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旺旺集團上市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旺旺集團上市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4-30 19:03:09

1. 旺旺是上市公司嗎

是。

1996年,旺旺曾以旺旺控股公司名義,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但因交投反應不好,結果蔡衍明在2007年決定把公司私有化,撤回在新加坡的上市地位。

2007年,台灣發生力霸集團金融事件(力霸案),旺旺陸續開始購入該集團旗下公司的股份;以增資的方式入股力霸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友聯產物保險,並更名為旺旺友聯產物保險。另外亦希望以30億元取得東森電視40.32%股權,成為最大股東,但可惜終失敗。

2008年,旺旺再以「中國旺旺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151)名義,轉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當首茄時每股招股價為$3港元。從新加坡退市到在香港上市,僅僅花了200天左右的時間。

通過Choice數據統計顯示,從2008年至2017年,經過十年資本市場發展,旺旺公司營業收入合計2036億元;實現凈利潤合計337億元。

(1)旺旺集團上市股票擴展閱讀檔棗:

旺旺集團簡介:

旺旺之業務可追溯至台灣宜蘭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旺旺於1992年正式投資大陸市場,是台灣第一個在者蠢察大陸注冊商標並且擁有最多注冊商標的公司,於1994年在湖南設立第一家工廠,旺旺秉持著「緣、自信、大團結」的經營理念,立志成為「綜合消費食品王國」,向著「中國第一,世界第一」的目標不斷前進。

2019年4月,台企旺旺集團榮獲「第八屆中國食品健康七星獎」。

2. 旺旺集團近期股票走勢

旺旺集團近期股票走勢

~~~~~~~~~~~~~~~~~~~

只能說走勢一般!

這是日線圖!


3. 旺旺食品集團有股票嗎代碼是多少

旺旺食品沒有上市,但公司里肯定有員工股了.現在在股市上找不到旺旺食品

4. 旺旺集團創始人蔡衍明創業故事

旺旺集團創始人蔡衍明創業故事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有著精深的智慧,遠大的抱負,無比堅強的毅力。他們為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為後世的人們作出了表率,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們的名字為後世所知,人們永遠記著他們。這,就是名人。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旺旺集團創始人蔡衍明創業故事,歡迎大家分享。

旺旺集團創始人蔡衍明創業故事 篇1

作為台商,蔡衍明霸氣十足,又十足低調,從湖南出發,靠賣一包一包米果成為休閑食品大王,並以財富500億元成為「2012胡潤中國大陸外來首富」。蔡衍明不是儒商,而是充滿江湖氣,這恐怕與他的成長經歷有關。最初,他只是一個不學無術、愛當老大的風流公子。

敗家子,19歲當老總賠掉一個億

今年57歲的蔡衍明出身在台北一個富貴家庭,在家排行老幺,深受父親的寵愛,不愛讀書,卻愛當老大,大部分的知識都從街頭和電影院獲取。在父親開設的中央戲院里,他一天能看上十部的電影。

高中時,由於兩次和學長的沖突,處於叛逆期的他索性退學,進入父模碰親的製冰廠工作。

1976年,他19歲,父親從朋友那裡接下了主要加工魚罐頭外銷的宜蘭食品廠。因為父親沒有時間經營,蔡衍明便主動請纓去廠里當起了總經理。他回憶:「我賬也看不懂,人也不認識,我又不敢問。損益表是賺是賠,我也不知道。」

啥都不懂的毛頭小伙卻操心起食品廠的戰略轉型。他覺得做OEM(俗稱代工生產)要看別人臉色,決定轉做內銷,並開始生產「浪味魷魚絲」。結果一年多下來,賠掉一個多億(台幣),不得不找家裡貼錢補救,落下個「敗家子」的稱號。只要別人多看他兩眼,他就覺得人家在笑他,更因此患上了抑鬱症,一度想跳樓自殺。

