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龐大集團股票索賠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龐大集團股票索賠

發布時間: 2023-04-28 19:19:48

Ⅰ 龐大集團為什麼遭處罰

證監會對於龐大集團(601259.SH)涉嫌信批違法的調查終於落地。5月16日晚間,公司及相關當事人收到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龐大集團涉嫌信批違法一案已由證監會調查完畢,證監會依法決定對龐大集團給予警告,並處60萬元罰款;對龐慶華給予警告,並處以90萬元罰款;對相關當事人武成、劉中英給予警告並分別處罰款30萬元、15萬元。

龐大集團自2011年上市以來一直風波不斷,主業持續低迷。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龐大集團上市7年來,僅2013年扣非凈利為正。為提振業績,緩解資金壓力,龐大集團除了不斷融資之外,一年內兩次出售旗下4S店資產「粉飾」業績。

與此同時,龐大集團實控人繼去年5月減持1.07億股公司股份後,目前已質押99.98%所持股份,而公司高管也在進行輪番減持。

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等

據了解,相關當事人涉嫌違法的事實主要包括龐慶華、龐大集團未如實披露權益變動情況,龐大集團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龐大集團未披露自身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調查等三個方面。

具體來看,截至2014年底,龐慶華為龐大集團第一大股東,包頭信達民企業策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達民公司」)為龐大集團第二大股東,二者是一致行動人。

根據相關規定,龐大集團對其被調查的情況應當予以披露,但龐大集團並未按照上述規定履行相應的信息披露義務。

一年內兩次賣店「粉飾」業績

公開資料顯示,龐大集團主營汽車銷售服務,2011年上市。然而上市第二年,龐大集團巨虧8.25億,令人咋舌。

此後,龐大集團盡管業績有所回升,但扣非後凈利仍不容樂觀。2013年至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639.85億、603.15億、563.75億、660.09億、704.85億,同比增長10.71%、-5.74%、-6.53%、17.09%、6.78%;凈利潤2.11億、1.42億、2.36億、3.82億、2.12億,同比增長125.55%、-32.86%、66.6%、61.9%、-44.45%;扣非後凈利潤-4414.48%、-2.73億、-3063.61萬、1.95億、-2.09億。龐大集團上市七年來,僅2016年扣非凈利潤為正。

今年一季度,龐大集團業績繼續下滑,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141.23億、同比下滑10.71%,凈利潤4579.73萬,同比下滑60.82%。

現金流方面,2013年至2017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11.92億、56.41億、-16.13億、11.31億、-24.89億。這也意味著近幾年來龐大集團一直深陷主業虧損的泥潭。

值得一提的是,龐大集團上市後不斷擴大資產規模,而公司資產負債率高居不下。2011年至2017年,其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1.33%、85.89%、86.01%、81.90%、80.28%、81.52%、78.93%。

為緩解資金壓力,龐大集團除了多次進行融資外,還通過賣店回籠資金。

5月14日,龐大集團拋出資產出售公告,公司擬向廣匯汽車轉讓下屬五家子公司赤峰賓士、德州賓士、唐山賓士、邯鄲賓士及濟南賓士的100%股權。本次交易轉讓價款擬定為12.53億元,全部以現金方式支付。本次交易預計給本公司帶來的收益為6.16億元。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上述五家4S店總資產達12.42億元,凈資產達5.89億元,分別占龐大集團總資產和凈資產的比例為2.1%和4.4%,營業總收入為24.3億元,約占報告期內龐大集團營業總收入的3.4%。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這已是龐大集團一年內第二次賣店「粉飾」業績。早在2017年6月,龐大集團就通過出售旗下石家莊市譽豐汽車貿易有限公司100%的股權,預計收益3576.84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繼2017年5月17日份龐慶華控制的長城資管「清倉」減持1.07億股公司股份後,截至目前龐慶華已質押所持99.98%公司股份。此外龐大集團三名高管在今年1月份減持157.5萬股後,又有四名高管拋出不超過285萬股的減持計劃。

