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主力資金流入股票還一直跌什麼情況
如果在股票的高位出現主力流入多股價卻下跌,意味著主力在出貨,即主力先買入一些,拉升股價引誘投資者買入,再在高位拋出手中的籌碼,達到出貨的目的,導致股價下跌。
如果在低位出現主力流入多股價卻下跌,意味著主力在打壓吸籌,即主力在低位進行多次吸籌操作,先買入一些拉升股價,再打壓股票低價吸籌除此之外,看主力流入的類型,對於一些游資主力來說,它不斷的流入,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而賣出手中的籌碼,導致股價下跌,比如藏獒。
拓展資料:
分類
一、證券投資基金:在80年代末出現了投資基金形式,90年代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目前,證券投資基金的規模仍呈現繼續高速增長的趨勢。 它們的健康發展對金融市場的發展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二、券商:這部分資金屬於企業性質,經過十幾年的整合發展,個體規模較大,影響力深遠,與市場各方面建立廣泛的關系。個體操作手法老到,調研充分,運作業績與自身息息相關。屬半國家隊性質。券商的資金實力在火熱的增資擴股中得到迅速發展。
三、保險資金:保險機構投資股票(含股權)的數據為3317.9億元,股票投資接近保監會規定的10%上限。
四、社保基金:標準的嫡系部隊,對政策把握准確,往往在關鍵的歷史時刻現身。7月16日,從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傳來消息,截至2009年6月30日,全國社保基金資產總額超過6600億元。
五、私募基金:私募基金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我國私募基金通常專指從事與證券市場投資的、非公募形成的機構投資者。據估計,我國A股市場的私募基金規模大約有5000億元人民幣,規模較大的單一基金數額估計約2-3億元人民幣。因此,私募基金的實力及影響都不容輕視。
六、QFII:國家外匯管理局稱目前已經批准QFII機構70多家,獲批額度在150億美元左右。單家QFII投資額度上限擬增至10億美元。
七、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匯金公司,注冊資金3724.65億元人民幣,性質為國有獨資,是中國目前最大的金融投資公司。在中國股市,匯金公司的影響力獨一無二。
Ⅱ 為什麼機構持股比例較高股價反而卻連續下跌
機構持股比例較高股價反而卻連續下跌,主要原因:
1.前期機構抱團的時候,這些股票漲幅比較大,漲多了調整很正常;
2.機構持股比較高,沒有人去抬轎子,拉升可能就會被砸;
3.機構都是長線投資,長期來看,短期下跌只是上漲途中的小插曲。
這幾年A股價值投資越來越深入人心,機構的話語權也越來越重,很多機構重倉的股票都出現大漲,但最近一段時間機構持股比較高的股票反而卻連續下跌,這讓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這是正常的現象。漲多了就該調整,沒有股票只漲不跌,機構持股比較高的股票,游資一般都不敢拉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拉升會被機構砸盤,所以機構抱團股只有等風來,輪動到該板塊的時候,自然會上漲。
三、機構都是長線持股下跌並不影響長期趨勢
機構基本上都是長線投資,短線下跌,基本上也沒有辦法規避,從長遠來看,短暫的下跌並不會影響長期趨勢,這只是未來上漲途中的一個小插曲。
機構持有的股票基本面都比較好,下跌之後,基本上還會漲回去如果你准備長線投資,完全可以耐心持有。
Ⅲ 為什麼機構大量吃貨的時候股價反而下降
機構目的是要賺錢的,他們通過操作將股價壓低,再進行低吸,一旦吸到足夠的籌碼,就開始拉抬股價,再進行高拋,這樣就可以實現贏利。如果機構吸籌時候股價升得快,他們就無法賺錢了。
機構吃貨就是大單買入的意思,大量的大單買入股價不漲反而下跌可能是因為:
1、主力資金龐大,經常通過大單買入的方式,用小單出貨,這就給投資者一種吃貨的錯覺,當小單流出的數量大於主力流出的數量,股價就會下跌。
2、交易軟體資金流入流出只供投資者參考,有些數據並不準確,比如:主力資金委託了大單,但在未成交的時候可以撤單,但系統也檢測到大單委託。
