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紅塔集團股票股價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紅塔集團股票股價

發布時間: 2023-04-20 12:51:38

㈠ 2020年9月29日紅塔證券為什麼一直跌是什麼原因呢

9月辯旁碰29日紅塔證券收盤價為18.54元,與昨天持平。雖然今天大盤有一千多隻股票下跌,但紅塔證券並沒有下跌。昨天前天也沒有下跌,9月18日還大漲攜談過。前期啟肆跌幅較大,近期已逐漸走好。

㈡ 旅遊股票前四隻股是那幾只

旅遊股票從業務規模、活動范圍、影響力看排名前四隻股應該是:中國國旅(601888)、中青旅(600138)、國旅聯合(600358)、首旅股份(600258)

下邊是旅遊板塊主要上市公司,供參考:
1、000430 ST張家界
張家界旅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系經湖南省體改委湘股改字(1992)16 號文批准,於1992 年12 月17 日,由張家界旅遊經濟開發總公司、張家界湘銀實業公司、張家界市土地房產開發公司、張家界華發房地產綜合開發公司、張家界金龍房地產開發公司、張家界市中興房地產實業公司、中國工商銀行張家界經濟開發區房地產公司等七家法人共同發起,採取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00610 西安旅遊
西安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是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八日經西安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市體改字(1993)96號文批准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四年四月十八日在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取得注冊號為29424149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3、000613 ST東海A
海南大東海旅遊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系經海南省股份制試點領導小組辦公室瓊股辦字[1993]11號文批准,於1993年4月26日在原海南三亞大東海旅遊中心發展有限公司的基礎上改組設立的規范化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5月6日,經海南省證券管理辦公室瓊證辦[1996]58號文批復,本公司進行重組及相應的分立。
4、000888 峨眉山A
峨眉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籌)是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峨眉山旅遊總公司、樂山市紅珠山賓館共同發起並公開發行社會公眾股,以募集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之一峨眉山旅遊總公司是於1992年設立的一家綜合性的旅遊服務公司。
5、000978 桂林旅遊
本公司是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桂政函[1998〗40號文批准,由桂林旅遊發展總公司( 以下簡稱「總公司」)作為主要發起人,聯合桂林五洲旅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洲公司」)、桂林中國國際旅行社、桂林集琦集團有限公司、 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他四家發起人,以發起設立方式於1998年4月29日注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設立時的注冊資本為18,000萬元。
6、002033 麗江旅遊
麗江玉龍旅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前身為麗江玉龍雪山旅遊索道有限公司,是經雲南省人民政府"外經貿滇胞(1995)177 號"文批准,於1995 年12 月14 日設立的中外合資企業,設立時股本總額為303.5 萬美元,其中,麗江旅遊總公司出資121.4 萬美元,占注冊資本的40%;昆明鑫泰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出資90.05 萬美元,占注冊資本的30%;香港雲港機械有限公司出資90.05 萬美元,占注冊資本的30%。公司的三家股東於1997 年3 月20 日簽訂《麗江玉龍雪山旅遊索道有限公司內部股份轉讓協議》,約定昆明鑫泰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將其持有的30%的股權分別轉讓給麗江旅遊總公司及雲港機械有限公司,雲南省人民政府於1997 年4 月23 日核發了外經貿滇胞字[1997]01 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台港澳僑投資批准證書》,公司的中方投資者為麗江旅遊總公司,持有大索道公司60%的股權;外方投資者為香港雲港機械有限公司,持有大索道公司40%的股權。
7、002059 雲南旅遊
昆明世博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系經雲南省人民政府"雲政復(2000)175號"文批准,由雲南世博集團有限公司(原名雲南省園藝博覽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雲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原名為雲南紅塔實業有限責任公司)、雲南世博廣告有限公司、昆明櫻花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雲南銅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周林頻譜科技有限公司(原名為北京周林頻譜總公司)共同發起設立,並於2000年12月29日登記注冊,股本總額1.6億元,法定代表人彭少希。主要經營景點投資、經營及管理,園林園藝產品展示,旅遊房地產投資,生物產品開發及利用,旅遊商貿。
8、002159 三特索道
1991年11月,經武漢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武體改[1991]98號文《關於深化武漢市三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試點的批復》和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市分行武銀管[1991]138號文《關於同意武漢市三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增發股票的批復》批准,公司向社會增發股票1,153.70萬股,每股面值為人民幣1元,其中國家股3.40萬股,企業股306.00萬股,個人股844.30萬股。本次按面值每股1元發行(其中國家股系將國家扶植基金34,150.53元轉成34,000股)。
9、002558 世紀游輪
公司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四川綿陽利爾化工有限公司,2006年經四川省商務廳川商資[2006]154號文批准,利爾化工更名為利爾化學有限公司。
10、300144 宋城股份
公司前身成立於1994年9月21日的杭州世界城宋城置業有限公司,1992年2月24日,宋城置業更名為杭州宋城集團有限公司。經浙江省人民政府企業上市工作領導小組批准,以2000年11月30日,整體變更設立的股份公司。2000年12月28日,公司在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了工商登記手續,並領取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為3301002004635)注冊資本為6000萬元。
11、300178 騰邦國際
公司前身為深圳市騰邦國際票務有限公司。。經2008 年3 月30 日騰邦有限股東會審議通過,騰邦有限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2008 年4月24 日,公司在廣東省深圳市工商局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並領取了注冊號為440301102827403《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12、600054 黃山旅遊
黃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是由黃山旅遊集團有限公司以其所屬單位的凈資產以獨家發起的方式於1996年11月18日在中國安徽省黃山市成立的股份公司,設立時國有法人股113,000,000股。
13、600138 中青旅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原名「中青旅股份有限公司」,是經共青團中央中青字[1997]60號《關於中國青年旅行社總社進行股份制改組並上市的批復》,由中國青年旅行社總社作為主發起人,採用社會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於1997年11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網發行6000萬股普通股,發行後注冊資本16000萬人民幣。1998年8月31日,公司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1998年中期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方案,以總股本16000萬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5股,股本變更為24000萬股。
14、600258 首旅股份
北京首都旅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系經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辦函[1999]14號批復批准,由北京首都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城鄉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北京全聚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特區旅遊服務開發總公司作為發起人,以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於1999年2月12日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領取11520068注冊號《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資本16,140萬元。
15、600358 國旅聯合
國旅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的規定,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國經貿企改[1998]834號《關於同意設立國旅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的復函》的批復,由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南京市旅遊總公司、浙江富春江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之江發展總公司和上海大世界(集團)公司作為發起人,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6、600593 大連聖亞
大連聖亞旅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大連聖亞海洋世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的前身為大連聖麥爾索海洋世界有限公司,經大連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大外經貿外資字[1993]2198號文)批准,於1994年1月設立;1995年3月經大連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大外經貿外企字[1995]86號文)批准,公司名稱變更為「大連聖亞海洋世界有限公司」;
17、600749 西藏旅遊
本公司是經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藏政字(1996)第1號文批准,由西藏國際體育旅遊公司、西藏天然礦泉水公司、西藏交通工業總公司、西藏信託投資公司、西藏農牧業機械(集團)總公司發起,採用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監會證監發審字(1996)170號文、(1996)171號文批准,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A種股票1500萬股,公司於1996年9月28日正式成立,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公司股票於1996年10月1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1998年,公司實施了1997年度分紅和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的方案,即以1997年度末總股本5000萬股為基數,按10送2轉增4,公司股份總數由5000萬股增加至8000萬股。
18、601888 中國國旅
本公司成立於2008 年3 月28 日,是根據國務院國資委《關於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整體重組改制並境內上市的批復》、《關於中國國旅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權管理有關問題的批復》以及《關於設立中國國旅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由國旅集團以旅行社和免稅業務相關資產整體重組改制,聯合華僑城集團,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9、000069 華僑城A
公司原名深圳華僑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是經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僑經發(1997)第03號文及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函[1997]第37號文批准, 由華僑城經濟發展總公司經重組其屬下部分優質旅遊及旅遊配套資產獨家發起設立的, 從事旅遊業及相關產業經營的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公司名稱變更為「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及子公司屬旅遊服務行業,主要經營主題公園,酒店服務,房地產開發,紙包裝等。
20、600555 st九龍
公司曾經是服裝行業的龍頭公司,是國內最大的服裝OEM出口企業.經過05年資產置換,公司開始傾力打造九龍山旅遊度假區的開發,全面轉型為旅遊地產企業.2012年10月19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下發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公司名稱變更為「上海九龍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21、600706 曲江文旅
2012年9月公司名稱由「長安信息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西安曲江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㈢ 專家預測紅塔證券股票能漲到多少錢