Ⅱ 又一大牌汽車經銷商遇資金危機!正通汽車被迫出售30%股權

7月31日,正通汽車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有意溢價出售公司29.9%的股份,接盤方為廈門國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廈門市政府控股的國有企業。

雖然,2020年整體較好於上年,但情況仍不樂觀。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日前發布的《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有38.3%的經銷商出現虧損,21.5%的經銷商實現盈利,意味著在今年未出現虧損的經銷商總體佔61.7%,整體高於去年的56%。

不過,據《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經銷商總體滿意度持續走低,得分為76.0分,而去年年底經銷商滿意度為77.1,這也顯示了疫情之後經銷商生存壓力在不斷增大。

銷量與利潤的雙下滑,使得越來越多經銷商接連倒下。根據流通協會統計,2020年上半年乘用車經銷商總數為29773家,較2019年底數量減少0.7%。其中,選擇退網的經銷商數量為1019家。盡管2020年上半年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但對於今年的車市走向,大部分汽車經銷商仍然並不看好。郎學紅表示,針對2020年預期,僅有29%的經銷商認為全年可實現正增長。因此,2020年對於汽車行業來說,依舊是"艱難"的一年。

總結:

目前汽車銷售市場競爭加劇,各經銷商為搶占市場大打價格戰,不惜犧牲利潤,價格倒掛問題嚴重,這無疑也進一步導致經營問題的出現。多家汽車經銷商集團接連出現問題,或許也意味著行業將迎來變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龐大開年成功「摘帽」 凈利潤扭虧為盈

不過,盡管撤銷了龐大的退市風險警示,但ST龐大還將被實施其他5項風險警示。其中包括,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公司及相關責任人被紀律處分、2018年度財報被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控股股東持有的公司股票被人民法院予以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公司2016年發行的三期債券均未能按期向債券持有人支付本金及相應利息、交易所出具的相關年份信息披露工作評價結果等級為D等。

結語

盡管數據上看來,龐大2019年在凈利潤上扭虧為盈,但對於改原因,龐大集團在公告中表示,2019年公司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對當年利潤影響金額為43.5億元左右,主要是因為2019年度公司完成重整產生債務重組收益。因此,龐大若想真正「重生」,「自救」仍要繼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龐大集團股票為什麼不能買入

龐大集團(601258),盤大,業績差。肯定不能買入。
龐大集團於2022年10月31日披露三季報,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01.59億元,同比下降4.7%;實現歸母凈利潤-1.56億元,上年同期為6.1億元,未能維持盈利狀態。公司2022三季度營業成本187.85億元,同比下降3.6%,低於營業收入4.7%的下降速度,毛利率下降1%。期間費用率為7.8%,同去年相比變化不大。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下降2160.7%至-12.7億元。

Ⅳ 證金二季度虧了44億此外還踩了16隻業績「摻水」股

點擊查看>>>主力持倉

上周,上市公司中報終於披露完全,其中隊,尤其是更為活躍的證金公司持股動態,無疑是投資者最關注的,那麼二季度證金公司持股情況究竟如何呢?

Choice數據顯示,二季度證金公司共計持有410家A股公司,所持公司二季度共計實現1.58萬億元凈利潤,佔A股整體1.95萬億元的81%。

從證金持股公司二季度所獲凈利潤來看,380家公司凈利潤為正,佔比93%,而四大行均超千億,工商銀行以1607億元排在首位,日賺8.93億元。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後,這380家公司中,有16家公司凈利潤為負,其中龐大集團(601258)更是從2.56億元,變成扣非後的負6.09億元。

從證金所持公司凈利潤同比變動來看,有272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為正,佔比66%,其中所持的洲際油氣(600759)凈利同比增長更是高達2374%。

