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創業板低位的龍頭股都有哪些
以下是一些目前創業板低位的備早龍頭股:
1. 深南電路(002916.SZ)
2. 中國長城(000066.SZ)
3. 比亞迪(002594.SZ)
4. 大族激光(002008.SZ)
5. 信維通信(300136.SZ)
6. 銀億股份(000981.SZ)
7. 吉比特(603444.SH)
8. 萬集科技(300552.SZ)
9. 飛天誠信(300386.SZ)
10. 富祥葯業(300497.SZ)
需要注意的是,股票市場風險較高,投資需謹慎。以上只喊帶是一些可能的選擇,不構成投資建議,請投資者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和風險評估後做出決仿滲雀策。
『貳』 創業板重組松綁利好什麼股票
創業板重組松綁利好股票,江龍船庭,華信新材,吉峰農機。
『叄』 在創業板中有哪些股票值得價值投資呢
關注九洲電氣300040, 東方電熱300217,神州泰岳300002,都是質地很好,值得長期價值投資的好公司,好股票,可以低吸長線持有
『肆』 創業板注冊制時哪些股票長的好
創業板注冊制利好哪些股票?以下名單供參考,下文就隨藍貓君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1、華媒控股:該上市公司參股或控股公司有104家,其中合並報表的有94家。
2、皖新傳媒:安徽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文化傳媒企業,參股或控股公司有68家,其中合並報表的有61家。
3、蘇州固鍀:主營業務為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封測,參股或控股公司有13家,其中合並報表的有16家,2019年8月顯示,其控股子公司蘇州晶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凈利潤為4162.79萬。
4、龍蟠科技:主營業務為車用環保精細化學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參股或控股公司有11家,其中合並報表的有10家。2019年8月顯示,其子公司江蘇可蘭素汽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瑞利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著不錯的利潤。
5、賽升葯業:主要從事生物生化葯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參股或控股公司有8家,其中合並報表的有2家。
6、哈高科:主營業務有房地產業務、物業管理、防水卷材業務、大豆深加工業務、制葯業務、證券等金融服務業務。其參股或控股公司有17家,其中合並報表的有15家。
以上就是藍貓君帶來的觀點,數據及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伍』 創業板出台對哪些股票是利好
對大盤股顯然無關利好,創投板主要是看公司投資方向,不好細說,請打開創投板塊仔細分析一下,如「大眾公用」(上海股)、「長源電力」(國資委)、「錢江生化」(浙江海寧國資委)。
『陸』 創業板的好股票有哪些
創投
創業板已經籌備了8年之久,目前政策力挺,2008年3-6月間掛牌,由於創業板的推出,必然引起相關創投類概念股投資股權大幅度增值的預期,其直接影響創投類股的真實投資價值,帶動創投類股的資產價值重估。由於考慮到國資證券化及維護創業板穩健發展的需要,初期創業板規模的擴大可能較為緩慢,直接決定部分創投概念股的股權增值預期可能落空;同時,創業板推出也將帶動中小板的高科技成長股受到市場追捧。我們建議關注參股創投公司股權比例較大的個股:大眾公用、錢江水利、力合股份、紫光股份、綜藝股份、武鋼股份、華工科技等。
http://hi..com/%D7%D4%BF%BC%D1%A7%D7%D3/blog/item/c4b091fa01d1861aa8d31180.html
『柒』 創業板注冊制什麼板塊上漲
創業板注冊制是中國證監會推出的一種新的股票上市制度,它以創新、快速、靈侍鋒謹活為特點,旨在為創新型企老基業提供融資渠道,支持創新創業。因此,創業板上漲的板塊主要是創新企業和創新產業,如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基則術、生物醫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等。這些行業的企業具有較高的成長性,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從而使得創業板上漲。此外,創業板的上漲也受到政策的支持,如政府的財政投資、金融政策的支持等,都能夠對創業板上漲產生積極的影響。
