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張磊百麗集團的股票代碼是多少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張磊百麗集團的股票代碼是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4-24 00:36:36

❶ 滬市所有股票名稱及代碼是多少

滬市所有股票名稱及代碼是多少?股代碼 滬市的為600×× 深市的為 0×××;兩市的後3 字均是表示上 市的先後順序;

代碼:滬市的為58×××,深市的為031×××。

B股代碼:滬市的為900×××,深市的為2×××;兩市的後3位數字也是表示上市的先後順序;

基金代碼:滬市的為500×××,深市的為4×××;

配股代碼:滬市的為700×××,深市的為8×××;後3位數為該股票代碼的後3位數;

轉配股代碼:滬市的為710×××,深市的為3×××;後3位數為該股票代碼的後3位數;

新股申購代碼:滬市的為730×××,深市的即為該股票代碼;

國債代碼:滬市的為00××××,深市的為19××;

企業債券代碼:滬市的為12××××,深市為10××;

回購債券:滬市的為2×××××,深市的為1×××。

一、求滬深兩市股票代碼名稱,所屬行業,流通股本,所...
不 用的交易軟體是哪個 軟體,如果 達信的 話,可以這樣導出數據 以了:

1、先設置好 導 出的欄目,在標簽欄上右鍵,彈出對話框,選股細分行業,流通股本等居前



2、選擇系統-->導出數據



3、選擇excel文件,報表中所有數據,設好路徑,然後導出



二、滬市所有股票名稱及代碼是多少?
原發布者:nuist_zxg

股票 代 詢一覽表:上 票深圳股票上海 股票浦發銀行(600000)白雲機場(600004)武鋼 (600005)東 車(600006)中國國貿(600007)首創股份(600008)上海機場(600009)包鋼股份(600010)華能國際(600011)皖通高速(600012)華夏銀行(600015)民生銀行(600016)日照港(600017)上港集團(600018)寶鋼股份(600019)中原高速(600020)上海電力(600021)濟南鋼鐵(600022)中海發展(600026)華電國際(600027)中國石化(600028)南方航空(600029)中信證券(600030)三一重工(600031)福建高速(600033)楚天高速(600035)招商銀行(600036)歌華有線(600037)哈飛股份(600038)四川路橋(600039)保利地產(600048)中國聯通(600050)寧波聯合(600051)浙江廣廈(600052)中江地產(600053)黃山旅遊(600054)萬東醫療(600055)中國醫葯(600056)*ST夏新(600057)五礦發展(600058)古越龍山(600059)海信電器(600060)中紡投資(600061)雙鶴葯業(600062)皖維高新(600063)南京高科(600064)宇通客車(600066)冠城大通(600067)葛洲壩(600068)銀鴿投資(600069)浙江富潤(600070)鳳凰光學(600071)中船股份(600072)上海梅林(600073)中達股份(600074)新疆天業(600075)ST華光(600076)*ST網路(600077)澄星股份(600078)人福醫葯(600079)*ST金花(600080)東風科技(600081)海泰發展(600082)ST博信(600083)*ST中葡(600084)同仁堂(600085)東方金鈺(600086)長航油運(600087)中視傳媒(600088)特變電工(600089)啤酒花(600090)*ST明科(600091)禾嘉股份(600093)

