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家券商將搶到科創板開市最大紅利
科創板即將開市,首批25家上市企業的發行費用已經公開。哪家券商在這一輪開板紅利中收獲最多?南都科創工作室統計分析發現,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或將為券商創收19.5億元。在此前IPO項目源持續下滑的趨勢下,科創板已成為券商業績增量的大蛋糕。
隨著證券市場改革進程不斷加快,券商單純依靠牌照渠道價值「躺賺」的空間已越來越小。新規則下,投研估值能力將成為券商的核心競爭力,這也將加速券商行業的馬太效應,加速競爭分化。
富貴險中求?
中金力推兩家未盈利葯企上市
數據統計顯示,科創板首批25家企業的背後,共有6家券商保薦的上板企業數超過兩家。其中,收獲最多首批上市企業的是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共有5家主保薦企業和1家聯合主保薦企業。此外,另5家券商還包括中信證券、華泰聯合、國信證券、中金公司和海通證券。
而從這6家券商截至目前保薦的申報企業來看,其中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和華泰聯合4家券商保薦的申報科創板企業數均達到或超過10家。在中信建投保薦的15家申報企業中,有6家成為了首批上市企業,「首批申報上市率」最高。而中金公司保薦申報了14家企業,僅兩家首批上市,在保薦申報企業數較多的券商中首批上市率最低。
對比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保薦的申報企業發現,中信建投保薦的企業融資金額多數在10億元以內,超過10億元的僅3家,首批上市的6家企業中也有5家融資金額在10億元以下。可以看出,中信建投在保薦申報科創板企業的策略上比較保守。
而中金公司在保薦申報企業上則顯得更為「大膽」,不僅保薦了6家融資超過10億元的企業申報,其中還有兩家為未盈利葯企,分別是澤璟生物和百奧泰,均屬創新葯研發公司。這兩家公司也是目前科創版148家申報企業中,唯二採用第五套上市標準的企業,這意味著兩家企業預估市值均超過50億元。兩家葯企融資金額均超過20億元,如果能夠成功登上科創板,將為中金公司帶來一筆可觀的收益。
不過,未盈利的同 時尚 未有產品上市、尚無穩定營收也意味著該類企業具有更大的投資風險。事實上,在首批25家上市企業中,尚未出現醫葯製造業企業,即使是已盈利的葯企也沒能進入首批俱樂部。
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這與早前市場預期科創板將重點支持推動生物醫葯類企業上市的情況有差異。中金公司保薦的兩家未盈利葯企,可能在科創板開市後仍需較長時間觀察。
逆勢而上
首批創收預計直追上半年總量
為何科創板吸引這些上市券商公司大舉進軍?除了外部的政策推動、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等因素外,也由於科創板將成為存量IPO市場下滑背景下難得的增量大蛋糕,券商自身的商業訴求使它們對於保薦企業上市科創板具有很高的熱情。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券商在IPO上的收入情況並不樂觀。上半年券商承銷保薦總收入約35.3億元,同比下滑18%,存量一級市場融資速度放緩已經成為趨勢。
據北京商報報道,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近年來IPO企業數量和融資規模在趨勢性下降,由於2017年IPO大爆發,提前透支了後續幾年的IPO項目資源,加上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使得很多本來符合IPO資質的企業因業績下滑等因素,退出IPO申報,導致擬IPO企業數量減少。
而IPO項目源的減少又加劇了市場競爭,券商不得不採用「價格戰」的方式在日趨白熱化的IPO項目競爭中爭取客戶。2018年底甚至出現了上海農商銀行A股IPO中標3家券商承銷費率均未超過0.5%的情況,而此前一般來說IPO承銷費率在3%-6%左右。這些因素均使得券商保薦承銷收入不斷下滑。
在此背景下,科創板無疑將成為讓券商眼紅的下半年業績增量大蛋糕。早在今年3月天風證券就曾發布科創板研報預測,首年科創板將給券商帶來60億的業績貢獻。
此外,科創板開市後券商的獲益情況也可對比創業板開市後的情況進行參考預測。公開數據顯示,自創業板2009年10月開市一年後,A股14家上市券商在2010年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十分優異,主承銷融資項目融資規模同比增加近三成,這主要就是受創業板和中小板IPO發行提速的影響。而創業板開市兩周年時,共有271家創業板上市公司被56家券商保薦承銷,保薦承銷費、發行費用共計126.9億元。
不過,隨著創業板開市兩周年時大批股票破發造成股民損失,作為中介機構的券商曾被股民質疑「只薦不保干收錢」。彼時,271隻上市創業板個股中破發比例高達77.12%,不僅中小投資者利益受損,甚至不少重倉創業板的基金公司也虧損慘重。兩年中創業板IPO項目造假、過度包裝等問題不斷,成為當時券商賺取創業板紅利的另一面。