『捌』 創業板股票績優股有哪些
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均為創業板股票一般以300開頭。而在創業板上市的股票,股本市值越大,則在創業板的權重越大。在創業板上市的股票權重越大,越能影響創業板走勢。
南風股份:國內核電HVAC市場龍頭企業
漢威電子:國內氣體感測器領先企業
鼎漢技術:國內軌道交通電源系統龍頭企業
華測檢測:國內民營第三方檢測的龍頭企業
億緯鋰能:中國最大、世界第五鋰亞電池供應商
愛爾眼科:民營眼科醫院連鎖企業
北陸葯業:國內醫葯對比劑行業領跑者
網宿科技:國內領先的互聯網解決方案供應商
中元華電:國內電力二次設備子行業領先者
硅寶科技:國內有機硅新材料下游龍頭企業
吉峰農機:國內農機連鎖銷售龍頭企業
機器人: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先驅
紅日葯業:血必凈注射液等產品壟斷細分市場
華誼兄弟:國內電影行業龍頭企業
陽普醫療:國內真空采血系統行業龍頭企業
寶通帶業:國內耐高溫輸送帶市場領導者
金龍機電:國內最大的超小型微特電機生產商
新宙邦:國內電子化學品生產龍頭企業
『玖』 誰能講清楚創業板注冊制,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
證券發行注冊制是指證券發行申請人依法將與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和資料公開,製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機構審查,主管機構只負責審查發行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和資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的一種制度。
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對一些業績較好的個股來說,會推動股價上漲,是利好,而對於一些業績較差的個股來說,可能會出現大跌的情況,是一種利空,這樣更貼合市場的優勝劣汰的制度。同時,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會刺激投資者炒作創業板,在短期內來說,是一種利空。
總的來說,投資者在面對注冊制時,盡量選擇業績較好,發展潛力較好,符合價值投資的個股。有反對注冊制觀點稱,如果實行注冊制將導致兩種不良後果:一是放開供給後股票供大於求的狀況將越演越烈,造成市場價格崩潰;二是放鬆審查後造假上市的情況將比比皆是,創業板將成為一個劣質企業遍地的市場。其實這些觀點都是片面的、主觀的。
實際上,有關於這個問題,需要辯證的去看,首先,就短期來說,創業板注冊制的落地,還真算不上大利好,因為,早在去年創業板的注冊制就被提上了議題,當時就提到了要復制科創板模式,這一次的會議更多的是起到了拍板定調的作用。
但是,從長期角度來看,創業板注冊制的實施,卻有望對A股的生態環境起到根本性的改變,因為,借鑒科創板運行半年的經驗,其實可以發現,越是優質的企業在注冊制,在寬漲跌幅的市場規則下,就越有優勢,越容易得到資金的抱團,而質地一般沒有太多優勢的個股,則完全相反。所以,嚴格意義上,創業板注冊制的實施,真正利好的是優質企業,而對問題股、垃圾股則屬於不可逆轉的利空。
所以說創業板注冊制的實施,降低了殼資源的價值,IPO更簡單,更快捷了,來合法搶錢的也就多了。垃圾企業流動性的缺失,會使很多公司慢慢的被淘汰,仙股也會遍地都是,有利於個股期權。 所以說注冊制應該是垃圾股的地域,優質股的天堂。
1、盡管創業板下午受到主板跳水的拖累,全天收出了一根長上影的綠十字假陰線,但也無法否認資金對創業板新制度的認可。注冊制是A股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經過在科創板實行了近1年時間,在發行制度、交易制度方面的經驗積累已經足夠成熟了,所以這次基本上全盤照搬到了創業板。而創業板此番實施注冊制實際上肩負著進一步擴大注冊制實行范圍,為主板積累經驗,同時 探索 與科創板錯位發展,完善A股交易制度等方面的使命。創業板注冊制的實施,將進一步改變A股的投資風格。