3、股價在低位的時候有大單流入,實際上可能是因為公司有利好消息出台,主力資金故意將股價拉高,然後再借利好出貨,因此出貨後股價就會下跌。
提示:單純地通過資金流入流出情況分析股價走勢過於片面,投資者還需要結合公司基本面、消息面和技術面分析,這樣才能更加全面准確地把握行情走勢。
拓展資料
1、機構吃貨的意思是:立即買入成交單。
2、機構吃貨就是買入,是股票市場交易中的用詞,例如:機構吃貨——立即買入成交單大於50萬股或100萬元或和流通盤的比值大於0.1%。機構吐貨——立即賣出成交單大於50萬股或100萬元或和流通盤的比值大於0.1%。
3、當連續出現「機構吃貨」、且吃貨量較大時,說明主力資金買入比較踴躍,往往盤中拉升行情的開始;當連續出現「機構吐貨」連續出現時,說明主力資金做空比較強,有可能導致股價下跌。
吃貨是好是壞
機構吃貨是指機構大量買入的意思,那麼,個股存在機構吃貨的現象是好還是壞,需要投資者結合個股的實際情況、市場行情來考慮。
如果機構吃貨,是為了拉升個股,方便其在上方,或者下一個交易日出貨,則是一種壞事,即在個股下跌的過程中,機構認為個股後期還會繼續下跌,為了減少損失,利用籌碼優勢,在尾盤買入一部分,拉升股價,吸引市場上的散戶買入,從而方便其出貨,等其出貨完成之後,股價會繼續下跌,甚至出現跌停的情況。
如果機構吃貨,進行搶籌操作,則是一種好事,股價在機構的買入量推動下,會出現上漲的情況,一般來說,這種情況出現在個股出現重大利好的情況下,即機構提前知道個股將出台重大利好消息,在個股的尾盤處大量買入,進行搶籌操作。
Ⅳ 機構買入後為什麼大跌 為什麼機構買入會跌
機構買入大跌原因是機構根據專門通道買入,能夠具有較高股權溢價買入,即便暴跌機構並沒虧本是多少, 機構 借勢營銷打擊主力資金,讓股民拿出手上的便宜主力資金,能夠兄散再激塵擾吸進,為下一步 機構 的拉漲緩解工作壓力。以上就是機構買入後為什麼大跌相關內容。
什麼是機構買入
機構買入指的是組織投資者買入該股票。組織投資者關鍵就是指一些金融企業,包含銀行、車險公司、投資金融企業、農村信用社、中國或組織開設的離休股票基金等機構。組織投資者的特性與個人投資者不一樣,在項目投資來源於、項目投資總體目標、項目投資方位等領域都和個人投資者有非常大區別。
大宗交易機構出自種種原因獨家代理選購。當投資者售出將要下挫的股票時,投資者們無須選購用戶准備提明旦交訂單的股票。由於售出股票的黃金時間通常並不是買入另一隻股票的黃金時間,假如投資者堅持不懈售出自身的股票,投資者們就務必買入強悍的股票,那樣投資者便會比較容易深陷廉價強制平倉、高價位股票追漲的怪圈。本文主要寫的是機構買入後為什麼大跌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
Ⅳ 機構重倉的股票天天陰跌怎麼辦
機構重倉的股票天天陰跌需要減倉。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陰跌不可怕,只要有對應的止搜陵損位,並且清楚了解這只股票是否具備長期持有的價值,這樣就能做到心中有數遲漏肆,減倉,會讓部分浮動虧損變成實際虧損,所以很多人並不願意這么做。不過,由於仍然持有一部分股票,在這只股票上總的虧損仍然是浮動虧損,意味著仍保留了一線扭虧為盈的機會。因此相碼轎比清倉離場,減倉還是更能讓人接受一些。
Ⅵ 機構買入後為什麼大跌
在股票市場上,機構買入意味著機構投資者比較看好該股,認為該股後期會上漲,是一種利好的消息,會吸引市場上的投資者買入,從而推動股價上漲,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的情況,導致股價在機構買入時,出現下跌的情況。
1.市場行情較差
在機構買入時,市場行情較差,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擔心股價受市場行情的影響出現大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而大量的賣出,股票在賣出單的影響下,從而會出現下跌的情況。
2.主力出貨
主力借機構買入進行出貨操作,即主力在機構買入時, 在上方派發手中的籌碼,等籌碼派發完成之後,股價會出現下跌的情況。
【拓展資料】
一、機構大量買入,一般情況下是好事。
1.機構大量購買股票,這通常是件好事;機構投資者的大量購入表明,機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總體表現較好。大多數機構投資者的業績要求高於普通投資組合投資者。
2.證券市場上機構投資者眾多,根據其投資年限可分為短期機構投資者、中期機構投資者和長期機構投資者。股票市場上短期機構投資者相對較少,這通常意味著流動資金屬於不同類別的機構投資者,股票購買通常是一種短期投機行為。
