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區塊 » 寶能投資集團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寶能投資集團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4-12 05:14:36

⑴ 寶能工資都發不起了,姚振華卻要花78億下注醬油「老二」

文 | 亓寧

編輯 | 楊潔

在不久前,寶能系又放出了新的「大招」。但隨之而來的,是市場上一片質疑之聲。

以廚邦、美味鮮品牌聞名的調味品龍頭中炬高新發布定增計劃,擬非公開發行2.39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77.91億元,其中70億元計劃投資一個300萬噸的擴產項目。值得注意的是,其大股東中山潤田包攬了所有份額,將以現金認購非公開發行的股份。而中山潤田也是寶能系公司之一,實控人正是姚振華。

一紙公告出來,中炬高新立即站上了輿論風口。300萬噸的擴產項目,中炬高新將如何消納巨幅增長的產能?深陷欠薪、負債輿論漩渦之中的寶能系,又拿什麼來參與定增?姚振華作出這一決定,葫蘆里又賣的是什麼葯?

疫情期間,無論是消費市場還是資本市場都再一次意識到了食品飲料賽道的潛力。從地產、物流到文旅、金融、醫療,再到 汽車 ,有投資人士分析,身家千億的資本大佬姚振華,這一次或許是想趁股價低位拿下中炬高新更多控制權,通過擴產再造幾個「廚邦醬油」,甚至超越海天味業成為國內「醬油一哥」。

只是,姚振華的野心很大,面對的阻力也不容忽視。

在超市貨架上,消費者最熟悉的醬油品牌無非就那麼幾個,包括廚邦、海天、李錦記、千禾等品牌知名度都不算低,銷量一般也不會出現急漲急跌。去年疫情期間,市場更是見識了一波「大消費」的行情,消費、醫療成了為數不多的景氣賽道,一些頭部企業更容易逆勢而上。

A股的幾家調味品龍頭上市公司財報也都表現不錯。海天味業2020年營業收入突破200億元,達到227.92億元,同比增長15.13%;凈利潤同比增長19.61%至64.03億元,增速雖然比疫情之前有所下降,但遠比尾部甚至腰部的企業「活得好」。同期,中炬高新也保持了23.96%的凈利潤增速,凈利潤達到8.9億元,逼近9億元關口;其毛利率也出現了明顯提升,賺錢能力甚至比疫情之前還好。

但二級市場往往不會那麼穩定。

就在公布定增方案之後的第一個交易日,中炬高新就遇上了「活久見」的大跌行情。7月26日,中概股和港股巨震,拖累A股大盤也連續兩天深度重挫,消費板塊首當其沖。自春節以來火爆的抱團消費股集體迎來了大潰敗,白酒股最為「慘烈」,調味品企業也難逃「厄運」,股價紛紛跌回了一年前的水平。

7月26日,中炬高新漲停開盤後亦沒能逃過這波恐慌情緒,和今年1月的股價高點74.03元相比,中炬高新當日股價已累計下跌53%,市值蒸發了315億元;此後更是連續兩日重挫5%,股價一度觸及34.50元的新低。中炬高新也並不「孤單」。同期海天味業的股價也從年內高點168.12元跌到了107.80元的低點,跌幅接近36%,市值蒸發超過2500億元,千禾味業股價則從年內高點42.73元跌破23元,跌幅接近50%。

為了安撫公司的近6萬股東,今年4月2日,中炬高新公告稱,計劃以不超過60元/股的價格回購500萬到1000萬股股票,金額在3億元到6億元之間,所回購股份用於股權激勵。7月16日,公司公告這筆回購完成,回購數量1438.80萬股,回購均價41.69元/股,耗資約6億元。

就在日前公布定增方案的同時,中炬高新又同時公布了年內第二次回購計劃,規模、金額與上次回購方案相當,價格仍是不超過60元/股。只是這次,公司計劃將回購所得股份注銷,這在資本市場往往被認為是提振股價、安撫股民更有效的回購方式。

但這也成了外界對中炬高新定增方案爭議的原因之一。根據公告,中炬高新此次定增非公開發行的價格為32.60元/股(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不僅比當時股價折價10%以上,而且比起兩次回購來,定價明顯偏低。不少中小投資者認為,上市公司前腳高價回購,後腳低價賣股票給大股東,自己的權益受到了侵犯。

被「冒犯」的不僅是股民,就連「公募一哥」張坤都涉及其中。從去年開始,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混合、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混合就陸續出現在中炬高新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截至今年4月9日合計持有約740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比例達9.29%,比去年四季度末持倉合計增持了5350萬股。

因為基金公司買入單個公司總股份不能超過10%,所以張坤已經算是頂格買入。按照當時接近60元/股的加倉均價,張坤花費總成本約30億元,如今浮虧超過30%,虧損超過9億元。

不過,目前中炬高新已被「公募一哥」減持。8月1日晚間中炬高新披露的7月23日前十大股東名單顯示,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已經退出前十大股東之列,此外興全基金經理季文華管理的興全合豐三年持有相較一季度末也有退出。

根據公告,中炬高新會將這次募資中的70億元投資於陽西美味鮮食品有限公司的300萬噸調味品擴產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額接近122億元。如果進展順利,公司將新增醬油、食醋、蚝油、醬類、復合調味料等產品的產能。

目前中炬高新的各大業務中,醬油的銷售額占總收入的比重達到64%左右,雞精雞粉、食用油分別佔比10%、12%左右,其他調味品佔比約14%。公司也在財報中提示,近年來蚝油、料酒、米醋、醬類等系列新產品發展勢頭迅猛。這無異於是暗示公司有意大力發展這些業務。

