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每次牛市開啟,各板塊是如何輪動的
今天三大股指全面暴漲,確實是有牛市的味道,但是牛市也是牛市初期階段,大家也別盲目追高,耐心等待後期的回調機會。
藉助這個問題我們來聊聊每次牛市開啟時,各個板塊是如何輪動的話題?
咱們A股已經過去20多年,真正在股民投資者當中影響最深的當然是2007年大牛市和2015年小牛市,這兩波牛市才是真正的走勢股民投資者心中的牛市;根據前面兩輪牛市啟動前的板塊輪動規律,各大板塊輪動上漲情況如下:
(1)牛市開啟初期最先漲的板塊就是證券板塊,因為證券板塊行情就是股市行情的晴雨表;但股市來牛市時候最先漲的是證券板塊;反之但股市走熊市時候最先跌的也是證券板塊。
(5)已經到了牛市末期了,最後啟動,最後漲的板塊當然是那些ST板塊、業績預虧、微利股、問題股等等的板塊是最後的補漲啟動行情。
最後可以總結為每次牛市開啟,各大板塊是輪動是第一是證券板塊;第二是保險、銀行、石油等;第三是有色、水泥、鋼鐵、煤炭、水電等;第四為大數據、互聯網、智慧城市等;第五是ST板塊、虧損股等。根據A股歷史每次牛市開啟時候,各大板塊的輪動情況如以上情況。
❷ 在股市中為什麼會有板塊輪換的現象
首先是政策的傾向,政策指哪,哪個板塊就亮!在政策面平靜的條件下,很多新基金重倉的板塊會先漲,然後就是調整了一段時間的股票開漲!整個板塊不能一直漲,漲一漲就要開始調整了,但是其他板塊受到資金的青睞就會漲,就開始輪動了。
❸ 板塊輪動的8大規律
1、板塊的輪動都會按照最新的國家和行業發展情況,新的社會現象,新的國家政策,板塊新題材,以及主力對市場和政策等預測上漲或下跌,不會出現排隊輪動的現象。
2、不同時間啟動的板塊,其持續能力不一。
3、板塊輪動的傳導現象,即會帶動相關板塊的上漲。
4、當各板塊輪番活躍過後,會有一次再度輪回的過程,但是此時的持續力度和時間都會減弱,輪動的速度也會加快。
5、在板塊輪動的後期,輪動將加大投資者的操作難度,影響資金的參與熱情,對大盤的反彈形成負面效應。
6、行情啟動初期,確定熱點板塊有一種簡單方法,就是熱點板塊先於大盤見底,拉動大盤見底上漲。
7、當行情處於漲升階段,市場的熱點會比較集中,增量資金也多匯集在幾個重點板塊,從而帶動市場人氣,吸引更多資金,推動行情進一步發展。
8、行情漲升階段捕捉龍頭板塊,可以通過盤面和成交量捕捉熱點板塊。一般來說在大盤漲幅榜前列,出現某一板塊有三隻以上股票或者當天三隻以上股票底部放量上攻,可能成為熱點板塊。
拓展資料:
1、有很多「板塊」是作為炒作題材而推向市場的。舉一個例子說明。1995年末,股市推出了所謂的「權證與轉配概念股板塊」,如有興趣可翻閱當時的《中國證券報》或《上海證券報》,當時有關報刊連篇累牘地發表文章或追捧,或分析各個所謂權證與轉配概念股。在這些文章的背後,深市炒手大炒權證,市場上一批盲目跟風者也熱鬧地追捧。結果是等到除權和權證上市,股價一路跌將下來,跟風者只好自認倒霉。
2、1996年初,所謂「基金板塊」又被稱為「被嚴重低估的低價板塊」而推上前台,接著連續推出「基金市場的再認識」系列文章,聲稱要「算一算投資基金這筆帳」。總之,經過分析,基金板塊被認為是最好的投資對象,隨後價格果真上漲。最後結果如何呢?好夢並不長,沒過幾天,基金又跌了回去。
❹ 股市的板塊輪動規律是什麼
股市的板塊輪動規律是什麼?板塊輪動規律是股市術語之一。板塊輪動指的是板塊與板塊之間出現輪動,推動