3年後,22歲的蔡衍明觀察到台灣稻米資源過剩,盤算著如果做日本米果生意,應該可以扳回一局。於是,他找到日本三大米果廠之一的岩冢制尋求合作。64歲的楨計作社長連連拒絕,怕小夥子辦事不牢,壞了自己的名聲。

整整兩年,蔡衍明頻頻拜訪楨計作,終於獲得米果製造的技術輸出。此後,愛狗的他將公司取名旺旺,迅速成為台灣米果市場老大。至今,蔡衍明仍將楨計作稱為「旺旺之父」,在總部豎立銅像。

價格戰,你定30塊我標5塊

1992年,35歲的蔡衍明生意已經相當成功,但台灣市場局限性太大,「不夠刺激」櫻碼鏈,他把脊孫目光投向了大陸。因投資額僅在千萬級別,他沒選沿海,而是成為湖南首家台企,因而享受不少優惠政策。

投產後,蔡衍明參加鄭州糖酒會,收到了300多份訂單,過後卻沒有經銷商來交錢提貨。第一炮沒有打響,眼看食品就要過保質期,情急之下,蔡衍明決定將產品分送給上海、南京、長沙、廣州等地的學生試吃,結果孩子們愛不釋手。

蔡衍明抓住時機狂投廣告,「你旺我旺大家旺」的台詞很快路人皆知,可愛的旺仔貼畫更是隨處可見。最終,投產當年他創收2.5億人民幣。

1994年後,兩百多家食品廠加入「米果大戰」,其中就有同樣來自台灣的康師傅。激烈的競爭使米果價格由最初的1公斤50元降至30元。

面對危機,蔡衍明推出四個副品牌的低價米果,並一口氣將自家產品驟降到1公斤5元,狠辣令人咂舌。他說,「除根之後,才好做」。

為了降低成本,他拚命擴大生產規模。「一下子要蓋很多工廠,我們又沒有那麼多錢。我就給各縣政府寫信說要投資,條件是政府出資蓋好廠房出租給我。」

正值招商引資熱潮,蔡衍明發了1000多封信,收到不少回應。此後,他又掀起幾番價格戰,將競爭對手殺得所剩無幾,米果老大的地位再無人撼動。

兩上市,200天「光速」撤新登港

1996年,蔡衍明決定將旺旺掛牌上市。當時在台灣申請上市的程序非常復雜,而新加坡政府又正大力吸納中國企業去當地交易所上市,於是蔡衍明舍近求遠,選擇在新加坡掛牌。但新加坡股市交投不夠活躍,自從旺旺上市後表現一直平淡,雖然每年凈利率達16%,卻只有15倍的市盈率。而同年在香港上市的康師傅市盈率一度達40倍。

在投行的建議下,蔡衍明決定轉投港交所。不過,精打細算的他不甘心讓投行與私募狂分利潤,他做了一個相當江湖氣的決定,用自己的團隊替代專業私募。

2007年5月28日,他以私人名義向12家銀行財團聯貸8.5億美元,用於收購新加坡上市的中國旺旺26.35%流通股股份,以完成私有化,轉投H股。這一做法無疑極其冒險,因為他要頂著每天高達15萬美元的貸款利息,時間越久,對他越不利。

這一回,蔡衍明不僅讓外界體驗到他的決策之大膽,還看到其行動之迅速。從撤離新加坡,到登陸港交所,前後只用200天,旺旺的市值則從35億美元提至51億美元。

同時,他還完成了公司的重組,把核心業務食品飲料業務單獨剝離在港上市,旗下醫院、酒店、房地產等業務則分拆至新成立的「神旺控股」公司中,作為家族私有,成為業界公認的近些年來亞洲規模最大、杠桿比率最高的巨額融資經典。

惹爭議,變身媒體大亨被痛罵

2008年11月之前,在普通台灣民眾心中,蔡衍明還是個台商英雄——事業有著大企業的規模,卻又如同本土小台商一樣具有親切的鄉土氣息,但這一切從他變為台灣媒體大亨開始轉變。

近四年來,他收購中時、辦了《旺報》、投資了亞洲電視,買了中嘉系統台,現在更要買壹傳媒。

在他的指揮下,搖搖欲墜的中時集團轉虧為盈,原本各自為政的旗下媒體,也透過整合發揮了極大的聯合作戰能力。但譽之所至,謗亦隨之,甚至比正面評價來得更加暴烈。

當上媒體老闆後,蔡衍明鬥志昂然,只要誰批評了他,旗下媒體便會炮口齊開,轟個體無完膚。學者黃國昌反對中嘉系統台被並購,結果黃因在抗議現場亂丟煙蒂遭中時與中天等媒體大篇幅炮轟,被人戲稱為「大炮打小鳥」。

他在一整年的許多言論,對於不同意見者充滿鬥志的回擊,一連串的媒體並購動作,與壹傳媒爆發媒體對戰的「狗咬狗」,每一件都引起台灣巨大的反應。「我本想做學生、年輕一代的偶像,沒想到居然成為學生們嘔吐的對象。」蔡衍明曾傷心地對媒體表示。

但就算千夫所指,蔡衍明也不會輕言放棄。他說自己的性格受他少時愛犬黑皮的影響:「它的精神啟發了我。」他說,「黑皮精神」就是「很自信,也很敢斗」,再大的狗面前,都要迎向前去硬拼,戰鬥力十足。

7個女人9個伢?命令孩子不讀大學