此外,所持的410家公司中,有100家公司被證金公司增持(持股變動大於0.01%),10家公司是新進的,另有22家公司被證金公司減持(持股變動大於0.01%),其餘278家公司持股不變。

花了774億

對於證金公司二季度增持或新進的110家公司來說,按二季度個股成交均價來算,買進這些公司股票共計花了774億元。

證金公司更是對其中25家公司花超10億元,中國平安一家就花了52億元,占其總花費的7%。

此外,證金公司重金買入的這25家公司,以大金融板塊為主,共計10家,其中有7家銀行,另有3家保險公司。

而萬華化學(600309)和上海銀行()則是證金公司二季度新進公司,買入金額分別為29.35億元和10.16億元。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虧了44億

至於花了774億買進的這110家公司,在二季度給證金公司帶來的收益如何呢?

我們先來看看這110家公司的漲跌幅情況,其中僅29家公司是上漲的,佔比僅26%,漲幅最好的是片仔癀(600436),為35%。按照年內的行情大勢來看,出現這種情況是再正常不過了。

我們以成交均價計算出的買入成本,再以當期的漲跌幅為盈虧參考,可以看出,證金公司在二季度是虧損的,虧損達到44億元。

其中6家公司賺超1億,二季度新進的萬華化學賺的最多,為7.23億元。而證金花錢最多的中國平安卻是虧損最多的,為4.5億元。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28股被增持或新進超1%

從持股變動來看,110家新進或增持公司中,有28隻個股證金公司增持或新進股數占總股本比超過1%,藍光發展(600466)增持最明顯,持股比例增加2.53%。

萬華化學則是新進公司中,持股比例最高的,為2.3%。上海銀行和福耀玻璃也是新進公司中持股佔比超過1%的公司,持股佔比分別是1.22%和1.2%。

從最新持股占總股本比來看,浙能電力(600023)、中國鋁業(601600)、金地集團(600383)都已達到4.9%,其中浙能電力增持幅度最大,為2.09%。

從行業分布看,證金公司大幅增持或新進公司,主要集中在房地產和有色金屬行業,分別有5家和4家公司。另外,就是銀行和醫葯生物,各有3家公司出現。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22公司被減持

有增就有減,Choice數據顯示,二季度證金公司對22家公司進行了減持,其中大北農被減持最明顯,為0.51%。

從行業分布來看,被證金公司減持公司主要集中在食品飲料行業,有6家公司,桃李麵包是減持最明顯的食品飲料股,為0.18%。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16家公司業績摻水

雖說證金公司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超過90%都在二季度取得正的凈利潤,但考慮上非經常性損益之後,有16家公司凈利潤變為負值。

龐大集團二季度實現凈利潤2.56億元,但披露的非經常性損益達到8.64億元,如此以來,實則為虧損6.09億元,是摻水最嚴重的公司。

此外,*ST船舶、博瑞傳播和華電重工二季度同比增長超過100%,但是考慮上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則變為負值。

不過,從證金公司最新持股比例來看,這些業績摻水公司中,華電重工、華聞傳媒、永泰能源和博瑞傳播持股依然超過2%。而青島雙星、匯鴻集團、國中水務、華麗家族則持股不足0.5%。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點擊查看>>>主力調倉路徑

更多主力持倉>>>

【隊】隊五路資金持倉A股3.3萬億元 市值佔比6%

【券商】263隻券商重倉股曝光 二季度自營盤逆勢增持38億元

【基金】績優基金隱形重倉股曝光 偏愛通信、銀行(附股)

【QFII】QFII連續6個季度持倉90隻個股 27隻績優股受機構青睞

【社保基金】建倉132隻個股增持167隻個股 社保這是抄底的節奏?