大盤
逐步上揚,比如前一段時間金融板塊率領大盤上漲,現在是地產板塊推動大盤上漲,這就叫做金融板塊與地產板塊出現了板塊輪動效應。
要了解板塊輪動規律,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
股票板塊
。股票板塊主要是按行業、概念、地區分類。其中行業是根據上市公司所從事的領域劃分的,比如煤炭、紡織、醫葯等;地區主要是根據省份劃分的;概念是根據權重、熱點、特色題材劃分的。也就是說,股票板塊是具有相同主題的股票的集合。
像這樣由不同的股票板塊貢獻力量,依次拉動大盤整體上揚的情況,就是我們所說的股票板塊輪動。
❺ 股市板塊輪動順序
最先啟動板塊----------金融,地產、石化(浦發銀行,萬科A、中國石化)
第二板塊輪動----------鋼鐵、有色(武鋼、寶鋼、馬鋼、山東黃金、江西銅業)
第三板塊輪動----------煤炭、電力(神火股份、長江電力)
第四板塊輪動---------汽車、商業(長安汽車、上海汽車、一汽轎車、華聯)
第五板塊輪動---------港口、路橋(上港集團、贛粵高速、現代投資、中原高速)
第六板塊輪動---------建材水泥(華新水泥、海螺型材、金晶科技、中材科技)
第七板塊輪動---------農林牧漁(新農開發、新希望、隆平高科、東方海洋、冠家股份)
第八板塊輪動---------科技股(歌華有線、中視傳媒、電廣傳媒、博瑞傳媒)
第九板塊輪動---------概念股(比如:ST之類的)
第一階段:績優股,白馬股,市場形象良好品種。
第二階段:二線股開始發力,上一波主力被套股,滿歲小盤次新股(有股本擴張能力)也會緊跟,低估品種開始走上升通道。
第三階段:有未來大題材的科技股,國家政策扶持的創新品種,低價股等等。
第四階段:開始炒題材,市夢率,想像力,重組等發力猛漲。
第五階段:沒有什麼理由,流行炒什麼什麼就漲,比如想炒st了,st就暴漲,想炒什麼概念了,和這個概念有聯系的就狂_。
不同個股板塊的輪動規律
二、不同經濟周期對板塊輪動的影響。 在經濟復甦階段,表現較好的是能源、金融、可選消費;表現較差的是信息技術、醫療保健、公用事業。科技類的電信服務和信息技術板塊在復甦階段並沒有很好的表現,這和我國科技類板塊代表性偏弱,電子類企業更多地集中在加工製造環節,依靠訂單生產,而非設計研發環節有關。
❻ 股市輪動順序
板塊輪動是指投資熱點從一個板塊向另一個板塊轉換的格局。證券術語中是指板塊與板塊之間出現輪動交換,推動大盤逐步上揚的情況。
熱點板塊輪動的規律
1.板塊的輪動都會按照最新的國家和行業發展情況,新的社會現象,新的國家政策,板塊新題材,以及主力對市場和政策等預測上漲或下跌,不會出現排隊輪動的現象。
2.不同時間啟動的板塊,其持續能力不一。
3.當行情處於漲升階段,市場的熱點會比較集中。
5.行情漲升階段捕捉龍頭板塊,通過盤面和成交量捕捉熱點板塊。
6. 板塊輪動的傳導現象。熱點板塊輪動尤其是在漲升階段會出現明顯的傳導現象,帶動其他板塊活躍。例如房地產板塊的持續升溫會帶動建材、鋼鐵等板塊的活躍。
板塊輪動效應的解釋[1]
同一板塊內的股票之間因具有同一特點或同一題材而具有有機的聯系,在市場運行中因這種「板塊結構」形成的板塊輪動,要升同升,要跌同跌,稱之為「板塊效應」,比如金融板塊率領大盤上漲,後來是地產板塊推動大盤上漲,這就叫做金融板塊與地產板塊 出現了板塊輪動效應。
板塊輪動效應的原因:
1)行業板塊之間信息傳遞和波動溢出效應分析較為清晰的展現了行業收益率之間的波動相關性。不同行業板塊之間存在著信息傳遞和波動溢出效應:來自一個行業的信息不僅會對該行業收益率產生影響,也會對其他行業收益率造成沖擊:一個行業板塊的上漲(下跌)會引起其他行業板塊的隨之上漲(下跌)。
2)板塊輪動現象是由於投資者預期的改變所導致的。投資者在投資決策過程中容易產生從眾心理,一旦某一行業板塊的股票價格發生波動,即使信息僅是對某個特定板塊有實際意義,這一沖擊仍然將會對其他行業板塊的投資者產生影響。
❼ 板塊輪動分析 3 板塊輪動的技術操作法
板塊輪動的規律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某個板塊何時啟動、以什麼方式啟動、持續多長時間都是未知數。行業指數是由本行業全部個股數據加權得來的,通過研判行業指數形態可以發現輪動規律;輪動從來都是由龍頭股向二線股傳導,通過倒推法可以發現輪動規律;股票輪動總要在技術指標上留下痕跡,通過指標分析法也可以發現輪動規律;發票分析軟體的功能日益強大,通過歷史數據的分析,可發現輪動規律和輪動的時間、點位、概率等,按圖索驥即可發現輪動個股。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方法,包括漲幅榜分析法,股票池分析法,綜合指數分析法、周線分析法等,都非常實用。
對板塊進行技術圖形分析,可以發現板塊的啟動信號和衰減信號,具體方法是採用道氏理論,將個板塊行業指數的走勢圖進行形態分析,發現其運行規律。
與個股一樣,板塊的形態主要有兩種:一是反轉形態,通常意味著趨勢正在發生轉折,主要反轉形態有頭肩(M)形,W頂和底,三重頂和底,圓弧形頂和底,V形頂和底。其他還有復合頭肩形態、潛伏底等;二是整理形態,顯示市場很可能僅僅進行一段時間的休整,隨後將產生突破行情,主要的整理形態分為三角形整理,對稱三角形、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發散三角形,還有楔形、旗形、箱形等。
無論當前處於怎樣的一種市場形勢當中,投資者都應該明白這種形勢不可能一直延續下去,即便是處於一種大趨勢之中,轉勢也必然會發生。市場的反轉並不總是突然間發生的,市場即將出現轉勢也是會有預兆的。
轉勢有不同的情況,所有的主要趨勢反轉都是不同的,但是它們又有一些相同的地方,一般而言都會出現下面幾個特徵。
(1)市場上有明顯的趨勢運行
這是市場轉勢的前提,比如說趨勢的加速或者放量,趨勢的突然加速表明賣家的數量呈指數增長。
(2)重要趨勢的突破
趨勢即將反轉的第一信號是重要趨勢線被突破,但反推並不成立。這中破壞必須變化到一定程度,並且持續較長時間。
(3)事先存在上升或下降趨勢
反轉形態存在的前提就是事先有明確的上升趨勢或下降趨勢存在。在市場處於橫向延伸趨勢時,經常會出現一些與反轉形態及其相似的圖形,但其不具有反轉形態的實際意義。
(4)從時間和動量來看
如果趨勢趨於靜止,很長時間沒有變化,長線投資者也會失去耐心,這表現為價格曲線上不斷下降的動量指標,
(5)規模越大反轉力度越大
價格波動及時間跨度越大,反向價格運動的幅度越大。
(6)缺乏廣度
股票價格不在跟隨大盤趨勢,一i那我投資者擔心它們能否很快脫手。
(7)交易量驗證反轉信號
底部反轉形態的完成,必須要去交易量相應增加,而頂部反轉形態因其「自由落體的慣性」並不要求成交必須放量。
(8)形成特殊圖形