紅塔證券是在對雲南省原三家信託投資公司證券業務重組的基礎上,由紅塔集團等13家國內知名企業共同發起,並經中國證監會批准設立的比照綜合類證券公司。
紅塔證券2022-02-10日收盤價格為10.88元。

如您需了解股票行情,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金融-股票期貨-證券服務查詢信息。

溫馨提示:
1、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相關產品由對應平台或公司發行與管理,我行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等責任;
2、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2-02-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㈣ 他曾是服務員,小學沒畢業,卻逆襲成福建首富,如今身家372億

外界曾評價陳發樹:

這個行事低調,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的中年商人,正試圖顛覆福布斯和胡潤百富榜榜單,締造一個新的財富傳奇。

早在2009年,陳發樹就以218.5億元身家,問鼎福建首富寶座。

如今13年過去,他的財富達到了372.7億元。

但資本市場水漲船高,他卻再未有緣重回巔峰。

即便還沒能再奪第一,但陳發樹的賺錢能力,從始至終都不容小覷。

近期的一樁經典大仿洞中手筆,是投資隆基股份。

陳發樹在2018年就開始布局,當時這個領域並不讓人看好。

該公司股份也一跌再跌,而他卻逆勢而行,頻頻抄底加持。

兩年時間,他合計持有股份1.44億股,成為公司第七大股東。

到2020年第二季度,回報期來臨,股價進入快速上升階段,陳發樹逐步減持股票。

至2021年,他顫慎手上的持股市值已達到119億元,股價升幅1369%。

僅此一筆,陳發樹就賺得百億利潤。

而他的光輝戰績,在這之前,已經赫赫有名。

令人想不到的是,如此具有投資眼光的陳發樹,居然連小學都沒畢業。

而且是靠倒賣木材發家,初期創業也是從跟股市毫不相關的百貨零售起步。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位「福建零售大王」的傳奇致富秘訣。

陳發樹,1961年出生於福建泉州的一個貧窮山村。

從村裡坐拖拉機到縣城,需要足足一天時間;

而從外面步行到村裡,則要在山中繞上一百多道彎,其閉塞落後可想而知。

陳發樹家跟村裡絕大多數農戶一樣,終年稀粥白薯飯,難得見一次葷腥。

「陳發樹」這個名字是父親給取的,希望兒子將來能發大財,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困苦生活。

跟《紅樓夢》中王熙鳳女兒名字的由來,有異曲同工之妙。

劉姥姥給巧姐取名時就說:「日後大了,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都從這『巧』字上來。」

恰似,陳發樹後來通過倒運樹木發家致富,正合「發樹」二字。

但不同於巧姐錦衣玉食的童年,陳發樹小時候因家境太過貧寒,上到小學四年級就被迫輟學務農。

後來家中又添了好些弟弟妹妹,身為長子的他更加不可能重返學堂,只得幹些雜活維持生計,分擔家庭重擔。

等長到可以干力氣活的年紀,陳發樹就跟著父親到附近的林場打工,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砍樹、搬木頭。

