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機構抱團股票走勢特點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機構抱團股票走勢特點

發布時間: 2023-05-03 02:57:22

A. 什麼是抱團股 抱團股介紹

1、抱團股是抱團合夥的意思。

2、抱團股就是指,襲液有許多機構同時持有的股票,機構的資金在其中佔有一定的比例。

3、之所以會出現機構抱團這種現象,一方拍攜物面是因為市場優質標的較少,一方面是因為機構的資金

4、龐大,無法做到像散戶一樣快進快出,業績壓力又緊迫,這就導致了眾多機構跟風買隱穗入當前市場中的優質股票,從而導致機構抱團的現象。

B. 為什麼機構持股比例較高股價反而卻連續下跌

機構持股比例較高股價反而卻連續下跌,主要原因:

1.前期機構抱團的時候,這些股票漲幅比較大,漲多了調整很正常;

2.機構持股比較高,沒有人去抬轎子,拉升可能就會被砸;

3.機構都是長線投資,長期來看,短期下跌只是上漲途中的小插曲。

這幾年A股價值投資越來越深入人心,機構的話語權也越來越重,很多機構重倉的股票都出現大漲,但最近一段時間機構持股比較高的股票反而卻連續下跌,這讓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這是正常的現象。漲多了就該調整,沒有股票只漲不跌,機構持股比較高的股票,游資一般都不敢拉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拉升會被機構砸盤,所以機構抱團股只有等風來,輪動到該板塊的時候,自然會上漲。

三、機構都是長線持股下跌並不影響長期趨勢

機構基本上都是長線投資,短線下跌,基本上也沒有辦法規避,從長遠來看,短暫的下跌並不會影響長期趨勢,這只是未來上漲途中的一個小插曲。

機構持有的股票基本面都比較好,下跌之後,基本上還會漲回去如果你准備長線投資,完全可以耐心持有。

C. 機構炒作股票時,通常都會有哪些非常明顯的特徵呢

那麼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經常會在自己的生活中去購買一些股票來提高自己的經濟收入。特別是他們有的時候因為工作過忙,那麼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將自己的機股票交給一些機構進行炒作,以此來獲得一定的收益。但是其實在機構幫忙炒作股票的時候,你經常可以看到許多特徵。那麼我們現在要說的是如果是機構幫忙炒作股票的時候,有哪些非常明顯的特徵呢?

用心觀察

所以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其實機構炒股票的這種現象是非常明顯的,那麼如果你們發現了以後,你就可以跟著他們一起購買股票。這樣的話我們都是勝算不僅可以加大,而且我們不需要太操心。同時從另一方面來說,也為我們節省了一些去尋找股票機構的這個費用。

D. 股市中的機構抱團現象,會給散戶帶來哪些影響

去散戶化的意義,是讓更多散戶不虧錢。股市裡面的誘惑太多了,每個人都懷揣著發財夢進入股市,但是真正在股市中賺到錢的有幾個?一賺二平七虧這句老話,我估計很多人都聽到耳朵起繭了,但依然前仆後繼的進入股市,無外乎,還是一個「利」字。大量的散戶退出股市,或許對這些散戶來說,是好事,但是這並不意味中國股市就成熟了。如果大量的散戶帶著巨大的虧損,帶著無盡的哀怨,悔恨,無奈的退市,這恰恰說明了中國股市的殘酷性,掠奪性,這不是市場的成熟和進步,恰恰是市場的退步。

E. 股市中的機構抱團現象,會給散戶帶來哪些影響

一個板塊或者一隻股票,不斷獲得機構關注,逐步形成機構霸屏流通股股東的狀況,就是機構抱團。機構抱團是在參與資本市場的機構投資者不斷發展、上市股票日益增多的環境下逐步發生展現出來的,前些年也有過好幾次,但這兩年來表現更加明顯。首先,這是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後供求關系演變過程中的正常反映。這幾年,資本市場既加大了機構投資者的培育力度,也加快了發行制度改革。於是,股票發行上市速度加快,市場規模迅速膨脹,我們的A股已經快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股市。上市公司4000多家,這裡面真正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好公司並不多,對不斷增長的機構投資者而言,優質公司顯然是僧多粥少,好公司自然而然就成為大家追捧的對象,機構集中抱團也就順理成章。
作者:證券市場紅周刊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438846560/answer/167777369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F. 抱團股票有什麼


