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創業板股票年前跌的厲害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創業板股票年前跌的厲害

發布時間: 2023-05-04 05:14:01

『壹』 創業板跌最多的股票有哪些

康泰醫學,今年跌幅達-67.65%;
2,*ST金剛,今年跌幅達-64.60%;
3,中潛股份,今年跌幅達-58.49%;
4,*ST賽為,今年跌幅達-57.89%;
5,豆神教育,今年跌幅達-56.25%;
6,*ST美尚,今年跌幅達-52.36%;
7,穩健醫療,今年跌幅達-51.86%;
8,*ST星星,今年跌幅達-51.46%;
9,ST天山,今年跌幅達-50.00%;
10,品渥食品,今年跌幅達-49.01%;
11,安車檢測,今年跌幅達-49.01%;
12,華宇軟體,今年跌幅達-48.86%;
13,國瑞科技,今年跌幅達-47.02%;
14,天澤信息,今年跌幅達-46.01%;
15,科德教育,今年跌幅達-45.04%;
16,星徽股份,今年跌幅達-44.89%;
17,雪榕生物,今年跌幅達-44.78%;
18, *ST邦訊,今年跌幅達-44.76%;
19,*ST數知,今年跌幅達-44.53%;
20,*ST 聚龍,今年跌幅達 -44.46%;
21,滬寧股份,今年跌幅達-43.84%;
22,康華生物,今年跌幅達-43.76%;
23,漢邦高科,今年跌幅達-43.70%;
24,傑美特,今年跌幅達-43.60%;
25,金春股份,今年跌幅達-43.13%;
26,卡倍億,今年跌幅達-42.11%;
27,英科醫療,今年跌幅達-41.89%;
28,樂心醫療,今年跌幅達-41.63%;
29,首都在線,今年跌幅達-40.65%;
30,新寧物流,今年跌幅達-40.27%;
31,萬孚生物,今年跌幅達-40.17%;
32,芒果超媒,今年跌幅達-40.15%;
33,紫天科技,今年跌幅達-40.07%;
34,鋒尚文化,今年跌幅達-39.29%;
35,邁克生物,今年跌幅達-38.64%;
36,紅相股份,今年跌幅達-38.29%;
37,萬達信息,今年跌幅達-38.27%;
38,尚品宅配,今年跌幅達-37.81%;
39,金龍魚,今年跌幅達-37.63%;
40,延江股份,今年跌幅達-36.64%;
數據截止到9月14日中午收盤,請以最新數據為准,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有踩雷的嗎?

『貳』 2022年創業板為什麼大跌

創業板的下跌有幾個大致的原因:
首先,宏觀因素的壓制。尤其是美聯儲收縮趨勢下對於國內成長股有一定的承壓;
另一方面,賽道的擁擠。去年以來賽道股持續大漲,很多估值高企以及漲幅較大,「恐高」也成為資金的憂慮;此外,「穩增長」主基調下,資金開始調倉換股,並逐步拋棄高位以及高估值品種。
這些因素之下,創業板開年一路走低,年前的3500點已經調整至當前的逼近3000點,而且2年半來首次跌破年線支撐。從殺跌主力看,新能源、半導體,包括今日的國防板塊受挫,也是拖累創業板指的主要力量。而在連續殺跌約500點後,我們認為,創業板階段性回撤的空間或較為有限,短期的回升也即將迎來倒計時。
拓展資料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Second-board Market)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與主板市場(Main-Board Market)不同的一類證券市場,專為暫時無法在主板市場上市的創業型企業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創業板是對主板市場的重要補充,在資本市場佔有重要的位置。中國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以「300」開頭。
創業板與主板市場相比,上市要求往往更加寬松,主要體現在成立時間,資本規模,中長期業績等的要求上。創業板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低門檻進入,嚴要求運作,有助於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
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可以說,創業板是一個門檻低、風險大、監管嚴格的股票市場,也是一個孵化創業型、中小型企業的搖籃。
2009年10月23日,中國創業板舉行開板啟動儀式。2009年10月30日,中國創業板正式上市。
2020年8月24日,創業板注冊制首批企業掛牌上市。宣告資本市場正式進入全面改革的「深水區」,創業板2.0揚帆起航。