❷ 張磊持有的股票有哪些

張磊持有的股票大概有19種。
1、恆瑞醫葯:醫療創新葯龍頭,持有1662萬股,成本價32.05元。美的集團:家電行業龍頭,持有6100萬股,成本價18元左右。寧德時代:新能源電池龍頭,持有6211萬股,成本價161元。格力電器:國內空調家電領域龍頭,持有9億多股,成本價46.17元。海螺水泥:水泥行業龍頭,持有3732萬股,成本價40元左右。
2、葯明康德:創新葯CRO龍頭,持有7278萬股,成本價66.36元。愛爾眼科:國內眼科醫院龍頭,持有6218萬,成本價16.5元。公牛集團:插座行業龍頭,持有1206萬股,成本價66.35元左右。華蘭生物:醫療用品龍頭,投資約20億,佔15%,具體不清。泰格醫葯:醫療外包服務龍頭,持有8333萬股,成本價45元左右。
3、廣聯達:建築軟體龍頭,持有2971.47萬股,成本價50.48元左右。恩捷股份:鋰電池隔離膜龍頭(新能源),持有2083萬股,成本價72元。甘李葯業:國內胰島素龍頭,持有1684.44萬股,成本價32.05元。凱萊英:CDMO行業龍頭,持有1870萬股,成本價123.56元。金域醫學:醫學獨立實驗室龍頭,持有575萬股,成本價50元左右。
4、國瓷材料:MLCC材料龍頭,持有3120萬股,成本價20.67元/股。水井坊:白酒行業,持有452.5萬股,成本價在30-40元之間。良品鋪子:零食龍頭,持股良品鋪子的13%,位列第三大股東,由於是原始股投資,成本價不詳,但計劃減持。匯川技術:工業自動化龍頭,以58元/股參與定增,1300多萬股,共8億
1、張磊,男,1972年出生於河南駐馬店市,高瓴集團創始人,中國人民大學校董事會副董事長,耶魯大學校董事會董事 、亞洲發展委員會主席,西湖大學創校校董、創始捐贈人、發展委員會主席,西湖教育基金會理事,香港大學校董,未來論壇創始理事、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

❸ 高瓴資本股票代碼

1. 高瓴資本沒有股票代碼;高瓴資本集團(Hillhouse Capital Group)是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投資公司,由張磊於2005年創立,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
2. 該公司投資覆蓋TMT、生命健康、消費零售和企業服務等領域,其投資的企業包括:網路、騰訊、京東、攜程、去哪兒、Airbnb、美的、格力、中通快遞等。2021年8月,高瓴創投領投北京深勢科技有限公司的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
拓展資料
企業簡介
1. 高瓴集團成立於2005年,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和產業創新,發現價值、創造價值。高瓴的投資人主要來自於全球性機構投資人,如:全球頂尖大學的捐贈基金、發達國家的主權基金、國家養老金、海外家族基金,以及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保險公司、上市公司等。
2. 高瓴集團已成為跨階段、跨地域、跨行業的全天候投資人,包括高瓴創投、高瓴投資等核心投資板塊,堅定重倉中國,聚焦生命健康、硬科技、大消費、碳中和等投資方向。投資的企業包括:京東、騰訊、位元組跳動、美團、Zoom、寧德時代、隆基股份、星思半導體、百濟神州、飛利浦家電、普洛斯、百麗國際、格力電器、藍月亮等。
3. 高瓴持續將資源投入到最前沿的技術領域,對硬科技、前沿技術的投資佔比超過了整個投資布局的80%。在創新葯、高端醫療器械、先進製造、量子計算、雲和大數據、機器人和自動駕駛等領域展開系統性布局,支持中國的原發技術創新。2021年年初,高瓴成立首支「綠色基金」。高瓴產業與創新研究院與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一起發布了行業內首份碳中和報告。高瓴在碳中和領域已經累計了近500億元的規模。高瓴創始人張磊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提到,高瓴成立了專門的氣候變化投資團隊,推出專項綠色基金,成為股權投資領域內首支以「綠色產業」為投資主題的純市場化投資基金。2021年2月,高瓴正式加入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PRI),促進行業綠色投資持續健康發展,支持中國經濟實現綠色轉型。