3.長期機構投資者一般持倉3年以上,有時甚至10年以上,基本正常;這些基金一般是社會保障基金、國家重點戰略基金和部分私募股權基金,持股非常穩定,基金規模很大,是證券市場的重要投資者。
4.機構大量買入是指機構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上大量地買入該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機構比較看好該股的後期走勢,吸引市場上的投資者買入,共同推動股價上漲,是一種利好,但是也會出現以下的情況導致機構大量買入不一定是好事。
Ⅶ 機構買入後為什麼大跌
機構買入的是通過專用通道買入,可以享有較高溢價買入,即使大跌它並沒虧損多少,它借勢打壓籌碼,讓散戶交出手中帶血的廉價籌碼,可以再吸入,為下一步它的拉升減輕壓力。
從機構投資者發展的歷程來看,有三個重要的時間點:
第一個是封閉式基金成立並開始運作的1998年3月。封閉式基金的成立引入了真正意義上具有專業優勢的機構投資者。
另一個重要的時間點是1999年三類企業資金和保險公司資金入市。其中保險公司投資於證券投資基金的總額增長了13倍,從開放初的14.79 億元上升到2001年的208.99億元。保險資金成為機構投資者最大的資金來源。
第三個關鍵的時間點是中國開放式基金成立的2001年9月底。自此,基金產品差異化日益明顯,基金的投資風格也趨於多樣化。
(7)機構高位買入的股票總跌擴展閱讀:
在證券市場上,凡是出資購買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的個人或機構,統稱為證券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從廣義上講是指用自有資金或者從分散的公眾手中籌集的資金專門進行有價證券投資活動的法人機構。
以有價證券投資收益為其重要收入來源的證券公司、投資公司、保險公司、各種福利基金、養老基金及金融財團等,一般稱為機構投資者。
其中最典型的機構投資者是專門從事有價證券投資的共同基金。在中國,機構投資者主要是具有證券自營業務資格的證券經營機構,符合國家有關政策法規的投資管理基金等。
Ⅷ 龍虎榜前五名都是機構專用,買入一個多億,為什麼股價還是跌的
在股票市場中,如果龍虎榜股票買榜前幾家最大機構的凈買入數額大於股票賣榜前幾家最大機構的凈賣出數額,呈現出股票凈買入的狀態,而市場處於「熊市」下跌行情中或者股票出現利空性消息,那麼有可能會導致市場投資者出現較大的恐慌進行大規模拋售使股價下跌。這樣就有可能導致股票龍虎榜呈現凈買入狀態,但股票卻出現了大跌的情況。
機構接盤,哪怕是股價下跌機構投資者也會高位買入,有替別人接盤的嫌疑;或是一些新股股價上漲過程中,機構追高買入,當了「接盤俠」;還有一種就是打壓吸貨,後市看好,因為機構的買賣不是短線的炒作,更多的是看好股票的成長性或估值優勢。
而且,龍虎榜只是一種市場統計數據體現出當天股市中異動的股票,股票在龍虎榜居前就說明當日股票的漲跌幅、換手率、成交量處於市場相對的高位,也能顯示出遊資或者機構的資金流入或者資金流出的情況。但是,龍虎榜並不是時時進行更新的,所以,龍虎榜數據時效性較差。因此,有可能出現上一個時間段龍虎榜股票處於凈買入,到下一個時間段該股處於凈賣出的狀態。
拓展資料
股票跌停還有人買入的原因如下:
1、散戶實行短線操作,追求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較大的收益,當他們碰到個股跌停時,只要個股的熱點還在,或者個股的基本面還沒有變壞的情況下,他們會在跌停處進行抄底操作,搶個股的反彈。
2、一些主力,或者機構投資者利用跌停來打壓股價、洗盤,方便其建倉操作,從而導致個股在跌停處存在買入的情況,即個股在前期上漲,已經吸引了一批散戶買入,盤面不穩定,主力投資者想洗掉這部分散戶,方便後期的拉升,則會在上方賣出一部分籌碼,打壓股價,讓散戶誤認為主力在出貨,而拋出手中的股票,導致股價跌停,主力再在跌停處低價吸籌。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場外交易市場與證交所相比,沒有固定的集中的場所,而是分散於各地,規模有大有小由自營商(Dealers)來組織交易;場外交易市場無法實行公開競價,其價格是通過商議達成的;場外交易比證交所上市所受的管制少,靈活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