或者說金融機制本身的空子,所以美國的實際經濟實力也許沒有我們以往想像中的那麼大。因此,美國的金融市場其實就顯得比較封閉,水深,而歐洲的金融又比美國更不開放,然後日本又比不上歐洲,這是一條鏈。所以聯合國秘書長也沒辦法說清楚目前到底誰最有實力,原因就在於這些所謂的金融大國都沒有真正的交出自己的底牌。
美國經濟真的會衰退嗎?
會的。從美國 *** 近期採取的措施特別是降息75個基點來看, *** 已經把通貨膨脹暫時放緩了,目前第一要務是救市場、救經濟。從周二市場的反應來看, *** 的政策所產生的效果還不明顯,29--30號的例會有望再次降息至少50個基點,以顯示市場信心。市場預測美國經濟只是進入一個下挫的趨勢,但並未完全進入衰退期。原因是就次貸危機本身來看,次貸佔美國貸款總額不到10%的比例,並不足以造成美國經濟衰退;
另外, *** 早先採取的1500億美元的降稅的長期效果會逐漸顯露出來;並且美元持續的貶值對美國來說可以獲得鑄幣稅加債務減輕的雙重利好,美國經濟在內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有望回升,全面衰退的可能性不大。
為什麼全球經濟衰退,只有美國經濟向好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強,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中國與美國的經濟聯系很是密切,在我印象中,中國在前年還是去年的時候超過了加拿大,成為了美國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美國經濟的衰退,對於中國的經濟有著重大的影響。現代商業合作追求的是雙贏互利,一方的損失在正常情況下會讓合作者受到損失。
美國經濟會一直衰退嗎?
從美國 *** 近期採取的措施特別是降息75個基點來看, *** 已經把通貨膨脹暫時放緩了,目前第一要務是救市場、救經濟。從周二市場的反應來看, *** 的政策所產生的效果還不明顯,29--30號的例會有望再次降息至少50個基點,以顯示市場信心。市場預測美國經濟只是進入一個下挫的趨勢,但並未完全進入衰退期。原因是就次貸危機本身來看,次貸佔美國貸款總額不到10%的比例,並不足以造成美國經濟衰退;另外, *** 早先採取的1500億美元的降稅的長期效果會逐漸顯露出來;並且美元持續的貶值對美國來說可以獲得鑄幣稅加債務減輕的雙重利好,美國經濟在內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有望回升,全面衰退的可能性不大,這是我的看法。
㈢ 有色金屬股票有哪些
新時代能源
匯力資源
中鋁國際
卓爾智聯
比優集團
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拓展資料: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它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股票概念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交易時間
大多數股票的交易時間是:
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交易費用
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 (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
㈣ 求教美國次貸危機因果及影響
1.次貸危機的概念
次貸危機又稱次級房貸危機(subprime lending crisis) ,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隱約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2.次貸危機的產生
2.1.產生原理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
利息上升,導致還款壓力增大,很多本來信用不好的用戶感覺還款壓力大,出現違約的可能,對銀行貸款的收回造成影響的危機。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通常採用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相結合的還款方式,即 :購房者在購房後頭幾年以固定利率償還貸款,其後以浮動利率償還貸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裡,由於美國住房市場持續繁榮,加上前幾年美國利率水平較低,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
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級抵押貸款的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同時,住房市場的持續降溫也使購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過抵押住房再融資變得困難。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級抵押貸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進而引發「次貸危機」。