從去年的數據來看,中炬高新確實已經受到產能制約。2020年,公司調味品的整體生產量約為69.73 萬噸, 銷售69.64萬噸,同期公司存貨只增加了1億多元。而在2015年到2020年間,公司營收從27.6億元增至51億元,接近翻倍;但同期存貨只從13.2億元增至16.8億元。而此前公司董秘透露,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96%。

但公司同時還立了一個目標:定增的擴產項目,預計達產後年銷售收入204億元、凈利潤51.6億元。

根據2020年財報,中炬高新全年實現了營收51.2億元,凈利潤8.9億元。這意味著,擴產項目實現後,帶來的凈利潤將是2020年的接近6倍。而即使是行業龍頭海天味業,其在2020年全年醬油類產量也只是273.92萬噸。300萬噸產能的項目達產後,中炬高新或許將一舉反超。只是,中炬高新想要「一口吃個胖子」,真的可行嗎?

這不僅遭到了股民們的質疑,7月26日,上交所向中炬高新下發了問詢函,也就此項目可行性發問。

在當前國內的調味品格局中,中炬高新的市場地位雖然僅次於海天味業,但卻也一直無法超越,被網友戲稱為醬油界的「千年老二」。根據華安證券的研報,目前海天味業在醬油市場佔有34%的份額,中炬高新只有9%,且時刻面臨千禾味業以及未上市的李錦記的「威脅」。

在海天獨大的格局下,二三梯隊的醬油企業很難量價齊升實現增長,拓展品類和差異化就成為它們重要的戰略方向。

擁有廚邦醬油和美味鮮兩大品牌的中炬高新也不甘示弱,試圖靠著廚邦「綠格子」包裝走出一條差異化道路,主打「原產地、天然、安全」的標簽,期望打動更多的家庭消費者。截至目前,中炬高新的家庭消費零售收入貢獻超過70%。

但問題是,在國內家庭廚房支出中,調味品消費的佔比還不到2%。在目前的調味品市場上,餐飲是最重要的收入渠道,幾乎占據了整個行業一半的市場份額。而海天味業和李錦記來自餐飲渠道的收入,分別占總營收的60%和70%。

這也導致了幾大頭部企業在毛利率上產生了差別。最近3年,海天味業的毛利率分別為46.47%、45.44%、42.17%,千禾味業為45.74%、46.21%、43.85%,而中炬高新分別為39.12%、39.55%、41.56%。

中炬高新近年來也在加大餐飲市場的開拓力度。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餐飲渠道普遍具有高黏性、價格不敏感的特徵,對企業的吸引力大,但目前在餐飲行業,調味品領域已經有頭部品牌據守,易守難攻。

在餐飲渠道上已經失去先發優勢的中炬高新只能另闢蹊徑。為此,中炬高新不斷擴大自家的銷售隊伍、增加廣告投入,2020年公司的經銷商超過1400家,雖然與海天的7051家仍差距懸殊,但同比增速達到35%,同期海天增長率只有20%左右。2020年全年,中炬高新的銷售人員達到1620人,廣告宣傳費用超過了8600萬元,比2018年都實現了翻倍增長。

但即使如此,要追上海天,中炬高新還要下不少功夫。華安證券的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廚邦觸及的用戶人數是1.31億,而同期海天已經觸及了5.66億人的舌尖。

AI 財經 社還注意到,2020 年,中炬高新的單位製造費用和人工成本分別是311元/噸、141元/噸,同期海天則為243元/噸、57元/噸。

回到中炬高新擴產項目的「宏大目標」上,中炬高新的銷售網路與製造、銷售成本能不能扛得住這沉甸甸的「夢想」?

有券商預測,接下來一段時間,受提價環境不利、上游大豆等原材料漲價等影響,包括中炬高新在內的調味品企業的業績可能要持續承壓。今年一季度,中炬高新的營收雖然增長了9.51%,但凈利潤卻下降了15.17%。

在7月25日的公告中,中炬高新就表示,將終止2015年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項。公司2015年向相關部門申請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項時,就由於屬於涉房地產企業的原因,沒能得到審批通過,這也成為兩名監事反對的主要原因。

中炬高新的全稱是中炬高新技術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本色」業務實際上並非調味品,而是與地產相關。中炬高新在財報中介紹稱,公司從1990年代初起就擔負起5.3平方公里的國家級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建設管理,經過近30年的開發,園區基本開發完畢,公司目前擁有園區內廠房、宿舍、商業配套等物業18.5萬平方米。

據悉,中炬高新旗下的岐江新城核心區域擁有1600畝優質商住土地,按周邊近期拍賣價估算,價值初步估計為170億元-340億元。

7月26日,中炬高新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其中也要求公司核實並披露,在房地產業務處置完成之前提出本次非公開發行方案的主要考慮及必要性,是否存在誤導投資者的情形。

剝離地產已經是公司大股東們的共識。自不斷增持並在2018年接替中山火炬集團、逐漸掌控中炬高新控制權之後,姚振華就對這家醬油公司「很有想法」。姚振華是寶能系掌舵人,在「寶萬之爭」中曾被王石稱為「野蠻人」。在姚振華入主後,中炬高新提出了「聚焦 健康 食品主業,把公司打造成為國內超一流的綜合性調味品集團企業」的戰略定位,並設立了調味品主業「五年雙百」的發展目標,即營業收入過百億、年產銷量過百萬噸。今年5月,寶能系重要人物何華接棒陳琳成為中炬高新新任董事長。

在網上流傳一份中炬高新的調研記錄,其中表示,此次定增,大股東中山潤田與二股東中山火炬之間一度頗有分歧。對於二股東中山火炬而言,它更希望在定增前先解決地產資產問題;同時,它也期望擴產項目放在中山火炬和陽西縣合作的中山產業園中,中山可以分一半的稅收。而這也意味著,如果失去了二股東的支持,要通過該定增方案,姚振華目前可能至少需要持有公司20%股份的中小股東支持。

而另一個問題是,中山潤田如果能通過出售地產業務獲得足夠資金擴產,為何還要定增募資?

