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集來福士和來福士的關系
中集來福士是中集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是國內專業從事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的綜合性汽車製造企業。中集集團於1998年成立,其旗下子公司中集來虛禪納福士也隨之成立,屬於中集集團的子公司。
中集來福士與中集集團之間的關系可概括為「母子關差沒系」。中集集團是中集來福士的母公司,負責全面管理、指導、協調其子公司中集來福士的經營、發展;而中集來福士則負責具體的業務落實,包括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
中集來福士的營運模式是由中集集團指導和協調,由中集來福士實施,形成母子公司之間的緊密合作。中集集團負責統籌指導中集來福士的戰略定位、發展戰略、財務管理等,並為中集來福士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而中集來福士則負襲山責具體的業務落實,確保實施和執行中集集團制定的營運模式,確保中集集團及其子公司中集來福士的發展順利實現。
⑵ 煙台來福士中集集團近況
啥近況,近況就是大國重器襲御搜的名頭,底層員工工資兩千多,不如餐廳服務員,什麼福利待遇沒有,拍歷過年過節連拆拆點禮品都不發放
⑶ 可燃冰概念個股有哪些
以下截圖來自易選股關聯度模型。
可燃冰相關概念股如下,關聯度越高表示相關性越大,我摘取了前面一些的股票展示給你,其餘的就是關聯度非常弱的了,選取關聯度高的參考吧。
⑷ 中集集團2021年營收首破千億:減值43億仍盈利高增長-
3月29日,2021年年報數據揭曉後,中集集團股價卻下跌4.43%。
前一日晚間,中集集團發布了一則高增長的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1636.96億元,同比(較上年同期)增長73.85%,營收首次破千億;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及其他權益持有者的凈利潤為66.65億元,同比增長24.59%。
受益於全球經濟和商品貿易的強勁復甦,以及中國外貿出口的快速增長,2021年市場對海運干貨集裝箱的需求大幅提升。
火爆的集運市場,帶動了中集集團集裝箱業務的快速增長,2021年該業務實現659.67億元營收,同比粗枝增長197.64%,占總營收40%,實現凈利潤113.27億元,同比增長469.94%。而2020年,集裝箱製造業務額還次於道路運輸車輛業務額,排名第二,占總營收的比例只有23.54%。
基於高成長的業績,中集集團向股東派發全年股息每1股現金人民幣0.69元(含稅),並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5股,現金分紅總額高達24.81億元,約為公司當年利潤的3.7成。
然而,為何這份靚麗的年報數據和分紅方案,沒有在二級市場引發積極反響?
分板塊來看,中集集團集裝箱、車輛、能化、天達、海工、物流六大板塊貢獻了中集去年總營收的90%以上。
2021年,中集集裝箱板塊實現營業收入659.67億元,同比增長197.64%,實現凈利潤113.27億元;車輛板塊營收276.48億元,再創 歷史 新高,實現凈利潤9.88億元;能源、化工及食品裝備板塊營收195.28億元,同比增長46.92%,凈利潤8.85億元,同比增長145.57%;以空港與物流裝備、消防與救援設備業務為主營的天達控股營業收入68.42億元,凈利潤1.93億元;物流服務板塊營收294.71億元,同比增長177%,凈利潤5.42億元,均創 歷史 新高;中集循環載具作為中集新成立才約2年的業務單元,實現營收超過60億元,同比增加98%,凈利潤人民幣5.77億元,同比增加512%,連年突破 歷史 記錄。
其中,集裝箱業務一騎絕塵,成為業績增長「先鋒」。去年全球港口和內陸運輸仍保持低效率運轉,使全球集裝箱有效運力損耗,空箱迴流不暢,集裝箱周轉效率大幅下降。
財報顯示,為緩解集運市場艙位及用箱緊張局面,集團集裝箱製造業務通過增加資源投入、提高生產效率、充分釋放產能等措施,盡最大努力確保新箱供應。隨著新箱的持續交付,至去年10月「一箱難求」的局面已得到緩解。
而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集裝箱高需求時間段或即將過去,2021年業績或成為階段性頂點。
事實上,中集集團財報也坦言,預計2022年集裝箱需求相較2021年的 歷史 高位會有所回調,但仍將處於較好水平。
具體來看,2022年預計集運市場供需增速均有不同程度放緩,且供需增速趨於平衡。考慮到全球供應鏈危機短期內難以根治,擁堵造成的有效運力損耗或將持續存在。預計2022年集運市場仍將維持供應緊張的局面,集運業有望延續高盈利水平,將促進族孫船公司、物流公司、貨主的集裝箱的購買意願。
此外,受2020至2021年集裝箱供給受限的影響,市場上超齡服役的舊箱體量較大,中集集團預計2022年集裝箱淘汰更新需求將保持高位。
在3月29日的業績說明會上,中集集團董事長麥伯良指出:「 2022年集裝箱會在去年這樣一個特殊年份上有所回落 ,數量、價格都可能回調,但我們判斷仍然會處在行業高位水平,(數量可能會)超過400萬,價格也會不錯,雖然較去年有所回調。我們到今年二季度為止,訂單都是比較飽滿的。今年我岩穗敏們預測集裝箱還是會處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麥伯良說道。
根據年報數據顯示,盡管全年中集集團業績大漲,但2021年四季度,公司凈利潤卻虧損21.34億元,主要是由於公司海工資產池計提資產減值撥備及資產處置損失所致 。
公開資料顯示,中集集團的金融及資產管理業務,主要經營主體為中集融資租賃公司、中集財務公司和海工資產池管理平台公司。報告期內,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7.63億元,同比增長72.81%;凈虧損24.03億元,2020年為凈利潤3.12億元,同比增虧869.30%。