❹ 百麗股票代碼多少

百麗股票代碼是01880。
百麗創立於1991年,其前身為鞋類產品代工廠,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自建品牌和零售網路。2007年百麗國際在香港上市,上市當日凍結資金高達4460億港元,創下香港股票市場公開發售凍結資金的最高記錄,而百麗國際市值曾一度超過1500億港元。然而因為當年「跑馬圈地」過快,大量門店使公司無法在市場巨變後快速轉型。2016年百麗國際正式宣告集團上市10年來首次錄得連續利潤下滑,而業績疲軟背後還有實體店的關閉潮。
拓展資料
近年來,港股私有化熱潮也是一直未有減退,大部分公司會以管理層認為公司股票交易度不夠活躍及流通性差,以及管理層認為企業價值被市場低估,影響融資,作為私有化的考量。百麗最終以531.35億港元的估值從港交所退市,與其巔峰時期比,市值縮水約六成。依然打破了港交所最大規模私有化的記錄。
在私有化後,百麗的創始人也徹底離開公司。2017年7月18日最後一個交易日,百麗國際漲幅0.16%,報6.24港元,成交3.72億港元。2017年7月25日,港股上市公司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其以協議安排方式提出的私有化建議將預計於開曼群島時間2017年7月25日正式生效。
公告稱,此前由高瓴資本、鼎暉投資,以及百麗國際執行董事於武、盛放組成的財團所牽頭提出的建議已經順利通過。百麗國際私有化後,高瓴資本將持有公司57.6%的股權,鼎暉投資將持有11.9%的股權,包括於武、盛放在內的參與此次私有化的公司管理層將合共持有30.5%的股權。媒體報道稱,百麗此次私有化將成為港交所至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私有化交易紀錄。
百麗以531.35億港元的估值從港交所退市,與市值一度超過1500億港元的巔峰時期相比,「身價」大幅縮水近2/3。也因如此,這場交易甚至被外界解讀為「賤價賣盤」。百麗國際首席執行官盛百椒沒有直接回應關於「賤賣」的結論,此前他曾表示,對於私有化「價格高低」,「不同人的看法不同很正常」。但對於長久持有百麗的股東「表示歉意」。
百麗國際股票港股上市十年間,有過輝煌也最終黯然以退市收場,市值縮水嚴重不說實際上也從側面反應了整個鞋類行業需要通過不斷改革與創新才可以適應市場的多元化的。

❺ 從河南高考狀元到騰訊、京東背後的男人,高瓴張磊到底有多牛

他一直以來都給人以低調、神秘的印象。你可能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用過他投的產品。

BAT三大巨頭中,他投資了兩家:網路、騰訊。除此之外,十幾年間,他還投資了京東、美團、滴滴、格力、美的、攜程、去哪兒、蔚來 汽車 、摩拜單車、藍月亮等800多家企業,在業界被稱為「沒人敢不給面子的人」。

作為中國「價值投資」領域教父級人物,他一直堅守長期價值投資,買入並長期持有公司股份,要做正和 游戲 ,拒絕零和 游戲 。

如今的他,早已成為中國最富有的投資人之一。更重要的是,他深刻影響了中國的電商格局。他就是高瓴資本張磊。

1972年,張磊出生在河南駐馬店市一個「雙職工家庭」,父親是外貿局幹部,母親是律師。雖然稱不上富貴,但也算是中產家庭。

小時候,由於父母都很忙,沒時間管教張磊,造就了他從小非常獨立自主的性格,並且鬼點子多。

張磊在七歲的時候就展露出經營天賦。當時,他家住在火車站附近,放暑假時,就在車站旁擺上小椅子,把自己的連環畫書出租給候車的人看,賺了一些錢。

上小學時,張磊成績很差,由於靠近少林寺,他滿腦子想著「仗劍走天涯」,一心想要「投奔」嵩山,差點連初中都沒有考上。小學考初中的最低錄取分是140分,張磊考了141分,剛好多1分。

雖然不喜歡學校里的功課,他卻喜歡讀各種各樣的書籍。他認為別人知道的書里都有;但書里有的,別人未必知道。從書中看到的世界,比現實世界要大得多。

從學渣到學霸,除了多讀書帶給了張磊人生智慧的啟迪之外,他還受到一個人的影響,這個人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施一公是河南人,和張磊是半個老鄉。張磊看了施一公寫的文章後,很受啟發,覺得人生不能虛度,要做出一點成績。

於是,在上高二的時候,張磊開始發奮學習。

能做到學習和掙錢兩不誤,張磊不得不讓人佩服。

高中時,張磊發動同學們從家裡拿來書到火車站擺地攤,搞流動借書站。高三暑假,當別人都在享受第一個沒有假期作業的暑假時,張磊卻在擴大他的租書生意,大量購進雜志後再轉手倒賣,後來又開始賣礦泉水、方便麵以及湖南臘腸。

1990年,18歲的張磊以當地高考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系就讀。當離開家鄉去北京時,他已凈賺了800元人民幣,足夠支付自己的學費了!要知道,當時公務員的月薪才100元。

在人大就讀期間,是張磊求知若渴的四年,也是積累人脈資源的四年。「現在我交的很多很好的朋友還都是當年在人大讀書的時候認識的。他們當中,現在有的是朋友,有的是關系很深的合作夥伴,有的還一起從事一些公益性事業。」張磊回憶道。