這份調研記錄中透露,大股東是想增加控制權;而更多的資金也有利於進行收購、兼並等資本運作,或者用於渠道和品牌營銷。

當前股權信息顯示,姚振華的寶能集團持有控股資本平台鉅盛華67.4%股份,鉅盛華百分之百控股中山潤田,後者作為中炬高新控股股東持股25%。如果此次定增順利進行,中山潤田的持股比例將上升至42.28%。

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山潤田持有中炬高新的1.99億股中,有近8成處於質押狀態。而「轉型造車」的姚振華,卻已深陷於欠薪、裁員、巨額負債的負面輿論中,耗資千億的寶能 汽車 多年來也無法實現量產,旗下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觀致 汽車 也銷量不斷下滑,還密集成為被執行人,截至目前被執行金額仍超過257萬元。

7月12日-13日,寶能系投資平台鉅盛華旗下公司債「21深鉅01」接連下跌觸及臨停。此前,大公國際將鉅盛華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列入信用觀察名單」。大公國際認為,鉅盛華股權被質押比例高,子公司前海人壽風險管理能力有待提升,且仍面臨一定資本補充壓力。

截至2020年末,寶能投資集團已質押80.81億股鉅盛華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數量的73.54%,同期鉅盛華總資產為5259.66億元,總負債為4309.75億元,資產負債率達81.94%。從債務結構來看,鉅盛華有息債務期限主要集中在1年以內和1-2年,二者合計佔全部有息債務的比重超過60%,賬上現金卻捉襟見肘。

也由此,市場對中炬高新的定增方案一片質疑之聲。現在的寶能系,又能籌集多少資金參與中炬高新的認購?如果中炬高新真的能夠獲得寶能系「輸血」,姚振華又將如何向欠薪的寶能員工進行解釋?

但不管怎麼說,在7月27日,包括長城證券、國信證券、中信證券等都給予了中炬高新買入或增持評級。中炬高新能否翻身破局、向「大哥」海天味業發起挑戰,還要看姚振華接下來的操作。

股票市場什麼是寶能系

寶能集團是以綜合物業開發、現代物流、金融業和文化旅遊業為主要產業,以現代農業、教育、醫療、養老為副業的大型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因為寶能集團投資了很多領域,很多企業,這便形成了寶能悉,望採納。

⑶ 請問王石和寶能,萬科是什麼關系謝謝!!!(寶能是股票嗎代碼多少)

王石是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現任集團董事會主席。
寶能系是指以寶能集團為中心的資本集團。公開資料顯示,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寶能系的核心。工商資料顯示,寶能集團成立於2000年,注冊資本3億元,姚振華是其唯一的股東。
寶能不是上市公司,沒有股票代碼

⑷ 姚振華加速出售資產!高負債下五千億寶能帝國,艱難「求生」

深圳寶能 科技 園 Morse姐攝


作者 | Morse姐

來源 | 摩斯地產(ID:MorseHouse)


幾年前寶萬之爭中,1970年出生的潮汕人姚振華以犀利和強悍的進攻,聲名鵲起。萬科王石在與他交鋒中,也一度「體力不支」。


1992年,姚振華開始創業。經過29年的努力,姚振華的深圳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能集團),已經發展成員工超過18萬人的大型企業,橫跨地產、 汽車 等領域。


如今,這個龐大的寶能帝國卻面臨巨大挑戰。兄弟分家後,各種傳聞讓姚振華應接不暇。評級機構也將寶能系重要公司鉅盛華和深業物流的評級下調。


面對危機,昔日手頭闊綽的姚振華也如同許家印一樣,從「買買買」變為「賣賣賣」。


遲早要還


Morse姐注意到,姚老闆已經在加速出賣資產。負債高企的寶能系,已經沒有太多選擇。


2021年5月27日至6月3日,寶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壽減持了合肥百貨(000417.SZ)1345萬股,減持之後,前海人壽不再是持股5%的股東。


減持上市公司股份,已經成為了時下寶能系公司的慣常操作。2021年4月14日至7月12日,寶能旗下重要的金融控股平台深圳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鉅盛華)減持華僑城A(000069.SZ)8047萬股。


除了減持外,姚老闆還不斷把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進行質押「補血」。2020年12月至今,鉅盛華旗下子公司以質押的南寧百貨(600712.SH)融資,2021年2月9日前海人壽下屬公司通過質押南玻A(000012.SZ)1898萬股獲得融資。


這一系列減持和質押,並沒有緩解市場對於寶能系的擔憂。


平時抬轎子的,這時候也會撂攤子。到了7月份,鉅盛華的評級被下調,大公國際稱該公司股權質押比例高,子公司前海人壽風險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大公國際還提及,公司本部債務壓力仍較大,盈利能力亟待增強。