【私募】私募調倉路線:高毅增持消費製造 淡水泉看多醫葯(附股)

【險資】險資二季度逆勢布局跡象明顯 新進加倉84股普遍下跌


Ⅵ 上周五買了龐大集團,晚上看公告才知道買了問題股,會退市嗎

該公司2019年業績不是虧損,而且今年1季度主營業務36.17億,也就是有正常經營,1季報業績也是減虧,從以上情況看,該公司今年沒有退市風險。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如下:


1、 上市公司因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或者披露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致使不符合發行條件的發行人騙取了發行核准,或者對新股發行定價產生 了實質性影響,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被暫停上市後,在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一年內,被證券交易所作出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決定。

2、上市公司因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或者披露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致使不符合發行條件的發行人騙取了發行核准,或者對新股發行定 價產生了實質性影響,涉嫌欺詐發行罪被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而暫停上市,在證監會作出移送決定之日起一年內,被證券交易所作出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決定。

3、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並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被認定構成重大違法行為而暫停上市,在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一年內,被證券交易所依據其股票上市規則作出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決定。

4、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而暫停上市,在證監會作出移送決定之日起一年內,被證券交易所依據其股票上市規則作出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決定。

5、上市公司股本總額發生變化不再具備上市條件,且在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期限內仍不能達到上市條件。

6、上市公司社會公眾持股比例不足公司股份總數的25%,或者公司股本總額超過4億元,社會公眾持股比例不足公司股份總數的10%,且在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期限內仍不能達到上市條件。

7、上市公司股票在一定期限內累計成交量低於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最低限額。

8、上市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不含停牌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

9、上市公司因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審計意見類型或者追溯重述後的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等觸及規定標准,其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公司披露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顯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的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

10、上市公司因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審計意見類型或者追溯重述後的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等觸及規定標准,其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公司披露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顯示期末凈資產為負值。
11、上市公司因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審計意見類型或者追溯重述後的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等觸及規定標准,其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公司披露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顯示營業收入低於證券交易所規定數額。
12、上市公司因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審計意見類型或者追溯重述後的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等觸及規定標准,其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公司披露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否定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或者保留意見。
13、上市公司在證券交易所規定期限內,未改正財務會計報告中的重大差錯或者虛假記載。
14、法定期限屆滿後,上市公司在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期限內,依然未能披露年度報告或者半年度報告。
15、上市公司因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審計意見類型或者追溯重述後的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等觸及規定標准,其股票被暫停上市,不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年度報告。
16、上市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在規定期限內未提出恢復上市申請。
17、上市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其向交易所提交的恢復上市申請材料不全且逾期未補充。
18、上市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其恢復上市申請未獲證券交易所同意。
19、上市公司被法院宣告破產。
20、證券交易所規定的其他情形。

Ⅶ 賣車不掙錢「4S店之王」資不抵債,千億巨頭巨虧68億

2020年,龐大集團在「鬼門關」前歷經盤桓。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4S店大佬龐慶華近二年來為龐大集團的續命、為了扭轉財務困局而多方奔走、殫精竭慮之中,但是,和公司名稱一樣,ST龐大即便是破產重整這個事情也變得又「龐」又「大」,似乎都不容易!


輝煌了近半個世紀的龐大集團,就這樣要完了嗎?


它曾是全國第一的 汽車 經銷商、中國首家在A股上市的 汽車 經銷商集團、「中國 汽車 銷售服務十大企業集團」第一名……締造了龐大集團的龐慶華也是叱吒中國 汽車 經銷商界的領軍人物。

然而,這一切都在2019年夏天戛然而止。這家命懸一線的千億 汽車 銷售帝國,經由業務的調整規劃,正讓一線曙光緩緩落進停滯深淵的業績谷底。

迫於市場壓力, 汽車 經銷商傳統業態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2019年,整個 汽車 行業都十分浮躁,新車銷量持續下滑,部分車企被邊緣化,上下游供應商產業鏈受到牽連,就連4S店也開始叫苦抱怨不賺錢。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帝國崩塌」、「瀕臨破產」等一系列負面詞彙,把這家汽貿領域龍頭企業,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