雖然累,但他很滿足,因為每周能吃上一次葷菜。

可見對大富大貴的期盼,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追求。

至少在陳發樹這里,受限於生長於山旮瘩的有限世面,他還沒有出人頭地的「妄想」。

直到21歲那年,他走出大山,開了眼界。

陳發樹坐在販送木材的貨車上,用自己廉價的勞動力跟司機達成協議:

無償把木料搬上車,就可以免費坐車到廈門觀光一圈。

他不無驕傲地說:「那個時候,雖然很窮,可我的腦子還是很好用備山的,第一次看到人家怎麼做生意。」

陳發樹第一次踏進花花世界,見識到都市繁華的同時,也留意到木材市場的火爆:

既然別人能把木頭拖來這里賣,我為什麼不行呢?村裡啥都沒有,就樹最多。

可是,這樹又不是自家的,哪能說賣就賣呢?進貨的錢從哪兒來?

陳發樹在興奮過後冷靜下來思考對策,他明白光有激情可幹不成事。

他在廈門木材市場流連觀察了幾天,終於有了對策:先拿訂單,再搞生產。

陳發樹找到兩家木材銷售商,一番商量交涉後,他承諾能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向他們提供木料,商家欣然同意。

為穩妥起見,大字不識幾個的陳發樹,還像模像樣地要求對方跟自己簽了份合同。

答應只要他弄來合格的木材,就全數收下。

搞定下遊客戶,他立馬回村尋找上游貨源。

還是老問題:沒錢,人家憑什麼把木材給你?

這時候,陳發樹跟銷售商按手印簽的合同就發揮重要作用了,他拿出來給林場老闆看:

都有買家了,你這賣家還不放心嗎?

就這樣,陳發樹作為中間商賒著賬,順利地把木材從家鄉運到了廈門。

憑此一趟,他凈賺1000多塊,這在80年代,相當於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

陳發樹的第一桶金,果然靠樹發了家,「名不虛傳」。

接下來4年時間,他的賺差價生意越做越大。

先是 汽車 貨運,再是火車托運,最後做成了泉州最大的木材貿易商。

25歲時,陳發樹在廈門購置了一套屬於自己的住房,徹底擺脫了溫飽不濟的貧苦生活。

然而,有能力的人終究是不安分的。

一轉眼,陳發樹就把這套房子擔保出去,換成了一部三輪摩托車,和兩個弟弟幫一家8平米的小店拉貨。

從木材大佬變身為拉貨小工,陳發樹這是打的什麼算盤?

說起來,這次轉型頗有些理想主義色彩。

陳發樹偶然一次讀到全球零售業大王山姆·沃爾頓的傳記,被主人公從無到有創造輝煌的成就所激發:

「山姆是我的榜樣,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他那樣的人。」

於是,深受偶像的鼓舞,本就在思考創業轉型的陳發樹,決定進軍百貨行業。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之前倒騰木頭,起碼還算近水樓台,有過接觸了解;

現在做百貨,一無經驗,二無人脈,三缺資金,怎麼做成零售大王呢?

陳發樹選擇的路徑就是:先當拉貨小工。

一天,他在街上轉悠,苦苦思索進入新領域的辦法。

一抬頭,看到一間百貨店在找服務員。

他於是打算就從此處基層做起,一步步熟悉。

被招進去之後,陳發樹才發現這家店只是一個小小的雜貨鋪,老闆平時太忙,就請人過來幫忙過貨。

既來之,則安之。

陳發樹和弟弟們蹬著三輪車來來往往,在這間小店忙進忙出,時不時幫忙打理店內日常事務。

也是命運垂青,不久後,這家店老闆因為賭博輸錢,要把店面便宜賣出去。

陳發樹再次得了近水樓台的便宜,果斷把店拿下,將其更名為「華都」,搖身一變成了小老闆。

此後八年,陳發樹兄弟就靠著這家小店步步做大。

他在當地開了四五家分店,成立百貨連鎖公司,實現了月均上萬的可觀盈利。

但陳發樹似乎總見不得好,日子一旦富裕點,他又開始琢磨折騰,想「出去走走」。

他在公司例會上提出:「能不能走出廈門,到福州發展一下?」

可跟著他一路走過來的兄弟們卻不認可大哥的做法,一致認為就在本地發展挺好的,也能掙到不少錢,沒必要冒險去和別人搶地盤。

但陳發樹已非井底之蛙,去意已決。

最終,在和平抽簽後,弟弟贏得「華都」本名,而陳發樹另立門戶「新華都」。

1995年,陳發樹孤勇前行,進軍福建省會福州。

他在寸土寸金的東街口商業街,開起新華都百貨有限公司,正面硬剛當時福建商界第一大商企——東街口百貨集團:

「當時很多朋友認為,我的選址離商業老大太近,是往槍口上撞。」

殊不知,這一切都在陳發樹的盤算之中。

面對大牌強手,他狠招頻出:

商場每月一天幸運日,打折降價狂歡;

推出退貨無障礙,免除消費者後顧之憂;

率先通過ISO國際質量認證,專業有保障;

開業當年即加入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成為第一個民營企業成員……

藉助街口原有的火爆人氣,以及自家的精準營銷,陳發樹的新店成功在福州百貨市場站穩腳跟。

不久後,他又在人流稀疏的福建火車站附近,開起第二家商城;

而後一發不可收拾,新店在湖裡區、五四路等地相繼開幕,逐步形成品牌商圈氣候。

1997年,不甘寂寞的陳發樹又扭轉賽道,多方觸及各個領域:

他在市中心廣場投資建起一座擁有143間客房的三星級涉外酒店。

並成立建設工程公司,進軍礦山產業。

同年,陳發樹集結成立新華都實業集團,確定了以百貨業為主。

同時涉足酒店、工程機械等行業的發展戰略。

次年,集團榮膺「福州十強私營企業」、「福建省百強商業企業」等嘉獎。

陳發樹也被授予「福建省優秀企業家」稱號。

至此,陳發樹可以說已經創業成功,光耀故里。

但離命運安排給他的「福建首富」之位,還差點火候。

助他一臂之力的,是比他大三歲的陳景河。

在組建集團時,陳發樹曾投資6000多萬購買了一批水電站設備,承接了幾個開採石方工程,這裡面,就有陳景河的業務——紫金礦業。

兩人因合作而逐漸熟識熱絡起來。

當時的紫金礦業還是一個欠債拖款的貧礦,陳發樹手裡的股權一開始就是抵債而來。

本來作為開發商,他只負責做工程就好。

但因為當時國內礦業不景氣,陳景河的礦業項目無人問津,政府便出面跟福建各大知名民營企業打招呼,讓幫忙投一點。

家大業大的陳發樹自然也在被招呼之列,抱著賭一把的「迫不得已」心態參股進去,也算給同姓家門一個面子。

誰也想不到,這個無心插柳的投資會成為他最英明的決策。

2000年,紫金改制發股時,集團出資4800萬拿到其33%的股份,成為礦業第二大股東。

同時,39歲的陳發樹還以個人名義購買其4.486億股股份,佔比14.1%。

如此一來,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陳發樹實際成為了礦業第一大自然人股東。

三年後,國際金價陡升,紫金礦業登陸港交所,首日收報5.7港元,成為港市成交額第二大股份。

上市當日,陳發樹的身家隨即飆漲十億港元。

再過4年,紫金礦業回歸A股市場,他手上的市值再次劇增超100億元。

陳發樹抱得金蛋在手,賺得盆滿缽滿。

財富要動起來才有價值,他開足馬力,借著礦業的資金供給:

先後拿下四川九寨溝草地金礦、青海省德爾尼銅礦等一系列大型承包工程;

同時盤活地產,在福州控股10萬平米的高檔樓盤,僅物業費就達1.5元/平米;

並嘗試 旅遊 業,認股武夷山 旅遊 發展項目,短短幾年獲利超5000萬元。

除了附屬行業的節節攀升外,主業起家的百貨擴張也沒有落下:

他在龍岩市一口氣吞下當地12家購物廣場,開創了當時福建省最大規模的零售業並購。

多方齊頭並進,財富如雪球般越滾越大,勢不可擋。

2008年,陳發樹手上的百貨商超,在福建全省擁有連鎖門店113家,面積超74萬平方米。

同年7月,集團正式登陸深交所上市。

第二年,48歲的陳發樹以218.5億元身家,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11位,登上福建首富寶座。

春風得意時,陳發樹集團的第二個關鍵人物上場。

在一次私人晚宴上,陳發樹遇到了唐駿;

晚宴一結束,陳發樹就向唐駿發出加入邀約;

唐駿「只用了一分鍾,就做出了決定。」

2008年,唐駿從老東家盛大公司跳槽過來,陳發樹為其開出10億天價轉會費。

唐駿是誰,值這個價嗎?

簡單介紹一下,唐駿是著名職業經理人,有「打工皇帝」之稱。

他曾在美國微軟公司工作10年,被授予「比爾·蓋茨傑出獎」,被公司定為微軟未來領袖之一;

之後,他出任盛大網路公司總裁,帶領公司上市,並助力陳天橋成為2004年中國首富。

在真正結識唐駿之前,陳發樹就知道:「唐駿溝通能力很強,是國內第一經理人。」

聘任發布會上,兩人左右並立,共持上億聘書。

在各界媒體的閃光燈聚焦中喜笑顏開,對未來充滿期待。

唐駿豪邁宣稱:「我一定會為集團創造出超過10億元的價值。」

這似乎又是一場勝負不定的賭局,只是在陳發樹看來贏面極大。

而公司內部大部分人卻強烈抵制,甚至一度引發幾位大將辭職表態。

但木已成舟,陳發樹意志堅定,篤信己見,將唐駿親手捧上了集團總裁兼CEO的高位。

新官上任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具有「深遠」影響的雲南紅塔收購事件。

2009年,紅塔集團將其持有的六千多股雲南白葯股權轉讓,陳發樹安排唐駿執掌處理。

唐駿曾洋洋得意地親口證實:「整個收購過程,我只花十分鍾看了一下轉讓協議,覺得沒問題,就讓陳總簽了字。」

五天後,陳發樹就按照唐總操辦的收購事宜,將22.08億元巨款給對方打了過去。

然後左等右等,說好的股權卻遲遲沒交割過來。

2011年底,在既沒拿到股權,又沒要回錢款的情況下,陳發樹終於反應過來,一紙訴狀,將雲南紅塔告上法院。

當時做過一個網路民意調查,有90%的人認為陳發樹有理,但80%的人認為他打不贏官司。

整個判決流程,又花掉兩年時間。

最終中國煙草總公司認定收購不成立,陳發樹取回本金及一點利息,付出1700萬的訴訟費。

這段時間里,雲南白葯股價一路大漲,而陳發樹卻一無所獲。

如果唐駿當初看合同仔細一點,注意到那條「需要相關有權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准」的條款;

或者先付定金,等股權轉過來後再付全款。

那麼陳發樹不僅可以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損失,還能持股再賺一筆。

可偏偏沒有如果,唐駿的動作一向神速,從他用「一分鍾」決定加入陳發樹,就可以推斷出他用「十分鍾」定下22億協議的合理性。

唐 駿剛剛加入時 ,曾向陳發樹立下兩個flag:

一是讓集團旗下至少5家公司上市;

二是協助陳發樹成為「中國巴菲特」。

可直至2013年,陳發樹和唐駿默默分道揚鑣時,這兩個願望都沒實現。

陳發樹一言不發,身邊人忍不住抱屈:

「只能說唐駿是個大忽悠,他在集團的貢獻,根本不是他自己吹噓的和大家想像的那樣。」

從結果來看,唐駿在任期間,陳發樹手裡沒有一家公司掛牌敲鍾,而「中國巴菲特」卻慘變「有錢的秋菊」。

耗時三年多時間的股權追討之路,坎坷而憋屈,讓陳發樹損兵折將,元氣大傷。

還有另一樁「黑料」,也發生在2009年。

然而,在風風火火的宣布之後,數年時間除了零星的幾筆捐資助學外,這筆款項卻遲遲沒到賬,使陳發樹尷尬陷入「詐捐」風波。

陳發樹在將唐駿收入麾下之前,一向低調行事,曝光不多。

而當公關高手唐駿來了之後,他卻常常拋頭露面,動不動就上熱搜。

真應了那句老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013年,陳發樹用一家小公司打發走了唐駿,自己重掌集團總裁之位。

盛大的開始,落寞的結束,局外人看得很清楚:

「當時陳發樹請唐駿時太高調了,現在也不好說什麼,二人早已分家。」

媒人雖然走了,但「痴情」的陳發樹卻不打算就此放棄,他和雲南白葯的姻緣還在繼續。

2018年,雲南白葯發布公告,選舉陳發樹為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董事職務。

原來早在兩年前,趁雲南白葯集團國企混改的時候,陳發樹親手出資254億元,佔有其22%左右的股份,成為最大股東。

這次,合理合法合規,且沒有後顧之憂。

多年夙願,終得成真。

這之後,陳發樹的財富穩步增長,沒有再經歷此前的驚濤駭浪:

2019年,資產累積達113.8億元;

2020年,249.6億元;

2021年,372.7億元。

陳發樹集團的企業標志是一個大寫的「井」字,中間鑲著一顆心。

他對此的解釋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商人挖掘 社會 財富的同時,不能忘了政府和百姓的支持。」

有人會覺得他這個說法太過官腔,有作秀博好感之嫌。

但細想一下就知道,於公於私,這都是應該有的態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管是失意落魄還是功成名就。

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都不能忽視天時地利人和的重要性。

成功,是多方因素的機緣結合。

除了自身努力這顆中心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有望成就不凡的功業。

作者:朱小暢&雯鮫

㈤ 小學四年級沒讀完 終成福建前首富 他就是資本獵手陳發樹

日前華爾街股市散戶與莊家機構的逼空大戰引發世界關注。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如果說超級「牛散」,非當今新華都實業集團創始人及董事長陳發樹莫屬。

然而,陳發樹何許人也,雖然沒有馬雲馬化騰等聲名顯赫,但他的故事同樣不乏傳奇和經典。

他被譽為中國的巴菲特,從實業起家,後在資本市場縱橫捭闔,從紫金礦業、雲南白葯、青島啤酒、中國中免、隆基股份等等,均有上佳表現。

出身貧寒 從木材商到百貨集團上市

陳發樹出生於1961年,那一年正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他的故鄉是福建泉州安溪縣一個山村,也就是盛產安溪鐵觀音的地方。因為家境貧寒,小學四年級還沒讀完就無奈輟學了。

1977年年僅16歲的陳發樹到村裡的林場打工,憑借出色的自我介紹「我叫陳發樹,發財的發,樹木的樹,找我運木頭肯定賺錢」而成功應聘擔任運輸工。

出了五年的苦力後終於在1982年走出大山到省會廈門運送一批木材,他這才發現木材買賣中的價差,於是年僅21歲的他開始販賣木材,第一單生意就賺了1000元「巨款」,相當於當時一個工人一年的報酬,四年後的1986年他已經用賺得的5萬元在廈門買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套房。

但是他並沒有滿足,還是將房子抵押買了一輛三輪摩托車跑運輸,和兩個弟弟一起給一家小賣店拉貨。

後來這家小賣店經營不善倒閉,陳發樹抓住機會就把這家店面買了下來,取名華都百貨。1995年,陳發樹將華都百貨從廈門搬到了福州最繁華的東街口,憑著出色的經營頭腦而大獲成功。

1997年,由於兄弟經營理念差異,類似四川劉永好的新希望集團一樣,陳發樹另立門戶,成立了新華都百貨,後來業務在百貨超市主業基礎上逐步拓展至工程機械和房地產,誕生了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最終於2008年7月31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那一年,他剛好47歲,年富力強。實際上,在他上市之前的2007年已經擁有32家超市,資產近13億元,一年凈利潤超過1.3億元。

紫金礦業 155億身家讓他登上福建首富寶座

而真正讓陳發樹人生開掛的則是新華都集團上市之前提早入股紫金礦業。早在1997年陳發樹和同鄉柯希平以6800萬高價買下一批工程機械設備,本想轉手賺差價獲利。

但是沒想到當初中介比市價抬高了3000萬,他無法賣出,就乾脆成立了工程公司,專門在外接小工程。當時機緣巧合,遇到當時承包紫金礦業的總經理陳景河。

當時紫金礦業還是小礦山,許多本地商人在崇山峻嶺的紫金山上考察後,並不看好其開發前景。

但陳發樹憑借自己的工程公司,承接了紫金礦業的土石方工程,他對這座未開發的金礦產生濃厚興趣和期待。

2000年紫金礦業股改,鼓勵當地國企事業單位職工認購,卻鮮有人問津。新華都集團內部也心存疑慮,但是最終陳發樹還是拍板,就當賭一把吧。

他動用新華都集團等三個關聯公司一共出資3359萬元,持股20.19%,其中僅新華都集團就持有紫金礦業1729萬股,佔比18.2%。

2003年紫金礦業在香港上市,股本擴充了10倍。2008年4月紫金礦業回歸A股,陳發樹個人及新華都集團持有紫金礦業共21.78億股,按照當時7.13元的發行價計算,市值為155.29億元。

