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創業板哪只股票今天開盤暴漲440%
是康泰醫學。8月24日,深交所敲響創業板注冊制的第一道鑼聲,鍾聲響起,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家新股集體高開,多隻個股漲幅翻倍。其中康泰醫學領漲,漲幅441.34%;卡倍億漲426%,捷強裝備漲超200%,蒙泰高新漲193.68%,大宏立漲172.28%。盛況如同當年的創業板開閘。
股價方面,開盤後有4隻股票價格超百元,鋒尚文化開盤價高達222元,南大環境為133元,安克創新飆升至130元,捷強裝備則翻倍至160元。
(1)創業板業績大增股票擴展閱讀
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家新股類型多元化
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向投資界表示,首批18家企業行業分布上既有高端製造,又有文化藝術;既有計算機通訊,又有生態環保,產業類型比較豐富,體現了市場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的充分包容。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18家企業發行市盈率在19.1倍至59.7倍之間,平均值39.3倍,中位數37.9倍。市盈率最高的企業為康泰醫學,為59.74倍。該公司的主要產品涵蓋血氧類、心電類、超聲類、監護類、血壓類等多個大類;發行市盈率最小的則是卡倍億,為19.08倍。
倪澤望分析,從上市標准看,首批18家公司均採用了「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於5000萬元」這一指標。且18家企業去年的凈利潤均值達到1.67億元,盈利情況非常好。
⑵ 中報業績大幅上升!外資重倉的19隻績優股(名單)一覽
周三兩市延續寬幅震盪。早盤指數呈現單邊下挫態勢,三大股指盤中跌幅均超過2%,下午開盤後市場迅速回升,創業板指率先翻紅並漲逾1%,不過兩點過後指數再度走弱。截至收盤,滬指收於3361.30點,下跌1.56% ,深成指收於13734.13點,下跌1.87%,創業板指收於2813.06點,下跌1.6%。
旅遊 與酒店餐飲板塊逆市大漲, 雲南 旅遊 、 西安 旅遊 一字板, 黃山 旅遊 、 天目湖 、 張家界 等開盤不久漲停。消息面上文旅部恢復跨省(區、市)團隊 旅遊 ,並將景區接待遊客量由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30%調至50%。三季度 旅遊 行業將進一步復甦,酒店、 旅遊 演藝和景區相關上市公司將受益明顯。
大消費板塊整體表現強勢,食品飲料、醫療保健、醫葯、家居用品、家電、釀酒等均不同程度上漲。 生物疫苗、 維生素、抗流感等主題走勢活躍。
而消費電子、國產晶元、通信設備等 科技 板塊普遍出現調整,文化傳媒、有色金屬、煤炭、航空
航天等板塊走勢相對較弱。
中報業績大幅上升!外資重倉的19隻績優股前5分別是: 雷柏 科技 奧美醫療 三全食品 威創股份 可立克
其中 雷柏 科技 外資持股占總比例超60%
業績預增一般指上市公司的業績預增股。即在上市公司的年報還沒出來的時候股東或機構為了吸引投資者的眼光,就提前發布業績預增的消息。或者按照交易所規則必須予以披露業績預報的個股這樣的股就是業績預增股。業績預增往往反映公司較好的盈利前景,從而可以提振投資者對公司股價的信心。
⑶ 創業板上有幾只特別牛的股票,還有市值翻了10倍的牛股
⑷ 一季度報創業板業績最好的有哪些股
今年一季度各項經濟數據陸續公布,有遍地開花之勢。近期公布的創業板業績預告也頗為亮眼,整體凈利潤有望創近5年新高。
創業板一季報業績預告已披露完畢,共500家,僅五洋科技未發布預告。按照凈利潤預告區間中值計算,322家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上升,佔64%。2016年一季度創業板公司整體凈利潤為146億元,按照可比數據計算,創近5年新高。
10家績優高增長公司值得關注。數據寶統計,10家創業板公司連續三年一季度實現盈利且凈利潤同比增長50%以上。三聚環保、信維通信、金通靈表現更優,連續三年凈利潤翻倍增長。三聚環保今年一季度預計實現凈利潤2.05億元,同比增長100%。2015年、2014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高達233%、211%。