昔日國內十大經銷商集團之一的龐大汽貿集團,突然陷入破產重組以及債務危機的現狀中,不得不試圖通過破產重整計劃,重獲最後一線生機。


被譽為「4S店之王」的千億 汽車 銷售帝國,如此之快步入黃昏引人錯愕。


要知道, 2018年龐大營收維持在420億元的較高基數;2017年,憑借705億的業績,龐大還曾位居《財富》中國500強第115名。

2019年12月10日晚間,ST龐大(601258.SH)發布公告稱,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批准了《龐大集團重整計劃》。

按照法院的公布的評估材料,龐大集團本部賬面資產總額為302.07億元,按照市場價值法進行評估,評估價值總額為97.66億元;按照清算價值法進行評估,評估價值總額為50.17億元。但是,按照法院的最終統計,其債務合計272.8億元,龐大集團已嚴重資不抵債。

與破產不同,重整的目的恰恰就是避免企業走向破產清算。而為了實現重整,原控股股東龐慶華及其關聯自然人無償讓渡其所持的210624.17萬股股票(占龐大集團總股本的32.21%)給投資人。

原董事長龐慶華則凈身出戶,與龐大再無關聯。據啟信寶數據顯示,龐大集團法人、董事長已由龐慶華變更為元維資產董事長馬驤。

難道龐慶華真的要離開自己一手締造並苦心經營長達16年之久的龐大集團嗎?

我這一輩子就幹了一件事,那就是賣車。

搞了40多年 汽車 的龐慶華,他自言自己是汽貿行業一塊「活化石」,見證了中國 汽車 發展史,多次踏准中國 汽車 流通的發展脈搏,曾帶領企業站上了全球汽貿的山巔。


龐慶華,生於1955年8月,祖籍河北灤縣。


了解過龐慶華的人其實都知道,他並沒有什麼華麗的過往,16歲離開校園,干過修理工,開過理發店、飯店,為了謀生嘗試各種有可能發展的崗位。

藉助當時國家一系列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再加上龐慶華與生俱來的經商天賦,一路摸爬滾打,從最初的河北唐山灤縣物資局的機電設備公司,到改制後的冀東物貿,到改名後的龐大汽貿集團,再到躋身2011胡潤中國富豪榜,龐慶華的人生就和龐大集團一樣,直沖雲霄。

千禧年後,中國 汽車 市場開啟了第一個黃金十年,年度產銷由最初200萬輛,迅速躍升至2010年的1800萬輛。

龐慶華抓住這波大機遇,一邊迅速擴張 汽車 品牌代理權,一邊嘗試 汽車 消費信貸業務,伴隨4S店等銷售網點的遍地開花,龐大的業績曲線急速飆升。

那時,創始人龐慶華春風得意、風光無二,更被視為中國 汽車 經銷行業無出其右的領軍人物。


2011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後,龐大迎來了高光時刻,並創造了三個行業第一:首家IPO登陸A股的 汽車 經銷商集團,當年全球市值最高的 汽車 經銷商集團,當年上市單筆融資額最高的民營企業。


上市當年,龐慶華名利雙收,在胡潤富豪榜上身家漲至100億元。龐大集團市值曾一度超過630億元,就此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 汽車 經銷商。

讓龐慶華始料未及的是,黃金十年後, 汽車 行業消費增速趨緩;而且在此之後,龐大膨脹了,在全國范圍內瘋狂拿地擴張,漸漸地,錢不夠用了,就開始發債募資。

2011年,龐大554.55億元營收同比僅增3%,6.5億元凈利已是近年峰值;倘若著眼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表現,2012至2018年,龐大數值僅2016年為正。

財報顯示, 2012年至2018年龐大集團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39.85億、603.15億、563.75億、660.09億、704.85億、420.43億,扣非凈利潤-0.44億、-2.73億、-3063.61萬、1.95億、-2.09億、-68.41億。