蔡衍明對家庭狀況一向低調,20歲經人介紹下結婚,生下長子紹中、長女紹雲之後23歲離婚,再也沒有踏入婚姻。

外界傳言,他至少有7個女人,共生了9個孩子。相比於事業上的成就,私底下的蔡衍明總說自己更得意能「搞定家庭」。蔡家從來沒有曝出「豪門恩怨」,也未曾被媒體拍到過什麼家族照片,這在狗仔橫行的台灣簡直就是個奇跡。他坦言,不管是否登記過,只要是他的女人生的孩子,一概都認。

由於自己高中都沒讀完就進入社會並取得成功,蔡衍明立下一條家規:孩子年滿18歲便不再升學,直接進入企業學習經營。這在台灣是絕無僅有的`例子。

對於念書,他有獨到的哲學,首先,他是「務實主義」者,他認為「街頭一年,更勝讀書三年」,而小孩跟在他身邊學習經營管理肯定勝過念什麼商學院。其次,他認為必須給小孩一定的缺憾,他們才能「確實地認識自己」,才不會自滿。

蔡衍明認為:「學歷高的人定性不夠,都不夠了解自己,要求的待遇比別人高,卻不懂得要求自己;反而是學歷低的人,比較有耐心,知道自己的不足,工作起來比學歷高的人更努力。」

管理偏集權制,有點像宗慶後

一名業內人士表示,蔡衍明「有點像宗慶後」。一個靠一包一包賣米果,以500億元身家成為「2012胡潤外來首富」;一個靠一瓶一瓶賣飲料,以105億美元成為2012年中國內地首富。

表面看來,這兩個人有相似的特點,都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創業進入傳統食品快消行業,創始人穩定在位管理時間都超過20年以上,同樣是農村包圍城市的營銷策略,擅長渠道運作,都在金融危機後其實業家價值方得以體現,一方面都極其低調內斂,但另一方面霸道而充滿野心,管理風格更偏向集權制。

旺旺雖然取得不凡的成績,但並非全身浸在陽光之中。從1992年進入大陸以來,旺旺至今仍未建立自己強有力的銷售網路,隨著食品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這一軟肋帶來的劣勢或成為旺旺致命的弱點。「不要讓他們太完美,要有點殘缺,讓他們有機會多學習。」或許對於曾如此教育孩子的蔡衍明而言,旺旺發展上的「留白」也是他的一個妙招。

旺旺集團創始人蔡衍明創業故事 篇2

談起「別人家的孩子」,大家首先肯定想到的是學霸之類的正面例子,然而有這樣一個人,「天胡」開局卻成為了反面教材,變成了另類的「別人家的孩子」。19歲是大多數青少年懵懂的時刻,此時大多數孩子仍在學校讀書。

在一個本該讀書上學充實自己的年紀里,他拒絕上學,執意輟學回家,然後繼承家業。19歲敗光父親給的食品廠,損失高達1億元。

因為大受打擊一度患有抑鬱症,振作以後的他一舉創立國民級別品牌——「旺旺」。眾多頭銜集為一身的他就是蔡衍明,本期商將錦囊就帶大家看一看這位「富n代」究竟是如何創造屬於自己的一本生意經。

蔡衍明,1957年12月出生於中國台灣的一個富商家庭,家中基業頗豐。據他本人自述,在他小時候,家裡爺爺輩已經很富裕了,父親也從商,自己已經不知道是富幾代了。

而蔡衍明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又是老來得子,十分受到父親的喜愛,幾乎到了百依百順的地步。蔡衍明從小就不喜歡讀書,勉勉強強讀到了18歲成年。比起讀書他更喜歡做一些讓他輕松的事情,對於他而言,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盡管每次上學之前,很多小夥伴會在他家樓下等他,但是他知道那是因為父親給的零花錢多,自己出手也大方,所以才會有這么一眾「追隨者」。蔡衍明年紀不大,情商很高,對於人情世故看得很透徹。

當時他最喜歡看電影,每次翹課從學校里跑出來後,他就會跑去自己家裡開的電影院里看電影。比起課堂上的知識,蔡衍明覺得電影能夠教會他更多的東西。因為實在不喜歡讀書,他在18歲就輟學了。

在一部電影里,他看到別人創業的故事,給予了青年時期的蔡衍明很大的心靈震撼,他不禁幻想如果自己創業是否也能像電影里的主人公一樣大獲成功呢?這時蔡衍明第一次萌生出了要開辟一番事業的想法。

正好這段時間,蔡衍明的父親在別人手裡收購了一個名叫宜蘭食品的食品廠,由於自己沒有時間管理,此時的蔡衍明主動向父親說明想要去管理這家食品廠。

蔡衍明的父親知道他最喜愛的小兒子有這個想法以後很高興,讓蔡衍明擔任了食品廠的總經理。