「寶萬之爭」後,鉅盛華的債務就呈現了逐年增長的態勢。2017-2019年,其負債規模,同比分別增長 1.57%、3.71%和 23.04%,到了2020年末,鉅盛華有息債務更是陡增到近900億,短期合短期有息債務300多億。而且,應收賬款的規模也高達 642.68 億元,其中來自關聯方寶能集團、寶能 汽車 的金額分別為531.02億元、26.72億元。


此外,優秀獵人也有失手的時候。善於在資本市場狩獵的鉅華盛,在港股市場上也遭遇了損失。2020年,鉅盛華因持倉部分港股及房地產股票市值波動及持有境外債券出現虧損,該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虧損高達 12.41 億元。


此外,前海人壽的日子也挺難過。2020 年前海人壽原保費收入市場排名下降 2 位至第 11 位,市場地位下降。此外前海人壽退保金同比增加 47.18%,而賠付支出有所增長。2020年4季度其風險綜合評級監管評價結果為 C 類。姚老闆,可得注意了。前海人壽的風險管理能力亟待提升。


子公司問題不小,母公司又能如何呢?


寶能集團截止到2020年末,總資產高達5653.03億元,凈資產僅僅只有591.80億元。2019年末,寶能集團總資產為4552.50億元,凈資產為583.97億元。一年時間總資產暴增千億,凈資產卻僅僅只增加了幾個億。


兄弟分家


眼看著日子越來越難,姚振華與弟弟姚建輝還鬧了「分家」。這一出之後,地產界又多了一個謎:兄弟是否真「分家」!


今年1月初,姚振華的弟弟姚建輝,選擇了分家。姚建輝平素低調,但是一直在寶能系裡深耕地產板塊。


近年來,姚建輝為寶能地產板塊擴容立下汗馬功勞。然而,姚建輝想離開寶能系的心思或許由來已久。其考慮離開的時間點與寶能收購觀致的時間點,大致一致。離開的原因,姚建輝曾經在公司晨會上說是「經營理念有差別」。


寶能集團的房地產板塊,此前主要是姚振輝參與。經過多年打拚,姚家兄弟打造了一系列拓展疆土的公司:寶能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前海人壽、寶能城發、深業物流。


寶能產權關系圖 Morse姐制圖


其中,寶能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全國幾十個主要城市開發了數十個綜合物業項目, 截至 2019年末,該公司總資產為 1793.66億元,凈資產為 603.95億元,2019 年度營業收入為 125.17 億元。


寶能城發,截至2019年末,該公司總資產為254.99億元,凈資產為135.7億元,2019年度收入為1億元。


只是這些公司,在兄弟「分家」前後就已經暴露出問題。


創立於2016年的寶能城發,官方說法是銷售業績曾經連續五年保持快速穩健增長。然而,今年以來寶能城發的困境凸顯。寶能城發在江蘇成立的一家公司,因為沒錢拿地,現金流緊張,相關團隊處於解散狀態。


除開直接的地產平台外,寶能系重要棋子前海人壽除了投資上市房企外,也參與到直接拿地。


2016年5月,前海人壽以7.5億元取得上海虹口地塊;2016年8月,以23.50億元競得武漢洪山地塊;2016年9月,以16.68億元競得上海市青浦區徐涇鎮四宗地塊。


除了參與拿地外,前海人壽多年前就參與到養老地產項目等。


兄弟二人「分家」後,姚建輝開始單打獨斗,玩的主要還是地產。姚建輝在香港上市的寶新置地擔任主席。目前該公司市值只有13億港元左右(截止到8月5日收盤)。「分家」後的姚建輝不斷增持下,該公司股價一度沖到0.30港元以上。然而,近期又大幅回落到兩毛多。2020年虧損高達7.91港元的寶新置地,未來能夠實現突破嗎?


面對低迷的股價,姚建輝選擇繼續增持寶新置地。7月22-23日,其控制的財團共增持了11萬股,增持後持股比例達到了57.82%。


造車狂奔


姚建輝去玩地產了,姚振華還在艱難的推進 汽車 。


這兩年,新能源 汽車 領域進入了瘋狂的賽道。許家印、姚振華等地產大佬也紛紛殺入。


然而,車真的這么好玩么?


截至到2020年末,寶能 汽車 集團有限公司總資產為295.78億元,凈資產為33.02億元,該年度僅實現營業收入19.99億元。


4年前,新能源 汽車 的火勢正在蔓延,各類資本開始鋪天蓋地殺入新能源 汽車 。從沒有造過車的姚振華,資本市場上風光了一把之後,開始選擇新賽道突破。


2017年3月,寶能集團投資成立寶能 汽車 集團有限公司,姚振華誓言要助力民族 汽車 工業崛起,正式投身於新能源造車。


成立 汽車 公司後,姚振華四處尋找著獵物。2017年12月,觀致對外宣布寶能入主。2018年1月9日,觀致 汽車 的外方母公司Kenon Holdings( QUANTUM母公司)發布公告稱寶能集團正式成為觀致 汽車 的控股股東。寶能集團以66.3億元收購了觀致51%的股份。此次被寶能集團收購後,觀致 汽車 的股東結構調成為寶能持股51%,奇瑞持股25%,Kenon Holdings持股24%。