2、想要搞清楚創業板注冊制的實施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首先要弄出注冊制和現行的核准制之間的區別,其實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上市硬條件有所放寬(中性偏利空);二是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大利好);三是市場化的發型承銷機制(大利好);四是強化中介機構責任(中性偏利好);五是健全配套設施(利好)。所以綜合看來創業板注冊制是一個很大的利好,而且今天早盤市場也的確是這樣走的。但是下午隨著主板的跳水,創業板也有所回落。
3、創業板制度改革利好不錯,但是並非利好所有的創業板股票,未來績優的股票會越來越得到資金的追捧,而業績差的股票則逐漸無人問津,價值投資的理念將還會越來越有市場。
因此,對創業板整體來說是利好,對業績好的公司是大利好,對業績差的公司長期是利空。
2020年6月12日晚,深交所正式公布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相關制度,意味著預熱了很長時間的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正式問世。
深交所從6月15日周一起,便可以 受理創業板在審企業的IPO、再融資、並購重組申請 。
歐美已經早就開始實行注冊制了,現在創業板實行注冊制也是適應時代的發展。
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之後,創業板的結構會更加完善,但是短期之內會有所震盪 。
接下來看下具體的一些變化:
新股票上市後五個交易日之內不設置漲跌幅;在五個交易日之後,盤中的漲跌幅限制從現在的10%調增至20%。
這樣的話, 振幅就擴大了一倍。可能會出現兩極分化,優質股和垃圾股將呈現「南北極」現象 。
這樣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但是操作空間更大。預計第一家注冊制創業板公司將於8月下旬上市,到時候拭目以待。
上市:
現在實行注冊制之後,深交所審核期限為兩個月,證監會注冊期限為十五個工作日。
退市:
退市觸發條件更多,未來上市公司退市將會更快,ST化率更高,數量更多。具體條件有:
1)連續20個交易日股票收盤價低於面值(1元);2)連續120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量低於200萬股;3)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市值低於3億元;4)連續20個交易日股東人數低於400人。
通過上市和退市的變化,可以發現以後企業上市速度加快,同時退市速度也加快。退市的公司理論來說都是垃圾股(除非惡意做空)。
這樣對於股市來說,之前 藏著掖著的殼公司、垃圾股、仙股就現原形了,只有退市一條路 。慢慢留下的都是優質股。這樣資產利用率和回饋也會越來越高。體現了「 優勝劣汰 」的自然原則。
原則上不支持房地產在創業板上市。以前不受限制的時候,錢基本都流入了房地產,並且錢基本都不會迴流,而是牢牢的綁在了房地產行業中,導致房地產炒的熱火朝天,而實體行業資金缺出現「斷流」現象,至今仍可以看到帶來的弊端。
這回制度改革之後, 有助於使錢流入到真正需要的實體經濟中,尤其是 科技 創新型行業 ,這樣才有助於高 科技 企業的成長。
我個人看來,注冊制利好已經確定地位的龍頭企業,對於一些中低端的企業來說不利,一不小心就ST,甚至告別創業板了。
創業板的注冊制來了。
創業板的注冊制開始執行意味著原有的創業板參與規則有了變化。未來進行創業板股票買賣需要比原來更多的要求:要有2年以上交易經驗;個人投資者在開戶前20個交易日的日均資產不應低於10萬元。可以說創業板注冊制的買賣門檻更高了。
這一消息的出現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呢?這需要辯證的去看待。就短期來說,創業板注冊制的落地,並不能算做大利好。因為創業板的注冊制是去年就被提上了議程的,當時就提提出了復制科創板模式,所以這一次會議更多起到的是蓋棺定論的作用,也就是說當時的消息在此次會議舉行之後兌現了。這樣來看我國A股市場通常是在消息發出的時候是利好消息而在消息兌現之時也是利好出盡之時,所以短期來看這是信息已經兌現了不能成為大利好消息。