1994年畢業後,張磊希望進入一家央企工作,並如願以償地入了五礦集團。

在五礦,張磊要經常坐車火車,去全國各地的收購礦山資產,這培養了他對 社會 的洞察能力。

由於長期做這份工作,感覺未來的發展有限,於是想出國留學。

1998年,張磊去美國耶魯大學繼續深造。耶魯之行不僅改變了張磊的命運,更改變了許多當時渴望發展卻苦於沒有巨大投資的「劉強東們」。這是後話。

剛剛來到耶魯大學的張磊,新鮮勁兒還沒有過去,就因囊中羞澀面臨了嚴重的財 務危機。

當時之所以選擇耶魯大學,就是因為了解到耶魯大學是唯一能夠提供獎學金的。而且,耶魯是一所有著三百多年 歷史 的世界頂級名校,培養出無數名人,其中美國總統就有5位。

據說耶魯老師之間經常開的玩笑是:「一不小心,你就會教出一個總統來。」

不過到了耶魯後,張磊才知道自己得到的只是一年期獎學金,而整個研究生階段為期三年,後面的學費要自己掏,急需要找到工作。

就像很多焦慮而迷茫的年輕人一樣,張磊投出了無數的簡歷,最終都石沉大海,他經歷了無數的面試,最後都沒了迴音。每次都是滿懷憧憬去,垂頭喪氣回。

然而, 人生有「生生不息」的絕望,也有不期而遇的溫暖。 當他一次次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學校時,完全沒有想到,機會竟然就在自己出發的地方等他。

張磊在《價值》一書中寫到,與大衛·史文森初次相見是在課堂上,但近距離的會面卻是在耶魯投資辦公室。

在耶魯投資辦公室的面試室,張磊的恩師大衛·史文森教授給了他一個彌足珍貴的機會——跟著他實習。大衛·史文森是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的首席投資官,在全球投資界,他是和巴菲特齊名的投資 人,不僅理論功底深厚,而且還培養了很多投資界的人才。

而在此之前,張磊從未真正接觸過投資。

大衛問了張磊很多關於投資的問題,張磊對多數問題都誠實地回答「我不知道」。後來,張磊曾問過大衛,為什麼會接受一個對很多問題都回答「I don』t know」的小白?大衛說,很多時候,坦誠都是最為重要的品質。

張磊後來回憶說,在那裡,他找到了自己事業的坐標系,選擇進入了投資行業。

在耶魯投資辦公室實習時,張磊被派去木材行業做行業研究,幾周後回來,張磊拿出了一份行業深度報告,足足有2.5厘米厚,相當於一本書的厚度。

這份報告中,體現張磊不少讀到的見解,其扎實的分析能力與態度,與大衛的長期價值投資理念不謀而合。

大衛在張磊身上看到了巨大的投資潛質,對他刮目相看,傳授了自己的畢生所學,並介紹他認識了許多華爾街的金融界大佬。

在那段寶貴的實習期內,大衛回答了張磊提出的數百個關於投資的基本問題。

1999年,自認為羽翼豐滿的張磊,決定回國發展。

2000年,張磊創辦了中華創業網,主要業務就是幫助中國的互聯網企業融資。那時候,張磊堅信中國的雅虎和亞馬遜5年之內就會誕生,而中華創業網正是那一場革命的催化劑。此後,張磊組織了上百場投融資對接會,並與張朝陽、馬雲、馬化騰等人結下了哥們兒友誼。

僅僅6個月過後,中華創業網就開始贏利,會員企業超過13000多家,投資機構超過200多家,遍布北京、上海、香港、舊金山等20多個城市,一度被海外媒體評為中國最有影響的投資品牌。黃金年代,高調至極,他和公司的名字一起出現在《紐約時報》的頭版和一眾媒體上。

然而,2001年全球互聯網泡沫破滅,張磊的第一次創業以失敗而告終。那一年,28歲的張磊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大起大落。

此後,張磊從大眾眼中消失了,他重新回到了耶魯校友基金會。後來,他又輾轉到全球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紐約證券交易所工作,並擔任紐交所駐中國首席代表。

2005年,互聯網行業的魔幻之年。

當時,行業內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李彥宏身上。8月5日,網路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當天股價從27美元飆到120美元,敲鍾現場,李彥宏喜極而泣。