抱團股票有:精密、五糧液、恆瑞醫葯、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等。抱團股票是指由許多機構同時持有的股票,機構的資金在其中佔有一定的比例型蘆。抱團股票具有確定性強、盈利能力強、高估值低換手等特點,目前卜跡帶市面上也有不少抱團股的存在。
買股票的注意事項:1、跌市初期,如果個股股價下跌得不深、套牢尚不深的時候,應該立即斬倉賣出。這種時候考驗投資者能否當機立斷,是否具有果斷的心理素質。只有及時果斷地賣出,才能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
2、如果股價已經歷了一輪快速下跌,這時再恐慌地殺跌止損,所起的作用就有限了。深幅快速下跌後的股市極易出現反彈行情,可以把握好股價運行的節奏,趁大盤反彈時賣出。
3、在大勢持續疲軟的市場上,見異常走勢時堅決賣出。如果所持有的個股出現異常走勢州散,意味著該股未來可能有較大的跌幅。例如在尾盤異常拉高的個股,要果斷賣出。越是採用尾盤拉高的動作,越是說明主力資金已經到了無力護盤的地步。




G. 機構炒作股票,有什麼非常明顯的特徵呢

中國的股民10個有9個虧,為什麼?因為這個市場一直存在這些莊家機構,本著股市投資投機的理念,在背後操縱著股價,讓股民一次又一次的買在最高位,這一點讓小編心裡一陣寒酸。

那麼莊家是怎麼操縱股價的呢,我們看下機構K線用法,有兩種;第一種是機構K線比股價提前突破,這時堅決大膽買進。第二種是股價突破而機構K線下跌,小心陷阱!機構K線與股價背離!表面的上漲卻暗藏殺機。

通常莊家操作的五種形態有:

1、底背離:看張,提前捕捉龍頭版塊;

H. 機構投資者抱團的三重境界探尋抱團股的秘密

文/愛知君


「機構抱團」是最近的一個熱詞,在我們資本市場特有的文化里,吃瓜群眾一直都盼著抱團瓦解,作鳥獸散,順便舔嗜一下「帶血的饅頭」,但這類股票往往只是一個假動作,讓無辜群眾一再被打臉,反而鞏固了抱團上漲的預期。最近愛知君也在思考這個大問題: 為什麼有的股票抱團抱得緊,以年為單位,數年如一日;有的以季度為單位,跟定期報告的頻率一致,抱個一年半載就差不多了,最後往往以閃崩收場;還有的抱團是以月累計,跟熱戀時荷爾蒙的迭代速度差不多 ,屬於只是「耍朋友不領證」那種;再往下可能就不叫抱團了,「短期博傻」,「For one night」,你叫神馬都行,考驗的是零和博弈廝殺的功力,這點愛知君確實不太擅長。

當你重倉一個長期抱團票,你可能覺得買到了一個假股票,比如茅台、五糧液、愛爾眼科、恆力液壓等,躺贏就行,簡簡單單,平平淡淡,別人說什麼股市八卦你都突然聽不懂了,好像買到了一個每年分紅30%的AAA級債券一樣,就理解了麥道夫基金所承諾的「如時鍾一樣精準」。

以上是一段抱團凡爾賽,下面進入正題。

首先,愛知君在這里定義一下什麼叫做「抱團」,這個是我自己的定義,非喜勿噴。「抱團」是指在一個股票的走勢中,眾多機構投資者長期控盤,不懼指數長短期調整,走勢獨立,穩步向上,絕大部分股票與之相比都相形見絀。這里機構投資者包括但不限於社保基金、公募私募基金、保險、QFII、北向資金、純外資、山寨外資、牛散(牛散不算散戶)等。但這些股票對於散戶來說充其量只是一頓流動的盛宴而已,但對於機構那就是真吃飯的碗了。在抱團股裡面是所謂流水的散戶,鐵打的機構。

所以研究抱團,本質上是站在高階上研究機構的決策行為,如果愛知君開門課就叫機構的決策行為學(如何坐好庄),那麼機構如何決策呢?愛知君這里只說核心,就三個字—— 確定性,業績增長的確定性,業績長期穩定增長的確定性 。如果一個在機構干過的投資者沒有把這三個字掛在嘴邊,刻在心頭,印在腦中,那麼他基本連投資的門都沒有觸碰過。