反轉常常產生特殊的圖形,其中頂部反轉形態價格波動幅度大且劇烈,但時間較短,相比底部反轉形態較難捕捉。可往往下跌速度要遠快於上漲速度,單位時間獲利豐厚,風險與利潤呈正比。而底部反轉形態價格波動幅度小,但持續時間相對較長,便於識別,風險損失較小。
大多數趨勢在來臨之前會做出充分的警示,即以反轉形態表示出來。大部分主要趨勢反轉都需要較長時間。市場布頓啊波動,隨著時光的流逝,投資者的信息逐漸消磨,因此就必然小狐仙轉勢。市場經過了一番上漲或下跌後,由於動能的衰竭,無力再持續原來的走勢。因而出現與原趨勢相反的走勢形態。只有當價格表現出長時間的非常顯著變化後,所有的市場參與者才會受到影響,並採取行動。
(1)頭肩形轉勢形態
這種形態的主要特點是頭部向下且明顯高於兩肩,左肩和右肩高度大致相同,右肩低於左肩較多。通常頭肩底的三個地點對應較小的成交量,然後放量反彈,形成兩個基本水平的反彈高點(其連線即頸線),對應著較大的成交量,其中以對頸線有效地向下突破為標志,這種突破必須是有效的突破,突破後通常會有向上的反撲,但不是必然的。
(2)島形轉勢形態
因為股價不斷上升,使原來想在低位買入的投資者沒法在預定的價位吃進,持續升勢令他們難以忍受踏空的痛苦,終於忍不住不計價位買入,形成一個上升的缺口,可股價卻沒有繼續快速向上,在高水平明顯出現放量滯漲橫盤,說明此時暗中有著巨大的拋壓,經過短時間的爭執後,主力出逃,股價無法在高位支持,下跌引發市場信息的崩潰,出現缺口性下跌之後,所形成的底部島形的市場含義和升勢時形成的頂部原理一樣。島形形態常常出現在長期或中期的頂部或底部,表示趨勢的逆轉。
島形形態最佳買賣點為跌破上升下降趨勢線和第二個缺口發生之時,因為在這之前無法確定發展的方向。
(3)三重底和三重頂轉勢形態
三重底與三重頂轉勢形態是一種大型的反轉形態之一,三重底的外形就像是三個V字並排在一起。兩個高點對應大成交量,三個地點對應明顯的萎縮的成交量。通常成交量會在頸線位被向上突破的時候劇烈增加,然後伴隨著一個通常都會有的針對頸線位的縮量回抽確認動作。成交量在頸線位被向下突破的時候不一定會明顯出現增加,但往往是在回抽頸線位之後重新下跌時增加。
(4)V形轉勢形態
這種形態是市場的一種極端反應,是趨勢在極端時間內發生的一種劇烈逆轉,一般有兩種情況會出現:
(1) 消息盤先前的利空突然轉變為利好,一般莊家通常用此手法炒作個股;(2)持續而強勁的單邊市場,通常伴有數次價格跳空,市場價格遠遠超出政策預期范圍,如果在相對高位或低位爆出巨額成效,那麼出現V形反轉的可能性極高,反彈迅速。一般來著,它們出現在瘋狂的拉僧或陡峭的下跌之後,同時伴隨著巨大成交量。如果缺乏保護性的止損措施並及時行動,它們對反方向的持倉所造成的傷害將是災難性的。
(5)雙重底與雙重頂轉勢形態
頂部形態第二峰比第一峰的成交量小,底部形態第二谷比第一谷成交量小。即使突破趨勢線,如果頸線未被突破,價格仍可能在峰谷之間橫向運行,如演變呈三重頂底或矩形。
(6)圓頂與圓底轉勢形態
圓底和圓頂具備高度可靠性的反轉形態,其構造完成後的價格運動目標雖無相應的測量手段,但幅度絕對可觀。
一般來說,成交量分布也呈圓弧狀,碗底對應極低的成交量,右邊沿隨著價格的加速飆升呈現出比左邊沿更為迅猛的增加的成交量。
二、整理形形態圖形分析
1、三角形
(1)上升三角形
(2)下降三角形
2、楔形
(1)上升楔形
表面看來,上升三角形只有一邊上傾,所代表的是多頭趨勢,那麼上升歇形兩邊上傾,其代表的多頭趨勢應該更濃。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主要是有這樣幾個方面的原因:
#上升三角形的頂線代表股價在一定價格才賣出;
# 供給被吸收後(上升線代表吸收),上檔壓力解除,股價便會往上跳;
# 在上升楔形中,股價上升,賣出壓力亦不大,股價雖然上揚,但投資人的興趣卻逐漸減少;
# 可是每一個新的上升波動都比前一個弱,最後當需求完全消失時,股價便反轉會跌;
上升楔形有以下幾個特點:
# 上升楔形表示一個技術性的意義之漸次減弱的情況;
# 上升楔形是一個整理形態,常在跌市中回升階段出現;
# 上升楔形線時股價尚未跌見底,只是以此跌後技術性反彈而已,當其下限跌破後就是沽出信號;
# 上升楔形的下跌幅度至少將新上升的價格跌掉,而且要跌得更多,因為其尚未見底。
(2)下降楔形
下降楔形與上升楔形相反,高點一個比一個低,低點一個比一個低,形成兩條同時下傾的斜線。股價呈現出幾個特點:
# 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上升後,出現了獲利回吐;
# 下降楔形的底部往下傾斜,似乎說明市場的承接力量在加強;
# 新的回落浪較上一個回落浪波幅小,說明沽售力量正在減弱,加上成交量也在減少,可證明市場賣壓的減弱。
通常出現在中長期升市的回落調整階段。下降楔形僅是上升後的政策調整現象,它的出現預示著升市尚未見頂。一般來說,形態大多是向上突破當其上限阻力突破時,就是一個買入訊號。
3、旗形
(1)上升旗形
上升旗形是指經過一段陡峭的上升行情後,股價走勢形成了一個成交密集、向下傾斜的股價波動密集區域,把這以區域中的高點與地點分別連接在一起,就可看出一個下傾的平行四邊形。經過一段時間的整理,在成交量的配合下,股價又沿著原來上升的方向急速上升,形成了「上升-整理-再上升」的規律。
(2)下降旗形
股價出現急速下跌行情後,形成一個向上的平行四邊形。在下降其實中,線時投資者共同不看好股市出現爭相出手的現象,使股價下跌到一個短期中的地點,原先買入股票這不甘心,下降趨勢受到阻力開始匯恆。但多數投資者不看好後市,造成回升速度不快,幅度也不十分大,成交量不斷減少之狀。反映做空力量不斷鍵入經過一段時間的整體,成交量的配合下,股價又沿著原來的方向急速下降,形成了「下降-整理-再下降」的規律。
投資者只有在尋找買賣點之前就對未來的趨勢做好判斷,才不至於造成虧損,所以分析形態在技術分析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進行投資分析的時候,還是要掌握一定的應用技巧。有一種「有效市場」的理論一直認為,要完全達到有效的市場,是不需要什麼技術分析的。但是,現實的市場狀況卻表明,技術分析仍舊是有用的,但是,投資者一定要注意不能以偏概全。因為,技術指標的適應性條件非常高。也就是說,所有的分析都是有假設前提的。
所謂倒推法,是指投資者先發現個股異動,進而追根溯源,發現板塊輪動規律,從而選出優質個股的方法。非常適合短期的行情預測。但是投資者一定要注意,技術分析所得到的結論僅僅具有一中建議的性質,並應該是以概率的形式出現。可以按下圖步驟進行。
如政策利好,業績好轉,收獲大訂單,突發的利好消息,重組新聞,甚至大盤向好都可能帶動個股漲停。
投資者確認個股漲停原因後就應該確認個股所屬板塊,這個十分重要。
1、投資者應確定漲停的個股被炒作的概念。