⑸ 炒股必備,哪些是創業板業績成長性好的公司
如果一個公司能夠持續推陳出新,有可能長時間賺取壟斷利潤。
2015年11月,統計數據顯示,以新興企業為主的創業板公司一直保持了較高的研發投入,2009年至2014年,創業板公司研發強度分別為4.57%、4.63%、5.04%、5.41%、5.72%和5.33%,高於深市平均水平。
對應於更大的研發強度,創業板公司創造了更多的凈利潤。從2015年第三季度的情況來看,7-9月份,創業板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30.61%,凈利潤同比增長28.35%。
而在創業板公司內部,戰略新興產業公司創造了更多的凈利潤,並擁有更好的成長性。
「研發是企業保持創新和競爭力的必要條件,更是公司創新能力和盈利水平高於同行的保障。」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在一項研究中指出,許多技術密集型企業都將研發視為企業的生命,企業通過研發進行創新,新產品將最終轉化為公司業績的提升。
⑹ 創業板接連幾天都是漲停板的股票都有誰
具體岩寬棗如下
4天股價就翻倍,又一隻創業板大牛股出現!
這只股票就是卡倍億(行情300863,診股),首批創業板注冊制「18羅漢」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番股價短時間翻倍之前,卡倍億也曾經歷劇烈調整,在約半個月的時間里一度下跌66.57%。
不過,整體來看,創業板注冊制新股表現仍可圈可點,每粗拆一批新股上市首日均有不錯的表現,首批「18羅漢」目前股價較發行價的平均漲幅仍高達161.81%。
01
4天股價就翻倍!又一隻創業板牛股出爐
行情數據顯示,9月16日,卡倍億再次上漲20%,連續第四個交易日封住漲停,至此,在短短4個交易日的時間里,公司股價上漲107.38%,實現翻倍。如果從最低價算起,卡倍億短短4天的漲幅已達到112.50%。
這樣的漲速,在漲跌停限制為10%的規則下,對於常態化交易的創業板股票而言是不可能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番連續4天大漲之前,卡倍億也曾經歷一波大幅下跌,在約半個月的時間里從最高的179.50元,一度跌至60元,區間最大跌幅高達66.57%。
資料顯示,卡倍億主營業務為汽車線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作為汽車供應鏈中的二級供應商,在取得汽車整車廠商的產品認證後,為一級供應商——汽車線束廠商提供汽車線纜配套服務。根據公司公告,卡倍億募集資金總額約為2.59億元,扣除保薦承銷發行費用及減除其他與發行權益性證券直接相關的外部費用後,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約為巧彎2.16億元。
⑺ 單日暴漲3000%!創業板是新的"神股"製造機嗎
昨天,在眾多股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之中, 走過 10 年的創業板迎來了注冊制首批企業 ,18 家企業成了 歷史 的創造者。
改革後的創業板, 在大類規則上,基本與運行了一年多的科創板接軌 ,比如降低發行門檻,虧損企業也可以上市;漲跌幅放寬至 20%,同時上市前 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
此外,諸如允許投資者在競價交易收盤後按照收盤價買賣股票、允許戰略投資者出借獲配股份等制度安排也基本從科創板搬了過來。
參考一年前科創板開市當天驚心動魄的漲跌走勢,對於昨天創業板的大起大落,很多人已經提前「打好了預防針」,但市場的瘋狂程度還是出乎他們的預期。
一隻叫做康泰醫學的股票,用 近 3000% 的漲幅 ,刷新了 A 股誕生以來單日漲幅最高記錄 。
這只發行價 10.16 元的股票,在盤尾只用了不到 10 分鍾,就從 760% 一路飆升至近 3000%,股價最高觸及 308 元,兩次觸發臨停。狂歡過後,免不了迅速腰斬的命運,掙到錢的玩家紛紛跑路,收盤時股價回落至 118 元。
風暴過後,一地雞毛,有人歡喜有人憂。 走運的,如果在最高點賣出中簽的新股,這一簽就能賺到 15 萬。但多數人沒這個運氣,收盤後網上出現了一些當天交易圖,虧損超 60% 不在少數。
如果說之前股票行情是「過山車」,那麼康泰醫學的這波走勢,只能用「流星」來形容,這顯然已經超出了商業邏輯的解釋范圍。
這只最新「封神」的股票背後是家怎樣的公司呢?