網路的騰飛也鼓舞了一批有志青年的鬥志,於是,2005年誕生了許多互聯網公司:去哪兒網、58同城、 汽車 之家等等。

張磊意識到了中國即將雄起——「整個國家煥發勃勃生機,每個人都能發大財,國內涌現了眾多朝氣蓬勃的創業者與高 科技 創業公司。」

於是, 32歲的張磊拿著耶魯導師的3千萬美元戎馬歸來,創立了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 )。高瓴資本,字面上取「高屋建瓴」之意,一出道氣勢就有了。

據說這3000萬美金,是大衛·史文森為了支持愛徒,從耶魯投資基金撥出了2000萬美元給他作為啟動基金,隨後又追加了1000萬美金。不得不說,大衛真是張磊的貴人!

張磊人生中第一筆真正的投資和QQ有關。

2005年,騰訊只是一家剛剛在香港上市的小企業,市值只有十幾億美元,主要用戶是「三低」——低年齡、低學歷、低收入,即時通信市場的老大還是MSN。

從價值投資的角度看,騰訊絕對算不上是一家好公司。但張磊卻將公司僅有的3000萬美元All In了騰訊。

人們不知道的是,在投資騰訊之前,張磊曾跑到義烏商品城調研,每個攤主的名片都印有QQ號,當地招商辦也有自己的QQ號,這恐怕是張磊All In騰訊的直接原因。

有人說張磊這樣投資騰訊未免太過冒險,而身為股神巴菲特忠實粉絲的張磊,卻一直堅持長期價值投資信念: 「 社會 早晚會獎勵不斷瘋狂創造長期價值的企業家。」

後來,這筆投資讓他獲得了超過200倍的回報。

但真正讓高瓴拿到頂級投資圈的門票並一戰成名的,是投資京東。

2010年,京東正在籌建物流和配送體系,劉強東將營收和2009年新融資的2100萬美元中的大部分都用於成立控投物流子公司、購買新的倉儲場所等物流體系的建設,可以說,正是急用錢,又一時無法看到收益的投入期。

這種重資產的經營模式,並不被資本市場所看好,始終湊不齊投資款。

時年,37歲的劉強東找到大一歲的人大校友張磊,希望高瓴資本能給京東投點資。

當了解了京東的基本情況後,張磊問劉強東需要多少資金?劉強東猶豫再三,從牙縫里擠出7500萬美元這個數字,他以為,張磊很難投資這么多。出人意料的是,張磊堅定地說,要麼投資3億美金,要麼一分錢不投。

這是當時國內早期互聯網企業的投資中,單筆投資量最大的交易之一,高瓴也一度被人取笑「人傻錢多」。

但是張磊看到了京東背後的強大發展潛力。

京東在他眼中,恰似當年的亞馬遜,而貝索斯的遺憾正是亞馬遜成立時美國已經有了UPS這類的物流巨頭,因此喪失了做供應鏈整合 的機會。而在中國,京東不存在這樣的對手,因此面臨更好的 歷史 機遇。 對於當時的京東而言,不燒足夠的錢在物流和供應鏈系統上,根本看不出來核心競 爭力。

正是高瓴的3億美元大手筆投資,為劉強東爭取了足夠長的周期,京東才得以順利確立B2C電子商務領域內不可撼動的領先優勢,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威懾了新的資本投向該領域的競爭公司,強化了京東的絕對領袖地位。

當時對高瓴資本來說,3億美金也是一筆巨款,如果投資失敗,將全軍覆沒。張磊的這種反人性的投資,讓他在投資界被貼上了「另類」的標簽。然而,他又贏了。

2014年5月,京東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上升至260億美元。京東的這筆投資讓高瓴大賺12倍多,高達38億美元。

更重要的是,張磊深刻地影響了中國電商格局。

2014年騰訊電商和京東合並,騰訊成為京東的第一大股東,這起大變局的幕後推手正是張磊。

如今,高瓴資本基金規模從最初的3000萬美元,已經飆升至600億美元,十五年的時間,增長了2000倍,平均年化收益率高達65%。高瓴也已連續多年成為亞洲的最大基金。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以及產業不斷升級,高瓴的投資領域也走向了多元化之路。