由此,寶能集團算是正式踏入了 汽車 業。


只是觀致這家企業,從創立後就挺難。不然,奇瑞和外方股東也不會捨得撒手。觀致從2014至2016年間的年凈虧損額分別為22億元、25億元和19億元。


寶能進入拿下觀致後,一度揚言連續五年每年投入100億元。


寶能 科技 園里的觀致 汽車 廣告牌 Morse姐攝


2018年,觀致銷量達到了63179輛。然而,初嘗甜頭的寶能很快傻眼了。2020年,觀致銷量只有13093輛。到了2021年,觀致銷量同比繼續回落。2021年上半年,觀致總銷量不到5000輛。此外,廠商爭利等問題導致的經銷商維權,從去年也延續到今年。


拿下觀致之外,寶能還將血虧的長安PSA納入囊中,長安PSA更名為深圳市寶能 汽車 有限公司。


Morse姐特別說一句,寶能確實是虧損車企的接盤俠。與觀致這個虧損大戶相比,長安PSA也不示弱。2013至2019年,長安PSA已累計虧損超過49億元。


接盤了兩個虧損大戶,姚老闆並沒有滿足。從2017年到2020年5月,姚老闆全國跑馬圈地,規劃了多個 汽車 生產基地,總規劃投資超過千億,各基地累計規劃產能超過300萬輛。從 汽車 新軍來說,能夠蓋過姚老闆雄心的只有許教授。許教授豪言:2025年銷量目標要達到100萬輛,2035年達到500萬輛。


姚老闆強烈的造車意志在今年6月終於「感動」了地方政府。2021年6月15日,寶能集團與廣州開發區簽訂了戰略協議,寶能新能源 汽車 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將落戶廣州開發區,廣州開發區國企將向寶能新能源 汽車 戰略投資120億元。


看上去這能夠緩解寶能一些壓力。然而,短時間內寶能處境並沒有得到明顯緩解。7月28日-7月29日,觀致 汽車 名下新增兩條被執行人消息,執行標的分別為45萬元、73.4577萬元。


連45萬欠款都還不上的觀致,員工社保被拖欠的信息也不斷傳出。此外,寶能系公司的HR勸退校招生與供應商前往總部要錢的消息此起彼伏。


只是求生欲依然強烈的寶能,依然在圖謀進一步的資本運作。近日,寶能系旗下的中炬高新(600872.SH)拋出定增方案,姚振華准備掏出近78億元進一步增持這個「醬油老二」。看起來美妙的計劃,錢從哪裡來呢?


29年前,華南理工大學畢業的姚振華,選擇放棄鐵飯碗,進入蔬菜市場搞連鎖。這一經歷,讓他被人視為「菜販子」起家。「英雄各有見,何必問出處。」(明朝楊基《感懷》)賣玉米的又為何可以小瞧「菜販子」呢?


2021年3月,姚振華在寶能集團29周年慶時發表了致辭,他說:「厚積數載,一朝勃發。回憶往昔,我們豪情萬丈;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這時的寶能集團,已經在倒春寒中飄搖。


隨著馳援的地方國資到來,姚振華能把握住機會將29年來最大的一場危局化解嗎?


END

⑸ 英洛華:收到浙江證監局警示函

1、英洛華:收到浙江證監局警示函

2、 年底「砸鍋賣鐵」處置資產 龐大集團新股東盈利承諾靠賣「家產」?

3、 鉅盛華:遞延支付"20深鉅06"利息



1、英洛華:收到浙江證監局警示函

英洛華(000795)公告,因對外擔保未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等原因,浙江證監局決定對公司、時任董事長許曉華、時任總經理姚湘盛、時任財務總監方建武、董秘錢英紅對募集資金事項負主要責任,時任董事長厲寶平、總經理魏中華、董秘錢英紅分別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2、 年底「砸鍋賣鐵」處置資產 龐大集團新股東盈利承諾靠賣「家產」?

龐大集團(601258) 25日公告稱,吉林省中辰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1.86億元購買龐大集團兩家子公司全部股權,這已是公司今年第四次資產處置。


3、許家印夫婦所持3億股恆大物業股份被斬倉

港交所周五權益披露資料顯示,中國恆大(03333)主席許家印與妻子所持3億股恆大物業(06666)股份於12月20日被強制執行出售(斬倉)。許家印及其妻子丁玉梅旗下鑫鑫有限對恆大物業的持股減少3億股,原因是「有關方面已採取步驟以針對你執行股份的保證權益或持有作為保證的股份的權利」。


債券預警


1 、鉅盛華:遞延支付"20深鉅06"利息

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由於近期深公司及控股股東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流動性緊張,經公司與投資人協商,各方同意「20深鉅06」利息延後至不晚於2021年12月24日後六個月兌付。


2、惠譽:下調光正教育長期發行人評級至"B-" 列入負面評級觀察名單

12月23日,惠譽已將光正教育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長期發行人違約評級(IDR)從「BB-」下調至「B-」,並將該評級列入負面評級觀察名單。


3、青海投資: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紀律處分決定書

青海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公告,上交所《紀律處分決定書》指出,公司及有關責任人存在未能按時披露2021年中期報告,且同類型違規行為多次發生,違規情節嚴重。上交所決定給予以公開譴責處分。


4、遷安城投11億元私募債項目狀態更新為"終止"

上交所公司債券項目信息平台顯示,遷安市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2021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項目狀態更新為「終止」,更新日期為2021年12月25日。該債券品種為「私募」,擬發行金額為11億元。