『叄』 創業板怎麼跌得這么厲害

首先賽道方向午後仍然維持弱勢,鹽湖提鋰、風電和光伏為首的新能源方向繼續殺跌,帶動創業板破位下殺,寧德時代繼續下跌3.76% 。其次,一致高潮的中葯板塊迎來了全面補跌,題材和賽道同時共振下殺是創業板大跌的原因。
拓展資料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Second-board Market)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與主板市場(Main-Board Market)不同的一類證券市場,專為暫時無法在主板市場上市的創業型企業提供融資途徑和成虧正答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
創業板與主板市場相比,上市要求往往更加寬松,主要體現在成立時間,資銷慧本規模,中長期業績等的要求上 。創業板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低門檻進入,嚴要求運作,有助於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
發展創業板市場是為了給中小企業提供更方便的清高融資渠道,為風險資本營造一個正常的退出機制。同時,這也是中國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經濟改革的重要手段。二板市場和主板市場的投資對象和風險承受能力是不相同的,在通常情況下,二者不會相互影響。而且由於它們內在的聯系,反而會促進主板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創業板公司再融資的審核權已經確定將由證監會下放到深交所。此舉將提高創業板公司再融資的審核效率,同時也是股票發行市場化改革的又一突破。市場人士也更加期待主板、中小板再融資,乃至新股IPO的審核全面由滬深交易所承擔,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監審分離」。
買賣規則:
(1)創業板股票的交易單位為「股」,投資基金的交易單位為「份」。申報買入證券,數量應當為100股(份)或其整數倍。不足100股(份)的證券,可以一次性申報賣出。
(2)證券的報價單位為「每股(份)價格」。「每股(份)價格」的最小變動單位為人民幣0.01元。
(3)證券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漲跌幅限制比例為10%。漲跌幅的價格計算公式為:
漲跌幅限制價格=(1±漲跌幅比例)×前一交易日收盤價(計算結果四捨五入至人民幣0.01元)。
證券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

『肆』 為什麼上證50大漲,而創業板跌跌不休

一個讓人震驚的事實!為什麼上證50大漲 創業板大跌?

2017-11-18

今天又是行情極端分化的一天,上證50大漲2.06%,創業板指大跌2.36%。從年初到現在,上證50上漲28.51%,是不折不扣的牛市,而創業板卻跌了6.53%。

老規矩,分析之前,先做利益披露,賬戶中,持有大量包含上證50成分股的基金。

下面是創業板指發布7年來,上證50與創業板指的走勢對比圖。中間有明顯的2個轉折點,一個是2012年12月,創業板指開始大幅跑贏上證50,直至2015年6月的最高點4037點,漲幅接近6倍;一個是2016年2月,從此上證50開始了震盪向上,創業板指開始了震盪向下,兩者的差距越來越大。

從上面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創業板的凈利潤,從2010年12月31日的69億,增長到了2016年12月31日499.5億元,增長了623.66%,但同時,創業板指的總股本,也擴充了785.73%,也就是說創業板的股本擴張,要遠遠快於創業板的凈利潤增長。在此期間,上證50利潤增長的同時,股本則大致保持了穩定,有部分時間股本還變少了,我推測這與成分股的調整有關系。

股票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機,長期看,在估值不變的情況下,一個每股收益在增長的指數,漲幅應該會超過一個每股收益在下滑的指數。更何況,上證50相對於創業板來說,無論是絕對估值,還是相對估值,都是便宜的。

我認為,這是今年以來,行情出現極端分化的最根本原因。

可能會有人問,為什麼從2012年12月到2015年6月,創業板大幅跑贏了上證50?說下我自己的兩點理解,不一定對。

從基本面的角度說,2012年到2015年,中國的傳統行業受到了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巨大沖擊,很多行業(包括BAT自己)面臨轉型,但沒有明確具體的方案,所以稍有與此相關的概念就會炒上天,考驗大家的想像力。從投機炒作的角度說,2012年底到2015年6月,新股發行量很少,造成了新股的稀缺,新股籌碼集中,更容易炒作。回頭看當年的創業板牛市,漲得最好的就是互聯網概念股和次新股。

現在,這兩個因素已不再成立,傳統行業基本上找到了自己的打法,騰訊、阿里也更強化了自己的壟斷地位,行業格局已然變得相對清晰;IPO更是海量進行,新股已不再稀缺,或許人們會越來越發現,真正稀缺的是上證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