年報顯示,由於公司在手平台手持租約租金水平和利用率不及預期, 海工資產池對存量平台計提了43.24億元的大額資產減值撥備。
「海工的資產我們每年都會做減值測試,2021年海洋石油的開采並沒有那麼活躍,我們自己的平台,有一部分的平台是沒有租約的,而有租約的平台租金的水平不如預期,所以在上年末我們根據這個市場狀況對我們的海工平台進行了一些減值測試,計提了相對比較大額的撥備。」中集集團財務總監曾邗指出。
而在麥伯良看來,隨著油價持續高位,海工的訂單有望增多,價格有望好起來,「我們相信我們未來的海工業務會沿著營收增加逐漸減虧,甚至止虧。」
此外,據麥伯良介紹,中集集團也一直在推動中集海工、中集融資租賃的戰略投資者引進工作。2021年6月,煙台國資擬以現金出資8.35億元入股煙台中集來福士海洋 科技 集團16.7%股權,推動中集海工重組邁出重要一步。
去年11月,中集融資租賃成功引入深資本集團等戰略投資者,加入深市屬國資金融服務板塊。此舉有利於提升中集的產業聚焦能力並有望繼續為中集創造良好的投資收益。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
⑸ 中集集團是什麼企業
中集集團是國有資本參股的公眾上市公司。中集集團於1980年1月創立於深圳,由招商局與丹麥寶隆洋行合資成立,初期由寶隆洋行派員管理。
1994年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主要股東為中遠集團和招商局集團,是國有控股的公眾上市公司。2020年7月,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中集集團排名第118位。
中集集團主要業務
1、道路運輸車輛業務
可為客戶提供11大系列、1000多個品種的產品線;包括集裝箱骨架車、平板車、欄板車、罐式車、自卸車、冷藏保溫車、普通廂式車、側簾車、攪拌車、泵車、轎運車、消防車、垃圾處理車等。
2、海洋工程業務
該集團建造基地分布於山東煙台、海陽、龍口。2010年1月,中集集團實現了對煙台萊佛士造船有限公司的控股。煙台萊佛士造船有限公司於1994年在新加坡設立,主要業務是為離岸石油和天然氣市場建造各種船舶,在建造各種海洋和離岸項目方面擁有豐富的專業識知和建造經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⑹ 煙台來福士是不是純國企
不是
中集集團只佔50.5%的股份,只是控股~
他不敢脫離章立人
因為他們有哪個本事在國際上拿訂單~
⑺ 冷鏈物流概念股有哪些
冷鏈物流概念股有:中集集團、中儲股份、廣弘控股、雪人股份、鐵龍物流等。
1、中集集團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集集團),是世界領先的物流裝備和能源裝備供應商,總部位於中國深圳。
公司致力於在如下主要的 業務領域:集裝箱、道路運輸車輛、能源和化工裝備、海洋工程、物流服務、空港設備等,提供高品質與可信賴的裝備和服務。
支持這些業務蓬勃發展的有:提供專業資金管理的財務公司,以及融資服務的融資租賃公司。就市場佔有率而言, 中集有10多個產品持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
2、中儲股份
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國有控股的、具有中外合資性質的A股上市公司,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直屬的中國誠通控股集團公司,第二大股東為工業地產商之一的普洛斯。
資產規模達217億元、凈資產達106億元、年均利潤10億元以上的綜合型物流企業,業務涵蓋大宗商品供應鏈、互聯網+物流、期現貨交割物流、工程物流、消費品物流、房地產等領域,業務范圍涵蓋亞洲、歐洲、美洲等世界主要經濟區域。
3、廣弘控股
「廣弘控股」在深圳借虧損停牌達三年多之久的「粵美雅」(SZ000529)於近日日借殼上市復牌交易,這是廣東國資系再度出手收購、控股上市公司的另一大手筆。
在深交所開出集合競價之際,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李春洪和廣東省廣弘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崔河敲響了開市寶鍾,宣告「廣弘控股」正式開市。
4、雪人股份
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2000年3月,是一家集工業及高端商用製冰設備、成套製冰系統的研發、設計、製造、銷售、工程安裝、售後服務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總部位於福建省福州市。
2011年12月,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雪人股份,股票代碼:002639。公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成立於2013年10月。
5、鐵龍物流
鐵龍物流(滬市代碼600125),股東背景: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中鐵鐵龍集裝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2月,前身為大連鐵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5月,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簡稱「鐵龍股份」,股票代碼「600125」,是中國鐵路系統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