不僅投資了騰訊、京東、美團、去哪兒、摩拜等互聯網公司,而且還持有美的、格力、福耀玻璃、藍月亮、百麗等製造業和消費品行業的股票。

2017年,高瓴資本最大的一筆投資就是控股「一代鞋王」百麗。百麗本來是一家賣鞋子的傳統企業,高瓴收購後一頓操作猛如虎,進行各種轉型和資本運作。

2019年,百麗被高瓴分拆出一塊運動類資產滔搏單獨上市,市值遠超百麗私有化時的估值,高瓴又是大賺一筆。大約也是在百麗之後,高瓴開始在中國的投資圈封神。

2019年,高瓴資本正式接手格力集團出讓的格力電器15%的股權,成為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

後來,高瓴投資藍月亮時,又把京東拉進來合作,不僅通過京東的後台數據進行消費者分析,幫助藍月亮研發新產品,而且還幫藍月亮解決了線上銷售和供應鏈管理的問題。

資本市場瞬息萬變,而張磊一直堅持「重倉中國」的理念,從未改變。關於張磊的故事還在繼續,他過往的人生經歷和價值觀,也值得我們回味與思考。

❻ 董明珠和張磊:兩個狠人的進與退

5000人看似不多,但董明珠發聲的背景,是家電行業一片愁雲慘霧:海信裁員一萬人,美的高管降薪30%,中國大陸家電(不含3C)零售額2020年一季度為1326億元,同比下降36%。格力也難以獨善其身,光2月份就虧損200億元。然而董明珠就是敢喊。這一點和她同一代的營銷大師 宗慶後也自嘆弗如:「我們沒有她魄力大。」

外界覺得她敢喊,董明珠自己覺得這是敢做——現在是銷售的谷底,卻是積累人力資本的良機, 她這是在抄底, 為格力下半年的復甦積攢力量。無獨有偶,剛成為董小姐大老闆的高瓴資本掌門人 張磊,這段時間也在四處下注,逆市而行。 2月16日,作為國內外大中型制葯企業、生物技術企業提供葯物研發、生產一站式CMC服務的凱萊英披露,高瓴資本將通過現金方式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23.11億元;3月6日,高瓴資本增持微創醫療4773.4萬股,持股比例達到6.61%;3月17日,高瓴資本參與了對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的融資;3月19日,港股上市公司三生制葯發布公告稱,高瓴通過旗下投資基金,擬購買一項貸款,並以此獲得轉換成公司股票的權利。如果轉股,高瓴將擁有三生制葯約5%的股權。而在傳統 科技 創投領域,張磊也在瘋狂出擊。從3月20日到23日僅僅4天時間內,高瓴資本主導並參加了估值50億美元的小紅書E輪,以及估值超過160億元的喜茶新一輪融資。

……

和搭檔董明珠一樣,張磊領導的高瓴資本揮舞支票砸出最少幾十億人民幣時,創投圈因為對經濟形勢預判而紛紛降低投入,瑞幸打頭的中概股造假風波更是導致投資行業一片哀鴻。然而,正像他在與黑石老闆蘇世民對話時說的那樣,張磊也用實際行動告訴市場,「當下,我認為最大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 現在就是重倉中國最好的機會」。

張磊

面對黑天鵝時相同的邏輯,也許可以說明張磊和董明珠為什麼會走到一起。 巴菲特那句名言得到了他們堅定而凌厲的踐行:在他人恐懼時貪婪。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在日後的合作中,當他們中的某一位恐懼時,另一位會怎麼做呢?董明珠是出了名的「鐵娘子」,而張磊說過一句未必為很多人所知的話: 「投資中國不適合內心軟弱的人。」 李斌和劉強東肯定領教過張磊強硬的內心,以及手段。

張磊在2016年發表過一次演講《在中國尋找鋼鐵俠》。雖然沒有明確指出誰是中國的鋼鐵俠,但外界大都認為,張磊說的就是李斌。高瓴對蔚來的投資,據說是李斌和張磊在一起滑雪時敲定的,兩人的交情可見一斑。2015年,高瓴資本領投蔚來1億美元A輪融資,並在C輪及C+輪繼續跟投蔚來。蔚來IPO時,高瓴持股比例達7.5%,是蔚來第三大股東。2019年二季度,蔚來股票價格一路下跌的時候,高瓴資本還大力增持了蔚來 汽車 2061.85萬股,持有總股票數佔比超過12%,同時張磊還買入特斯拉66.83萬股。