2.2.通俗解答
在美國,貸款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從房子到汽車,從信用卡到電話賬單,貸款無處不在。當地人很少全款買房,通常都是長時間貸款。可是我們也知道,在這里失業和再就業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些收入並不穩定甚至根本沒有收入的人,他們怎麼買房呢?因為信用等級達不到標准,他們就被定義為次級信用貸款者,簡稱次級貸款者。
大約從10年前開始,那個時候貸款公司漫天的廣告就出現在電視上、報紙上、街頭,抑或在你的信箱里塞滿誘人的傳單:
「你想過中產階級的生活嗎?買房吧!」
「積蓄不夠嗎?貸款吧!」
「沒有收入嗎?找阿牛貸款公司吧!」
「首付也付不起?我們提供零首付!」
「擔心利息太高?頭兩年我們提供3%的優惠利率!」
「每個月還是付不起?沒關系,頭24個月你只需要支付利息,貸款的本金可以兩年後再付!想想看,兩年後你肯定已經找到工作或者被提升為經理了,到時候還怕付不起!」
「擔心兩年後還是還不起?哎呀,你也真是太小心了,看看現在的房子比兩年前漲了多少,到時候你轉手賣給別人啊,不僅白住兩年,還可能賺一筆呢!再說了,又不用你出錢,我都相信你一定行的,難道我敢貸,你還不敢借?」
在這樣的誘惑下,無數美國市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貸款買房。(你替他們擔心兩年後的債務?向來自我感覺良好的美國市民會告訴你,演電影的都能當上州長,兩年後說不定我還能競選總統呢。)
阿牛貸款公司短短幾個月就取得了驚人的業績,可是錢都貸出去了,能不能收回來呢?公司的董事長——阿牛先生,那也是熟讀美國經濟史的人物,不可能不知道房地產市場也是有風險的,所以這筆收益看來不能獨吞,要找個合夥人分擔風險才行。於是阿牛找到美國經濟界的帶頭大哥——投行。這些傢伙可都是名字響當當的主兒(美林、高盛、摩根),他們每天做什麼呢?就是吃飽了閑著也是閑著,於是找來諾貝爾經濟學家,找來哈佛教授,用上最新的經濟數據模型,一番鼓搗之後,弄出幾份分析報告,從而評價一下某某股票是否值得買進,某某國家的股市已經有泡沫了,一群在風險評估市場裡面騙吃騙喝的主兒,你說他們看到這裡面有風險沒?用腳都看得到!可是有利潤啊,那還猶豫什麼,接手搞吧!於是經濟學家、大學教授以數據模型、老三樣評估之後,重新包裝一下,就弄出了新產品——CDO(註: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債務抵押債券),說穿了就是債券,通過發行和銷售這個CDO債券,讓債券的持有人來分擔房屋貸款的風險。
光這樣賣,風險太高還是沒人買啊,假設原來的債券風險等級是6,屬於中等偏高。於是投行把它分成高級和普通CDO兩個部分,發生債務危機時,高級CDO享有優先賠付的權利。這樣兩部分的風險等級分別變成了4和8,總風險不變,但是前者就屬於中低風險債券了,憑投行三寸不爛「金」舌,當然賣了個滿堂彩!可是剩下的風險等級8的高風險債券怎麼辦呢?
於是投行找到了對沖基金,對沖基金又是什麼人,那可是在全世界金融界買空賣多、呼風喚雨的角色,過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這點風險小意思!於是憑借著老關系,在世界范圍內找利率最低的銀行借來錢,然後大舉買入這部分普通CDO債券,2006年以前,日本央行貸款利率僅為1.5%;普通CDO利率可能達到12%,所以光靠利息差對沖基金就賺得盆滿缽滿了。
這樣一來,奇妙的事情發生了,2001年末,美國的房地產一路飆升,短短幾年就翻了一倍多,這樣一來就如同阿牛貸款公司開頭的廣告一樣,根本不會出現還不起房款的事情,就算沒錢還,把房子一賣還可以賺一筆錢。結果是從貸款買房的人,到阿牛貸款公司,到各大投行,到各個銀行,到對沖基金人人都賺錢,但是投行卻不太高興了!當初是覺得普通CDO風險太高,才扔給對沖基金的,沒想到這幫傢伙比自己賺的還多,凈值一個勁地漲,早知道自己留著玩了,於是投行也開始買入對沖基金,打算分一杯羹了。這就好像「老黑」家裡有餿了的飯菜,正巧看見隔壁鄰居那隻討厭的小花狗,本來打算毒它一把,沒想到小花狗吃了不但沒事,反而還越長越壯了,「老黑」這下可蒙了,難道餿了的飯菜營養更好,於是自己也開始吃了!
這下又把對沖基金樂壞了,他們是什麼人,手裡有1塊錢,就能想辦法借10塊錢來玩的土匪啊,現在拿著搶手的CDO還能老實?於是他們又把手裡的CDO債券抵押給銀行,換得10倍的貸款,然後繼續追著投行買普通CDO。嘿,當初可是簽了協議,這些CDO都歸我們的!!!投行心裡那個不爽啊,除了繼續悶聲買對沖基金之外,他們又想出了一個新產品,就叫CDS (註: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違約交換)好了,華爾街就是這些天才產品的溫床:不是都覺得原來的CDO風險高嗎,那我投保好了,每年從CDO裡面拿出一部分錢作為保金,白送給保險公司,但是將來出了風險,大家一起承擔。
保險公司想,不錯啊,眼下CDO這么賺錢,1分錢都不用出就分利潤,這不是每年白送錢給我們嗎?幹了!
對沖基金想,不錯啊,已經賺了幾年了,以後風險越來越大,光是分一部分利潤出去,就有保險公司承擔一半風險,幹了!