這個時候的蔡衍明才19歲,他還不知道,自己以後要走的路比電影里的難得多。雖然從來沒有接觸過做生意,但是他特別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夠和父輩一樣闖出名堂來。而蔡衍明也確實有自己獨到的眼光。

當時的台灣食品工廠大多都是日本的代工廠,一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二勞動力廉價,因為台灣這樣的食品加工廠到處都是,一旦客戶壓價,幾乎沒有招架的辦法,工廠利潤無法保證,工人的工資也偏低,一直給別人做代工廠不利於持續的發展。

所以蔡衍明才會想到開辟一條屬於自己工廠的路,創造一個全新的屬於自己的品牌。因為當時台灣有一款特別火的日本魷魚絲。

本身台灣漁業資源豐富,蔡衍明便決定藉助當地的資源,做一款魷魚絲,與這款日本魷魚絲相抗衡。蔡衍明幾乎把整個廠子所有的資源都傾注在了這款魷魚絲裡面。

很可惜,蔡衍明的第一次投資並沒有取得一個很好的成績,出於各種因素,蔡衍明的「浪味魷魚絲」,沒有達到蔡衍明預想的效果,市場反響平平。

蔡衍明多次調整策略無果,一年以後,宜蘭食品廠宣告破產,蔡衍明欠下了高達1億多的外債。這些外債最後還是家裡出資給他填窟窿。

人生路上一帆風順的蔡衍明遭受到這樣巨大的打擊,一時間陷入了困境。外界對於他的評價也以負面居多,甚至有的親戚朋友還說他是個「敗家子」,流言和非議讓蔡衍明深陷在這次創業失敗的經歷里無法自拔。

第一次創業慘遭失敗,負債1個多億,這抹掉了蔡衍明所有的信心。整整兩年多的時間,蔡衍明一直呆在家裡不敢出門,也不願意見人,變得沉默寡言。一度患有抑鬱症,想要跳樓自殺,結束生命。

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帶領他從黑暗中走出來的不是別人,而是一條寵物狗。這條寵物狗的名字叫黑皮,從蔡衍明七歲的時候就在他身邊里,可以說是一起長大的。

黑皮體型並不算大,但當它被大狗欺負時,並不害怕,不管對方怎樣,他都要咬回去。

就連被大狗咬進醫院里,黑皮也絕不放棄,它充滿著鬥志。蔡衍明被黑皮的這種斗爭精神打動了。他重新振作起來,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出一番事業,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第二次創業的蔡衍明沒有再像之前那樣,說風就是雨,他變得沉穩起來。越發腳踏實地,每天早出晚歸去市場做調研。不論大、小市場都留下了蔡衍明的足跡,最終他決定做米果加工,也就是後來得「旺旺」。

為了獲取最先進的技術,蔡衍明去日本找到了三大米果廠家之一的岩冢制,因為當時岩冢制的社長並不同意,於是蔡衍明在此後的兩年時間里每月去一次日本,每周給社長寫一封親筆信。終於在兩年以後,岩冢制的社長將這門技術傳授給了蔡衍明。

這次蔡衍明為品牌取了一個名字,叫「旺旺」。

他主打本土零食的概念,將原本日本的米果產品技術加以改良,做出更符合國人口味的食品。就這樣,蔡衍明帶領品牌「旺旺」,逐漸佔領了中國台灣市場,曾經的市場份額還一度高達95%。

1992年,蔡衍明35歲那年,他決定進軍內地,在湖南投資辦廠。當時很多人不理解他,覺得只有廣東和福建才真正適合企業發展。

而蔡衍明其實已經謀劃好了未來,因為湖南稻米資源豐富,還有眾多廉價勞動力。既有原材料又有人力,何樂而不為呢?不僅如此,他還走在時代前沿,用電視廣告的方式宣傳自己的產品,做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

「旺旺」品牌作為一個時代特有的標志,從無到有,再到成為第一個進入中國大陸的台灣食品企業,其商業價值更是一路高歌猛進,2016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蔡衍明以646億身家蟬聯中國台灣首富。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從蔡衍明的人生經歷里我們看到他跌倒又站起來,不斷進取,才獲得了如今的成就。

從虧損1億多成為別人眼裡的「敗家子」,再到2013年時成為台灣首富,蔡衍明從來不害怕受挫與失敗,從不放棄。

如果他失敗之後,就此一蹶不振,或者選擇輕生,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國民品牌「旺旺」,如果沒有他對於產品品質的堅持,也不會有後來的成功。