當時,張磊持有兩家中美新能源 汽車 企業股票市值超2億美元。然而,2019年第三季度,當蔚來 汽車 的資金鏈越來越吃緊、李斌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的時候,張磊果斷放手,高瓴開始大幅度減持蔚來,到了第四季度,蔚來和特斯拉這兩家張磊眼中的「鋼鐵俠」,一起被高瓴資本清倉。對於張磊的果斷與乾脆,劉強東領悟得更早。

當初劉強東想上馬自建物流,遭到內外幾乎一致反對,他找到張磊,希望融資7500萬美元,但張磊說, 「這個生意如果不砸錢是看不出來行不行的,要麼不投,要投我們就投3億美元!」 像不像這一幕——雷軍提出要打一塊錢的賭,董明珠說:賭一塊錢有什麼意思?要賭就賭10億!

京東上市之前,張磊還送出神助攻,撮合了騰訊入股京東,京東獲得了微信巨大而穩定的流量支持。那時候,劉強東視張磊為恩人,而張磊則擁有了一個經典的投資案例。2018年的明州事件,成為高瓴和京東關系的轉折點。事件爆出來之前,高瓴資本雖然在減持京東的股票,卻是屬於獲利回吐的正常操作,而且有賣有買基本保持穩定。事情被曝光後,張磊毫不猶豫開始清盤京東股票。數據顯示,到2018年第二季度,高瓴資本從最高持有接近1.6億股減持到2100萬股京東股票,持股比例進降低至1.45%,已經退出了京東主要股東的行列。

而在減持京東股票的同時,張磊開始不斷加倉購進阿里的股票,當年就投資過10億美元不斷重倉持有。到了2020年4月9日,最新的股票持有統計信息顯示,高瓴資本依舊在不斷加倉阿里,而京東還是繼續減持24%。 賭桌上沒有永遠的贏家,張磊他知道什麼時候該收起籌碼,全身而退。 正是這一點把張磊和董明珠區分開來。

董明珠有進無退。 強硬既是董明珠的性格,也是她的人設。 至少在公開場合,沒見鐵娘子軟過。從36歲在格力做業務經理開始,董明珠將格力從一個小工廠帶到了年營收過2000億的巨無霸,堪稱當今最優秀的企業家之一。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讓董明珠在格力逐漸養成了在說一不二的作風。而 作為國企經理人,產權不完備,隨時可能被其他人摘桃子,使得董明珠不能卸下盔甲,露出空門。

問題是,任何人都不能保證永遠打勝仗。董明珠也不能,打敗仗沒什麼,但 董明珠因為不斷勝利的說一不二,和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導致的更加說一不二,在格力內部排除了一切對沖力量,註定讓她難以在最合適的時機,從本不足以影響大局的小敗局中退出。 2015年因為與雷老闆的打賭在前,董明珠宣布格力要做手機,「分分鍾滅掉小米」。

不久後第一代格力手機面世,董明珠堅持把個人照片設成了系統內置的開機動畫。在接受采訪時她表示, 開機畫面放她的照片是為了表達對消費者的尊重。 然而,現實狠狠教育了董小姐。除了針對內部員工的強制購買之外,市場銷售成績沒有突破三位數,格力手機變成了人人皆知的滑鐵盧。董小姐當然沒死心,她認為做手機的失敗只是一次偶然。沒想到的是,偏執並堅持ALL IN投資銀隆 汽車 ,導致了一次更大的敗局。2016年1月在珠海人大的會上,董明珠認識了在河北開發過地產,現在又跑回珠海去搞新能源 汽車 的魏銀倉。董明珠當時就拍板投資銀隆 汽車 ,哪怕魏銀倉當時並沒有引資的需求。2016年8月18日,格力公布了130億元收購銀隆新能源100%股權及相關定向增發的方案,在媒體會上,董明珠公開宣稱「珠海銀隆就是格力 汽車 」。