然而,從長期角度來看,創業板注冊制的實施卻有望對A股的生態環境帶來變革性的改變。這是因為注冊制本身就是綜合了國外成熟的資本市場先進經驗,同時在科創板已有半年的運行經驗,所以注冊制的實行可能對價值投資的優質企業更有優勢。在寬漲跌幅的市場規則下,越是優質的企業就越有優勢,越容易得到資金進行價值投資的青睞,確實是價值投資發展的一次進步。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兩個問題,一是注冊制是時候參與創業板股票交易的門檻變高了,那麼也就是說證監會為了保障一部分股民的權益,提高了參與門檻,換句話說注冊制的創業板可能會出現更大的波動和存在更大的風險。二是我國借鑒了成熟穩定市場的經驗,但是不同於西方國家的價值投資,我國A股市場不是完全市場影響下的價值投資,所以即便是開放注冊制能否如西方國家一樣還未可知。
總的來說,長期來看注冊制是股票市場價值投資的好消息,但是目前來看還是存在較大的風險在其中,中國股市的注冊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有反對注冊制觀點稱,如果實行注冊制將導致兩種不良後果:一是放開供給後股票供大於求的狀況將越演越烈,造成市場價格崩潰;二是放鬆審查後造假上市的情況將比比皆是,創業板將成為一個劣質企業遍地的市場。其實這些觀點都是片面的、主觀的。
首先反駁第一個觀點:
第一,如創業板實行注冊制後,一年上市的股票數量可能翻幾番,由於數量的增多,導致上市價格必然下調。若平均市盈率由55.85倍下降為30倍與國際接軌的話,則放開後的供給總金額比往年新股改造其實沒有增多多少的。
第二,市場均衡價格的下降不是正好擠掉超募的泡沫,而投資者又有更多的選擇,從中挑選到物美價廉的股票嗎?注冊制使新股價值實現市場化回歸,但這種回歸不是一步到位的暴跌崩潰,而是隨著發行數量的逐步增加而逐步回歸。由於保薦(人)機構和證監會的程序要求和人力物力限制,「堰塞湖」的泄洪只會是組織有序的開閘泄流。
第三,目前市道低迷的主要原因不是供給過量,而是需求方信心的缺失。2010年A股共融資了1058.6億元的天量,上證指數也還在2800點徘徊。創業板三年來圈錢2314億元,創造了735位億萬富豪,高管套現187億元,發行中介狠賺161億元,投資者卻損失了183億元。上市企業融得的錢不是用來提升業績分紅股民,而是拿去賺利息,創業板劫貧濟富成為「創富板」,變成富豪的游樂場,投資者的墳場,散戶信心喪盡紛紛銷戶,股市才會淪落到指數回到十年前的凄涼境況。
其次反駁第二個觀點:
第一,創業板不是主板,創業板是高風險高收益的中小企業融資板塊,在裡面的投資者不是一般的投資者,而是必須有足夠的風險意識、有足夠的真假判別能力的「弄潮兒」,在市場化的注冊制度下再也不能依賴證監會的「政府背書」而盲目買賣股票了。
第二,隨著證監會的審核權的逐步下放,證監會也將放棄「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這個自賦使命,將主要精力放在制度建設和市場秩序的維護上,對造假發行的企業尤其是合謀的保薦(人)機構更是會深入調查,從嚴執法,殺一儆百。
第三,最重要的是,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會自動起作用。注冊制的實施,自然會帶動獨立評估機構的興盛,由評估機構對保薦人和保薦機構進行信用評級;保薦(人)機構為了在發行市場上的完全競爭中取得所保薦股票的價格優勢,也會竭力維持自己的信用和聲譽,精心挑選、保薦、承銷合格的上市企業;而劣質企業要麼靠造假包裝高價上市,發現後被巨額行政處罰和集體訴訟弄得傾家盪產甚至將牢底坐穿;要麼真實上市後無人買賣,淪為「仙股」後退市。
當然是利空羅。上市上公司增多增快,市場股價必然就會被拉低,就象菜市場的青菜,突然增大供應量,而買的人還是這么多人,那麼菜價必然會下跌的,因為,供求已經失衡,價格必然會以下跌來尋找下一個價格支點,同樣注冊制也是一樣,因此,大家近期要控制好倉位,特別是創業板的股票更加要謹慎。
創業板注冊制從長期來講是利好,現階段推出創業板注冊制是 歷史 的必然,隨著中美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和美國對我國核心技術的封鎖逼迫我們走自主研發的道路,先期在科創板試點注冊制就是為創業板注冊制摸索經驗,創業板已經走過了十年的交易,從交易成熟度和體量來講是科創板無法比較的,這一次注冊制發行行業以高 科技 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傳統行業排除在外,上市審核只需要交易所就可以,大大簡化和縮短了時間,使大量優秀企業可以通過資本市場做大做強,培養中國乃至世界一流的企業,為中國經濟向更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創業板注冊制每天漲跌幅擴大到20%必將帶來大量的增量資金使交易更加活躍,對原有優質個股是極大的促進作用,長期能夠使殼資源喪失價值,使大量經營不好企業退市實現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注冊制改革比較為創業板帶來大牛市!