2、投資者還應該注意同屬一個板塊的股票未必會發生板塊輪動,這一定極為重要。要善於從領漲板塊歸屬中發掘強勢板塊。市場熱點的形成往往是以一個龍頭股出色的表現作為標志的。從龍頭股入手,確認其所屬板塊發掘熱點板塊。
在對個股進行板塊劃分時,不可機械地將該股之歸屬於一個板塊;當該股分屬於幾個板塊概念時,可以跟進需要,將該股分別劃分在幾個不同的板塊之下。這樣有效地增強個股的板塊適應性,提高個股的板塊炒作機會。
要下明確板塊的輪動動向,就必須綜合分析整個板塊其他個股的表現即板塊啟動與板塊衰落的信號。
1、板塊個股表現與板塊啟動的信號
(1)看漲幅榜。如果在漲幅榜前20名中,某一板塊的個股占據了1/3以上,並且連續一段時間都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就可初步斷定該板塊在啟動了。
(1)看成交量。如果在成交量前20名中,某以板塊的股票數占據了1/3以上,並且連續一段時間都出現這樣的情況,證明該板塊有主力資金在活動,繼續上漲的可能性極大。
(1)看走勢。從高價股、中價股、低價中各選5-8各有代表性的個股,從中比較它們的走勢強弱,如果某一個板塊走勢的個股數量比其他2個板塊走勢強的個股數量要多,那麼這個板塊就是我們要找的啟動板塊。
投資者進行了前面的步驟後,就可以分析個股所屬板塊與大盤指數的整體走勢關系。輪動板塊的走勢既要與大盤整體走勢相吻合,在近期的走勢和漲幅上又要強於大盤。符合上述條件,該板塊便有可能是輪動板塊。
倒推法的缺點是考慮問題的范圍相對較窄,對市場長遠的趨勢不能進行判斷。同時,投資者一定要注意,技術分析所得到的結論僅僅具有一種建議的性質,並是以概率的形式出現。
所謂指標分析法,就是結合各種股票分析指標參數,對板塊輪動細節進行量化,發現其輪動規律,並提前布局。
板塊輪動一般由超跌板塊率先發難,因為這類板塊短期內下跌幅度及速度都超過了大盤,正所謂物極必反,而且股價已經相當便宜,迅速上漲50%甚至翻倍,都不會引發太多的跟風盤,但對大盤的止跌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大盤下跌末期可以進行超跌股的選取:
1 、 -50< 乖離 <-5
2、0<KDJ(K)< 20
3、RSI底背離
前期大盤下跌過程中強勢橫盤或逆勢緩慢上揚的個股在大盤止跌後就沒有了「補跌機會」,往往在超跌股漲完之後才表現出凌厲走勢,此時可以對此類個股進行篩選。
5%<最近20日內累計漲跌幅<10%
將選股日期定為大盤見到最低點那天為宜,左邊可改為0%,右邊一般以10%-15%為宜。如果選出的股票板塊特徵比較明顯,則可確定本輪行情規模較大,否則只具有個股行情。
即進行板塊指數的階段時間漲幅排序。時間階段應該以離大盤高點最近的前期低點的日期為起算日,至行情展開拉升前最後一次探底的日期為止,似乎更好一些。
大盤漲升末期,進入群魔亂舞的階段,長期不動的三線股票紛紛出現補漲的走勢,盤面上經常出現一些冷門股,但持續時間都不會很長,一般持續上漲兩三天至一周左右。
待80%以上的板塊指數都創新高後,可以去尋找那些未創出新高的指數,然後在其中挖掘領漲個股。
小盤股由於易於控盤,為了進一步烘托市場做多的氣氛,主力往往最後動用少量資金快速拉起小盤股,以掩護真正重倉的股票出貨。
等到ST類個股占滿漲幅榜之後,基本上市場該漲的都漲過了,垃圾股就來謝幕了。
使用指標分析法時一定要注意對行情的判斷,結合各種股票分析指標參數,對板塊輪動細節進行量化,發現其輪動規律,並提前布局。
看當然滬深漲幅榜,查閱其前20後20位,由於要看漲幅榜中居前和居後個股有無什麼共性,以此發現當日的市場啟動熱點和退卻的熱點。