分析
新規則下「躺賺」情況不再
科創板或加速券商馬太效應 投研估值能力是關鍵
近年來,隨著中國證券市場持續運行,監管力度逐漸加碼,券商「只薦不保」、「躺著賺錢」的空間已逐漸縮小。
2017年6月,新時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因其保薦的登雲公司IPO造假被立案調查,被罰款近1700萬元,相比其保薦的登雲公司被處罰60萬元,對保薦券商的處罰力度更大。此前,時任證監會主席的劉士余曾公開表示,券商發展應從源頭上嚴把上市公司質量關,不能「只薦不保」、一上了之。
而對於科創板來說,更是通過市場化詢價定價、券商跟投機制等多項制度創新,更加註重上市企業和保薦機構的利益捆綁。這就使得券商如果沒有足夠的投研能力和銷售能力,保薦一家企業IPO上市可能不僅賺不到錢,還有虧錢的風險。其中尤其是科創板要求券商跟投的機制,將券商與投資者綁上「一條船」,如果發行後股票下跌,券商也將直接面臨虧損。
2018年7月9日,國內明星 科技 公司小米集團在港交所上市,上市當日股價即跌破發行價,直至昨日股價仍一直處於下探態勢,上市一周年之際已從發行的17港元跌至9.37港元。事實上,股價破發情況在近年全球的資本市場並不少見。
有分析人士認為,由於科創板採用市場化詢價定價機制,放開了此前A股的23倍市盈率限制,在科創板短期熱情過後,也將可能出現上市首日破發的情況。而能否避免破發,主要考驗的就是券商投研估值能力。隨著中國證券市場改革進程的加快,投研估值能力將成為區分券商質量的核心競爭力。
7月4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帶隊赴中金公司調研時提出,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是資本市場的「看門人」,中介機構的核查工作有效防範各類欺詐行為發生,提升信息披露質量,同時也是資本市場的「穩定器」和市場創新的「領頭羊」,要通過更強的價格發現能力、更理性的投資行為、使用有效的對沖工具,不斷創設新的金融工具,提升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
隨後,為提升證券行業整體水平,7月5日,證監會正式發布《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進一步明確證券公司分類管理,根據業務風險劃分為綜合類證券公司和專業類證券公司。
分析認為,科創板即將開市以及證監會近日的一系列動作,將加速券商行業的馬太效應,形成頭部券商強者恆強的局面,頭部券商將拿到更多的IPO項目源和收益,留下的市場空間將更小。與之相應的,券商市場也將面臨競爭分化,中小券商需要謀求差異化發展。
出品:南都科創工作室
數據支持單位:
挖貝研究院
『貳』 科創板落地,這些人工智慧獨角獸將受資本追捧
文/楊劍勇
新一輪信息 科技 向物聯網轉變, 科技 創新助力各行業轉型升級,以5G、雲、AI等為核心的新技術促使全 社會 數字化變革,並為全球注入經濟增長動力。物聯網作為數字經濟重要引擎,伴隨越來越多的企業及公共服務部署,進入了以數據為驅動的新時代。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下釋放數據潛力,企業因有能力獲得無限數據驅動快速創新,製造業利用數據驅動轉型升級,甚至國家和地區基於數據洞察未來商業經濟。
在人工智慧落地應用中,國內因擁有龐大用戶基礎、數據和應用優勢,將會進一步激活物聯網部署,特別 科技 創新和資本市場相融合推出科創板,為 科技 創新注入活力,國內圍繞人工智慧、AI 晶元、機器人、智能家居和生物 科技 等創新企業迎來重大資本紅利。來自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報告顯示,初步預算公募基金3000億基金將參與科創板,而中信建投預計2019年科創板公司IPO融資規模約為665億元。
人工智慧作為 科技 發展熱點和未來 科技 發展趨勢,佔在AI風口下,展望2019年,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將備受矚目,特別大而美的超級獨角獸深受市場青睞,如果能登陸科創板將會受到資本追捧。下面我羅列部分具有代表性的AI創新企業。
機器視覺
國內有四大機器視覺獨角獸,分別是商湯、雲從、曠視和依圖 科技 ,他們推動AI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其中依託商湯建設智能視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此外,包括高通和聯發科等晶元廠商也均利用商湯AI技術為智能終端帶來豐富多彩的創新體驗,諸如提升移動端設備的拍攝體驗和照片質量。商湯作為四大獨角獸之首,估值為45億美元,更有消息指出日本軟銀投資10億美元,推動估值抬高至60億美元。
這四大獨角獸在國內吸晴無數,就在近日《快公司》公布中國最具創新能企業當中曠視 科技 入圍十強,此外,曠視 科技 在今年升級AI戰略,以AI驅動物聯網產業發展,推出河圖系統,助力物流、製造業和零售業等產業互聯網落地各垂直領域,對此曠視 科技 CEO印奇聲稱兩三年後將成為物聯網中堅力量。