首先,創業板也是,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並設置價格穩定機制,5日之後漲跌幅限制調整為20%,但這個下周一不會實施,而是按照注冊制發行的第一隻股票上市首日的時候才會實施。同時,也將跟蹤指數成份股僅為創業板股票的基金,漲跌幅度調整為20%。這可能是注冊制短期內,給創業板帶來的最大變化,會讓市場更加活躍,加大波動之後,更方便一些企業做相關的資本運作,吸引更多的游資炒作,但同時也增加了市場風險。對於做投資的人是好事,對於投機的人,看似是好事,但結果可能是災難。
其次,創業板再次明確了定位,支持創新企業在創業板上市,並支持於傳統企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的企業,而且還將設置負面清單,並點名,原則上不支持房地產等傳統企業在創業板上市。這就堵死了很多企業的幻想,如果你的企業跟創新不挨邊,那就別想。從這點也能看出,國家對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態度,創業板也好,科創板也罷,就是要全力扶持創新創業。
第三,進一步優化退市制度,將市值退市指標調整為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市值低於3億元;完善財務類退市標准,公司因觸及財務類指標被實施*ST後,下一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保留意見的,也將被終止上市。也就是說,以後創業板,也會有st了,財務不合格就會被打標簽。第二年就要退市。而且連續收盤市值低於3億元,這個大家一定要注意,一般都會關注價格,不太關心市值。
第四,創業板注冊制下發行上市股票自首個交易日起可作為兩融標的,推出轉融通市場化約定申報方式,實現證券公司借入證券當日可供投資者融券賣出,允許戰略投資者出借獲配股份。這就提高了創業板股票的流通效率。還是為了增加活躍度
第五,提高單筆申報數量,限價申報單筆最高申報數量調整至30萬股,市價申報調整至15萬股。也就是說,如果你有足夠多的錢,可以一筆買的更多。
綜合來看,創業板這次注冊制改革,就是要放手一搏,全力支持創新創業,也是感受到了科創板的壓力,所以在跟上交所唱對台戲,搶生意。兩大交易所都明白,未來的資本市場一定是屬於 科技 創新的, 誰能把這塊做好了,誰就能成為最強交易所。之前上交所一直壓制深交所,而深交所把全村人的希望都壓在了創業板上,是不可能允許上交所通過科創板把生意搶走的,所以自打科創板推出後,深交所就在積極的布局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了。他們也十分清楚,之前的創業板做的並不好,否則政策不會動了生二胎的打算,現在老大也要發憤圖強,守住屬於自己生意。
首先,自打創業板注冊制醞釀以來,就利好不斷,並購重組放開,讓這些成長類的企業外延式增長邏輯全都回來了,而且創業板從2018年底到現在已經漲了快一倍了,足以見得大家對於注冊制改革的信心,既然要改革,肯定會讓他更為活躍。指數創新高是早晚的事。
其次,就目前來看,科創板估值明顯還是要高於創業板,其實公司質量差不多,之前大家還有借口,制度不同,所以有估值溢價,那麼如果制度相同了,就在沒有借口了,所以科創板和創業板的估值最後會趨於一致。不是創業板上去,就是科創板下來。
第三,深交所感受到競爭壓力是好事,這次主動請戰,肯定會想方設法把創業板搞好,至少在一段時間內,要讓他紅火起來。試圖力壓科創板,本來中國的 科技 創新主要都在廣東深圳,如果被上海搶走了生意,相信廣東也不答應,所以深交所應該也是肩負重任,至少是全省人民的期望。那怎麼才算搞好呢?肯定是有更高的估值,吸引更優秀的企業。