5、四川長虹:公司訴鞍鋼公司票據追索權糾紛二審被駁回上訴

四川長虹12月26日晚間公告,公司於12月23日收到公司訴鞍鋼公司票據追索權糾紛案《民事判決書》,公司訴鞍鋼公司票據追索權糾紛二審被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6、盛京銀行狀告泰禾集團 案由系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12月26日,泰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增開庭傳票。案件原告為盛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被告為泰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案由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將於2022年3月15日下午14時由北京金融法院公開審理。


股票預警


1、 西藏珠峰:控股股東4.59%股份將被司法拍賣

西藏珠峰(600338)公告,公司經控股股東塔城國際告知並在阿里拍賣·司法核實,四川省成都市中級法院發布《拍賣公告》,將於2022年1月24日至2022年1月25日公開拍賣塔城國際持有的公司4200萬股,占公司股票總股本的4.59%。


2、 露笑 科技 光伏電站受暴雪沖擊出現坍塌 預計對年度業績產生影響

露笑 科技 (002617)26日晚公告,由於通遼市遭受極端天氣暴雪影響,公司旗下通遼聚能光伏、通遼市陽光動力光電 科技 的光伏電站均出現大棚不同程度坍塌,目前公司正與財產保險部門抓緊核實財產損失與理賠工作。目前具體損失金額尚在評估中,預計將對公司本年度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3、推本金打折受償方案 安信信託為重組掃障礙


4、擬收購雲川公司100%股權 長江電力收上交所問詢函

長江電力(600900)12月26日,公司收到上交所問詢函,核心內容是擬收購資產來水量影響因素。上交所要求公司補充披露白鶴灘水電站目前的建設進度以及是否在交易對價中考慮相關因素;白鶴灘水電站目前已投產的機組規模等。


5、 不超17.97%!賽諾醫療股東減持停不下來 自解禁後已套現約4.6億

近日,賽諾醫療(688108)再次披露股東大比例減持計劃。公告顯示,4位股東擬合計減持賽諾醫療股份不超過17.97%,為近期股東減持規模最大的個股之一,這使得賽諾醫療12月27日股價迎考。


6、全因一檔宣傳海報 三隻松鼠遭全網「熱議」 公司緊急回應


7、僅剩5日 *ST猛獅保殼"生死戰"開啟倒計時


金融同業預警


1、公司法修訂草案公布 強化控股股東和董監高責任

據證券時報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草案)》明確: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利用其對公司的影響,指使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從事損害公司利益或者股東利益的行為,給公司或者股東造成損失的,與該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擔連帶責任。


2、期貨業重磅 風險管理公司新規發布 明確四條監管紅線

據證券時報報道,12月24日,中國期貨業協會發布實施《期貨風險管理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試行)》。要求風險管理公司應當按月報送風控指標報表;連續6個月不達標,中國期貨業協會可以取消設立備案,並給予24個月的過渡期。


3、又見私募清盤傳聞


4、中泰資管聯席首席投資官姜超買方首秀浮虧20%

據一財網報道,轉戰買方後,中泰資管聯席首席投資官姜超發的首隻私募產品8個多月浮虧近20%。中泰超新星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是一隻靈活配置型基金,截至12月20日,該產品自成立以來凈值累計下跌19.24%,同期同類產品上漲4.94%。


5、機構撤退苦了迷你基金 逾800隻踩清盤紅線

據中證報報道,數據顯示,截至12月26日,今年以來已有240隻基金清盤,較2020年全年清盤數量增長近四成。然而,存量迷你基金依舊泛濫,仍有800餘只基金規模不足5000萬元,已踩上基金清盤紅線。


6、月內17家公司被立案調查 信披"頑疾"讓投資者頻受傷

據新浪 財經 報道,在嚴格監管下,多家上市公司過往劣跡被揪了出來。數據顯示,截至12月26日,12月份以來,滬深兩市已有17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其中"信息披露違規"仍是被立案調查的主要原因。


7、打新基金收益率滑坡!已降至11% 創近三年新低

據中國基金報報道,隨著注冊制改革深化、高剔比例降低,新股只漲不跌的"神話"逐漸被打破。最新公布的券商研報顯示,最優規模的公募多頭產品打新收益率峰值在今年降為11%,創下近三年低位,預計明年打新收益率還將繼續下滑。


行業預警


1、市場監管總局公布6起涉企收費專項治理典型案例

據證券時報報道,12月2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公布6起典型案例,涉及重復收費、自立項目收費、只收費不服務等多種增加運輸物流負擔的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提醒交通領域經營者嚴格依法依規經營,加強價格自律,共同降低運輸物流成本。


2、成都2021年火鍋企業新增注冊量銳減

據證券時報報道,從2020年以來,依賴於線下經營的行業都不同程度受到了疫情的影響,餐飲業更是"重災區"。在此大背景之下,火鍋產業大本營成都也遭遇到一定的沖擊,2021年當地火鍋店企業新增注冊數量出現明顯下降,近三年凈新增家數呈現出下降狀態。


3、多地法院判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相關交易合同無效

據21 財經 報道,近日,北京朝陽法院和東城區法院相繼披露了轄內審理的一樁比特幣"挖礦"合同案,且判決結果高度一致,均判定合同無效,後果自擔。目前已有多地法院判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相關的交易合同無效,甚至還有因無法證明存在交易事實導致訴訟請求被駁回的情況。


4、"里程焦慮"再現 公共充電樁基本靠"搶"

據央視新聞報道,隨著各地氣溫降低,特別是在北方地區,新能源車主的"里程焦慮"又再度出現了。續航里程縮水、電池充不滿電、不敢開暖風,這些問題仍然困擾著很多車主。甚至有新能源車主凌晨四點起床搶充電樁。


5、已有46家LED照企深陷破產清算

據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大照明產業研究院統計,截至12月24日,2021年LED照明燈飾行業已有46家企業進入破產清算階段。陷入破產清算的46家LED照企中,10家來自廣東,10家來自浙江,7家來自江蘇,5家來自山東,3家來自遼寧,北京、安徽各2家,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廣西、陝西、四川則各1家。



⑹ 在股票中,寶能系的股票有哪些

上述基本就是寶能系在A股上市公司所持股比例,統計不周,望大家見諒,感謝大家關注!