接下來就說確定性,機構眼中的確定性是怎麼樣的呢? 第一重境界是報表的確定性,或者說是報表上數字的確定性 。報表上的數字就是個Number,數字是會騙人的,在我大A股摸石頭過河的初期,有些上市公司,你投資人想看什麼數字,我就披露什麼數字,審計師,那就是來簽個字的,當然老外也這樣干過,前面說的麥道夫簡直要成了一個可以名垂造假史的專有名詞了。不過隨著現在審計的規范,會好一點,但如果年報的數字精準增長而業務又是你以高考水平絞盡腦汁也弄不明白的,就得小心一點了。

舉個栗子,曾經的創業板抱團第一股,三聚環保知道伐,過來了解一下。這個曾經的創業板市值龍頭,一度風光無兩,從2011年的一塊多漲到2018年的近三十塊, 抱團時間之長,走勢之穩,也可以算是曾經的業界良心之最了,傳說中的公募一哥也曾是它的鐵粉(鎖倉), 雖然不乏看空資金和報告,但在這漫長的七八年中這些看空人只剩下懷疑人生。愛知君有熟悉內幕的朋友,一發工資就買,當定期存款一樣,零存整取,最後不知道取出來沒有。

這個公司的靈魂人物劉雷,愛知君也曾觥籌交錯過,每次都要講一遍它的化工原理,好像愛知君是化工專業的一樣,什麼懸浮床加氫之類術語,你聽不懂就對了,最終它還是倒下了,但為毛抱團時間能這么長呢?其實就是增長邏輯的確定性,我們暫不談技術靠不靠譜,當年這是個地方政府的參股公司,依靠國資引薦其他地方政府,提供低成本資金和場地, 讓地方政府參股,不斷復制其節能環保產線,依靠自己的保理等供應鏈公司做出營收閉環,讓每一次業績都better,劃出美麗的業績增長曲線,向機構投喂確定性,慢慢飼養,最後穩穩坐莊。還真有點像to B的「銀廣夏」了。 最終由於融資成本攀升,技術不過硬,也是轟然崩盤,從18年開始一年多時間回到了起漲點,十年一夢方覺醒。所以落在報表紙面的確定性是最容易被證偽的,且不談財務造假,其背後業務及產業的變化,甚至貨幣政策的風吹草動都會對數字產生很大影響,因此這種抱團一般堅持個一年就不錯了,三聚環保這種也實屬罕見。

然後再說一個所謂正面的例子,愛爾眼科,其實很多愛爾粉可能都不知道,愛爾眼科在上市公司的體系之外還有一個愛爾眼科,甚至比愛爾眼科上市體系內的診所還多。對於表外孵化的這些醫院,引用一些pe或保險的資金來投資,盈利成熟後一家一家裝到上市公司體系內,所以可以看到上市公司這么多年都有非常穩定的增長, 同樣劃出一條美麗的業績增長曲線,讓各種機構,特別是外資機構競折腰。所以愛爾的信仰一直不倒,只要下跌就有接盤俠,背後是基於以上業績增長的確定性。 當然與三聚環保相比,底層的原因還是一個業務躺著賺錢,一個業務不那麼賺錢,你想想屏幕面前過度用眼的你,就是在為愛爾創造潛在的需求。

第二層境界是產業和政策的確定性。投資有句的老話叫精確的錯誤不如模糊的正確,模糊的正確用現在流行的術語說就是押對了賽道。要押對賽道最重要的就是把握產業和政策的風向標,做一頭在風口都會飛的豬。 愛知君鐵粉都知道,年初我一直在強調龍頭越來越集中,採用龍頭戰法,這個就是產業趨勢。吃透這一條的,那麼你選擇龍頭股就不會錯,神馬醫葯的愛爾眼科,通策醫療,造紙的博匯紙業,機械中的恆力液壓,茅台等高端白酒,連新上市的金龍魚,農夫山泉不也就是這個邏輯嗎?