於是再次皆大歡喜,CDS也賣火了!但是事情到這里還沒有結束:因為「聰明」的華爾街人又想出了基於CDS的創新產品!我們假設CDS已經為我們帶來了50億元的收益,現在我新發行一個「三毛」基金,這個基金是專門投資買入CDS的,顯然這個建立在之前一系列產品之上的基金的風險是很高的,但是我把之前已經賺的50億元投入作為保證金,如果這個基金發生虧損,那麼先用這50億元墊付,只有這50億元虧完了,你投資的本金才會開始虧損,而在這之前你是可以提前贖回的,首發規模500億元。天哪,還有比這個還爽的基金嗎?1元面值買入的基金,虧到0.90元都不會虧自己的錢,賺了卻每分錢都是自己的!評級機構看到這個天才設想,簡直是毫不猶豫:給予AAA評級!
結果這個「三毛」可賣瘋了,各種養老基金、教育基金、理財產品,甚至其他國家的銀行也紛紛買入。雖然首發規模是原定的500億元,可是後續發行了多少億,簡直已經無法估算了,但是保證金50億元卻沒有變。如果現有規模5000億元,那保證金就只能保證在基金凈值不低於0.99元時,你不會虧錢了。
當時間走到了2006年年底,風光了整整5年的美國房地產終於從頂峰重重摔了下來,這條食物鏈也終於開始斷裂。因為房價下跌,優惠貸款利率的時限到了之後,先是普通民眾無法償還貸款,然後阿牛貸款公司倒閉,對沖基金大幅虧損,繼而連累保險公司和貸款的銀行,花旗、摩根相繼發布巨額虧損報告,同時投資對沖基金的各大投行也紛紛虧損,然後股市大跌,民眾普遍虧錢,無法償還房貸的民眾繼續增多……最終,美國次貸危機爆發。
3.次貸危機的爆發
2007年2月13日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發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預警。
匯豐控股為在美次級房貸業務增加18億美元壞賬撥備。
面對來自華爾街174億美元逼債,作為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請破產保護、裁減54%的員工。
8月2日,德國工業銀行宣布盈利預警,後來更估計出現了82億歐元的虧損,因為旗下的一個規模為127億歐元為「萊茵蘭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銀行本身少量的參與了美國房地產次級抵押貸款市場業務而遭到巨大損失。德國央行召集全國銀行同業商討拯救德國工業銀行的籃子計劃。
美國第十大抵押貸款機構——美國住房抵押貸款投資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繼新世紀金融公司之後美國又一家申請破產的大型抵押貸款機構。
8月8日,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宣布旗下兩支基金倒閉,原因同樣是由於次貸風暴。
8月9日,法國第一大銀行巴黎銀行宣布凍結旗下三支基金,同樣是因為投資了美國次貸債券而蒙受巨大損失。此舉導致歐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銀行瑞穗銀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團宣布與美國次貸相關損失為6億日元。日、韓銀行已因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產生損失。據瑞銀證券日本公司的估計,日本九大銀行持有美國次級房貸擔保證券已超過一萬億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內的五家韓國銀行總計投資5.65億美元的擔保債權憑證(CDO)。投資者擔心美國次貸問題會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強大沖擊。不過日本分析師深信日本各銀行投資的擔保債權憑證絕大多數為最高信用評等,次貸危機影響有限。
其後花旗集團也宣布,7月份有次貸引起的損失達7億美元,不過對於一個年盈利200億美元的金融集團,這個也只是小數目。
4.次貸危機的發展
2007年4月,全美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美國地產業低迷時期最大的一宗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案。
6月,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旗下兩只基金,傳出因涉足次級抵押貸款債券市場出現虧損的消息。
7月,標普和穆迪兩家信用評級機構分別下調了612種和399種抵押貸款債券的信用等級。
8月,為了防止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引發嚴重的金融市場動盪,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和澳大利亞央行等向市場注入資金。
9月,英國第五大抵押貸款機構諾森羅克銀行,因美國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危機出現融資困難,該銀行遭遇擠兌風潮。
10月,美林證券財報稱,第三季度由於在次貸相關領域遭受約80億美元損失。美林證券CEO斯坦·奧尼爾隨後辭職。
11月,阿聯酋主權基金阿布扎比投資管理局將投資75億美元購入花旗集團4.9%的股份,花旗因次貸事件受到重創。
12月,美國財政部表示,美國政府已經與抵押貸款機構就凍結部分抵押貸款利率達成協議,超過200多萬的借款人的「初始」利率有望被凍結5年。