在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看來,國內四大機器視覺獨角獸受益機器視覺廣泛應用,推動其AI技術紮根各垂直行業應用,包括製造業、零售、金融、醫療和安防等垂直領域,他們創新能力或將迎來爆發式發展。
AI晶元
在物聯網時代,各種智能設備數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未來幾年連接物聯網設備將高達750億台,適用於各種智能設備的物聯網和AI晶元需求劇增,預計能帶來數百億美元市場機遇。不僅晶元巨頭英特爾和英偉達等大肆開發各種物聯網設備晶元,甚至谷歌、亞馬遜和阿里等互聯網企業紛紛進入晶元領域,與此同時,眾多創新企業瞄準這一機遇,掀起造AI芯熱潮。
在國內這股造芯熱潮中,寒武紀和地平線成為炙手可熱的項目,寒武紀成為全球智能晶元領域首個獨角獸,成功卡位人工智慧風口,包括華為等手機廠商選擇使用寒武紀1A智能處理器IP產品。而就在近日,地平線進行了一筆6億美元融資,估值高達30億美元,超過寒武紀成為全球最大的AI晶元獨角獸。
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智能化浪潮席捲全球,楊劍勇指出,AI技術發展和落地速度超乎想像,高性能晶元則成為這個時代制高點,在這一場晶元之爭中,中國創新企業在資本和政策支持下,AI晶元獨角獸受到頂級機構追捧,也將推動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更廣泛應用落地,畢竟在AI時代,為人工智慧定製晶元是實現人工智慧關鍵所在。
機器人
在機器人領域,大疆創新被視為全球典範,其無人機享譽全球,無疑成為在新經濟浪潮下最耀眼的一顆明星,全球最具影響力50家機器人公司排行榜中,大疆創新排在第九,而波士頓動力排在第八,估值就高達240億美元。如今,大疆早已不再局限消費級無人機,而是延伸至為農業、建築、公共安全等垂直行業開發更多的商用無人機解決方案。
同樣誕生在深圳的優必選,是全球人形智能機器人領軍代表企業,自去年獲得騰訊領投的一輪融資後,估值為50億美元,而現在有消息稱將再次啟動新一輪融資,這輪融資估值有望高達100億美元。此外,優必選CEO周劍也透露今年IPO計劃,而地點則選擇在國內,結合當前大力推進的科創板,他有望搭上這一班資本快車。
生命 科技
AI技術將開啟智慧醫療新時代,生命科學和大數據結合被視作醫療 健康 發展趨勢,隨著人工智慧、生命科學和大數據的融合,生命大數據將會使醫學領域出現一個巨大飛躍,也使得「精準醫療」變為可能。而碳雲智能則在生命 科技 大趨勢下成立,自2015年成立之處就成為炙手可熱創業明星公司,並獲得了騰訊、中源協和和榮之聯等上市公司資金支持,公開資料顯示估值10億美元。
碳雲智能開發的人工智慧平台,有助於促進疾病治療、 健康 保健、精準營養及相關研究發展,通過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將人工智慧的優勢融入人類生命數據的大數據分析與應用中。作為生命 健康 管理的獨角獸,碳雲智能的事業以及對未來人類 健康 的意義,早在去年4月就有傳在尋求新的一筆10億美元融資用於支持業務擴張,這一輪融資估值將高達50億美元。盡管這個未得到官方評論,但作為一家擁有獨特業務模式和強力品牌主導的新興企業,正在努力收集碳基個體的生命大數據,進而通過人工智慧驅動和分析來幫助個體更好地管理 健康 ,引領AI創新。
最後
今年是 科技 創新的春天,獲得政策大力支持的行業及新經濟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例如物聯網、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以新經濟為創新迎來發展紅利,並且在這個新時代,有望催生新一代巨無霸企業。2019年,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系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致力於深度解讀物聯網經濟和人工智慧等前沿 科技 ,基於對未來物聯網洞察和對趨勢判斷,觀點和研究策略被眾多權威媒體和知名企業引用。
『叄』 科創板:造車新勢力最後的救命稻草
?
在理想汽車,「行政要求出差經濟艙都必須買折扣最低的,經濟酒店都要兩個同性在一起住。理想ONE的上市發布會用了不到200萬拿到上萬的訂單。」這可以說是造車企業中前無古人的節儉。
雖然不是每一家車企都能做到如李想這般「鐵公雞」,但起碼不至於花5000萬去買零食是最低底線,否則資本崩盤就是分分鍾的事。
在2020年中業績會上,恆大汽車集團首席財務官潘大榮稱,「在2019年汽車集團剛成立之時,恆大集團母公司對其投入147億元,2020年上半年投入30億元,下半年投入27億元,到了2021年,隨著整個產業鏈完成,工廠土地以及研發方面預計投入90億元,2022年之後,等到汽車量產和大規模銷售之後,集團就沒有計劃再對汽車集團進行投入,恆大集團對汽車集團的總投入預計在294億元左右。」