1、將每個板塊的龍頭股拉入自己的股票池;
2、收盤後一定要每天復盤,把每個板塊的龍頭走勢都看一下,然後再找出這個板塊相應的其他個股,看看走勢是否相同。
3、根據走勢提前布局,如果由蓄勢的走法,那麼這個時候就可以提前布局了,一旦該板塊拉升,就迅速補倉,或者高拋低吸;
4、板塊的拉升怎麼判斷?就是判斷該板塊的所有股票是否由蓄勢的走勢狀態,如果該板塊指標都頂背離就不能再追高了。
指數行情板塊,只需要打開此項功能進行漲幅榜排序,就能知道當日是什麼板塊帶領大盤上漲了。
綜合指數由若干個分類指數構成的,而在所有的上百個分類指數中,「大盤股」,「藍籌股」,「石油」,「地產」,「金融」,「建築」,「鋼鐵」,「金屬","汽車」等對大盤造成的影響最大,這些板塊中的個股大都是大股本的股票,所有一旦在當日的漲幅榜中發現以上這些板塊指數的身影,就要注意此次大盤上漲的力度較大,有望開始一輪真正的上漲行情,若漲幅居前的板塊屬化工等一些「權輕板塊」,未見這些權重板塊的身影,則大盤的上漲只能當作反彈來看待。相反,如果大盤下跌居前的板塊指數出現這些"權重板塊",則說明大盤下跌力度較強,由可能進一步下跌。同理,「權輕板塊」的下跌對大盤的影響力度較弱,影響時間較短。
法則一、若漲幅超過周內大盤升幅的指數數量佔50%以上,說明市場進入或這處於強勢。同時在確認市場強勢的情況下,可以重點關注周漲幅4%以上的板塊,從而確定其輪動板塊。
法則二、若漲幅超過周內大盤跌幅的指數比例小於一半,說明市場上漲虛弱,很可能屬於下降途中的反彈或則上漲末期攻擊發力,隨時警惕見頂回落。
法則三、若漲幅超過周內大盤跌幅的指數數量佔50%以上,說明市場進入或者處於弱勢。這是因為綜合指數雖然下跌不深,但有絕大多數板塊都出現了下跌,空頭占據主動,應順勢做空。
法則四、若跌幅超過周內大盤跌幅的指數比例小於一半,說明市場下跌力度較弱,很肯屬於上升途中的短線回調或者下跌末期空方力竭,隨時注意市場止跌回升。
發現熱點板塊的同時,也要結合其他指標參數,進行綜合分析,切不可盲目跟蹤熱點板塊,從而掉進陷阱。
❽ 股票中的板塊輪動是什麼意思
板塊輪動指的是板塊與板塊之間出現輪動上漲,從而推動大盤逐步上揚,比如,在股票上市場,前一段時間科技板塊的拉升,推動大盤上漲,科技板塊出現回調,銀行板塊卻出現拉升的情況,繼續推動大盤上漲。
導致板塊輪動的原因可能如下:
1、國家戰略性政策原因
比如雄安新區概念的提出,導致雄安板塊的個股在短時內出現大漲的情況。
2、部門行業政策性原因
比如,醫改政策下,醫葯行業出台的各類新規,很多直接利好醫葯企業的,會直接導致醫葯行業板塊在股市啟動。
3、國際國內熱點事件原因
比如,疫情的爆發,導致生物制葯、疫情板塊的上漲。
4、市場預期前景類原因
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對一些新興、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會加大買入,從而推動該板塊的上漲,比如,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等。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9-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