也就是說,上市之後,除2016年外,龐大的主營業務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且越虧越大。

高速列車般加碼行駛讓龐大停不下來,進而開始鋌而走險,連續多次違法操作。2012年,龐大捲入「欺詐門」的漩渦,被大量卡車車主圍堵股東大會。

據統計, 在過去7年裡,龐大先後6次被曝涉嫌違法違規,違法佔地、變相銷售、內幕交易等等。

另據天眼查顯示,關於龐大集團的法律訴訟共計1115條,追償權糾紛最多,共761條,其他如融資租賃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土地糾紛、勞動糾紛也不少。

上市八年間,龐大集團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已逐漸消失,快速擴張使龐大集團的資產負債率一路走高,日益緊張的資金鏈使其從雲端墜落,並長期處於求「錢」若渴的狀態。

光陰太瘦,指縫過寬,僅八年光景,深陷債務危機、資金鏈緊張的龐大集團於2019年從雲端墜落,一地雞毛,一年多以來過著風雨飄搖的日子,對於龐慶華來說,簡直是苦不堪言,其如此突兀境地令人唏噓!

最終,這家曾經的千億 汽車 銷售帝國,不得不走上重整的自救之路。

經過長達三個多月的重整,龐大集團的改革已經初見收益。 據ST龐大2019年度財報顯示,公司201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2億元,扣非凈利為虧損39億元,較2018年的虧損61.6億元大幅增長。

回顧除2019年外前3年的財務表現,不可否認的是,從絕處逢生至重獲新生,龐大在爬脫經營谷底的路上,依然阻力重重。昨日的「4S店之王」要王者歸來了嗎?

然而好景不長,近日,擬推出的股份回購計劃又遭交易所問詢。

5月14日《證券日報》消息, 近日,ST龐大推出股權回購計劃,因2019年全年和2020年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4億元和-2.8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9億元和-1.7億元,均發生大額虧損。而ST龐大在此背景下擬支付5億元至10億元用於股份回購計劃一事,引起交易所問詢。

此外,上交所對於ST龐大重整投資人能否完成業績承諾也提出了質疑。

事實上,龐大集團遭受困境的背後,折射出的是整個 汽車 行業所面臨的挑戰。

2018年,乘用車市場整體銷量2235萬輛,同比降幅5.8%。這是1990年以來,數據紅線的首次跌落。當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車企與經銷商之間的固有「矛盾」迅速激化。

現如今, 汽車 經銷商早已經告別了以前高利潤的時代,再加上經營成本和獲客成本的日益增加,經銷商面臨的壓力也逐漸增大。

2020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讓各行各業在不同程度上均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汽車 行業也頗為艱難。但只要有「向死而生」的勇氣與魄力,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參考資料:

礪石商業評論《龐大集團敗在哪兒?》、

道哥說車《龐大集團前十股東:龐慶華持股第二,讓渡股份成空談》、

一波說《賣車不掙錢?巨虧39億,ST龐大有能力5~10億股權回購?》、

華商韜略《千億巨頭龐大集團「自己告自己」,是「真破產」還是「苦肉計」?》

Ⅷ 龐大集團因重整9月9日被「*ST」年內涉重整公司達12家

·

北京商報訊(記者高萍)繼*ST沈機之後,又一例因重整獲得受理而將要披星戴帽的公司誕生。根據安排,因法院裁定受理龐大集團(601258)進行重整,龐大集團將在9月9日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屆時,龐大集團證券簡稱將變更為「*ST龐大」。需要指出的是,龐大集團並非孤例。北京商報記者經過梳理兩市公告發現,加之龐大集團,年內被申請重整的上市公司合計達到12家。