八年的投資從3359萬元到155.20億元,增長了460倍。憑借紫金礦業和新華都集團的上市,陳發樹以180億身家登上胡潤百富榜第29位,成為福建首富;在2009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陳發樹以218.5億元人民幣的個人財富位列11位,蟬聯福建省首富,一時風光無兩。

青島啤酒 套現紫金礦業參股

資本市場上嘗到甜頭的陳發樹從此開始了自己長袖善舞、縱橫捭闔的運作。

早在2008年4月,新華都集團上市之前,陳發樹即以10億元的天價聘請打工皇帝唐駿加盟新華都集團,出任該集團總裁兼CEO。

彼時唐駿猶如卧龍在世,為三顧茅廬的老闆制定了一系列資本運作的宏偉藍圖:3-5年內將推動旗下5家公司上市、5年內從16億元發展到100億元、幫助陳發樹躋身富豪榜三甲。

事實上,唐駿入駐新華都集團後也頗有建樹,協助新華都集團成功上市、參股青島啤酒和雲南白葯,都是大手筆。

但遺憾的是2010年唐駿被專業打假人方舟子盯上,學歷造假門事件爆發。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輿論之火也燒向東家及老闆陳發樹,最終這段合作無奈分手,則是後話。

說起青島啤酒,則是陳發樹高端人脈的作用。早年陳發樹在中歐EMBA學習期間,結識了同班同學青島啤酒的董事長金志國。正是這段機緣,加上唐駿加入新華都集團後,才開啟了雙方的合作之旅。

2009年5月8日,陳發樹耗資人民幣16億元,獲得青島啤酒7%股份轉讓,共計9164萬股。

而這16億元的彈葯,相當大部分來源紫金礦業這一現金奶牛的套現支援。數據顯示,2009年4月27日-5月22日,陳發樹通過二級市場賣出了紫金礦業股份1.47億股,按照8.84元/股的均價計算,套現13億元。

雲南白葯 志在必得九年長跑

飲下北方這杯青島啤酒後,陳發樹對西南邊陲的白雲白葯早已虎視眈眈。陳發樹對雲南白葯這塊「肥肉」感興趣早在2007年,因為當年參加長江商學院MBA學習時認識了雲南白葯董事長王明輝。

2009年雲南白葯第二大股東紅塔集團因專注主營業務考慮,轉讓名下雲南白葯12.32%的股權。陳發樹抓住機會,豪擲22億元(資金來源同樣是紫金礦業套現)一次性支付給紅塔集團,但是雲南國資委因國有資產流失顧慮而最終未批准,兩年來股權遲遲未交割。

陳發樹無奈打起官司,最後上訴到最高人民法院,直到2014年才令紅塔集團退回了22億元本金和760萬利息。

幾場官司下來耗費3400萬元訴訟費,陳發樹也獲得了陳秋菊的外號。

2015年陳發樹依然不不到黃河心不死,通過在二級市場大肆購買雲南白葯總計4.25%的股份,支出成本近33億元,終於成功躋身雲南白葯前十大股東之列。

2016年後抓住雲南白葯混改機會,打敗了阿里、平安等重量級競爭對手,最終成為雲南白葯第二大股東。

據雲南白葯2020上半年年報,目前該公司前十大股東中,福建前首富陳發樹旗下的新華都集團占股24.37%,陳發樹個人持股0.7%。雲南國資委占股25.14%。經過九年的執著追求,陳發樹終於成功拿下雲南白葯。

隆基股份和中國中免 價值投資典範 狂賺百億

2020年光伏龍頭隆基股份和免稅概念股中國中免漲幅驚人,分別創下271.33%和217.54%的黑馬記錄,陳發樹在這兩只股票的操作上可謂穩准狠,堪稱價值投資典範。

他踩在股價大幅下挫的鼓點上,順勢大舉逢低買入分批加倉,又選擇在階段性高點時候分批獲利了結,做到了巴菲特老人的「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以隆基股份為例來說,早在2018年5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三部門印發了《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關於控制光伏發電規模和降低電價補貼的消息對該行業構成重大利空,作為光伏龍頭的隆基股份從24元左右一路下跌,8月底觸及11.76元低點。

這時候陳發樹在2018年三季度果斷出手,買入4937.28萬股,之後隨著該股行情逐步反彈又多次增持,至2020年一季度已增加至1.44億股。

2020年二季度開始,隆基股份開始大幅上漲,三季度最高觸及83.27元,四季度收盤於92.20元,至2021年1月25日則已經飆漲到125元,這已經是2018年三季度低點的10倍,可謂驚人。

在股價迭創新高後,陳發樹在2020年第二和第三季度開始分別減倉2686萬股和3740萬股,套現獲利近30億元。加上之前獲利部分,兩年累計投資收益超過100億。

陳發樹的另一傑作是中國中免。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國內 旅遊 業頹勢一片,中國中免一季度虧損超過1億元,股價曾經下挫30%跌至66.50元低點。

陳發樹就是在這樣市場哀鴻遍野的悲觀彌漫情緒中大膽抄底,同年一季度共買入1446.81萬股。

很快買入不久,2020年二季度在海南離島免稅等利好政策帶動下,中國中免開始大幅反彈,至2020年底收盤已經創下282.45元記錄,今年1月12日則創下321.86元新高。單單按照去年三季度持倉量來初步估算,浮盈已經妥妥超過40億元,又是賺了個缽滿盆滿。