就算他曾經失敗過,蔡衍明也沒有因此選擇放棄,從此停滯不前。哪怕希望渺茫,他也要奮力一搏。即使經歷過無數次失敗,他仍然保持著堅持不懈的精神,不斷尋求新的商機,不斷探索,最後成為台灣首富……

;

5. 旺旺集團的歷史介紹

旺旺集團的起源可追溯到位於台灣宜蘭縣羅東鎮的宜蘭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1962年,從事罐頭食品的代工與外銷,但當時為蔡衍明父親蔡阿仕的朋友所經營。1976年經營權由蔡阿仕接手,年僅20歲而且學歷只有國中畢業的蔡衍明自告奮勇參與公司的營運,隔年(1977年)蔡衍明即以總經理身份接掌經營權。然而缺乏經驗與能力的蔡衍明不久便遇上大虧損,該公司推出的「浪味魷魚絲」造成公司慘賠新台幣1億元以上。1979年開始藉由自創品牌「旺仔」重新開拓台灣市場。之後因看好日本米果有厚利可圖,而找上日本米果大廠岩琢制果代工,後來取得岩冢技術授權並推出「旺旺仙貝」獲得極大的成功,廣告宣傳有效結合了台灣的民俗祭拜習慣,在台灣的市場佔有率一度高達95%,迫使老牌食品大廠統一與義美相繼退出競爭。1983年,商標定名為「旺旺」。
藉由與民間信仰結合的行銷手法,旺旺陸續推出的新產品如「浪味仙」、「雪の月」、「旺仔小饅頭」等皆有不錯的成績。蔡衍明於是計劃將版圖向台灣以外地區擴張,尤其是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大陸。1989年便在中國注冊了「旺旺」商標,為第一個在大陸注冊商標的台灣廠商。1992年蔡衍明舍棄競爭日趨激烈的大陸沿海省份,到湖南長沙設廠,成為湖南省第一家外資廠商,開始了旺旺在大陸的米果生意。由於旺旺是中國大陸第一家米果廠商,豐厚的利潤吸引了大批廠商跟進,造成毛利一路下滑;於是旺旺以擴大經濟規模的策略應戰,一方面極力壓低成本,一方面以低價逼退跟進者,最後不但穩住了戰局,也以高達85%的市場佔有率稱霸大陸。
1996年,旺旺曾以旺旺控股公司名義,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但因交投反應不好,結果蔡衍明在2007年決定把公司私有化,撤回在新加坡的上市地位。
2007年,台灣發生力霸集團金融事件(力霸案),旺旺陸續開始購入該集團旗下公司的股份;以增資的方式入股力霸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友聯產物保險,並更名為旺旺友聯產物保險。另外亦希望以30億元取得東森電視40.32%股權,成為最大股東,但可惜終失敗。
2008年,旺旺再以「中國旺旺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151)名義,轉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當時每股招股價為$3港元。
2009年,旺旺集團跨足媒體產業,買下經營面臨巨額虧損、擁有中國時報、工商時報、中國電視公司、中天電視等多家媒體的中國時報系,由於電子媒體經營權易手需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審核,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雖然通過兩家電子媒體的董監變更案,但核准處分中包含要求董、監不得重復、設置獨立董事、獨立攝影棚等七項附款,引發違反依法行政的爭議,面對此一爭議旺旺集團強烈不滿並動用媒體反擊。所謂客觀公正的民間團體如財團法人媒體觀察基金會,媒體改革學社表示如旺旺不讓此案回歸公共領域進行理性討論,將呼籲大家拒絕三中。旺旺集團遂在中國時報頭版以半版廣登報要求曾經污衊批評該案之人道歉,否則將採取法律行動。截至2009年6月14日,共有四名學者跟記者收到存證信函。極少數部份部落客認為旺旺集團作為民營媒體卻以法律恫嚇方式打壓公共言論自由,發起「我也要旺旺的存證信函」 活動串連。

6. 旺旺集團為什麼不上市

上市了。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2008年就已上市。中國旺旺集團以食品飲料業務的控股公司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旺旺正在不斷拓展業檔姿務版圖,開拓東南亞市場,追求更加行巧絕多元化的產業合作。旺旺集團以「寬州緣、自信、大團結」的經營理念經營各項事業,立志成為「綜合消費食品王國」,並向著「中國第一、世界第一」的目標邁進。