⑺ 寶能繫上市公司有哪些

寶能系股票目前還有南寧百貨、萬科A、金科股份、華僑城A、韶能股份、大康農業、北辰實業、東阿阿膠、格力電器、重慶百貨、普利制葯、鵬欣資源、南玻A、明星電力、合肥百貨、森源電氣、華海葯業這些企業。雖然個股的控股權並不是很大,但是這些股票在當前的大背景下未嘗不會迎來炒作的機會。
【1】南寧百貨:12月4日,南寧市富天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公開司法拍賣獲得2291.23萬股股權。透過股權關系,富天投資正是「寶能系」姚振華旗下的在今年3月初新成立的子公司。
【2】萬科A:截止2019年09月30日,寶能系的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年年位列公司十大股東中第8位,持股比例占公司總股本的2.86%。
【3】金科股份:截止2019年09月30日,寶能系的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資金位列公司十大股東中第9位,持股比例占公司總股本的1.97%。
【4】華僑城A:截止2019年09月30日,寶能系的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年年位列公司十大股東中第2位,持股比例占公司總股本的7.54%。
【5】韶能股份:截止2019年09月30日,寶能系的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資金,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年年位列公司十大股東中第4和1位,持股比例占公司總股本的19.95%。
【6】大康農業:截止2019年09月30日,寶能系的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資金位列公司十大股東中第5位,持股比例占公司總股本的3.70%。
【7】北辰實業:截止2019年09月30日,寶能系的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聚富產品位列公司十大股東中第4位,持股比例占公司總股本的2.92%。
【8】東阿阿膠:截止2019年09月30日,寶能系的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資金位列公司十大股東中第4位,持股比例占公司總股本的3.37%。
【9】格力電器:截止2019年09月30日,寶能系的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年年位列公司十大股東中第5位,持股比例占公司總股本的1.63%。
【10】重慶百貨:截止2019年09月30日,寶能系的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保險產品華泰組合位列公司十大股東中第3位,持股比例占公司總股本的2.56%。

⑻ 寶能系採取哪些措施完成收購萬科

1、三次舉牌,撬動現金240億元
截至8月26日,寶能系已連續三次舉牌。從寶能系舉牌的7月初到8月底,萬科市值在1600億(現在是1460億元,影響並不大,之前買入時基本都是1600億元。)左右浮動。這意味著,每購進萬科5%的股份,需用資80億元,寶能繫纍計舉牌三次,動用資金約240億元。
目前,寶能繫纍計持股15.04%,取代央企華潤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打破了萬科近15年的股權平衡。
這里需要說一說所謂「寶能系」的背景。
代表寶能系舉牌的,有兩個賬號:前海人壽、鉅盛華。
寶能系的實際控制人是潮汕籍老闆姚振華,他通過寶能投資(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鉅盛華99%的股份,再通過鉅盛華持股前海人壽20%的股份。
寶能系旗下有6大板塊--綜合物業開發、現代物流、商業運營、金融業、文化旅遊業、民生產業,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地產和金融。前海人壽是寶能系在金融板塊的重要樁腳,鉅盛華是姚振華在資本市場操作時的「常用馬甲」。
2、加杠桿,實際耗資約130億元
即便寶能系腰纏萬貫,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湊足240億元巨資,也並非易事,更何況它還在資本市場多線作戰,同時買進南玻、華僑城等。
加杠桿是關鍵。在運用融資融券、收益互換等工具後,實際現金支出可能只有130億元。
也許你要問,這筆賬是怎麼算的?以下是計算全過程:
7月11日,第一次舉牌,前海人壽集中競價買入萬科5%的股份。若以當時披露的中間價14.375元/股粗略估算,動用資金約80億元。(成交均價13.28~15.47元/股,成交股數552,716,065。)

7月25日,第二次舉牌,前海人壽集中競價買入萬科0.93%的股份,若以當時披露的中間價14.375元/股粗略估算,動用資金約15億元。
鉅盛華集中競價交易買入萬科0.26%的股份。另外,鉅盛華還以收益互換的形式持有3.81%的股份。若以當時披露的中間價14.635元/股計,直接買入耗資約4億元,收益互換部分杠桿以1:4計,收益互換部分耗資12億元。
(前海人壽買入成本13.28~15.47元/股,鉅盛華買入成本13.28-15.99元/股。前海人壽買入102,945,738股,佔比0.93%。鉅盛華買入28,040,510股,佔比0.26%;以收益互換持有421,574,550股,佔比3.81%。)

8月26日,第三次舉牌,前海人壽競價交易買入萬科0.73%股份,鉅盛華通過杠桿工具買入4.31%。若以8月26日13.25的收盤價計算,前海人壽直接耗資約10.6億元,鉅盛華融資融券部分耗資0.6億元,收益互換部分耗資12億元。
(公告沒有披露買入成本。前海人壽競價交易買入萬科0.73%的股份,鉅盛華通過融資融券的方式買入0.08%的股份,以收益互換的形式持有4.23%的股份。)