然而,董明珠始料未及的是,在10月30日的股東會上,以往對他言聽計從的股東們「反水」了。一家家電製造企業要以130億的代價收購一家新能源 汽車 公司,後者拿掉國家補貼連年虧損,「核心技術」買自一家長期虧損、從納斯達克退市的美國企業。這種事怎麼看都不靠譜,股東們沒有同意。董明珠發飆了。她不滿「進場沒有人鼓掌」,提高聲調提醒投資者,「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幾個這樣給你們分紅的?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麼樣?」

被股東拒絕的董明珠並不甘心。

格力電器發布終止收購公告的當日,她高調宣稱,個人攜大連萬達集團等四方與珠海銀隆簽署增資協議,共同增資30億,獲得珠海銀隆22.388%的股份。其中,董明珠個人投資約10億元。之後,董明珠一方面不遺餘力地到處站台,打開銀隆的市場擴張潛力,引進大客戶以及渠道資源。另一方面,她也利用個人關系,為珠海銀隆解決了資金問題。然而真相很快揭開,這個被董明珠推到馬上就要上市地步的銀隆 汽車 ,居然是個「銀樣蠟槍頭」。本身技術就不過關,還借高利貸維持生計,拖欠供應商貨款,逾期未支付的貨款至少12億元。董明珠動手更換銀隆的管理層,結果引起激烈反彈。之後,就是雙方持續很長時間的罵戰以及法律糾紛。到目前為止,格力 汽車 還是一個圖紙上的夢。

就像《蘭德手冊》里說的那樣,每一位傑出領導者不斷地挑戰更大的難題,被視為一種美德。這是他們傑出之所在,可也常常是他們走向滑鐵盧的開端。畢竟,這樣的成功者非常固執,哪怕明知失敗也不會去改變自己。

格力的問題很明顯:缺一個能給董明珠提意見並且能讓她聽進去的人。以前朱江洪可以勝任這個角色,自從他退休之後,這個角色就一直缺位。 而張磊,現在被很多投資圈的大佬一致看好。

高瓴這一次從激烈角逐中勝出,成為各方都接受的格力電器大股東,博弈過程不得而知,不過,除了豐富的投資經驗和雄厚的實力,張磊敢於伸手,在項目進行不下去的時候自己接盤調整,應該是一個難以忽略的因素。董明珠時代的格力堪稱輝煌,然而她今年已經66歲, 離開董明珠的格力怎麼發展?或者當董明珠已經不足以驅動格力時,怎麼辦? 這個問題被提上議程順理成章,不去思考這個問題才不符合常理。在這樣的情況下,高瓴的優勢格外凸顯:百麗陷入困境,作為投資方的高瓴乾脆自己直接介入管理、用兩年的時間實現數字化對傳統企業改造,並將國際部分重新拆分上市。如果說格力存在董明珠之外的B計劃,那麼高瓴顯然是這個B計劃最佳執行者。

這就引出了另外一個有趣的問題:說一不二的團隊領袖怎樣和類似於護航者的角色相處?

當然,張磊也是一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從資本的角度上看,如果一帆風順格力的盈利年年上漲,張磊躺著也能拿到分紅,何樂而不為。為了安撫管理團隊,張磊顯得很大方。不僅承諾贈與董明珠等管理層、骨幹員工近4%的格力電器股權激勵,而且 高瓴保證董事會提名由格力電器管理層主導,格力電器將處於無實際控制人的局面。

4月14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擬以不低於30億元(含)不超過60億元回購公司股份。當前董明珠直接或間接持有格力9.64%的股權,若最終的回購比例按公司總股本的1.42%計算,董明珠在格力持股比例將達11.06%。

對於這次格力回購股票,自媒體阿爾法工廠評價道: 格力電器行動邏輯更像一家外資主導的美股公司。 格力用以回購股票的資金來源於中國銀行180億額度的超短期融資,考慮到當下的通脹率,格力借這筆錢幾乎約等於負利率。除此之外,高瓴在對百麗改造過程中顯示出強大的線上能力:通過大數據對貨品安排,精益管理提升供應鏈能力,優化了整個供應鏈的通路,改變了百麗的負增長,大幅提升了盈利。而這對長於線下短於線上的格力來說,顯然正是急需的力量。

因此,現在看來,高瓴入駐格力,盡管保持低調,但已經開始在財務和渠道方面發揮作用,成為驅動格力前進的生力軍。可以肯定的是,張磊與董明珠之間,一定會發生很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