7. 旺旺股票代碼是多少

0151。HK集團成立於1962年,前身為宜蘭食品工業有限公司。 1983年,旺旺創立了該品牌,並於90年代初到大陸投資設廠。 經過多年的發展,旺旺的足跡已遍及亞洲、非洲、北美、中南美洲、大洋洲、歐洲等61個國家和地區。2008年,旺旺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151.HK)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成為旗下餐飲業務的控股公司。旺旺不斷拓展業務領域,開拓東南亞市場,尋求更多元化的產業合作。想要集團以「領先、自信、團結」的經營理念管理各項事業,立志成為「綜合性消費食品王國」,並朝著「中國第一、世界第一」的目標邁進。 拓展資料: 組建集團公司的優勢 更大的企業資產涉及更廣泛的領域。 企業的實力會很強等等。 組建集團公司的不足 它涉及到很多你不了解的行業,而且風險很仔遲判高。企業管理中存在許多問題。 集團化經營即多元化經營,又分為相關多元化和非相關多元化。 單一操作:相關度最高,多樣化程度最低。關聯多元化:中等關聯度,中等分散度。非相關多元化:低相關,高多元化。 相關多元化意味著它們有共同之處,可以相互借用資源。例如,寶潔公司的子公司包括洗滌劑、洗滌劑產品和尿布。可以利用寶潔旦跡的渠道資源(渠道議價能力、渠道鋪設)、廣告資源(統一廣告策劃等)、人力資源(同一日化營銷人員)。 集團公司是指以資本為主要紐帶,以母子公司為主體,以集團章程為共同行為准則,由母公司、子公司、股份公司及其他成員組成的企業法人協會。 根據母公司管理集中化和分權化的程度,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集中管理系統 集中管理制度,是指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集中在母公司統一指揮下,子公司的供應、生產、銷售、人員、貨物、內容均由母公司統管、統管、統一核算、垂直領導、各單位在財務上獨立,在管理上沒有自主權,在母公司設立職能部門,協助總經理管理各子公司的業務。 實施本管理系統的優點有: 有利於全集團人員、資金、物資的統一分配和調度,可以集中各種力量,最大限度地做好集團的重點項目; 更好地確保附屬機構落實各項指引和政策;可以提高集團的整體競爭力; 有利於提高群體的決策能力和速度; 有利於培養集團員工的集體主義和整體觀念。 這種管理系統的缺點是: 不利於調動子公司經營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容易形成下屬聽從上級安排,影響員工責任感的發揮;集團管理機制僵化,規章過多,影念改響企業活動的有效性; 在分配上,很容易吃「大鍋」,搞「平均主義」。

8. 恆生指數50隻股票名單

這50隻成份股包括工商、金融、房地產、公用事業四大類。如果想成為恆生指數成份股,必須以主力版和香港為首發上市地。如果是國有股,還可以滿足以下其中:
H股公司的股本作為全國性企業股票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
H股公司需要完成股權股權分置改革,沒有非流通股;
新上市的H股公司無未上市股本;
必須在聯交所上市的全部普通股的前90%上市,除去H股。市值指過去一年的平均值;或者必須是在聯交所上市的全部普通股的前90%上市,除去H股。成交是指近兩年成交總分為八個季度進行各考核);或者必須在聯交所上市至少兩年或上市時間不到兩年的大型股票被列入恆生指數。
恆生指數將增加百威亞太(1876)、安踏體育(2020)、美團(3690),排除太古A(0019),從而將恆生指數成份股數量從50隻增加到52隻。
在國有企業指數上,他們將加入阿里健康(0241)、翰森制葯(3692)和中國(6186)、中國海外(0688)、【中芯國際(688981)、股吧】(0981)、海底撈(6862)、京東集團(9618)和網易(9999)。同時排除復星國際(0656)、中國電信(0728)、中國旺旺(0151)、中國太平保險(0966)、中信銀行(0998)、中國神華能源(1088)、中國民生銀行(1988),並維