造車燒錢是不爭的事實,即使豪橫如許老闆,面對著近300億的投入也無法把握不住穩穩的幸福。在資金流嘩啦啦的繁榮背後,只有投入沒有收益迴流的燒錢模式,再多BATM爸爸,美股港股科創板三管齊下也救不了資本的崩盤。
所以,IPO不是造車新勢力成功的終點,而是企業進化的新起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科創板做市商股票名單
首批科創板做市商於2022年10月31日開始做市業務。目前14家做市商公布的50個做市交易股票合計涉及42隻科創板股票,其中22家為科創50成分股。42隻股票代碼及對應券商名單一覽表如下:
688819 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天能股份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009 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中國通號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777 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中控技術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111 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金山辦公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122 財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西部超導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116 財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天奈科技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778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廈鎢新能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777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中控技術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187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時代電氣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676 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金盤科技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599 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天合光能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006 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杭可科技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223 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晶科能源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122 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西部超導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063 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派能科技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318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財富趨勢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297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中無人機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187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時代電氣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728 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格科微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622 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禾信儀器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098 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申聯生物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981 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中芯國際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688278 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科創板股票特寶生物開展做市交易業務
『伍』 100家科創板受理企業詳解:55%來自京蘇滬,73家企業募資不超10億元
45天,100家受理企業,82家問詢,這就是科創板的速度。
上交所5月6日披露受理八億時空、中國電器等2家企業科創板上市申請。從3月22日首批科創板受理企業披露至今,受理企業總數正式達到100家,其中已問詢82家。
此外,針對首輪問詢回復企業的第二輪問詢已經啟動,截至目前,上交所網站顯示,已有超過30家企業通過審核系統收到上交所的第二輪問詢問題。
按照科創板上市審核規則和程序,二輪問詢既是首輪問詢的延續,又是首輪問詢的深化,標志著部分科創板申請上市企業離正式上市又更近了一步。
地域分布:北京數量最多
截至5月6日,注冊地在北京的公司數量最多,共計22家,其次為江蘇18家,上海15家,廣東13家。
此外,九號智能為目前唯一擬發行CDR(存托憑證),注冊地在海外(開曼群島)的受理企業。
行業分布:計算機通信行業佔比最高
截至目前,受理企業的行業分布共涉及19個行業。
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占據頭名,共計23家;專業設備製造業後來居上,目前排名第二,共計20家。此外,今日受理企業中,專業技術服務業首次出現。
保薦機構:中信建投獨占鰲頭
截至目前,保薦機構中,中信建投獨占鰲頭,共保薦15家科創板受理企業:中國電器、西部超導、華特股份、天宜上佳、沃爾德、廣大特材、卓易 科技 、視聯動力、鉑力特、紫晶存儲、恆安嘉新、中科星圖、新光光電、世紀空間、虹軟 科技 ;其次為中信證券,共保薦9家,第三為華泰聯合證券,共保薦8家。
今日,首創證券也首次亮相在科創板保薦機構行列中,保薦企業為八億時空。
融資金額:73家企業募資不超過10億元
目前科創板受理企業募資10億元及以下的企業佔多數,共計73家,其中5-10億元(包括10億)的共計45家。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通號融資金額為105億,為100家受理企業中唯一一家融資超過100億元的企業。融資最低的企業為龍軟 科技 ,擬募資2.55億元。
『陸』 科興生物股東名單
科興生物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十大股東名單如下:
一、深圳科益醫葯控股有限公司
持股量:13,177.83萬股 持股比例:66.32%。
二、深圳市恆健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持股量:923.08萬股 持股比例:4.65%。
三、深圳市裕早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持股量:801.62萬股 持股比例:4.03%。
四、長江財富-科興制葯員工戰略配售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持股量:496.75萬股 持股比例:2.50%。
五、中信建投投資有限公司
持股量:82.24萬股 持股比例:0.41%。
六、李勇剛
持股量:80.00萬股 持股比例:0.40%。
七、天算量化(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天算專享1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持股量:47.87萬股 持股比例:0.24%。
八、王建余
持股量:33.69萬股 持股比例:0.17%。
九、深圳市潤澤利投資有限公司
持股量:30.86萬股 持股比例:0.16%。
十、舒傑
持股量:29.17萬股 持股比例:0.15%。
【拓展資料】
科興生物制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重組蛋白葯物和微生態制劑的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創新型生物制葯企業,成立於1997年8月22日,總部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