龐大集團被裁定受理重整時間為9月5日。次日,即9月6日,龐大集團發布公告稱,9月5日收到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法院」)送達的(2019)冀02破申5號之二《民事裁定書》及(2019)冀02破2號之二《決定書》,法院已裁定受理北京冀東豐 汽車 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冀東豐公司」)對公司的重整申請,並指定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清算組擔任龐大集團管理人。

龐大集團被債權人申請重整源於一起1700萬元的借款。5月13日,龐大集團收到冀東豐公司送達的《告知函》。冀東豐公司在《告知函》中稱,鑒於龐大集團無法清償其到期債務,已於2019年5月13日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有明顯喪失清償能力可能為由,向法院提出對公司進行重整的申請。根據彼時公告,2017年5月4日,為補充流動資金用於進貨,龐大集團與冀東豐公司簽訂了《借款合同》,約定公司向冀東豐公司借款1700萬元,借款期限為一年。但借款到期後,龐大集團因資金緊張,未能如期向冀東豐公司清償上述借款。由此,冀東豐公司向法院提出對龐大集團進行重整的申請。

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後,龐大集團也將按照規定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根據安排,停牌一天後,龐大集團於9月9日復牌交易,股票簡稱改為「*ST龐大」,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縱觀上市公司被披星戴帽後的股價表現,少則一個跌停,多則N個跌停,成為常態。這也讓龐大集團9月9日的股價迎來考驗。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重整可謂充滿「危」與「機」。龐大集團稱,公司實施重整並執行完畢重整計劃將有利於改善公司資產、負債及治理結構等。不過,龐大集團也作出風險提示稱,法院已裁定公司進入重整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的相關規定,若公司重整失敗,公司將被法院宣告破產。如果公司被法院宣告破產,根據《股票上市規則》第14.3.1條第一款第十二項的規定,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龐大集團主營 汽車 經銷及維修、養護業務,屬於 汽車 經銷行業。昔日,龐大集團曾作為 汽車 經銷商第一股而風光無限,如今卻落得重整的地步。回溯龐大集團 歷史 ,公司於2011年上市,2018年前,龐大集團僅在2012年出現過虧損,其餘年度均處盈利狀態。不過,這種盈利情況在2018年再度打破,當年公司實現歸屬凈利虧損額高達61.55億元。此外,龐大集團今年上半年的成績單亦難言樂觀。2019年上半年,龐大集團歸屬凈利潤虧損11.99億元,經過記者對比發現,這是龐大集團上市以來中報首次出現虧損。對於上半年的經營情況,龐大集團曾在公告中稱,2019年上半年,經營帶來的負面影響持續發酵,疊加2018年度的整體資金環境偏緊等因素,公司的融資困難、資金緊張問題尚未得到緩解,繼而嚴重影響並制約了公司的正常經營,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效益均同比下降。「面對困境,公司一方面如實向金融機構說明情況,徵得理解支持,同時也通過減員增效、處置資產等方式降低費用、回籠資金,盡最大努力維持公司的正常經營。」提及對自身困局的解決,龐大集團如是表示。

綜合龐大集團最新披露的相關債務逾期及更正公告,截至8月31日,龐大集團超20起債務逾期。其中,一筆來自於北星(天津) 汽車 有限公司的流動資金借款逾期金額為10億元。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曾致電龐大集團進行采訪,但對方電話未能接通。

Ⅸ 龐大集團官司會影響股價嗎


從11月11日的公告中,龐大集團表示,上述事件雙方存在分歧。至此,黃繼宏對龐大集團的投資重整已經滿三年,但其對龐大集團的經營未見成功,不僅在公司股票回購上遭到河北證監局警示,還因為未披露的《補充協議》,與龐慶華陷入司法紛爭。這個官司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股價。

Ⅹ 龐大集團拒絕索賠怎麼辦

1、首先龐大集團拒絕索盯昌賠可以申請仲裁。
2、其次按照法律上的規定,提燃困交申請書。
3、最後仲凱段扒裁庭裁決後會製作仲裁書送達雙方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