此處簡單介紹一下寶能系所使用的杠桿工具。
一是收益互換,類似於此前熱炒的配資業務。
某券商人士介紹,在使用收益互換工具時,機構只能使用現金來撬動杠桿,目前行業內很少使用股權、資產等。這意味著,寶能系目前動用的很可能仍是真金白銀,手中的股權、房產等並未派上用場。
能撬動多大的杠桿,主要由標的物和市場情況決定,一般為1:3。(以萬科為例,標的較好,杠桿可以適當加大,上述計算成本時,假設是1:4。)
使用時,券商會做一定對沖來平衡風險,雙方約定時限,期滿,券商收取固定收益,一般是8%左右的利息,機構收取浮動收益,即價差。後兩次舉牌,寶能系均動用了收益互換工具,公告稱,「在收益互換合約中,鉅盛華將現金形式的合格履約保障品轉入證券公司,證券公司按比例給予配資後買入股票,該股份收益權歸鉅盛華所有,鉅盛華按期支付利息,合同到期後,鉅盛華回購證券公司所持有股票或賣出股票獲得現金。」
二是融資融券,利息一般為8%,配資比例是1:1。
3、資金來源,寶能系「叩門」成本不低
從上述計算我們可清楚看到,前海人壽持股比例為6.66%,現金支出約105.6億元;鉅盛華持股比例8.38%,現金支出約28.6億元。
前海人壽的資金大部分來自於海利年年、聚富產品兩款萬能險。萬科公布的8月21日股東名錄顯示,前海人壽通過上述兩款保險產品持股4.75%。另外,自有資金持股1.38%,0.53%股份的資金來源暫時不明。
前海人壽的「子彈」雖然多來自險資,但成本並不低。最近兩月前海人壽披露的產品利率在5%~6%左右,除此之外,還需算上推廣、管理等費用。
鉅盛華的部分資金或來源於股票套現以及股權質押。去年,該公司在寶誠股份上套現約3億元。今年7月,該公司又將公司股權分別質押給華潤(深圳)有限公司、江蘇銀行深圳分行。
綜上所述,從上述資金來源不難發現,寶能系的資金成本不低,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險資增持,所以它進入萬科的所需要面對的問題,與生命人壽控股金地時有很大不同。
加之高風險、高利息的杠桿,以及收益互換的時間限制,寶能系能否長期持有,值得觀察。
可是,寶能系此前的資本運作一向彪悍,比如搶奪深振業控股權時,將已買入股份全部質押繼續增持。所以,我們認為,在姚振華還沒有祭出「大招」之前,很難說他會不會繼續買買買。
4、不動產,險資投資新興趣
在業內看來,寶能系三次兇猛舉牌萬科,可謂孤注一擲。根據上述計算,前海人壽耗資近100多億元。其中,約75億是保險產品的資金,約22億是自有資金,另有8億資金來源暫不明。
土豪級別的保險公司到底多有錢?公開數據顯示,保險行業去年全年保費收入突破2萬億元,行業總資產已突破10萬億元。截至2014年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高達9.3萬億元。
前海人壽2014年年報透露,報告期內,該公司總資產560億元,其中涉及貨幣資金約43.8億元,投資性房地產約25.5億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約115.2億元,按公允價值計量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與長期股權投資三者總額近百億元。
上述年報還提及,前海人壽截至去年底時旗下作為最大一筆負債項的「保戶儲金及投資款」約315.7億元,負債總額約501億元。
即使舉牌生猛如前海人壽,但依上述眾指標而論,前海人壽彼時資產負債率也已接近89.5%。
去年5月,中國保監會開始實施新的《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結合此前的《關於加強和改進保險資金運用比例監管的通知》,險企在房地產領域的投資得以松綁,理論上,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的比例提高至3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保監會所說的險資投資不動產,主要是指保險資金投資於土地、建築物及其它附著於土地上的定著物。上述辦法強調說,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不得使用各項准備金購置自用不動產或者從事對其他企業實現控股的股權投資。
也就是說,險資如果要控股一家企業,其資金來源中不得使用各項准備金,但並未提及使用其他資金。
上述通知也規定,保險公司投資權益類資產的賬面余額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0%,且重大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凈資產。
來看看前海人壽。截至今年7月份,前海人壽披露信息,今年4月份其通過競價交易系統購買中炬高新7250.5萬股,佔中炬高新總股本的9.1%,持有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A股約2.49億股,佔南玻集團總股本的12.01%。
此外,前海人壽參與了華僑城今年4月份的定增,該定增方案獲批後將持股華僑城6.89%,擬參與南玻集團7月份定增1.12億股,佔南玻集團定增後總股本的4.99%。
具體落實到前海人壽,按照上述通知規定,經計算可知,其可供投資的權益類資產賬面余額不得高於168億元,且重大股權投資賬面余額應不超過大約59億元。
這對前海人壽下一步舉牌萬科限制不小。增持至30%將是一個敏感點,按萬科當前股價測算,繼續增持5%需約65億,10%需要約130億,15%則近200億。這對於已配資百億增持萬科的寶能系來說,壓力山大。
總之,如果寶能系想要借第一大股東的身份控制萬科,那麼資金成本、杠桿時間以及賬面資金,都將給它的目標帶來阻礙。

⑼ 寶能是什麼股票,和萬科有什麼關系王石又是那家公司的

王是萬科的老大,希望採納