這層境界中更高階的是政策的確定性 ,這一點大家今年深有體會吧,比如光伏,這一點愛知君今年也是特別強調過吧,隆基、上機數控有木有搞,為什麼選光伏呢?還不是政策和產業拐點疊加啊,我們承諾的碳中和作業要不要交,下面幹活的要不要玩命,平價上網拐點美不美,對這些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對於機構決策更加重要。另外還有新能源 汽車 ,這里就不說了,可以寫篇論文了,比亞迪那個call的准不準?最後再舉個熟悉的抱團例子,博匯紙業,薅過這個羊毛的有不少人吧,其實投這個也要看政策,一是限塑令對於塑料製品的替代要求,二是紙業並購反壟斷的放行,君不知在博匯反壟斷通過後,多少機構連夜加倉,而且那還是從低點漲了幾倍的位置,照樣眼睛一閉買買買,為什麼?還是因為不確定性被打消了嘛。這和高瓴高位加倉隆基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第三層境界是人性的確定性。抱團最核心的底層邏輯就在這第三層境界中。投資最核心的確定性是滿足人類底層需求,這類公司基業長青,具有奠基性和穩定性,它們是真正的時間的朋友,一般會活的比你長。 巴老爺子作業中最有名的可口可樂就是它們中的翹楚,可口可樂其實前生可是治療精神疾病的葯物(毒品),其中的咖啡因和糖直達神經中樞,讓人產生莫名的愉悅。同樣最近長得好的酒類、食品飲料等也都是這個邏輯,所以贏得了機構的寵幸。此外愛之君還瞅了瞅其他幾個滿足人類底層需求公司的情況,如澳門的博彩業 銀河 娛樂 ,永利澳門 在疫情前也是常年抱團走高。滿足人們另一個世界需求的 福壽園 也是上市後股價一路抱團走高,只是機構一般都不大想去現場調研。但另外澳洲的一家叫Daily Planet(自行搜索)的公司相信大家都想去現場調研,上市後確實表現如其名,日進斗金。愛知君相信如果教會上市,一定是全世界最大的抱團股,因為它解決了西方大部分人對於生存意義的需求。可惜一度聽說要上市的普陀山還沒有消息,要不愛知君也一定會長期持有。

再說說愛知君最近去看的永輝超市,且不談業績,就說說一般分析師壓根不會想到的底層人性。去超市購物一定不能忽略人性中選擇權的因素, 人類天生就是需要通過挑選獲得滿足,生鮮要挑最好的,把不好的留下,俗點說就是佔便宜,這三個一萬年不會變 。社區團購且不說政策影響,就它完全剝奪了人的選擇權,能長久嗎?你想想在超市挑到不好的番茄,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團購送十個不好的西紅柿,就要罵的狗血淋頭,所以研究生意, 研究抱團,最根本的是要研究人性本身,要在有復利效應的關乎人性的生意上下功夫。

除了研究上市公司產品消費者的人性,也要看看經營管理者的人性,激勵是不是到位,中低層員工有沒有股權激勵,生意是不是像茅台一樣無需技術創新和企業家精神一樣能夠躺贏。這些也是需要全面考慮的人性的一部分,只有兩端都兼顧那才是完美的確定性抱團標的。

當然這三層境界的確定性在一家股票上的往往是交織體現的,有的確定性靠短期的財務報表支撐,有的靠投資者的想像力支撐, 般來說產業和政策的確定性不如人性底層的確定性那麼硬氣,我們在投資中就是要找到直插人性底層的好公司,把籌碼更有效率的投向人類基因的最深處。

團的研究市面上太多浮於表面,最後反而被結果打臉,最後愛知君還要提一本書《科學革命的結構》,作者庫恩可能是最早系統研究機構抱團的哲學家了,但他研究的機構是科學共同體,研究科學家怎麼抱團產生新的知識,形成新的範式,這點讓我深受啟發。庫恩認為:「 科學是科學共同體的 社會 實踐活動,而不是像波普爾認為的純粹的邏輯理性的認知活動,科學總會受到科學家的信仰、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及心理特點及文化 社會 因素的影響,科學在本質上是一種人文事業。」這里把「科學活動」成「投資研究」,把「科學共同體「換成」機構投資者「同樣適用,吃透了機構投資的範式,投資就毫不費力的打開了一個更高的維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