此外陳發樹還是必創 科技 、久日新材、恆合股份等前十大股東,同樣有上乘表現。

陳發樹從實業起家,但目前起家的新華都集團主業並不搶眼。如今的陳發樹已經成為投資家和資本獵手。我們期待他今後在資本市場有更多傑作奉獻。

㈥ 百事吉VSOP BISQUIT VSOP 70cl(2001年10月8日灌裝)價格大約是多少已經在櫃子了放了有6,7年了

自2001年後,散酒在市場上的流通量大幅度減少,白酒行業的產量出現向規模企業集中的趨勢,這幾年的數字越來越接近白酒市場的真實情況。在2005年白酒產量恢復性增長的基礎上,2006年上半年白酒行業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產量達到193.1萬噸,同比增長22.41%。其中,清香型白酒呈現市場份額擴大趨勢,濃香型白酒繼續維持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高端白酒銷售額逐年快速提升,占白酒銷售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在未來幾年仍能夠維持這種增長方式。

五糧液

上半年經過調整,中高檔白酒比重占整體達40%,毛利率也保持逐季增長態勢,其中高檔酒的毛利率從2005年1季度的60.38%穩步提高到2006年1季度的71.8%。

2006年7月28日,五糧液醞釀十餘年的「45度計劃」正式面世,在高檔五糧液的主品牌中只有39度、52度和68度產品,這次計劃將有效的完善五糧液的產品層次,與茅台的33度、38度、43度和53度產品進行全方位競爭,其營銷思路就是要藉此機會在高檔白酒領域「一統天下」。
最近,五糧液在68度這個高檔產品也在醞釀提價。在不考慮五糧液「45度計劃」、未來提價和整體上市的假設前提下,初步測算2006~2008年的每股收益為0.47元,0.68元,0.78元,給予「觀望」評級,嚴密關注五糧液集團的後續發展動態。

茅台

十一五期間,貴州茅台投資10億元將產能擴大1萬噸。從公司年報數據得知,2002年至2005年年生產量大約為7000萬噸、8000萬噸、11000萬噸和12000萬噸,基本上達到產能上限,需要及時擴大產能上限。
結合貴州茅台巨大的優質庫存酒量,以及茅台在這幾年銷售創新、國家政策的調整,茅台取得的成果有:新市場開拓成效明顯。在廣西、雲南等新開發市場銷售額出現明顯增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濃香型白酒的大本營四川打開了市場;團購市場捷報頻傳。政府和軍隊是茅台團購的主要方向,現在茅台又把目標指向500強企業,成功開發出紅塔集團、中國移動等大型企業作為團購新客戶,並將團購作為企業未來幾年的重點方向,為茅台未來幾年的銷售的良好增長奠定堅實基礎;出口進一步擴大。茅台與法國干邑世家合作陸冊物進入全球免稅店系統,未來銷量可能達到800噸的出口銷量,這些出口產品採用小批量勾兌、小批量釀造,在包裝和品質上符合國際標準的奢侈品特性,對茅台樹立國際性名酒品牌起著重要作用;2006年4月1日起,糧食類白酒和薯類白酒統一消費稅為20%,減少5%,這對未來茅台的毛利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加起著積極作用,經過測算可以增加凈利潤4%以上。
按照未來5年貴州茅台主營收入20%-30%的增長率,將在2010年的時候貴州茅台達到年銷售額100億的里程碑,在這五年中,銷售利潤率和毛利率將逐漸小步提升。在2010年,茅台的銷售毛利率達到85.5%,銷售凈利潤率達到38%,按照現在茅台9.438億的總股本計算,達到每股4元的收益。考慮到,茅台銷售額達到100億後,可能會出現國際上白酒企業規模達到一個標志性階段時,會有一個長時間的徘徊期,預測茅台在達到百億後,銷售額會出早液現緩慢增長的情況。

長期來看,按照熊市15倍消費類股價值股PE定位,為60元,按照牛市25倍消費類股價值股PE定位,為100元。按照茅台不再提價、政策不再變化的保守測算,2006年~2008年茅台的每股收益為1.51元、1.89元、2.61元,目前股價在長期來看低於熊市的消費類價值股PE定位,給予「推薦」評級。
老窖

90年代之前,高端白酒市場就是茅台、汾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的天下,但是瀘州老窖採取了「讓名酒變名酒」的經營策略,錯過幾次提價來鞏固品牌形象的大好機會。2000年以來,公司調整策略推出「國窖1573」高端品牌取得明顯的市場效姿猜果,從2004年開始放量,2005年達到1000噸的銷售量,低於國窖目前4000噸的產能上限,未來產量提升有足夠的保證,這也為瀘州老窖在未來5年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濃香型白酒的釀造存在高中低檔同步增長的特點,發展高檔酒就會產生大量的低檔酒,國家消費稅的重要補充就要求從量稅按實際銷售量計算,不得按65度酒折算的銷售量計算,一定程度上沖淡了比例稅下調5%對瀘州老窖的正面影響。
在白酒市場上,品牌更替頻頻,每個稍有實力的酒廠都會推出不同的高端品牌進行經營,有這樣一個行業規律,一個非商標同名的品牌到達成熟期需要3年,完成成長期5-10年,之後就看經營的方針以及後續新品牌是否及時補上,否則就會經歷銷售的滯脹和衰退期。
「國窖1573」運作的十分成功,市場化運營方式卓有成效,現在是品牌成立的第五個年頭,也是品牌收獲期的開始,我們可以預計未來5年將是高速增長3年,然後逐步放慢增長速度。這個特性,將使得瀘州老窖的市場波動性凸現,不似貴州茅台和山西汾酒綿綿發力。
今年瀘州老窖擬以12.22元/股的價格定向增發不超過3000萬股,並擬授予激勵對象2400萬份股票期權,每份期權可購買1股股票,行權價為12.78元,而績效考核的時間為2006~2008年。分年度進行考核,其中2006年的績效考核指標為每股收益不低於0.2元,2007、2008年凈利潤需同比增長30%,凈資產收益率不低於10%。
2006-11-21 21:43 回復 茅五劍汾 0位粉絲 2樓
依據前面的分析,瀘州老窖不僅僅是完成這些目標,而是超額高效的完成這些目標。預測2006年~2008年瀘州老窖的每股收益為0.40元、0.55元、0.70元,暫時維持「推薦」評級,在未來3年內來看還是比較安全的。