康泰醫學在今年 7 月通過創業板上市審核,當時,創業板改革還未執行,對上市企業仍有較高的盈利門檻:最近兩年凈利潤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於 5000 萬元。這種情況下,康泰醫學能夠過審,從側面說明企業實力確實足夠強勁。
作為一家 以出口為主的醫療設備企業 ,康泰醫學在今年上半年更是賺得盆滿缽滿。疫情初期,公司迅速轉制紅外體溫計,加上主要產品血氧儀,兩樣產品大賣,營收隨之大幅提升至 7.51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421.17%;歸母利潤為 3.64 億元,是上年同期的 18 倍…
但卡在疫情這個特殊節點,業績的爆發很難說與公司實力有明顯的關系。不止康泰醫學,今年以來,整個醫療器械賽道如火如荼,年初至今漲幅高達 101.06%。
很多大程度上,康泰醫學上半年的營收和利潤情況屬於特殊情況, 是受疫情引爆業績增長的短期驅動因素支撐,並不具備可復制性 。在招股書中,康泰醫學自己也強調,隨著疫情的消失,醫療用品會呈現大幅下降的趨勢,公司業績也會出現下降。
另外,對比同板塊的 A 股公司,康泰醫學在技術和研發上並不具優勢,競爭對手眾多,高端市場被飛利浦、通用電氣和邁瑞醫療占據主要份額,中低端市場則有寶萊特、理邦儀器等等,在上市之前,也只處於中游集團。
總體來看, 康泰醫學的「奇跡」只是市場情緒的一個表現,是資金瘋狂博弈的結果,與個股的真實價值並無關系 。
其實 歷史 上,無論是創業板、科創板,在開盤之初都上演過類似的瘋狂。
去年 7 月科創板開市首日,在不設漲跌額的情況下,同樣迎來了大批「打新」的短期玩家,他們高價買入,在期望趨近飽和後拋出。隨後股價開始下跌,這引發了一波拋售,大盤被砸下了30%,造成了第一次停盤。再次開盤,之前比較膽小的觀望者達到了心裡預期,開始買入,之後炒作的力量又回來了,因為買入者當天無法賣出,市場上可供交易的股票越來越少,價格再度拉升,直至收盤。
一般的股票估值辦法並不適用於頭幾天的市場,價格只有在長周期之後才會回歸價值。
新世紀初, 受到納斯達克的影響 ,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國家高層機構,開始積極籌劃創業板,希望能把互聯網公司留在國內。
但隨之而來互聯網泡沫的破裂,讓創業板緊急剎車,這一擱置就是 9 年。這期間,BAT 三巨頭相繼上市,A 股一個也沒留下。
終於在 2009 年 10 月創業板推出,從首批 28 只新股上市到現在,科創板公司數量已經達到 851 只,占 A 股公司總數超 20%,板塊總市值已達 9.6 萬億元。 無論公司數量,還是市值規模,現在的創業板都不可小覷。
只是,這個本該是互聯網公司「上市綠色通道」的板塊,卻設立了層層的盈利指標和隱形門檻,讓很多規模巨大但不盈利的公司敬而遠之。
創業板的焦慮在去年科創板推出後達到了頂峰。 科創板的許多政策,是當年創業板想做卻沒做到的,比如引入注冊制、允許尚未盈利的公司上市,允許雙重股權,允許紅籌和 VIE 架構等等。相對開放的態度,讓科創板成為了今年最火熱的市場,吸納到了中芯國際、寒武紀、螞蟻金服等眾多巨頭。
深交所推動創業板改革的背後,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和上交所、港交所甚至納斯達克競爭吸引優質上市公司。