第四,創業板肯定會進行一輪洗牌,一些傳統企業,將會逐漸退市,以前都指著賣殼,現在注冊制改革了,殼不值錢了,他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所以炒垃圾股的投資者以後必將損失慘重。
第五,未來創業板會呈現兩大特徵,一個是市值會向頭部企業集中,垃圾企業無人問津,另一個是指數上漲,主要由頭部企業帶動
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已經提出了若干年,這次實質性落地的規則,我們認為有以下三個亮點:
(1)明確創業板定位,試行注冊制改革
試點注冊制改革能使得創業板定位更加明確,將為科創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上市通道。一是有利於企業轉型升級,優質企業能在創業板上市融資,鼓勵企業改善經營;二是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可投資企業,投資精選的科創企業,與企業共同成長;三是有利於解決中小市值企業和資本市場的銜接問題,優化資本市場結構,促進資本市場 健康 發展。
(2)放鬆上市條件,放寬漲跌幅
一方面,紅籌企業和特殊股權結構企業滿足適當條件可在創業板上市,此外,未盈利性企業也可以上市。放鬆上市條件,在當前國內外環境變化多端下,中小市值企業急需市場給予生存通道,尤其是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另一方面,放寬相關基金漲跌幅至20%,這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市場活躍度,也有利於市場更好地發揮價格機制功能,從而提高基金的定價效率。
(3)精簡優化再融資、並購重組制度,簡化退市程序
精簡優化再融資、並購重組制度,能加快處理大批科創公司融資需求問題,企業結構改革問題,提升市場運行效率同時提高企業經營運轉效率。從而讓更多優質的科創企業能專攻自身領域發展,資本市場能為其提供更好的投融銜接平台。簡化退市程序,有利於更好地發揮市場化功能,讓市場來定價企業,同時也能使得企業形成良性競爭、優勝劣汰,為孕育更優質的企業開通航道。
整體來看,一方面,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對中小市值企業的扶持力度較大,有利於中小市值成長性企業的發展,相對而言利好中證500指數。
另一方面,注冊制試點有助於市場運行效率的提升。在創業板新股上市方面,新股的漲跌幅限制提高至20%,從充分交易的角度來看,市場能夠更好地對股票進行合理地定價,從而引導資金回歸理性投資,易於形成長期價值投資。
因此,從資金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資金沉澱時間越久,股票的短期大幅波動就少,炒作機會的減少有利於促進短線資金轉為長線資金,有利於股票市場的穩定發展。
以個人20多年的投資經歷,創業板注冊制,對價值投資者是大利好,對投機炒作者是利空。注冊制,新股上市定位更合理,並不像以前連續一字板飢餓營銷,嚴重透支未來上市空間。但注冊制對上市財務要求低,許多垃圾股會不斷邊緣化被拋棄。一定要價值投資,不能一味沉迷於投機炒作。
注冊制帶來的主要變化有:1、注冊制會加快IPO的速度和數量,市場擴容加快。以往逢新必炒,中新必賺的A股奇觀將不復存在,腦殘打新也將逐步成為 歷史 。2、退市政策更明確了,股票上市不再稀缺,因此殼資源的價格大大降低。3、買入題材股和績差股風險加大,A股港股化的趨勢加快,高價股和「仙股」兩極分化。有利於引導市場進行價值投資,出現雖市場成交量減少,但市場確走出慢牛的情形。
該來的總要來,以前市場害怕注冊制,今年疫情下,注冊制將順利落地。普通投資者要知道,管理層實施新政,在目前市場總體低估情況下,一定是想更好地呵護市場。讓我們擁抱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