12月,美、歐、英、加、瑞士央行宣布,將聯手向短期拆借市場注資,以緩解全球性信貸緊縮問題。
5.次貸危機的影響
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范圍將有多廣?這是目前世界經濟界和金融界密切關注的問題。
從其直接影響來看:
首先,受到沖擊的是眾多收入不高的購房者。由於無力償還貸款,他們將面臨住房被銀行收回的困難局面。
其次,今後會有更多的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由於收不回貸款遭受嚴重損失,甚至被迫申請破產保護。
最後,由於美國和歐洲的許多投資基金買入了大量由次級抵押貸款衍生出來的證券投資產品,它們也將受到重創。
這場危機無疑給國內金融業帶來了不少啟示。在金融創新、房貸市場發展和金融監管等方面———美國次貸風波爆發以來,無論從全球資本市場的波動還是美國實體經濟的變化來看,次貸之殤在美國乃至全球范圍內都不容小覷。對於中國來說,這場風波為我們敲響了居安思危的警鍾。
美國次貸風波中首當其沖遭遇打擊的就是銀行業,重視住房抵押貸款背後隱藏的風險是當前中國商業銀行特別應該關注的問題。在房地產市場整體上升的時期,住房抵押貸款對商業銀行而言是優質資產,貸款收益率相對較高、違約率較低、一旦出現違約還可以通過拍賣抵押房地產獲得補償。目前房地產抵押貸款在中國商業銀行的資產中佔有相當大比重,也是貸款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根據新巴塞爾資本協議,商業銀行為房地產抵押貸款計提的風險撥備是較低的。然而一旦房地產市場價格普遍下降和抵押貸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時出現,購房者還款違約率將會大幅上升,拍賣後的房地產價值可能低於抵押貸款的本息總額甚至本金,這將導致商業銀行的壞賬比率顯著上升,對商業銀行的盈利性和資本充足率造成沖擊。然中國房地產市場近期內出現價格普遍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從長遠看銀行系統抵押貸款發放風險亦不可忽視,必須在現階段實施嚴格的貸款條件和貸款審核制度。
事實上,本次美國次貸危機的源頭就是美國房地產金融機構在市場繁榮時期放鬆了貸款條件,推出了前松後緊的貸款產品。中國商業銀行應該充分重視美國次貸危機的教訓,第一應該嚴格保證首付政策的執行,適度提高貸款首付的比率,杜絕出現零首付的現象;第二應該採取嚴格的貸前信用審核,避免出現虛假按揭的現象。
在次貸風波爆發之前,美國經濟已經在高增長率、低通脹率和低失業率的平台上運行了5年多,有關美國房市「高燒不退」的話題更是持續數年。中國與美國房市降溫前的經濟圖景存在一定相似性。
本次美國次貸危機的最大警示在於,要警惕為應對經濟周期而制訂的宏觀調控政策對某個特定市場造成的沖擊。導致美國次貸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美聯儲加息導致房地產市場下滑。當前中國面臨著通貨膨脹加速的情況,如果央行為了遏制通脹壓力而採取大幅提高人民幣貸款利率的對策,那麼就應該警惕兩方面影響:第一是貸款收緊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影響,這可能造成開發商資金斷裂;第二是還款壓力提高對抵押貸款申請者的影響,可能造成抵押貸款違約率上升。而這兩方面的影響都最終會匯集到商業銀行系統,造成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作為抵押品的房地產價值下降,最終影響到商業銀行的盈利性甚至生存能力。
人們需要認識中國和美國經濟周期以及房市周期的差異性。美國是一個處於全球體系之下的有著悠久市場經濟歷史的國家,周期性很強,目前正處於本輪經濟周期的繁榮後期。
中國則還沒有經歷過一個完整的經濟周期,即使從改革開放算起到現在也只有30年的歷程,從1992、1993年提出市場經濟到現在更是只有15年歷史。處於這一階段,中國經濟的關鍵詞是供需不平衡,固定投資需求大。這是區別於美國經濟接近10年一個周期的重點所在;此外,中美房市的周期也有所不同。中國實施房改後,結束了此前多年無住房市場的局面,需求大幅飆升。雖然中國房市也存在投機因素的推動,但需求大而供給有限是促使房價走高的最重要原因。而且,對於中國房市,政府有調控餘地。
本次美國次貸危機也給中國宏觀調控(Macro-economic Control)提出了啟示。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有必要把資產價格納入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時的監測對象。因為一旦資產價格通過財富效應或者其他渠道最終影響到總需求或總供給,就會對通貨膨脹率產生影響。即使是實施通貨膨脹目標制的中央銀行,也很有必要把資產價格的漲落作為制訂貨幣政策的重要參考;
第二,進行宏觀調控時必須綜合考慮調控政策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例如美聯儲連續加息時,可能對房地產市場因此而承擔的壓力重視不夠;
第三,政府不要輕易對危機提供救援。危機是對盲目投資和盲目多元化行為的懲罰,如果政府對這種行為提供救援,將會導致道德風險的滋生。本次發達國家中央銀行在市場上聯手注資,可能會催生下一個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