這在其他市場也有過先例。例如美國的納斯達克交易所,擅長服務 科技 公司,上市規則向 科技 傾斜;為了爭奪新經濟公司,紐交所 2018 年改了上市規則,允許公司不募資,直接在紐交所上市交易。而港交所在錯過阿里巴巴之後,經過反思,在 2018 年初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成功吸引到小米、美團等內地新一批互聯網公司登陸。
悲觀的觀點認為,目前科創板指數的 PE 已近 70 倍,成長股的估值也顯示出了泡沫的傾向,這透支了未來股價上漲的空間。
而樂觀的看法則認為,創業板改革的意義在於為創新型企業注能。放寬漲跌幅限制有利於提高創業板交易的流動性, 加速大浪淘沙,淘汰掉在潮水中「裸泳」的公司 。
過去一年,科創板在 A 股所向披靡,吸納了一批具有成長性的前沿 科技 公司,交出一份頗讓人驚喜的「一年級答卷」。現在,上交所迎來了新的對手。
交易所之間的競爭博弈之中,或許就能挖掘出更優的上市制度、試驗出更適合經濟發展的模式。對於市場和企業來說,有更多選擇,這當然不失為一件好事。
⑻ 創業板2014年報高增長,有高送轉預期的股票有哪噝
高增長,有高送轉預期的股票具備以下特徵:
第一,70%以上的高送轉的股票股本在4億股以下;
第二,95%以上的高送轉股票股價高於10元;
第三,83.79%以上的高送轉股票每股收益在0.2元/股以上;
第四,80%以上的高送轉股票,每股資本公積金與每股未分配利潤之和在2元以上;
第五,當年平均凈利潤增速超過32%。
根據以上五個標准,篩選出103隻符合要求的高送轉潛力股。具體來看,各項標准居前的個股如下:
金卡股份、哈爾斯、麥迪電氣、三維絲等個股的總股本小於1億股;*ST國商、奧瑞金、揚農化工、史丹利、富瑞特裝、豪邁科技、江山股份、廈門信達、湯臣倍健、匯川技術等個股最新每股收益大於1元;揚農化工、明牌珠寶、史丹利、豪邁科技、奧瑞金、*ST國商、新華醫療、舜天船舶、騰邦國際、蒙發利、隆基機械、信質電機、金城醫葯等個股每股資本公積金與每股未分配利潤之和大於7元;*ST國商、金鴻能源、江山股份、金飛達、天喻信息、國統股份等個股今年前三個季度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超100%。
⑼ 創業板首批新股集體高開,都有哪些股票漲幅了呢
在2020年8月24日,新的創業板注冊制迎來20%漲跌幅的新時代,其中首批上市的18家企業集體高開,全線上漲。在24日開盤當天就已經有8隻個股漲幅超過了100%。其中康泰醫學漲幅最高,美暢的股份漲幅最窄。截止到收盤時 康泰醫學的漲幅已經達到了1061.4%。
在創業板首批18家實施注冊制的新股於24日集體上市時,首批的這48家公司中,安克創新正式成為創業板注冊制湖南第一股。隨著創業板注冊制度的正式全面實施,首批首發企業的成功上市交易。和以往制度不同的是創業板注冊制的上市前五個交易日是沒有限制漲跌幅的,所以此次上市的18隻新股不出意外的話將會全部高開。
有個別企業的股票是屬於高開低走的,他的收盤價是低於開盤價的。而從發行制度方面。創業板注冊制是借鑒了科創板的發行規則的。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創業板注冊制對於企業盈利的弱化和企業的虧損這方面也可以上市融資。在退市規則方面兩者都精簡了退市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