恆生指數成份股的選擇原則如下。
(1)根據市值的規模,必須是在聯交所上市的普通股中占總市值90%的上市。股票市值指過去12個月的平均值。
(2)根據成交的規模,必須是在聯交所上市的所有普通股中占成交90%的上市。股票成交指的是過去24個月的成交總股票。
(3)必須在聯交所上市24個月以上。
根據上述標准選擇合格股票後,最終根據以下標准選擇樣本股票:
(1)公司的市值和成交排名
(2)恆生指數中四個分項指數的比重應大致反映市場情況。
(3)公司在香港有龐大的業務
(4)公司的財務狀況。

9. 咖啡上市公司有哪些

咖啡上市公司有旺旺、美樂家、藍岸、喜摩氏、星巴克咖啡、雀巢等。咖啡上市的公司並不多,隨著咖啡市場的逐漸成熟,市場進入整合期,增長速度有所下降。

咖啡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和可可、茶同為流行於世界物尺的飲品,咖啡是西方文化的象徵之一。按照消費方式的不同,咖啡可以分為速溶咖啡、現磨咖啡、即飲咖啡。速溶咖啡的市場佔比很高,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速溶咖啡霸佔了中國咖啡市場。現磨段螞昌咖啡占據咖啡市場的第二名,第三名是即飲咖啡。在速握扒溶咖啡市場中,外資品牌的國產產品處於壟斷地位。雀巢咖啡就占據咖啡市場超過80%的份額。

國內的咖啡品牌知名度還有待提高,在產品價格和銷售規模上難以和外資品牌直接競爭。旺旺曾以旺旺控股公司的名義,於1996年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2008年,旺旺以中國旺旺控股有限公司的名義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但是,人們對旺旺生產的產品,還停留在旺旺大禮包、旺仔牛奶等產品印象中,對於旺旺生產的咖啡缺卻知之甚少。

微信代辦的信用卡需要去銀行認證嗎?

10. A股哪些上市公司種咖啡豆

A股上市公司種咖啡豆的有羅牛山股票咖啡概念。羅牛山擁有大片適合種植咖啡的土地,海口力神咖啡有限公司的羅牛山參股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也是目前知道的一家A股上市公司種植咖啡豆的。
普及概念:
A股,即人民幣普通股,是由中國境內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從2013年4月1日起,境內、港、澳、台居民可開立A股賬戶)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a股上市公司,簡單地說就是發行人民幣普通股的上市公司。截止目前A股上市公司:
深圳A股:1052家上市公司深圳創業板:
120家上市公司上海A股:
863家上市公司合計滬深A股
共計有2035家上市公司
延伸知識:
咖啡上市公司有旺旺、美樂家、藍岸、喜摩氏、星巴克咖啡、雀巢等。咖啡上市的公司並不多,隨著咖啡市場的逐漸成熟,市場進入整合期,增長速度有所下降。咖啡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和可可、茶同為流行於世界的飲品,咖啡是西方文化的象徵之一。按照消費方式的不同,咖啡可以分為速溶咖啡、現磨咖啡、即飲咖啡。速溶咖啡的市場佔比很高,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速溶咖啡霸佔了中國咖啡市場。現磨咖啡占據咖啡市場的第二名,第三名是即飲咖啡。在速溶咖啡市場中,外資品牌的國產產品處於壟斷地位。雀巢咖啡就占據咖啡市場超過80%的份額。國內的咖啡品牌知名度還有待提高,在產品價格和銷售規模上難以和外資品牌直接競爭。旺旺曾以旺旺控股公司的名義,於1996年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2008年,旺旺以中國旺旺控股有限公司的名義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但是,人們對旺旺生產的產品,還停留在旺旺大禮包、旺仔牛奶等產品印象中,對於旺旺生產的咖啡缺卻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