汾酒

在2006年7月27日,山西汾酒公告將其利潤主要來源的老白汾系列平均提價15%,由於其主打產品銷售集中在山西及河南等地,屬於當地的強勢品牌,提價行為不會影響到銷量,提價之後汾酒的價格依然不貴仍然有提價空間。在未來幾年能夠繼續維持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利潤同比快速增長的態勢,汾酒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近幾年較前面兩項指標增長速度明顯快很多,是由於汾酒採取低投入、高增長的模式。
2005年公司30%收入來自低投入的工商聯和營銷模式,其中河南、河北市場的高增長就是靠上述模式帶動起來的。正因為此,公司近幾年收入高增長的同時,較低的費用投入使其EBIT率持續上升。
汾酒的存貨周轉時間雖然明顯少於貴州茅台,其銷售力度上能上個台階更好,這是因為在生產工藝方面:清香型白酒採取地缸發酵2次,歷時56天;醬香型白酒採取石料地窖發酵7次,歷時10個月;濃香型白酒採取黃泥老窖發酵1次,歷時45-60天。未來汾酒只要進一步加強營銷力度,就能夠使得在企業的成長速度上再上一個台階。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山西汾酒的毛利率僅次於貴州茅台,目前實際產能為1萬噸,綜合產能為2萬噸。主要生產汾酒系列和竹葉青配置酒,竹葉青作為保健酒中的精品是汾酒不同其他白酒廠商的競爭優勢,目前,竹葉青年銷量為2000噸,50%來自於山西市場。
近來,汾酒公司在廣州、浙江等沿海地區運作竹葉青成果顯著,這是因為這些地區對保健酒認同度高、消費能力強,預計在2007年就可以達到3000噸的年銷量,創收2億元。
汾酒系列方面,在2006年7月27日山西汾酒公告將其利潤主要來源的老白汾系列平均提價15%,由於其主打產品銷售集中在山西及河南等地,屬於當地的強勢品牌,提價行為不會影響到銷量。汾酒的傳統消費市場在華北、東北和中原地區,現在山西汾酒採取「堅決維護山西本土市場,有選擇地拓展省外市場,本著各個擊破地原則不急於全面鋪開地原則」穩扎穩打,有利於汾酒未來銷售量地穩步提升。
在所有白酒類上市公司中,山西汾酒地主營業務稅金占銷售收入比例最高為22.34%。因其實際稅率接近名義稅率,這次在2006年4月1日的糧食類白酒和薯類白酒統一20%消費稅(減少5%)的政策調整中受益最大,可以增加今年的每股收益約為0.08元。
按照未來5年山西汾酒保持20%的復合增長率來反映諸多的行業利好、經營策略、市場環境、提價潛力、銷量提升、公司治理,預計2006年~2008年山西汾酒的每股收益為0.61元、0.89元、1.21元,目前股價在短期內大幅度上漲之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整蓄勢,之後必將再次走強,給予「推薦」評級。
水井坊

全興的著名品牌「水井坊」以考古發掘為品牌支撐點高姿態的進入2000年的白酒市場,成為當時最貴的白酒,並且銷售異常火爆,依據行業規律非商標同名的品牌到達成熟期需要3年,完成成長期5-10年。在2005年水井坊的銷售形勢已經達不到市場的預期效果,銷量在850噸左右,離產能上限2100噸還有很大的空間。
在水井坊出現銷售瓶頸之後,水井坊考慮到運作單一非商標品牌的出路十分有限,決定繼續對自身的商標品牌「全興」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全興的成功與否將很大程度上左右未來水井坊的發展前景。
為了提升上市公司業績水平,水井坊還計劃通過運作自有土地與集團公司合作開發房地產項目。在高端白酒銷售遇阻、後繼品牌開拓有待觀察、地產項目尚需確認的情況下,對水井坊2006年~2008年的每股收益為0.28元、0.42元、0.43元,給予「觀望」評級,這是因其業績中有未來3年帶來的每股約0.3元的地產收益。

總之上半年我國白酒銷量呈現出以下特徵:小酒廠的市場份額進一步降低,行業資源、市場份額將會向優勢白酒企業不斷集中,使其具有更強的定價話語權。這是由於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品牌消費觀決定,在其進行白酒消費的時候首選是熟悉品牌或是知名品牌;高端白酒銷售額逐年快速提升,占白酒銷售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這是由於人們普遍接受「少喝酒、喝好酒」的觀念,對於白酒消費占收入比例降低的現實,人們更多的會去選擇中、高檔酒作為平時的宴請之用;酒類替代品雖然構成威脅,如紅酒、黃酒、洋酒等,總體上還是無法完全替代白酒。白酒的口味、感受是其他酒類替代品無法比擬的,在國際上,白酒產業集中度很高、消費很穩定,全球性大品牌集中在極少數集團手中。
這只是白酒的分析,紅酒太亂沒法給你統計。
謝謝採納。

㈦ 誰知道紅塔集團的股票代碼

紅塔集團沒在A股上市
其他000568瀘州老窖
000799 ST酒鬼
600519貴州茅台 600809山西汾酒 000858五糧液 000869張裕 600779水井坊 600702沱牌曲酒 000995黃台酒業 000596老白乾 600199金種子酒 600132重慶啤酒 000729燕京啤酒 600600青島啤酒

中國目前還沒有煙草公司上市

㈧ 深創投減持紅塔集團股的10.48%紅塔集團有什麼大的影響

股價貶值。根據查詢紅塔集團資野岩伏料顯示,深創投減持紅塔集團股的10.48%紅塔集團有股價貶值的影響,減持股棗攜份,股頌攜權變化大,會造成股價不穩定,貶值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