該公司專注於抗病毒、腫瘤與免疫、血液、消化、退行性疾病等治療領域的葯物研發,於2020年12月14日成功登陸A股科創板,股票代碼688136。
2021年12月,科興生物公布了未經審計的2021年上半年財報,其2021年上半年銷售額110億美元,凈利潤為51億美。
該公司構建了完整的葯物研發創新體系,覆蓋從葯物發現、葯學研究、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至產業化的醫葯創新能力,擁有原核細胞技術、真核細胞技術、微生態活菌技術等三大技術體系,成功構建了菌種技術平台、重組蛋白葯物產業化技術平台、微生態制劑研發及產業化技術平台、重組蛋白分泌表達技術平台、長效重組蛋白技術平台等5個國內外領先的技術平台。
該公司技術中心2017年被認定為「山東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018年被認定為「濟南市蛋白質葯物工程實驗室」,2020年被認定為「廣東省基因工程重組蛋白葯物工程技術中心」、「山東省蛋白質葯物工程實驗室」和「深圳市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該公司已獲得專利38項,在研生物葯項目9項,其中生物創新葯3項。
『柒』 中信建投為何是龍頭 中信建投介紹
1、科創板,券商投行綁定製度,至少每年,可以為中信建投增加10億元保薦收入?中信建投發行163億元融資券,就是為科創板准備資金,各位知道,目前各家券商都在為科創板,保薦上市准備資金,截止今日,已經公告的,通過各種方式募集資金已經超過1000億元,其中中信建投募集資金排第一,而海通,中信證券等大券商也才150億元,一旦確定券商保薦參股比例(友歷顫估計5-10%),預計未來中信建投業務重心,將轉到科創板投行業務,提前准備充足好敗的現金儲備,是未來做好科創板投行業務的基礎,建投估計爛猛就是短期內,國內投行業務量老大。
2、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以「引領專業投資,研究創造價值」為服務理念,為客戶及公司各項業務提供研究支持。
『捌』 科創板首批做市商名單公布
證監會發布了兩批次14家科創板做市商名單,首批8家為申萬宏源、華泰證券、銀河證券、中信建投、東方證券、財通證券、國信證券、國金證券;第二批獲批券商共6家,分別為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興業證券、東吳證券、浙商證券。
據上交所官網,共14家做市商發布了50個做市交易股票公告,合計涉及42隻科創板股票,其中22家為科創50成份股。
『玖』 第二批6家科創板做市商名單出爐,分別為哪些有你的股票嗎
新聞記者全新獲知,中國證監會審批了第二批證券公司科創板做市商資質,共6家,各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興業證券、東吳證券、浙商證券。加上9月份審批的第一批8家,目前為止,得到科創板做市商資質證券公司一共有14家。好幾家組織覺得,科創板股票引入做市規章制度,能夠達到投資人,上市企業和券商的「三贏」,對促進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創新戰略地位重要。
「科創板做市體製做為中國金融市場的一項重要制度設計探尋,以自主創新為指引的科創板銷售市場再一次站到了改革創新的前沿,進一步發揮科創板改革創新『實驗田』功效,適度發布科創板做市體制將成為金融市場交易方式創新性的一次強有力試著,有助於推動各市場持續發展,為日後繼續在創業板甚至中小企業板營銷推廣吸取經驗。」國泰君安表明,科創板做市業務流程有益於改進科創板投資者構造、激發市場活力、提高交易效率、提升銷售市場可靠性、提高科創板配備使用價值,與此同時,整體實力坐落於行業前列的證劵公司,在公司治理結構標准、財務內控管理完善、經營穩定、抗風險強等情況下,對進行做市業務流程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和實際意義。
浙商證券老總吳承根還認為,科創板引入做市商混合的買賣規章制度,是中國股市買賣規章制度的一大自主創新。做市商的引入不但能夠提高個股的流通性、減少股價的不確定性,還給其他版塊引入做市商制度奠定基礎。
「科創板引入做市商體制是中國注冊制改革有序推進的重要階段之一,能夠達到投資人、上市企業和券商的『三贏』,對促進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創新戰略地位重要。」招商證券衍化投資部執行總裁唐勝橋如是說道。
『拾』 贊同科技上市步驟到哪了
即將上市。贊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輔導備案報告顯示,公司輔導機構為稿擾中信建投,公司將前往科創凳敬慎板上市,上市棗敬步驟到了即將上市的最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